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 履虎尾

共:💬33 🌺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印泥仔细端详

在纸上是有层次的,有立体感的,细腻均匀的.

真实反映印文,字口边栏不溢不挂.

印油适当,无游边(劣质印泥盖章后,时间一长,在印章边上有一圈油渍).

好印泥加冰片珍珠粉等珍贵的很.

前几天,朋友帮着带了二盒印泥,一盒仿古色的,我已有了,另一盒朱骠色泽艳丽,但纤维短不适合白文章,可惜啊.三两多印泥带磁盒,花了俺近400大洋,有点肉痛.

家园 书画鉴定的时候,印泥也是一个参考呢

有几个大藏家的印泥至今无人能仿制--总对此不理解,现代技术应该是进步了呀。步兵兄有空的时候给我们写篇文章说说这印泥吧。

家园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虎老师家参观一下,不亦乐乎

拥有这么多古书,羡慕羡慕!

家园 不是的啊,只有几本,紧着显摆
家园 附议附议,步兵兄别推脱——
家园 虎老师好收藏!

偶泰山家挂了一幅字:“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是在台湾的泰山兄弟(即内子的叔父)所书,偶一直不知这十六个字的出处。今天见了虎老师的收藏,才揭开了迷底。长见识,送花致谢!

《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

家园 只言片语成不了文章

有几个大藏家的印泥至今无人能仿制--总对此不理解,现代技术应该是进步了呀。

其实很简单,用固定的牌子的某一中印泥,然后再加工一番,加入少许配料(有云母,珍珠粉,金箔等等数量种类就是秘密了)然后搅拌均匀,就成了独此一家的特色了.二三两印泥,普通人用一辈子都足够了.

俺朋友就对一盒印泥下过手,起先是嫌印色太油太红,买了上等珍珠粉和朱磦,加了进去,效果出奇的好,鲜艳而不夺目,很是可爱,俺都借用过几回.

家园 梦兄推荐的文章真好,多谢——
家园 东坡此文,亦熊腰之至爱

至今犹能成诵。虎老师全文录出,熊腰通篇拜读,一字不敢有漏。因爱之甚,不忍见有一毫瑕疵。虎师勿怪我有吹毛之癖。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中间逗号省去则文气大异。“寄蜉蝣与天地”,“与”当是“于”之笔误。

家园 多谢熊兄指正
家园 虎老师赚大了

人民币两角如今能买一碗茶吧?

家园 是啊是啊,要知道,书的原主人买此书花了三百铜钱啊
家园 看了一遍似懂非懂,

跟吃猪头肉就大葱的感觉不一样。没油水啊。花顶。

家园 【文摘】

 司空图留给后世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单薄。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

  在文学史上,司空图主要是以诗论著名,他的《诗品》(还有《与李生论诗书》等几封书信)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 一部集大成著作。《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炼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但 他的诗论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特别是片面强调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宣扬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体验的超脱意境,忽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重大的社会作 用。这些都为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王士祯的《渔洋诗话》等所继承和发挥,对后世的批评和创作产生了不少消极的影响。

家园 扫叶山房应该是我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民间刻书出版机构

说是出版机构,可能不完全准确,他们刻书,卖书。时间应该是从明代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结束。

跨度300多年。

我的记忆不知道是否准确。大概是这样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