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解甲

注册:2014-01-05 22:11:53
从九品上:文林郎|陪戎校尉
💧169580
🌟23875
💓28

家园

所有帖 / 78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5-03-04 16:55:41分页 全看 树展
🙂您这个帖子我一直没敢回。 ↑25 ↓0
说我读史有主席遗风,虽荣于华衮,但何以克当。而且老实说,我虽然在方法论上努力学习主席,但我的世界观有一点和主席是不同的,是我曾经想学但发现学不来的。主席是个乐观主义者,而我面对现实的时候有时确实乐观不起来。 就说读史吧,我对有些事实的看法是“有些事是没什么好办法的”,主席对我的影 ...
2015-03-04 15:56:04分页 全看 树展
🙂您的几个关键论点我全部赞同。 ↑10 ↓0
不知您注意没有,我在文中对汉末三国豪强的叙述中有意避免了使用“士族”一词,而是使用豪族和世族两个词汇来描述。我也认为汉末是没有六朝士族门阀政治中的那种士族的,大概我所说的世族是您所说的士族,而您所说的世族是我所说的士族,除开这个命名区别,我想在这点上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我正是认为 ...
2015-02-25 10:27:23分页 全看 树展
🙂您的文章我读完了。 ↑0 ↓0
借用原帖中煮酒先生的回复:狠牵强啊,狠牵强。而且因为牵强之处比较多,所以整体看下来比较乱,让人感觉无处下嘴。 一个优秀的理论,要具备完备性,合理性,自洽性。由于史料的偏向和缺失,完备性往往是比较难的,而合理性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但也不能为了自洽性,过于忽视其他标准。通过合理想象进行 ...
2015-02-25 09:27:42分页 全看 树展
🙂有些问题我也没有很好的答案。 ↑16 ↓0
就我所知简单整合一下: 建安二十二年,孙吴向曹魏单独媾和,吴书中的措辞是“请降”,合约具体内容不明。但这一举措违反了建安二十年的孙刘湘水之盟,当时应该是秘密行为。在此时间点之后,孙吴应该就开始部署对荆州的攻击计划了。从史书中的一些端倪也可以看出,士仁、麋芳和孙吴早有联系,并不是临 ...
2015-02-25 06:59:14分页 全看 树展
🙂您所说的代表几乎可以肯定是不对的。 ↑10 ↓0
法正是司隶右扶风人,刘琦是兖州山阳人,籍贯就对不上。当然单单这么判定过于机械,问题是法正在刘璋手下时即不得志,又与同乡关系不好,掌权后又作威作福;刘琦更是因为得不到荆州世族的拥护才在争嗣斗争中败于刘琮。此二人哪里像能团结起一个政治派别的领袖呢? 刘璋被迁往公安是刘备的安排,公安是 ...
2015-02-23 15:01:30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事挺有意思。 ↑26 ↓0
因为提到民族问题,所以我先说我对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这是历史形成的、由来有自的客观事实。任何危害汉族主体民族地位的行为、政策、言论,都是反动的。但我不觉得任何少数民族负有原罪,或者汉族的行为、政策、言论因其民族属性具有天然的正义性。 士绅确实就是“中华文脉” ...
2015-02-17 15:05:44分页 全看 树展
🙂说诸葛亮错失战机可惜,其实有点事后诸葛亮。 ↑25 ↓0
您说的很对,我事后推想第一次北伐最大的胜机,是蜀军主力直取长安,与关中魏军决战。出陇右即使成功,也无法根本改变双方力量对比,说到底还是以待敌之可胜的稳妥战术——但时间并不站在蜀汉一边。 不过直取长安存在几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后勤补给问题,通过汉中向关中补给非常困难,因此必须迅速攻占 ...
2015-02-17 02:32:52分页 全看 树展
🙂有一部分地形原因。 ↑13 ↓0
汉中到关中三条路,子午谷,褒斜谷,傥骆谷,都不好走,长期作战补给压力大,一旦失败撤退,无法沿途就地补给,结局很可能是全军覆没。汉中出陇右,再从陇右进关中,从后勤角度来说要优越很多,诸葛亮在刘备时期主要军事工作在后勤方面,自然这方面的考虑可能要多些。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这个战略也不 ...
2015-02-17 01:46:50分页 全看 树展
🙂刘备集团曾经有过一些有背景的。 ↑6 ↓0
比如陈群、陈登,在世族中影响力都不小,然而经过多次失败都淘汰掉了,剩下的就是糜竺这种宁可家破人亡来支持刘备的。就是后来荆州跟随刘备的士人,虽然没共过那么多患难,但是跟随刘备入蜀需要抛家舍业,也是很难得了。曹操迎奉天子时一并接收的汉朝廷对他来说是个负资产,未见其中有哪些人才真正为曹 ...
2015-02-17 00:04:10分页 全看 树展
🙂我仍然觉得你的观点刻意在无视重点。 ↑12 ↓0
人民具有巨大的力量,然而既没有有效组织将其发挥出来,更缺乏明确的共同理想来作为目标,所以我说五千年来人民无心。不然请你告诉我,你认为毛泽东之前哪段历史时期人民显示出了巨大力量,是如何显示的? 反抗思想必然存在,最逆来顺受的民族中也必然会出现具有反抗思想的个体,然而思想能不能称为一 ...
2015-02-16 14:46:43分页 全看 树展
🙂诸葛亮不是不允许魏延别领万人。 ↑10 ↓0
而是不许他“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魏延单独领兵作战过,阳溪之战就是他单独领兵。诸葛亮不让魏延分兵,也许是因为二者战略思想不同,倘分兵而不能实现多路配合,反而不如不分。 诸葛亮用人不如刘备,首次北伐用错了马谡、赵云,都是刘备所不看好的。此后用人作风趋向保守,这种保守有其理由, ...
2015-02-16 13:36:38分页 全看 树展
🙂我倒是觉得您的辩证思维中缺乏对主次的认识。 ↑10 ↓0
不错,这个少数我没有可靠数据支持,我根据自身经验断定可能还不到5%——没有统计支持,我也无意在这个根本不可能查证的数字上争辩。但这确实就是我的立论基础,您可能认为比例要高得多从而得出不同结论——这种基于自身世界观造成的看法分歧我认为是很正常的。 但是世界观造成的分歧,就让它保留在 ...
2015-02-16 12:54:19分页 全看 树展
🙂历史不是我的专业。 ↑11 ↓0
我非常赞同您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的看法,但是有些东西确实没法给出一个能被广泛理解的简单描述。尽管大部分人对三国历史的都有基础了解是很大优势,而且中文在这一点上相对英文也有优势,但一些误解还是免不了的。 比如您开始简单的说明了见解,我就误解了。误解的理由就是您将“荀彧”“青州兵”“世 ...
2015-02-16 11:01:34分页 全看 树展
🙂您这归纳不是我的意思。 ↑3 ↓0
第一,我不认为弱主和强臣之间有必然联系,更加谈不上相对比较的意思。 第二,我尽可能的不涉及对个人能力的臧否,更加不认为个人能力对历史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主的还是臣的。 第三,我认为曹操是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不言自明的论断基础,而不是结论。 ...
2015-02-16 10:59:14分页 全看 树展
🙂您这说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2 ↓0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种说法不是唯物史观,而是机械唯物主义。 另外您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您现在有这样的认识,很可能是毛泽东的功劳。或者您确实天生富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叛精神,您也应该知道,您这种认识不是五千年来人民大众的认识,您这样的人是少数。台湾地区为我们保留了一个活化石,您 ...
所有帖 / 78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