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后马拉多纳时代的英雄谱――和不爱兄 -- 燕人狂徒

共:💬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谈后马拉多纳时代的英雄谱――和不爱兄

今天早上听蝎子块兄说起,新浪上马迷和齐迷又掐起来了,不由苦笑,何从说起啊,实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人物。

马拉多纳的强劲是不用说的了,估计就算是很多齐迷也不得不承认齐达内只是能追得上老马,而不是超过。关于马拉多纳,就让我们期待不爱的精彩原创吧。我这里主要谈谈老马后期以及老马退出之后足坛的形势。

1 球王马拉多纳时代

86年,老马率阿根廷队获得墨西哥世界杯赛冠军奖杯,并以令世人惊艳的才华当之无愧的获得球王之赞誉,纵观现代足球史,能当此称号的仅巴西的贝利和老马两人而已。世界杯之后,法国铁三角(普拉蒂尼,蒂加纳,吉雷瑟)和巴西技术流黄金一代(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儒尼奥尔等)也逐渐淡出足坛,真正的进入了马拉多纳时代。

2 荷兰三剑客时代

荷兰三剑客(古力特,巴斯滕,里杰卡尔德):

古力特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帅才之一,不仅在中场指挥若定,攻城拔寨也是好手,后来在桑普多利亚和切尔西的经历说明,辫帅在后场的表现也毫不逊色,任何一项都足以称之为超一流水准;

巴斯滕,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前锋之一,基本没有争议,提起88年欧洲杯上零角度进球的经典镜头,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

里杰卡尔德可以称之为史上最好的后腰之一,几乎可以和贝肯鲍尔相提并论,进可攻,退可守,一想起他,我就会想起当年丰田杯上他头球冲顶破门的英姿。

荷兰三剑客在86世界杯之后举起新的攻势足球大旗,引领当时足坛的新潮流(比克鲁伊夫时代更为辉煌的全攻全守)。三个人各司其职,配合无间,说起来也多亏了贝鲁斯科尼舍得花钱,把这三个荷兰队的绝对核心原封不动的搬到米兰,从此开创了米兰王朝。88年,凭借三剑客的完美发挥,一举夺得欧洲杯,终于结束了荷兰无冕之王的尴尬。其后,在俱乐部之间的比赛中,连夺意甲冠军,欧洲冠军杯,以及世界俱乐部冠军(丰田杯),一时整个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闻三剑客之名而丧胆。嘿,至今想起三剑客联袂在东京一举摧毁南美冠军的经典时刻都觉得自己也豪气干云了。攻势足球名帅萨基的名气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三剑客给他带来的。这个时期,唯一能和三剑客相提并论的只有德国的三驾马车了(马特乌斯,克雷斯曼,布雷默),当时在欧洲荷兰和德国的竞争,在意甲AC米兰和国际米兰的竞争是世界足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他们同期的当然还有很多高手,如号称盘球大师的劳德鲁普(后来获得欧洲冠军的丹麦队灵魂人物小劳德鲁普的哥哥),巴西的卡雷卡,英格兰的莱因克尔等,都由于要么受制于其国家队或俱乐部的水平,要么技术上有缺陷等原因,基本上没有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的声势。

3 巴乔时代

早在90世界杯上,巴乔就已经展露头角,和斯基拉奇,维亚利一起成为意大利的国宝。不过,斯基拉奇乃是昙花一现似的人物,球风和现在AC米兰的因扎吉很相似,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世界杯后就销声匿迹,无所作为。而维亚里呢,此君作风凶悍,球技精湛,往往使对方的防线疲于奔命,但总的说来,可以称之为将才,还是稍逊巴乔一筹。世界杯后巴乔以创纪录的身价转会尤文图斯,从此,尤文走上复兴之路。不过由于AC米兰和国际米兰汇集了众多巨星,尤文的力量不免显得单薄,尽管如此,在巴乔的带领下,尤文还是夺得了足协杯冠军和欧洲联盟杯冠军,也让老妇人的脸面不是那么难看。也就是在夺得了欧洲联盟杯冠军(在意甲不行,照样在欧洲称霸)的那一年,巴乔当选欧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这也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94年世界杯,迎来了巴乔足球生涯的最辉煌时期,而其最大的悲剧也源于本次世界杯。此时由于萨基的错误指挥,实力强大的意大利队一度陷入困境,这个时候方显巴乔的英雄本色,几乎是凭着他一几之力把意大利队带入决赛。后来由于巴乔体力透支,在决赛上点球负于同样拥有天才射手罗马里奥的巴西队,这也就注定了他足球生涯的悲剧结局。到了98年,巴乔宝刀未老,又使意大利队成为夺冠呼声很高的球队,奈何主教练老马尔蒂尼过分信任更为年轻的皮埃罗,导致点球惜败于法国的悲惨结局。相信大家还记得年轻的特雷泽盖捂着眼睛不敢看点球决胜的经典镜头,嘿,我敢说,要是巴乔一开场就和维埃利联袂上场的话,上述的镜头将不会出现,因为有了巴乔的支持,维埃利可以很轻松的攻破法国的大门,而法国队呢,则拿意大利的钢铁防线毫无办法。据说巴乔已经宣布退役了,相信在很多女性球迷脑海中都会永远留着巴乔那地中海般忧郁眼神的烙印。

为何这个时代可以成为巴乔时代呢?因为随着古力特和巴斯滕的伤病缠身,三剑客几乎已成历史,而力量派的三驾马车也已垂垂老矣。同期还有其他一些高手,比如法国的帕潘,坎通那,巴西的罗马里奥,保加利亚的斯托伊奇科夫等,但总归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就不展开来说了),总体上讲要比巴乔稍逊一筹。

3 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说起来热闹,其实是随着巴乔的老迈,世界足坛已经到了无英雄的阶段。当初最给人以希望的是四小天王,亦即意大利的皮埃罗,巴西的罗大耳朵,西班牙的劳尔以及荷兰的克鲁意维特。其中皮埃罗尤被世界足坛寄予厚望(嘿嘿,现在为人所推崇的齐秃还名不见经传),原因正是皮埃罗的球风极似巴乔,而且皮埃罗也正沿着巴乔的足迹正在前进。没想到,皮埃罗一直像扶不起的阿斗,没能在国家队的比赛中体现出起应有的水准。罗大耳朵局限于其前锋位置,最多也只是表现出个人的一些神勇,始终不是领军人物,算不得绝世人物。而西班牙的劳尔以及荷兰的克鲁意维特也只能在各自的国家队有相应的表现,综合影

响还比不上前两位。

如今最有争议的应该算是法国的齐达内了,有人说是齐达内可以和球王马拉多纳并驾齐驱。其实,有多点足球历史知识的资深球迷都会对此嗤之以鼻,理由是齐达内没有体现出其气吞万里如虎的领袖风范来。

点解?就让我们分析一下他的历程与成就吧。

96年欧洲杯,齐达内初露峥嵘,令人觉得此人会有前途,不过也不怎么样,怎么说当时的法国队核心是德约卡夫,而不是齐达内。

97年加入尤文图斯队,其间,由于卡佩罗时期的结束,AC米兰进入痛苦的换代时期,而国际米兰从三驾马车走后就一蹶不振,于是齐达内的几次联赛冠军也就没什么了。当时的尤文图斯已经代替了AC米兰,成为国家队队员最多的球队,拥有意大利最强的前锋线和后卫线,从皮埃罗,维埃里,英扎吉,特雷泽盖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出尤文图斯的实力。但是,这时候齐达内的表现并不能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一点从尤文图斯在欧洲联赛中的竞争力就可以看出来了。在齐达内效力尤文的期间,在欧洲的战绩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最好的也仅仅是获得一次亚军,根本没有当年米兰队雄视天下的风范。就在这段期间

,意大利失去了世界第一联赛的称号,西甲后来居上,甚至连英超也虎视眈眈,可以说是风光不再。当然,意大利的衰弱不是齐达内一个人的事,但是尤文这样的强队竟然在欧洲没有竞争力,作为指挥官的齐达内自然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从内得维德加入后立即就打入欧洲冠军杯决赛就可以看得出),那么其在俱乐部的表现也就称不上有超一流水准了,最多和皮埃罗相当,比不上如今带领尤文几乎问鼎欧洲冠军杯的内德维德。

98年世界杯,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巴西队白送的,看看罗大耳朵的表现,怎么能不怀疑其后有黑幕呢?事实上,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质疑。还有如上面提到的,要不是意大利主教练马尔蒂尼脑袋灌水,坚持使用皮埃罗的话,法国队早就应该出局了,还有什么好吹的。另外,本次大赛法国队赖以克敌制胜的一直是他豪华的中后场,从世界杯后由于后防的老化从而引起实力急剧下降就看出来了。2000年欧洲杯是回光反照,2002年世界杯索性就是病入膏肓,都是由于后防线上的布朗退役,德塞利,勒伯夫,图拉姆以及利扎拉祖等人老化引起的。

2000年欧洲杯,和捷克一战,内得维德的表现众所周知;决赛上要不是维尔托得的鬼使神差一脚,不用到加时赛,意大利就让法国队拾掇拾掇回家了。而且就算冠军奖杯归了法国,基本上齐达内的表现也是很平庸,甚至在决赛上的梦游般的表现还被媒体评为最差。

呵呵,最后,老齐在皇马的表现,也没什么好神话的吧。

要回家了,最后作一下总结:

球王马拉多纳神一般的形象劝大家还是不要争了吧。

古力特,巴斯滕以及巴乔乃是稍逊一点的大师级人物,齐达内嘛,和罗大耳朵他们差不多,算是领一时风骚的高手级人物,正所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就不要和球王相提并论了吧。

不知道下面的这个比喻恰不恰当?

马拉多纳 = 李昌镐

古力特,巴斯滕以及巴乔 = 曹薰铉

齐达内和罗大耳朵等 = 赵治勋 或 刘昌赫 或 小林光一 或 马晓春等

哈哈,回家,大家抡起板砖轮流拍吧。

家园 没人说贝利,那才是球王啊

可惜没见识过其球场风采。

家园 什么叫代沟:就是马迷和齐迷掐起来
家园 贝利的主要成就在国家队,但是他周围有太多的牛人队友。

而且当时的足球和现代足球理念也不同,不怎么重视防守。贝利没有到欧洲是一个遗憾。

家园 什么叫代沟:就是群众和芥兰油掐起来
家园 应该为:是大众和芥兰油掐起来。俺走先,请不爱,燕人,雪个三英战犍牛。
家园 AC米兰强大的时候真是令人望而生畏

后来有人问起巴乔,说你为什么在俱乐部没有了不起的荣誉,巴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是AC米兰的错."

家园 贝利离我们太远了,就象几十年后马拉多纳一样会被人遗忘一样
家园 Re:【原创】谈后马拉多纳时代的英雄谱――和不爱兄

你这文章一看,就没有公正性可言,纯粹是从意甲角度在写的。你怎么不说你欣赏的三剑客在最最最重要的世界杯走麦城的光辉经历,还三剑客时代呢。

家园 Re:【原创】谈后马拉多纳时代的英雄谱――和不爱兄

贝利是年代不一样,运气好,要不然他那单薄的身材在现在这么凶猛的后卫夹击下,早废了。

家园 请进

对您的两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纯粹是从意甲角度在写的

总参谋长没听说过当时的一家就是小世界杯?高手基本上都集中在意甲了,难道还不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如果你说不能代表的话,又如何解释当时意甲球队称霸欧洲,就算是非一流球队如帕尔马队也可以较为轻松的进入欧洲三大杯的决赛甚至夺冠?

你怎么不说你欣赏的三剑客在最最最重要的世界杯走麦城的光辉经历,还三剑客时代呢。

再谈世界杯的事:

究其失败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球队内耗严重,二是三剑客由于参加了太多激烈的俱乐部赛事而显得过于疲劳,因而在比赛中状态低迷。众所周知,荷兰国家队队内的白人和苏里南人各成一派,互不买账,在场上各踢各的,缺乏整体配合意识。而主教练本哈克由于资历较浅也难以服众,荷兰队内的大腕们在米歇尔斯离任后都想让德高望重的克鲁伊夫但当主教练一职,但克鲁伊夫与荷兰足协的闹的很僵,足协不可能任命他为国家队主帅,这就导致队员对本哈克的走马上任存在抵触心理。这样一来,将帅失和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一支内耗严重的球队又怎能取得好成绩?

  不公平的事情实在太多,我们不得不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进行选择。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在灰色和橙色之间,在平庸与激情之间,在耻辱与荣耀之间,荷兰人不停地游走,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不接受生活的艰难和无常一样。如果一种颜色代表一种命运的话,那橙色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宿命。

而且,他们的失败也没什么不光彩的,他们失败给了和他们一时瑜亮的三驾马车领衔的西德队手里,而且西德队最终也是冠军。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好,又碰上强劲对手,输了是很正常的,毕竟仅仅输了个点球而已。我可没说三驾马车也会被三剑客随便乱捏,虽然三剑客还是要比三驾马车强的。尽管三驾马车获得了奖杯,但当时足坛的评价还是三剑客比三驾马车要强,这是无法否认的。

家园 荷兰人对国家队的比赛出工不出力

看看他们1988年以后的战绩,

1990年世界杯 1:2 负德国

1992年欧洲杯 点球负丹麦

1994年世界杯 2:3 负巴西

1996年欧洲杯 点球负法国(?)

1998年世界杯 点球负巴西

2000年欧洲杯 点球负意大利

全是"半目"输掉的.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荷兰人挺不住.大赛上千万别在荷兰队上下注.

另外,1987年前后的AC米兰不仅拥有三剑客,那条巴雷西领衔的后卫线哪个教练不想要?从战绩上看,其实萨维切维奇的AC米兰更好.三剑客从来不曾在同一年拿到过意甲和冠军杯的冠军,萨维切维奇等却做到过.

家园 同意!

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的辉煌的确不同寻常!AC米兰67场不败的纪录好象还是没有一支球队奢望超越。

请进
家园 Re:【原创】谈后马拉多纳时代的英雄谱――和不爱兄

输了一个点球?是1:2 输的,不是点球,荷兰进的那个球才是点球。是88分钟,裁判给的安慰球。俱乐部的比赛是比钱的比赛,以前是意甲,现在的黄麻都是这样子。没什么。内耗,很多队都有,不应该是借口。

家园 Re:【原创】谈后马拉多纳时代的英雄谱――和不爱兄

还应该加上,02世界杯预选赛就给淘汰,正在打的欧锦赛小组又没办法直接出线,还要去打附加赛,这可不是什么世界杯,欧洲杯决赛,半决赛之类。而且输的也不是半目,是完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