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临阵退缩之北洋水师方伯谦 zt -- 宁子

共:💬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略有异议的说

不知numzero兄说的是哪本书,如果说是《中日甲午海战中方伯谦问题研讨集》,那倒确实是的。今天史学界对方伯谦问题的争论基本没有出这本书的范畴。如我上帖所说的那样,很可惜的是那次讨论会一班史界大佬不愿与会,使得研讨会和《研讨集》基本成一边倒,很令人遗憾。这本书虽然与方家后人有关,但是并非“方家后人出钱请人纂成出版”,你说的是《甲午海将方伯谦》。

《研讨集》我翻过,其中并没有什么独家秘籍,也没有值得一提的东西,其中分量最重的人物也就是季平子。现在争论双方掌握的史料都是相同的,对此作不同的解读和使用,这在学术讨论中也是常见的事。因此numzero兄因为方翻案的文章使用《研讨集》中使用过的史料,便嗤之以鼻,弟以为并不妥当。

方伯谦问题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关键在于现在没有过硬的第一手资料来证明方伯谦有罪或无罪,方伯谦就算是无罪,也就是北洋海军一普通将领,和什么英雄甚至民族英雄无关。方伯谦只是一个小人物,案子翻得过来翻不过来,今天来说除了方家后人和少数福建人,大概也没人感兴趣。原来这个案子重新考量,会牵涉到北洋海军的评价和丁汝昌、刘步蟾的评价。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对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的功过,已经不是一面倒了,至于刘步蟾,经过大佬戚其章的努力,早在80年代就咸鱼翻身了。就剩下方大人还在逃兵的泥潭里苦苦挣扎。说句公道话,既然方伯谦问题有重大争论,一时无法定论,说方是海战英雄或者民族英雄固然可笑,那在一般的“大众传媒”上依旧以很不堪的笔调描写方伯谦,是否也是很不妥当的呢?

numzero兄质疑大众传媒的学术水准,弟深有同感。只是观感与您有点不同,我认为您说的面向大众传媒所发表的谈论中国近代史翻案文章基本皆狗 屁。除了哗众取宠、误导民众,没有一丝一毫的正面意义。

您对历史学专业学者对这些现象漠然视之很感痛心,我倒是觉得有些时候专家们也很无奈的。这里涉及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史学界的学术进展和大众教育的脱节,突出表现在中国近代史方面。

《走向共和》我没有看过,浏览一些介绍和争议文章,觉得也没怎么戏说。对李鸿章、袁世凯、康有为、孙中山的一些描写似也没有离谱到哪里去(没看过剧集,此话可能孟浪)。许多东西学术界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了,关键是对这些专业的东西,普通大众了解多少?13亿人民,除了少数人,一生受过多少历史学的教育,只有初中、高中教科书和大众传媒。课本上说李鸿章是卖国贼,袁世凯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窃国大盗;现在电视里说他们也是忧国忧民之辈,怎么搞的?谁在骗人?

谁都没有骗人,numzero兄知道的,最近十几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对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变化。从“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变为“凡是推动生产力前进的都是进步的”,从革命史变成了近代化史。问题是这种变化有没有反映到对普罗大众的教育上?很遗憾,除了大众传媒混乱不堪的宣传,什么都没有。这不是历史学者的责任!!!

当然,现在翻案风日炽,相当部分确实为翻案而翻案,实在令人齿冷。这种沉沦也是社会转形期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所以我看讨论历史的文章首先看它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学术性本身就包括了求实的态度。至于独立的思考,如果不建立严谨的学风的基础上,恐怕只能陷入胡思乱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