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杂谈色戒的电影和小说(上) -- sitan

共:💬3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杂谈色戒的电影和小说(下)

然后剧本有个大改动,这个改动得很好。王佳芝带易先生去暗杀的珠宝店,易先生临时决定买一个钻戒给王佳芝,这个情节被改成了,易先生给了她一封信,让她和某某先生联系。这给了电影一个“扣子”,前面的剧情在慢慢展开,到这里展开得差不多了,观众可能也疲劳了,于是来了一个“扣子”,把这些东西都提起来,出现一个悬念,易先生要留后路联系其他势力?易先生要试探王佳芝?去了之后放低了一口气,原来易先生要买一个钻戒送给王佳芝,于是另一口又悬起来了。这个处理不但有如上的功用,而且也显得更合理,以影片中反复强调的易先生的谨慎,恐怕不会轻易陪王佳芝去一个王佳芝提出来的珠宝店,如果是他自己熟悉的店,又两样了。

在剧情高潮,两者的不同也可以谈。小说的处理很有意思:

  “只有现在,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间,这室内小阳台上一灯荧然,映衬着楼下门窗上一片白色的天光。有这印度人在旁边,只有更觉得是他们俩在灯下单独相对,又密切又拘束,还从来没有过。但是就连此刻她也再也不会想到她爱不爱他,而是——

  “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对女人,礼也是非送不可的,不过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这么回事,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

易先生没有电影里那么多屁话老套话。凭着电影里鸽子蛋大小的钻石和一句喜欢你戴着色戒(这里好像不是原作的粉红钻,而是所谓火油钻)的样子,这就让人叛变革命了?是有很多铺垫,不过层次感还是弱了。这里打动王佳芝的,是男人的一种自知之明,男人的一种瘦。在她看来,她觉得这男人是明白人,明白双方在做戏(虽然他只是以为这是欢场做戏,而实际上是一种要杀他的戏),即便他明白这些都不是真的,他还是怜惜她。王佳芝同学带着母爱的情怀和发现自己从未爱过而产生的悲凉,就这么被打动了。。。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太晚了。

  店主把单据递给他,他往身上一揣。

  “快走,”她低声说。

接下来的一段电影精彩绝伦。先是一段快而精确。易先生飞下楼,不忘在楼梯道口顿了一瞬观察形势。然后一个静镜头。王佳芝和珠宝老板俯视易先生横着穿进车门,对看一眼。接下来,王佳芝出了门,叫车身边一时没有空黄包,无处可去,漂浮在街道边,手拂过塑料模特的姿势,然后才叫到了一部黄包,蹬黄包车的小伙子帅气而爽朗,车上居然还有三个风车。接下来的一连串镜头里只有转动的风车是清晰的,其他都在疏离着后退着。按mm的话说,这一段和安娜卡列琳娜自杀前去火车站那段好像。最后在静安寺前,道路开始封锁了,听到当当的铃声,小伙子还不服气,加速蹬到了封锁线前,没办法,他和王佳芝说。边上一个老太太说上海话,我要回家做饭啊。

比较惊人。这一段精彩的电影几乎是完全忠实于原著的。小说里头的每一句好像都不太经意的话,拍出来都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实在要感叹导演的鬼斧神工。

最后说几个杂的。一个是国民党特务老吴,演得有点过火,那段和王佳芝对吼很失国民党特务小头目应有的风范,把他的表演水平降低到前面王佳芝他们演学生戏的水准,特别拿腔拿调那样。演学生戏拿腔拿调是自然的,老吴那样傻吼就不现实了。而且这个情节特意用来告诉观众,王佳芝心理已经压力很大,后面会有变故,显得低估了观众的水平。

另一个是关于剧本最后,用对白自圆其说为什么易先生没有留心调查王佳芝的背景。这个自圆其说不能放在前面,如果在前面就有这样有真凭实据的调查,不但故事说不通,而且会破坏气氛。易先生这边前面全部做暗写,不直接走易先生的故事线索,不但保留王佳芝线索的连贯,而且把观众视野在前段局限在王佳芝这边,无法看到易先生的任何牌底,是这类故事必要的安排。而副官的这个自圆其说还是有点不可信,很难理解一个情治副官会不明白那些调查结果的危险性,仅仅因为上司的特殊关系就不向上司报告。于是在下一场戏中,对此又有一个很自然的解释。易太太不知情地说副官来收了麦太太的东西,而且收走了易先生的东西。这里暗示了副官和易先生之间可能存在的斗争。

最后。。。好久没看大屏幕还是怎么着,看着荧屏就很奇怪,镜头里头人在动的时候,非焦点的人物,觉得特别晃眼。。。

关键词(Tags): #色戒#张爱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