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北纬42度

注册:2005-12-24 01:14:18
正七品上:朝请郎|致果校尉
💧1018370
🌟124729
💓30977

家园

所有帖 / 710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6-03-26 22:08:24分页 全看 树展
嗬嗬,有个教过我的教授 ↑0 ↓0
一篇文章里就引了一个高斯的文章,他对高斯佩服不已,他想了许久的问题想不到几百年前的高斯已经解决了。
2006-03-26 13:59:44分页 全看 树展
难道是那个6吨级的直十 ↑0 ↓0
前两年的简氏年鉴声称中国在发展6吨级的直十,两台加拿大普惠PT-6发动机,旋翼系统和意大利奥古斯塔公司合作开发
2006-03-26 13:21:54分页 全看 树展
很多是吹出来的 ↑0 ↓0
实际上没有那么好,比如反映钢铁工业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连铸比,中国由于90年代连铸机实现了国产化,从95年代的75%提高到去年的超过98%,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几大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印度到目前连铸比仍然还低于70%。 ...
2006-03-26 01:35:24分页 全看 树展
俺觉得gimp的问题在于文档太少 ↑0 ↓0
有些功能干脆连个帮助都没有,因此非常不适合新手
2006-03-13 23:23:54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木星大气里氢就不少吧 ↑0 ↓0
2006-03-13 23:16:30分页 全看 树展
京沪高铁会是双线,中高速混跑 ↑2 ↓0
对信号调度肯定是个大挑战。不过那个磁悬浮俺就觉得是吃饱了撑的。现在沪杭间也是铁路一个半小时到达,磁悬浮最多省一个小时,点对点倒是快了,但省下来这一个小时市内交通堵堵车就没了,而且为了省一个小时要付出150元的票价,很难想象谁会感兴趣。有这钱不如投入两城市的市内交通,够修建两三百公 ...
2006-03-13 19:36:15分页 全看 树展
没错哈 ↑0 ↓0
据俺老板调查,至少1000年前西欧已经会用金子制造红色玻璃了,他认为这是纳米技术的最早应用,红色来源于玻璃里金的纳米颗粒
2006-03-13 19:29:59分页 全看 树展
而且还是32位系统 ↑1 ↓0
2006-03-13 00:18:50分页 全看 树展
俺设想了一个还原性条件下生命化学的形式 ↑0 ↓0
地球上充满了氧气,碳主要以氧化态的CO2形式存在,绿色生物要靠从太阳吸收能量还原CO2进行固碳。那么,在充满氢气的大行星上,生命会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存在:这个世界里,CH4对应着CO2,H2对应着O2,那里的绿色生物吸收CH4释放H2。进一步设想,在大行星上由于温度低,压力高可能存 ...
2006-03-12 23:19:35分页 全看 树展
Coors当初投身陶瓷也是没办法 ↑0 ↓0
谁让本世纪初美国禁酒呢
2006-03-12 21:56:13分页 全看 树展
不对啊,你想哈 ↑0 ↓0
种玉米,玉米生长过程中固定二氧化碳,玉米成熟后发酵成乙醇,乙醇燃烧来驱动车辆,乙醇燃烧后又变成二氧化碳,碳绕了一圈又出来了,没有给大气增加二氧化碳 ...
2006-03-12 21:41:48分页 全看 树展
别激动,俺就是搞和这个藻类制氢类似的东西的 ↑0 ↓0
不过俺也觉得用氢气作能源就是个概念,短时期内不会大规模应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氢气是二次能源,显然不会用来发电供应电网,目前强调的方向,就是用氢气来驱动车辆。但目前利用传统技术,车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说,关于混合动力车的这个报道就给了我一盘凉水,据说洛杉矶有个人把丰田 ...
2006-03-12 20:55:40分页 全看 树展
俺觉得初中这么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0 ↓0
否则要讲化学平衡的移动,这对于初涉及化学的人来说太难了吧
2006-03-12 20:52:31分页 全看 树展
这个藻类制氢不经过碳循环 ↑0 ↓0
确切地说产生氢气是和碳循环竞争的过程
2006-03-12 20:16:42分页 全看 树展
花,有功夫俺也“考证”一下 ↑1 ↓0
刘峙一定也是匪谍,呵呵
所有帖 / 710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