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答此贴 -- 2ndlife

共:💬22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答此贴

http://www.cchere.net/article/1291178

原贴中引用了方舟子的说法。但是他对西洋参/人参性味的说法是很扯淡。

例如,中医关于人参性温、西洋参性凉的说法就是源于对二者产地的误

会。中医认为产于寒冷地区的东西性温,产于温暖地区的东西性凉,西洋参最

早是从广州进口的,因此被当时的中医误认为是南方特产,将其定为性凉药物。

实际上西洋参主要产于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纬度与人参产地相当。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西洋参传入后,清太医院的御医们对西洋参进行集体研究鉴别,并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了西洋参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当时安徽休宁人、清初儒医汪昂(仞庵),正在撰编《本草备要》,在书稿已完成的情况下,特将西洋参等列入新增的第一种药,称“西洋参苦甘凉,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这是中外古今首次将西洋参收载于医药文献中。公元1756年(清乾隆30年),医药学家赵学敏(怒轩)著《本草纲目拾遗》收载西洋参,对其论述都源自清太医院,故与《本草备要》基本相同。1772年,清太医院编《药性考》,论西洋参似辽参之白,白泡,味类人参,唯性寒甘苦,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清未河北盐城名医张锡钝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西洋参性凉而能补气分,又能补益血分,凡需参补而又不受温补者,皆可用之。1852年王孟英著《温热经纬》载清暑益气汤(李东垣方)的人参改用西洋参而有较好疗效。曹炳章在《增订伪药条辨》中认为:“西洋参滋阴降火……凡是阴虚火旺、劳嗽之人,每用真西参,则气平火敛,咳嗽渐平。”北京的药店曾将《济生拔粹》清金丸方中人参改用西洋参,易名为洋参保肺丸则疗效更佳,制售有百年历史。

性寒性温是通过疗效确定的。而不是简单的产地。中医书籍中明确写明是“西洋参”,方文中却说因其产地在中国南方,所以性寒,不是很滑稽么。

即使是中国人参,其性味也不是一概是温,归经也和西洋参不完全相同。

人参按加工方法分保鲜参、保龄参、生晒参、红参、白参等。

  保鲜参 鲜参洗净后经乙醇擦拭灭菌或其他处理后密封包装者。

  保龄参 即活性参,系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脱水加工的人参。

  生晒参 净鲜参直接烘干或晒干,有山参和园参之分。性平,味甘、微苦。归心、肺、脾经。

  红 参 净鲜园参掰去支根、须根等,上笼屉蒸2~3小时,至皮呈半透明,晒干。因根如人形,经过蒸制呈红棕色而得名。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  白 参 又称糖参,系将鲜参经沸水烫3~7分钟,排针(用特制的针横竖刺小孔)后在浓糖汁中浸2~3次,每次10~12小时,去浮糖后晒干而成,现在已经很少加工此品种。

  西洋参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又名洋参、花旗参等。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至于“补”,有一篇貌似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人写的。很有意思。道理比较通。值得一读。

千年鬼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