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四十六:“顾前不顾后”的法律 -- 俞天任

共:💬20 🌺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四十六:“顾前不顾后”的法律

老冰说过日本人有个天性就是不认真。干事特别顾前不顾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今天讲一个修改法律的事。日本人糊里糊涂修改了个法律,修改法律的时候大家都挺高兴,可立完了一执行才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刚刚修改完就得改。

一般来说日本人还是比较遵纪守法的。有句笑话说德国人只做法律容许的事,美国人不做法律不容许的事,而意大利人兴高采烈地专做法律禁止的事。这方面日本人和德国人差不多,一般人一般不干违法的事。

但有一个前提:没喝酒。日本人喜欢喝酒,酒量还不大,喝完了就不知道姥姥家在哪儿了,所以日本的酒后开车是个大问题。警察晚上经常在路口堵着抄靶子也没用,大家还是照喝照开。

警察也急了,鼓动议员们要搞个“严打”的法律,议员们也觉得警察的想法不错,起码出发点是好的对不对?一严打,治乱世用重刑,大家一害怕就都不喝酒,起码酒后不开车,这交通事故就少多了。这大家一起哄,就在2002年6月1日修改了《道路安全法》,加强了对酒后开车的处罚,还新加了一条“危险驾驶致伤致死罪”,就是说你知道酒后不能驾驶,还要喝完了去开车,那属于蓄意伤害,已经超出了事故的范围了。所以得严罚,最高可以判20年有期徒刑。

这看上去不错。但是法律挺有意思,一般执政党三心二意地提出,反对党半真半假地反对的法律一般不会出什么大事。而有两种法律特别可疑:一种是反对党坚决反对的,一种是反对党坚决不反对的。这次的《道路交通法》修正案正好就落在后面一种。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从1955年以来,除了很短一个时期以外,都是自民党一党执政。会不会有人以为自民党是不是想干什么都行,倒也不能那么说。甚至有时自民党要用钱来收买反对党使其法案在国会通过的。

会不会有人觉得奇怪:自民党是执政的多数党,他要通过个什么法案干吗要给反对党钱?直接表决不就行了吗?

不行,那叫强行表决,那不是民主主义,那只是票数暴力,多数票对少数票的暴力,不能说多了一票就能压死人。一个法案得经过审理过程,支持的反对的理由都拿到桌面上,最后大家经过妥协以后再表决。如果真的扯不清楚怎么办?那就拖拖呗,以后再说。真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CASE毕竟是几乎没有的,大凡越是急着通过的法案,到后来的副作用就越大。

这次的修订《道路交通法》就是这样,本来的目的是想通过严打来减少酒后驾驶,这大家都不会反对,糊里糊涂都觉得好就通过了,没有仔细审议。反对党没有鸡蛋里面挑骨头,执政党也就不去看他到底弄了个什么玩意出来。结果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漏洞,后果十分严重。

老冰在《车行鬼蜮》中提到过这个修订的《道路安全法》,那对老冰这号还没有犯法的人有威慑力,但是在已经犯法的情况下,它会诱发更加恶性犯罪的发生。

怎么回事呢?酒后开车撞了人了的情况,一旦被抓了现行,最高可能盼20年有期徒刑。而这时从现场逃跑,英语叫“HIT AND RUN”,日语叫“轢き逃げ”,这时的处罚是最高7年有期徒刑。所以一旦酒后开车撞了人,千万不能停,赶快跑,逃离现场以后再去投案自首(这里不包括那种完全的蓄意HIT AND RUN犯罪,只是从一般人的角度说话)。那警察就很难证明肇事者撞人时已经喝了酒。就只能按HIT AND RUN处理。

而撞了人并不是说一定就把人当场撞死了,很可能只是受了伤,这时候停下来报警投案,那被撞的人就可能得救。但肇事者一逃跑就会耽误抢救伤员的时机,使本来不是死亡事故的事故成了死亡事故。

1999年日本全国的HIT AND RUN事件是9000件。而到了4年以后的2003年,HIT AND RUN事件急剧增加到18000件,四年工夫翻了一倍。

登峰造极的案例好像是上个月发生在大阪一个案例,因为撞人的现场就有警察在场,无处可逃,肇事者才不得不停车,但是下车后的肇事者不是去事故现场,而是直冲旁边的便利商店,买了瓶清酒一口就是大半瓶下去掩盖掩盖,完了对警察说是除了交通事故,心情太紧张得喝点什么压压惊。你别看他做的那么拙劣,但是一旦被起诉警察就是不容易证明他确实是酒后驾驶。

调查调查肇事者的足迹,能弄清楚肇事者是否喝了酒,但是除了很极端的事例以外,警察很难证明肇事者在事发时血液里酒精含量超了标!也就无法以危险驾驶致死致伤罪对肇事者进行起诉。

到这时大家才想起来那个法律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了,这几天日本的所有传媒都在炒作这个内容,早不知道干吗去了。

凡事急不得,“欲速而不达”用在这里可能正合适。

关键词(Tags): #冰眼看日本#道路安全法
家园 法律漏洞问题倒不是日本所独有

中国在交通伤害赔偿方面一直没有统一法规可遵循,于是就出现了反复倒车碾压七次的恶性“事故” -- 要轧就一定要轧死,否则轧个半身不遂平白无故给自己添了个妈养...

人性本恶呀...

家园 这个已经可以按杀人罪论处了

出现了反复倒车碾压七次的恶性“事故”

家园 花顶!

俺就特喜欢琢磨这种法律上的漏洞

比如看《Law and Order》,其中有一集:一个男子被判杀妻罪成立(尸体未找到),坐了N年牢被放出来,结果发现他媳妇儿未死,再杀,无法可判

想想蛮有意思的

家园 这是因为中国不支持预期损失的主张

倒不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赔偿法规

家园 有意思。

依利诺斯州有个法律。凡是夏天把动物关车里热死的判刑。把孩子关车里热死的,

没事儿。

家园 我靠,日本人做事不认真倒是头一次听说

要说事先没有面面俱到那是可能的,没有谁是万能的。但要说日本人做事不认真,老冰能不能多举几个例子?日本人的认真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举两个例子,靖国神社里200多万人精确到个位数;广岛原子弹20多万殉难人数也精确到个位数;对比一下我国南京大屠杀的人数,只能非常好笼统的写一个300000,有名有姓的不过只有3000人。

我还天天逼迫自己学习日本人的认真精神,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呢。不过也不能太抬举日本人了,这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书上说的“诸葛一生为谨慎”,这条规则在目前来说应该对我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家园 日本人有自上向下的认真严谨,横向平衡感欠缺则是天生的弱点

日本人有自上向下的认真严谨,横向平衡感欠缺则是天生的弱点

俺此前就提出过这类观点。

参看

链接出处

家园 恩,英美法里叫一罪不二判

del

家园 这个

汤姆李琼斯拍的双重谋杀就是说的这个啊,女的被控谋杀丈夫入狱后发现丈夫没死结果想办法假释还是怎么着反正出来以后杀了丈夫,无罪

家园 比较这三个数字没有意义。因为不可能如此精确。

唐山地震的伤亡数字也是准确到个位。但是1938年的南京,以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真的给你端出个准确到个位的数字你能信吗?

另外有一点:大规模的统计数字,太精确的话往往有水分。比方说有人跟你说东京一天丢垃圾52465.52吨,这个数字怎么样?

从技术上讲这类统计从来不可能准确到这个程度。同样,靖国神社里的死鬼精确到个位数,只能说日本鬼子对统计数值的精确性认真,至于那些数据怎么来的。。。。那就不好说喽。。。

家园 这个其实是一个假的法律常识

一罪不二判的鸟语名称是no double jeopardy。

这是米国人权法案第五项,也就是第五宪法修正案里头"nor shall any person be subject for the same offense to be twice put in jeopardy of life or limb."

但是,A在猴年马月甲地干掉B是一罪,A在马年猴月乙处干掉B可是另一罪。same offense,并不是指谋杀某人,而是某次谋杀某人。

所以,传闻中的A因第一次误判而可以无罪杀掉B的那个美好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家园 日本的认真,仅仅体现在对他现在正在做的事认真。

“认真”仅仅体现在对“正在做的事”这个process。除此之外,死人不管。这个例子太多了,二战是例子,学运是例子,近年的日本外交还是例子。

就这件事来说,日本人的认真体现在“立法”这件事上。夸张地说,立了个什么法,和立法的人无关。

在制造业重视process,有其他民族所无法比较的的“精雕细作”的功夫,然而离开制造业,就不是这样了。这是在制造业中process起决定作用,其他行当,更加重要的是基于result的adjust。

不少常来中国的日本人都同意中国老板加上日本工人的企业天下无敌,而日本老板加上中国工人是最糟糕的企业。就是这个道理。

家园 我觉得日本人的认真呢,都是在小的方面

象统计个人口、调查个酒精含量正式他们的专长。但是一到大的方面就不行了,根本否定南京大屠杀,不承认战争的责任,人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日本的历史研究貌似也是精于实证,比如鲁迅每顿吃几碗饭、平秀吉每天上几次便所等等。但是理论探讨、哲学研究方面就力有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宏观把握上欠缺。

话又说回来,狗社里有多少死鬼,广岛有多少游魂,这个本来就不是什么难查证的东西。本来日本人就不多,对一下户口,查一查亲属,怎么都能弄明白。南京可就复杂了,居民、败兵、流民,算都算不清楚怎么查姓名?

家园 想起一个关于精算师的经典笑话

草地上有一群羊在吃草. 有人让一位精算师数一下羊的数目.

精算师只看了一眼就很肯定地说有1007只. 发问的人很奇怪

他回答得这么快. 他解释说: 这边一小群是7只. 那边一大群

大约是1000只. 所以总数是1007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