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荞麦面条 -- 黑天鹅

共:💬38 🌺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荞麦面条

学校组织日本文化见学活动,午饭都是吃荞麦面条。把一大车人拉到山里的一个店里,老板准备好原料和工具,做做示范,然后我们一呼隆做出些叫做荞麦面条的东东吃。去年去的琦玉县的秩父,一路上导游先做介绍(去年那个导游水平实在不高,英语说的结结巴巴的,最后还是用日语解决的),纯荞麦面的做起来非常难,要专业人才行,我们这次要做的荞麦面和白面是七比三,属于中等难度的。11点半,大家拿着发到手的面粉蠢蠢欲动,简单的演示刚刚结束,一场激烈的做面运动就开始了:加上水揉成面团后,指导人员发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口令,把面团先装在小塑料袋里,再装进一个大塑料袋里,放在脚下狠命地踩,虽说用脚踩起来比用手揉面省了不少力气,可是看着同组里那几个大老爷们的臭脚丫子在面团上踩来跺去,拼命积攒起来得食欲又悄然而逝。踩了40多分钟,终于被允许把面请到案板上来,下一步就是擀片,这不是一个有难度的工序,可是日本人仔细的很,就差拿圆规做个标准了,于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搞出一个看起来很圆的面片。切面条是我的拿手好戏,按照奶奶教的方法,十指齐动,三下五去二,竣工,面条又细又均匀,赢得了不少喝彩声。于是人来疯,还帮旁边的困难户切好。肚子虽已饿的扁扁的了,可是怎么也咽不下臭脚丫下出来的面条,得,还是用背包里的饼干充饥

今年换了地方,要去枥木县做荞麦面条,今年的导游远远好于去年的,并且英语的发音已经不那么日本味了。到的时候就已经下午1点半了,大家都已饥肠辘辘,如果象去年那样,肯定会晕倒的,先拿个小面包垫垫肚子。还是七比三,可是做法与去年却大相径庭,引用河里的名言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荞麦面和白面称量的毫克不差,水也用量筒精确称量,说的好听是精确,难听的就不说了,不过厨房的称和量筒误差实在不小,各组和出的面软硬不一,我们组觉得自己的面实在太硬(都是中国人,面条的软硬度还是有数的),向上汇报,还是掺了些许水才算合适。今年很好,揉成面团不用脚踩了,很普通的用手揉了十来分钟就可以擀片了。不过这家有这家的规矩,面片一定要擀成方的,四四方方的,恨不能用尺子量量边长。切的时候也很独特:一,把面片对折,对折,再对折,就成了一个小四方形。二,那么一个四方形,用手可是摁不住的,人家用专门的工具——一块带把手的木板——压着。三,切面的刀大到恐怖。日本的切菜刀大都是细长形的,可这家切面的刀,又宽又长,和劈柴的大砍刀有的一比,还没有把,只是凹进去一块,能用手抓住。操练了很久,切出的面条胖瘦不一,难啊。煮面条的时间是45秒钟,可怜胖的不熟,瘦的过火。只有一组的面条实在胖的都快成面片了,大师傅才决定增加5秒,给煮了50秒,煮完后过了两遍凉水就端上桌了。早春2月,山里只有6,7度的样子,这冰凉败火的荞麦面吃的实在泻火,于是饭后赠送的一小壶热气腾腾的面汤成了抢手货,无奈限量供应,一人只有一小茶盅。出得门来,导游告诉我们:这家的荞麦面条在日本排到前三十名呢。大有一副我们占了大便宜的架势。

家园 沙发花!

原来MM也在日本啊!

家园 花!
家园 还花

来日本都好几年了,还是吃不惯日本饭菜。

花!
家园 还给阿姨一朵花

最爱看我爱我家了

还花
家园 我刚去时也不喜欢吃日本料理!

我就在你刚才说的“東武東上線”的“上板橋”那站,去“秩父”的必经之路。MM在哪个大学啊?

家园 我们坐大巴去的

我现在住在东武野田线边上。东大的。

家园 なるほどね!

東大——やっぱりすごいわね!

家园 想起了中学时的课文《一碗阳春面》
家园 いいえ

そうなことないわ。

只是运气好,找了个比较和蔼的导师

家园 不过不是一种东西

家园 也让我想起

那篇日本文章。

花你的文章。

家园 还花,谢谢
家园 日本在传统文化的保存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

中国好象就没有哪家店可以提供拉面或者小笼包子的见学哈?

家园 这倒也是

不过我们这不止是见学了,还带着操练一把,要交银子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