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高秀岩

注册:2005-04-04 22:51:03
从六品上:奉议郎|振威校尉
💧3690
🌟244
💓5

家园

所有帖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5-04-12 08:41:28分页 全看 树展
😄死的窝囊的名人很多 ↑0 ↓0
亨利四世的老爸,纳瓦尔国王安托万,好像是在围攻里昂的时候,在阵地上小便,不料守军一炮打来,就此玩完…… 另外,黑斯廷斯之战应该是威廉险胜。
2005-04-12 08:36:34分页 全看 树展
收教了 ↑0 ↓0
感谢回复那么长。 我觉得这么回复已经说的比较清楚,唯一遗憾就是还没法见到“三万 金,十七万银”的原文,不过种种分析看,可能内帑确实不多了。 但只剩下区区五十万两之数,似乎确实有点可怜了。 毕竟崇祯朝没有大规模用内帑的记录,兵临城下前两次发钱,最多用去20万两,之前的几 ...
2005-04-12 08:27:05分页 全看 树展
主要两个原因 ↑1 ↓0
1、明朝财政紧张 明朝是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工商业不太发达,也没什么海外贸易,所以国家的收入是不多的。北宋养那么多冗兵冗官尚没有财政破产,明朝只一个辽东问题就叫苦不迭了。 2、明军战绩太差 明军在辽东损失太重,袁崇焕之前不用说了,萨尔浒之败,辽沈溃败,都损失惨重。袁崇焕被 ...
2005-04-11 05:33:55分页 全看 树展
这种观点就无法解释中兴了 ↑1 ↓0
反例很多,唐有代宗、宣宗,金有哀宗,这些都是大局不好,但个人比较努力的例子。南宋皇帝如果有金哀宗水平,估计能多支撑几十年。
2005-04-11 05:28:19分页 全看 树展
刘贺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固有礼仪 ↑0 ↓0
刘贺自己的辩解: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刘贺部下对他的规劝: 遂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贺曰:“我嗌痛,不能哭。”至城门,遂复言,贺曰:“城门与郭门等耳。”且至未央宫东阙,遂曰:“昌邑帐在是阙外驰道北,未至帐所,有南北行道,马足未 ...
2005-04-11 04:54:38分页 全看 树展
几个问题的回答 ↑0 ↓0
1、明季北略似乎有下面一段话(不知道是不是搞错了) “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也可能是计六奇转载别人的论述用来批驳的吧。 2、我从来没说“三千七百万”的数字就可信,所以你也不用老来驳斥这个观点了。我只想知道 ...
2005-04-10 07:51:13分页 全看 树展
还有,这段话如何解释 ↑0 ↓0
据目击者杨士聪《甲申核真略》叙述,从四月十日起,即有马骡等车辆不断装运各库银锭往西安。十六日更是以千骑计。据他观察,所载的内库“镇库银”,刻有“永乐”字号,每锭500两,每骑二锭(千骑则为一百万两),其它寻常元宝则打成包裹搭装在一起,不易辨认。估计白银总数是3700万两,黄金为若 ...
2005-04-10 07:37:40分页 全看 树展
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呀 ↑0 ↓0
1、专业杂志很难搞到,至少还是引述一下那几个人的说法吧 2、万历皇帝搜刮的金银到哪里去了,无解释 3、内帑可能没有传说的那么多,但一下子从三百万锭元宝降到三万金这么一个可怜的数字,难道就值得相信吗?再说那几个论述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内帑到底有多少呢?看不到原文之前,这些事情都 ...
2005-04-10 07:31:23分页 全看 树展
时间问题是一个核心 ↑0 ↓0
我已经说了,霍光27天废立皇帝,无疑是置疑自己的威信,传到后世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好事,何况皇帝还是自己大力提倡立的。所以刘贺在27天到底做了什么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刘贺在这27天确实做了很多让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事,则霍光采取行动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权力欲的膨胀。 皇帝不过是国家 ...
2005-04-10 07:21:56分页 全看 树展
南北朝是一帮蠢蛋? ↑0 ↓0
如果南北朝是一帮蠢蛋,那明清末年的官吏和将领恐怕都是弱智了。对比一下历史记载就可以发现了,无论军事还是政治,南北朝时期的表现比明清要强的多。崔浩、高欢、陈庆之、韦睿这样的人物,明清末年有吗? 北方确实分裂过一段时间,但北魏统一之后,南朝与其战斗中也不能说太处下风,坚持了不少年, ...
2005-04-09 12:55:20分页 全看 树展
南北对抗中,东晋以及南朝算是表现不错的了 ↑0 ↓0
相比东吴对曹魏,南宋对金,以及后来的十国对宋,南明对清,东晋以及南朝四国的表现算是很不错的了。从这个角度说,清谈对南朝朝政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视为一种智力游戏。 有人说魏晋靠名声取人,但明清八股取士弄来的人才水平也未必高于来源于“名士”的官吏,八股取士说白了也是一种智力游戏,只不 ...
2005-04-09 12:42:41分页 全看 树展
两个“清谈”的内涵是不同的 ↑1 ↓0
魏晋时期的“清谈”和现在我们所说的“清谈误国”中的清谈内涵是不同的,后者似乎专指夸夸其谈或者是大而空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大道理。
2005-04-09 12:31:22分页 全看 树展
😄从另外两个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 ↑1 ↓0
当时在水木历史版讨论的时候,我就提出过这两个观点,现在再说说: 1、汉武帝是因为钩弋夫人有作乱的“条件”而非作乱的“事实”而杀她的。 同样的事件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就变成了残忍、多疑的表现,比如宋高宗杀岳飞、朱元璋杀功臣等,为什么偏偏汉武帝此举就被视为是英明的举动呢?这个 ...
2005-04-09 12:03:51分页 全看 树展
几个问题 ↑0 ↓0
1、最好能把数据的原文列出来,比如文秉和钱X,计六奇的记载,如果这个问题能搞清楚,对明末历史的研究很是重要。 2、万历皇帝搜刮的那么多钱到哪去了,似乎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3、十七库之说可能不可靠,但并不能说明皇帝的内帑就一定很少。 4、有些守财奴就是死到临头都不愿拿出钱来 ...
2005-04-09 11:51:09分页 全看 树展
27天废立皇帝无疑是在否定自己 ↑0 ↓0
当初立刘贺是霍光一力支持,仅仅27天又废了他,这无疑是在自己打自己嘴巴,就算理由再正式,霍光面子上也不好看。霍光之所以那么急,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刘贺的行为确实比较出格,让霍光宁愿自己丢脸也要先把他搬掉。 再说了,刘贺如果真是愚蠢到霍光让权他就收了,则以后万一有人说霍光坏话,刘贺 ...
所有帖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