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临阵退缩之北洋水师方伯谦 zt -- 宁子

共:💬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说的可不只是“学术文章”啊

我并非以为方案不可争议,没有疑点,或对方案的争论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问题在于,现在市面上出版的,报刊上登载的,网络上流行的,一言毕之就是大众传媒对于方案的关注几乎都是无所创见,反复传抄某些现成的观点根据(基本不出那本书的范畴),学术极端粗糙,为翻案而翻案而已。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在于方伯谦案的争论问题上,而是几乎遍及历史的各个领域----比如李鸿章的历史,当然不是不可争论,而学术界也确实有不少有价值的“异议”被提出和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面向大众的传媒中对李鸿章的“翻案”学术水平都很有限,其主流是《走向共和》一类的通过对历史进行断章取义,甚至肆意歪曲来达到“翻案”目的。而这种风气的盛行基本可以归于三大源头,一是政治需要,二是功利主义,三是哗众取宠,无论其中的那一种都是非学术的动机。而没有以上三大背景,真正以学术动机出发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却往往微乎其微。

话说回来,我对于很多专业学者对大众传媒中的问题所表现出的“不屑与辩”的持怀疑态度,一些人似乎唯恐和外行人争论会低了自己的身价,因此每每采取回避态度,表面看卓然于尘世之外,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像前面提到的方氏后人的做法和提出的一些观点,学术界缺少充分的正面回应,我个人并不欣赏这种“卓然”----虽然搞研究是需要关起门来做学问,但专业学者也该有自觉地回应大众的意识和责任感。

我个人看讨论历史的文章比较看重的是作者独立的思考和求实的态度,“专业性”和“学术性”高低倒在其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