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述051型驱逐舰的型号演变 -- 博扬

共:💬40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简述051型驱逐舰的型号演变

三板斧之后发现还可以再捎带脚整理出一贴

051型的研制

中国海军驱逐舰的研制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根据中、苏“六四协定”,自1954年起,中国各船厂通过从苏联购买的材料、设备和技术资料,开始进行各种舰船的装配制造,截至1962年,共制造潜艇、护卫舰等舰艇共计116艘,4.3万多吨,由此奠定了中国造船工业的基础。

1954年、1955年,中国从苏联购买的4艘07型驱逐舰分两批到货,加入人民海军序列。这是新中国海军首次得到的驱逐舰,也是当时海军吨位最大的战斗舰艇,故而得名“四大金刚”。苏方在移交四艘旧舰时漫天要价,连上面毫无用处的破旧碗碟、被褥也全都折价算了进去,最终,当时很不富裕的共和国为这四艘驱逐舰,平均每艘支付了17吨黄金!这进一步坚定了新中国决策层自行建造大型舰艇的决心。

1957年,中国得到了有苏联转让的56型(“科特林”级)的部分图纸、技术资料,已经相关设备如TB-8蒸汽轮机的资料和实物样品,新型驱逐舰的研制工作遂在此基础上展开。1959年,海军正式提出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设想,当年年底由机械工业部船舶设计研究远完成代号“017”的设计草图。1960年2月,海军科研部门在“017”基础上,提出研制08型驱逐舰的战术指标要求,当年3月,船舶设计研究院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对设计草图进行了修改,代号“017K”。1960年4月,海军司令萧劲光在京主持工作会议,会上确定,先以56型驱逐舰为基础,加装导弹,研制工程代号“015”的63型驱逐舰,再在此基础上,更为先进的08型驱逐舰。而这之后,由于一系列技术困难,改为利用部分56型驱逐舰的基础来研制新舰,这便是后来051型导弹驱逐舰。

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以及经济困难,新型驱逐舰的研制被迫中断。1965年,国民经济完成调整,1966年,051的研制得以恢复,首舰223号1968年12月24日在当时大连红旗造船厂开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交船,1972年7月19日便如北海舰队序列。而这之前,南海舰队首艘051型舰240号,东海舰队首舰227号分别在1970年的3月、12月开工,并先后于1974年、1977年服役。由于技术问题,051型舰的各项分系统的定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陆续完成。而改型工作也随之展开。

051D型

051D最主要的改动,是以76式双37毫米舰炮代替了双57毫米炮。原76式双57毫米,在试验中始终无法过关,最终由于技术和资金问题而被放弃,自108舰起,开始装备双37毫米炮。051D型舰先后共建造6艘,而之前建造的051型舰,在后来的返厂维修中,也拆除了双57毫米舰炮,改装37毫米炮。除舰炮之外,051D型的改变有40多项,包括反潜电子指挥系统,无线电通讯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海上补给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051D型的最后一艘——164号舰,在建造中进行了“改进舰船生活设施,改善舰员生活条件”的“双改工程”,改善、增加了厨房、餐厅、空调、娱乐等生活设施,大大提供了舰艇的持续战斗力。

051Z型

为051的指挥型,1977年,为配合将于1980年进行的代号“718”的洲际导弹飞行试验远洋测量任务,海军决定研制051型指挥舰,以对测量船队和护航编队实施同一指挥。

051Z共建造两艘,即132舰和110舰,主要增加了编队指挥室,具有多路、超短波通讯能力。首舰是1980年交船的132舰,该舰后又于1983年4-10月的改装中加装了381甲三坐标雷达以及637-Ⅱ型情报中心——这构成了中国驱逐舰的第一代作战指挥系统。381型雷达位于后桅之上,最大探测距离近300千米,可同时跟踪80个目标,采用水平方向机械扫描,垂直方向电子扫描。而以ZKJ-1为核心的637-Ⅱ系统,则由于计算机性能和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最终被放弃。在051Z的第二艘110舰上,装备了381甲雷达,但是取消了637-Ⅱ系统。上世纪80至90年代,110舰和132舰一直在分别担任着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旗舰,遂行编队指挥任务。

流产的051S型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和西方世界出于某种原因,曾有过一段军事合作上的“蜜月”时期。1979年,我国海军曾计划购买英国42型导弹驱逐舰,并计划仿造,后由于价格过高且英方不同意转让关键技术而未能实现。1980年3月,当时的英国国防大臣皮姆访华,两国军队领导人将中英合作改装051S工程列为双方军事技术合作的重点。中国海军最初设想只是为现役的6艘051型驱逐舰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装,主要覆盖了舰载武器、火控雷达、指挥/电子对抗设备和作战指挥中心,重点在于提高舰队和单舰的防空作战能力,继053K防空型护卫舰之后,是我们发展防空型战舰的又一次尝试。然而进入谈判以后,英方根据中方提供的051型驱逐舰设计资料以后,发现051舰的设计观念还停留在二战的理念上,在现有基础上,必须对舰体进行较大的改建设计,包括增加设置现代化作战指挥中心专用舱室等,这样中英双方对051进行必要的重新设计达成了共识,这样051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作的改型——051S应运而生。

1981年6月,中英双方确定了051S型防空驱逐舰改进设计方案:采用高干舷甲板船型,正常排水量达到了4100吨,装备重型“海标枪”区域防空导弹,使051S型舰具有一定的海上编队区域和较强的单舰防空作战能力。1982年11月,毕竟我们这是第一次与西方强国打交道,过程自然不是很顺利,经过长期艰苦谈判,中英合作改装051S型舰工程合同在北京初步草签。按照这个合同,在英方的协助下,中国海军将先行改装2艘051S型舰,随后自行改装剩下的6艘后续舰,当时还有一些设想,就是同时换装我们还在发展的新型舰载武器装备,包括“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鱼”-7型鱼雷和反潜直升机等,将这一个改型的综合战力推向一个台阶。在此改装的基础上,后续新建的051舰也将按这个新型号进行建造。

1983年1月,在对引进合同进行最后审查的联合评审会议上,中国船舶总公司和航天工业部力举马岛战争中英国42型驱逐舰的表现欠佳,据理力争,表示可以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在相同时间完成国内自行研制,达到相当技术指标,而经费只需引进合同一半。更为不利的事,当时的国策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事发展步伐则无法避免的要放缓。而且还有一个香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也不想被英方捏住把柄,国际形势变化之下中英的蜜月之旅也就此结束了。经过综合考虑,1983年2月,中国政府决定将资金用于自行设计新型驱逐舰的发展,051S合同最终未获批准自动撤消。

051DT型

在向英国购买“海标枪”舰-空导弹系统未果之后,我国于1987年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协议,购进了两套“海响尾蛇”系统。1989年12月至1990年12月其间,109舰在大连造船厂接受改装,在舰尾原76式双37mm舰炮处加装了其中的一套“海响尾蛇”以进行试验。作为配套设施,109舰同时改装了汤姆逊的作战指挥系统(TAVITAC)、“海虎”雷达等设备。1992年109舰重新服役,除“海响尾蛇”之外,在109舰尾部还多出了一部不太惹人注意,颇具西欧风格的15管干扰火箭发射器——即946型干扰火箭发射器。改进之后的109舰称为051DT型。

1991年3月,109舰开始进行对空打靶试验,当年10月,“海响尾蛇”曾命中“鹰击”-8靶弹。

051G1/G2型

1983年,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新一代驱逐舰发展论证会议,会上确定了以051G型驱逐舰作为新型驱逐舰发展的第一步。1983年11月,051G完成设计方案的审查,方案确定,051G采用1985年之前的技术成果,这点改善近距防空能力,提高反舰能力,改进指挥系统的自动化和雷达、无线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总体作战效能较051D有大幅度提升。1986年,051G首舰165号在大连造船厂开工,1988年8月1日下水,1989年12月30日交付南海舰队,命名为“湛江”号。

从外形上,165舰相比与老舰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了封闭式舰桥,此外以采用封闭炮塔的76A双37毫米炮,取代了原来采用敞开是炮塔的37毫米炮。前者采用了先机的“双重命中体制”,必要时可以在炮塔两侧加挂防空导弹,构成“弹炮合一”系统。

除此之外,051G型舰还以“海鹰”-1甲反舰导弹替换了原来的“海鹰”-1导弹。前者由于使用了无线电高度表和单脉冲体制雷达,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降低了飞行高度,提高了突防能力。

同时,051G还在安装了381甲对空警戒雷达,和347型快速反应雷达系统,仿制的RM-1290雷达取代了751型雷达,具有捷变频体制的352丙雷达则取代了352甲雷达,并加装了825电子对抗系统,电子设备整体达到西方70年代后期水平。并且,051G装备了更为先机的ZKJ-4型C3I和数据链系统,可实时自动处理60个目标,人工跟踪60个目标,具备威胁评估、一定的战术方案决策分析和辅助计算能力,还可配合电子战和火控系统进行综合化的末段防御,实现了集中指挥,武器分散控制综合使用等现代海战原则。

1987年2月,051G二号舰方案通过审查,当年10月在大连造船厂开工,舷号166,1991年11月交付南海舰队,命名为“珠海”号。

对比165舰,二号舰在舰舰导弹和反潜系统做了重大改进。就外观而言,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四座双两装箱式导弹发射架取代了一直沿用的7222式三联装回转式发射装置,所采用的则是射程85千米的“鹰击”-8A舰舰导弹。同时,前部舰桥两侧各多了一具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由于发射鱼-7型轻型反潜鱼雷。而舰尾部则取消了深弹发射炮,增加了一副拖曳式变深声呐,这取代了原因的601和675型声呐。

电子设备方面,347型雷达新型舰舰导弹的需要,故取消了325丙雷达,并以精度更高的571A雷达取代了515雷达。此外,166舰的全长由过去的132米,减至128.6米,长宽比降至10。由于这些差别,故将165舰称为051G1型,166舰称为051G2型。

105舰加装直升机起降系统

1987年底,为了验证舰载直升机的搭载和使用,105“济南”舰(原223舰)作为试验平台接受了改装。改装内容主要是拆除了舰尾的主、副炮,深弹发射器等设备,加装了直升机起降甲板、各种助降设备以及机库、航空油料曾,油料泵仓,洗涤水仓等设施,并增加了空、地勤人员舱室。当时所搭载的只是通用型直-9改进机,并不具备海上作战能力。也许是处于保密考虑,舰载型直-9曾一度使用民用机涂装,并标有“中国民航”的字样。1987年12月24日,中国舰载机首次着舰试验在胶东湾海域取得成功。

051型舰的现代化改造

051型舰的现代化改装始于1999年,首先介绍改装的是北海舰队的109“开封”舰,改装在大连造船厂进行,于1999年11月完成。改造对象主要是上世纪80年后建造的051D/G型舰,之前建造的051舰由于舰艇寿命过短,不具备改造价值。因此,介绍改造的大致可能包括北海舰队109、110舰,东海舰队133、134舰,南海舰队163、164、165、166舰。

从公布的资料看,改装包括:拆除原有的76式双37毫米舰炮,代之以三座使用封闭式炮塔的76A型,舰尾部原37毫米炮位置安装“海红旗”-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已经火控系统(109舰之前曾安装“海响尾蛇”导弹系统,故为换装)。以4座4联装“鹰击”导弹发射架取代了原有的7222型3联装舰-舰导弹发射器或双联装“鹰击”-8A导弹发射架。舰桥顶部加装OFD-630光电搜索、瞄准系统,安装347炮瞄/导弹火控雷达,改进了维塔克C3I系统,加装了卫星定位导航设备,更新了电子战设备等。

家园 这里再顺便纠正一个关于37炮时常出现的误会

海军舰上现在采用敞开炮塔的37毫米炮有两种:61式、76式,其中61式是纯人工操炮,现在只还装备在少数老式护卫舰、登陆舰和巡逻艇上,而大多数“敞开炮塔”的37炮是76式,属于自动炮,人工操炮只是备份手段,为了方便才沿用了那个土里土气的造型,后来发展到76A,可靠性上去了,所以换了个“洋气”点的马甲,其实芯儿的变化远没外观上让人想的那么大

家园 花专家!请问:鞍山级造价是多少?

五十年代中期一吨黄金有多少钱?

一吨=2200磅

一磅=12盎司

一盎司=35美圆

一吨黄金=92.4万美圆

17吨黄金=1570.8万美圆

对比下中国近代买来的的军舰:

“定远”号和“镇远”号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6200匹马力,航速14.5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每艘造价为620万马克(合中国银169.95万两)。

“宁海”号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吨,10,579匹马力,最高航速23.2节,12节巡航时续航力5,000海浬。费用为法币432万元。

鞍山级长:112.9米。宽:10.5米。吃水深:4.27米。满载排水量:2451吨。动力:48000马力。最高航速:34.6节。最大航程:2278海里。

家园 说来惭愧,这一点确实一直未曾深究

关于07型舰,博扬第一回见时已然是在博物馆了,现在这17吨黄金的说法,也是从老师那里听得。不过参考二战时美国吨位类似的舰艇造价,中国被敲竹杠应该无疑。

说到四大金刚,如果您有机会去青岛的海军博物馆,见到“鞍山”号时不妨注意一下主炮的炮塔(忘了具体哪一座了),上面还能看得到弹孔,据称是叫德国司徒卡给铆上去的。

家园 这点倒是清楚,但有一个问题

就是76A是否采用了类似于意大利快40炮的“双重命中机制”?这一机制还是中国首先提出的呢,但是据说似乎一直没有解决两种弹药的自动转换问题?

家园 这个我也只知道一点

以前有一个“双重命中体制”的双37炮项目,工程代号:715-3,也是使用封闭式炮塔,但和现在的76A有多大关系就不好说了

家园 看来是个悬案啊……

不用“双重命中体制”的话,说实话,我对双76炮的射速和其拦截反舰弹效果是相当没信心……

但是用“双重命中体制”一方面是成本高,还有一点就是弹药转换,据说后来在76炮的弹链上混合安置穿甲弹和近炸预制破片弹,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家园 挑个小错, 一磅是16盎司
家园 每艘要17吨黄金?

说句实话我不信。

中国大陆1949年到2004年的历年黄金产量的一个数字,我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中国历年黄金产量(单位:千克):

年份 年产量 增减(%) 累计产量

1949 4,073 - 4,073

1950 6,508 59.78 10,581

1951 6,821 4.81 17,402

1952 6,452 -5.41 23,854

1953 5,440 -15.69 29,294

1954 4,812 -11.54 34,106

1955 4,721 -1.89 38,827

1956 5,511 16.73 44,338

1957 5,541 0.54 49,879

1958 6,885 24.26 56,764

1959 6,590 -4.28 63,354

1960 6,498 -1.40 69,852

1961 3,653 -43.78 73,505

1962 3,653 0.00 77,158

1963 5,024 37.53 82,182

1964 5,868 16.80 88,050

1965 7,824 33.33 95,874

国内黄金行业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叫“小两”,此小两为一斤十六两制的计量单位,每两折合成国际制单位为31.25克。换句话说,黄金计量时,1千克合32两黄金。根据上面的数字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计算到,新中国从1949年到1964年15年间,共开采黄金88,050千克合2,817,600两黄金,刚刚超过国民党劫运往台湾的2,775,358两(合86.7吨)的数字。换句话说,老蒋1948年底到上海解放前夕从国民党位于上海的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数量是中国大陆15年的开采总量,而我们不要忘记大陆的15年是基本安定的15年,开采能力、开采技术均有提高,而除了1961年和1962年之外,开采的黄金数量均大幅度的超过1949年,所以可以想见,这国民党劫运往台湾的2,775,000余两的黄金在1949年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家园 781是远洋测量船代号,580是洲际导弹工程代号

花楼主先,

这些代号听起来已经很遥远了。

家园 关于和英国人合作的事情

在日本曾有报道,看过这样的文章,最后的破产归结为英国军舰在马岛打得不佳,影响了中国的信心。这也是因为英国人把“海标枪”吹得太牛了。

家园 这个竹杠确实够狠的

哪几条军舰的水平也确实不咋地(连个全封闭炮塔都没有 防空 反潜能力也很一般)

实在是没办法阿

恩 说起竹杠 又想起另一个

据说中国引进斯贝全套技术资料及其专利以及50台发动机一共是花了五亿英镑

而看一本书上说 与斯贝同级别的鬼怪上的j79发动机才22万美元一台

斯贝价格贵一倍 是四十多万美元一台

哪 哪 哪

这一记竹杠岂不是达到了奥林匹克水平的超级大竹杠

家园 有钱没货, 参考今天台湾
家园 斯贝还要加生产线吧,

同时引进的还有一条生产线。

另外昆仑的核心机也参考了斯贝的设计

而且J79只是涡喷,斯贝是涡扇,也不好简单类比

家园 是,最后大家伙没有引进

弄了些老百姓喜欢的小东东回来很受欢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