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支Nikkor 70-210mm焦段AF变焦镜头测试 -- wildpig

共:💬16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支Nikkor 70-210mm焦段AF变焦镜头测试

该选哪支尼克尔远摄变焦镜头?

——三支Nikkor 70-210mm焦段AF变焦镜头测试

虽然有句话叫“尼康的广角、佳能的长焦”,不过尼康旗下也向来不缺远摄镜头。单70/80-210/200mm焦段,进入AF年代以来就有十多支不同型号;再加上有些停产、有些有多种版本,未免有些挑花了眼。

猪自己最早用的是AF-S 70-200/2.8G,之后换成了AF-S 80-200/2.8D,后来摸过一下子AF 80-200/2.8D,现在在AF 70-210/4以及70-210/4-5.6D两只中间取舍不定。想想不如索性作个测试,于是顺手又拉了一支AF-S 80-200/2.8D来做对比。

照例先贴详细规范:

AF Zoom-Nikkor 70-210mm f/4-5.6D:

光学结构:12片 9组

视角: 34度0分 - 11度0分

最小光圈:f/32

光圈叶片数:7

最近对焦距离:1.5m / 1.2m(Macro)

最大放大率:1:8.3/ 1:4.5(Macro)

滤镜尺寸:62mm(对焦时转动)

重量:600g

直径:73.5mm

长度:108mm

连卡口全长:116mm

这支镜头其实是1987年投产的AF 70-210/4-5.6的D型产品,比非D版本略重十克,另外据说对焦速度要快许多。ebay上价格大约在300~400美元左右(非D版本大概150美元)。测试的这支镜头序列号为3166270,日本生产。下文中略称为A镜头。

AF Zoom-Nikkor 70-210mm f/4:

光学结构:13片 9组

视角: 34度0分 - 11度0分

最小光圈:f/32

光圈叶片数:7

最近对焦距离:1.1m

最大放大率:1:3.9

滤镜尺寸:62mm(对焦时转动)

重量:760g

直径:76.5mm

长度:148mm

连卡口全长:156mm

这支镜头的血统可谓历史悠久了。它的前身是1981年投产的Series E 70-210mm/4,据说这支E型头本身又是AIS 80-200mm/4的简化版。但无论如何,70-210mm这支E型头的素质是赫赫有名的,而这支AF版则完全继承了这一点。它是尼康历史上第一支自动对焦的变焦镜头,于1986年九月投产,而短短的一年后,它又于1987年九月停产。ebay上的价格在150~200美元左右。测试的这支镜头序列号为412538,日本生产。下文中略称为B镜头。

AF-S ED Zoom-Nikkor 80-200mm f/2.8D:

光学结构:18片 14组

视角: 30度0分 - 12度0分

最小光圈:f/22

光圈叶片数:9(圆形光圈)

最近对焦距离:1.5m

最大放大率:1:6.3

滤镜尺寸:77mm

重量:1580g

直径:88mm

长度:207mm

连卡口全长:215mm

其他特性:内对焦(IF)、五片低色散(ED)镜片、三角架座、

全时手动对焦、对焦距离限制开关

赫赫有名的80-200/2.8家族(俗称“小钢炮”)的第四代,但其实与前三代的光学素质有质的差别(16片11组3片ED对比于18片14组5片ED)。这支镜头夹在相对廉价的第三代AF版与光芒四射的第五代VR版之间,加上价格不菲,不太受到注意。但我实在觉得这是最有尼康味的镜头之一,光圈环、皱纹漆和金圈,不论怎样看都比VR版的一幅太监像要威风五十倍左右。ebay上的价格大约要1000美元。测试的这支镜头序列号为US 260503。下文中略称为C镜头。

测试器材:上述三枚镜头;尼康D2H;曼福图190CL三角架;冈仁波齐NB-1云台及块装片;尼康MC-20电子快门线。

测试对象及方法:猪没有标板,因此拍摄对象定为电话账单(因为字足够小- -b)。使用三角架,打开反光镜预升并使用快门线。在最短焦距、135mm焦距以及最长焦距,于最大光圈~f/16各拍摄一张,取中心与角落部分成像做纵向对比。

(图中的文件名以 镜头_焦距_光圈_位置.jpg 格式存放,例如A_135_11_Cor.jpg即是A镜头135mm焦距f/11的角落成像)

测试结果:

最短焦距端(70/80mm) f/4对比 (附加C镜头f/2.8成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个大惊失色:没有想到B这么强、也没有想到A这么弱。我甚至以为是震动原因,但重新测试结果同上。A中心勉强可用,角落惨不忍睹;B中心至角落没有明显差别(角落似乎还略好);C中心至角落没有差别。B在f/4的成像比C在f/2.8的稍软一点点。

最短焦距端(70/80mm) f/5.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一档光圈之后A有大幅改善,但角落仍然不理想;B中心成像稍有改善;C没有明显变化。

最短焦距端(70/80mm) f/8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佳光圈,此时B与C成像已基本接近;A角落仍不理想。

最短焦距端(70/80mm) f/11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上,A角落成像仍稍稍发软。

最短焦距端(70/80mm) f/1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直到f/16,A的角落成像才达到与中心基本一致的水准。

135mm焦距端 f/4对比 (A镜头此时光圈为f/4.5、附加C镜头f/2.8成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因所摄内容不同,A、B与C之间进行对比较困难。光圈全开时A中心成像比B稍锐,但角落则不如B。C中心成像极锐,但角落明显不如中心。

135mm焦距端 f/5.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与B中心基本相同,B角落稍锐。C无明显变化。

135mm焦距端 f/8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佳光圈,各镜头成像皆有改善。

135mm焦距端 f/11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f/8无明显变化,A角落稍有进步。

135mm焦距端 f/1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f/11无明显变化,C角落稍有进步。

最长焦距端(200/210mm)f/4对比 (A镜头此时最大光圈为f/5.6、附加C镜头f/2.8成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镜头中心锐度明显不如C,但角落锐度则比C稍好。

最长焦距端(200/210mm)f/5.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中心锐度明显改善;A与B基本持平,C角落似乎稍有下降。

最长焦距端(200/210mm)f/8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佳光圈。C中心极锐,B稍逊,A更软一点;角落锐度A明显不如B。

最长焦距端(200/210mm)f/11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B成像皆有改善,C无明显变化。

最长焦距端(200/210mm)f/1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同上,A角落成像改善尤其明显。

厄……结果还是匪常出人意料的。有传闻说AF 70-210/4之所以生产一年即匆匆停产,是因为其素质太好,威胁到了稍后发布的AF 80-200/2.8。现在事实摆在面前,不得不相信世上真的有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另外也要稍微感叹一下尼康当年的厚道,以及现在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XD

猪的建议:70-210/4的成像毫无疑问的要好过70-210/4-5.6D,所以如果不是太在意前者如蜗牛般缓慢的对焦速度以及如拖拉机般轰鸣的对焦噪音的话,买他就对了,何况还要便宜不少。后者的优势在于对焦速度、较小的尺寸以及金属外壳(虽然其实它的重量还要轻一些……)。而80-200/2.8、包括70-200/2.8VR的成像毫无疑问是要好过前两者,不过真的值五倍的价格、两倍的重量和一倍半的长度吗?这就见仁见智了:)

PS:大约因为制造工艺的原因,某些70-210/4会发生焦点偏移以及70mm端无限远不合焦的问题(猪手头这支就是),因此要小心挑选。

关键词(Tags): #尼康#镜头#测试元宝推荐:闲看蚂蚁上树,
家园 呵呵,俺又回来了

暑假回国一个半月,被伟大的GFW折腾得活活上不了西西河,现在总算是能上来了

不晓得国内的其他河友是怎样上来的?

家园 老猪,牛贴!俺顶。。。。。沙发床啊。

哪天说说180/2。8吧。俺梦着她呢。

手里都是定焦的。下一个也是定焦吧。

家园 欢迎归来啊。。。。一起打DOD吧。
家园 我手头还真有一支AIS 180/2.8……

哪天弄出来也测一下;另外还有支AF出了问题的AF 180/2.8,正好比对一下AIS的五片五组与AF的八片六组

家园 好啊,不过我得先下一个去
家园 拭目以待啊,D200支持手动了。以后可以放心用AIS了

嘿嘿,到底是买个新的自动180-2。8还是手动?肯定旧的的了。

家园 去steam,买一个正版的。10刀。值得拥有。记得1。3的DOD啊
家园 【原创】180mm f/2.8 ED镜头测试

“135镜头锐度的极限”

——180mm f/2.8 ED镜头测试

简单测试一下,就不过多介绍了。

Nikkor ED AIS 180mm f/2.8:

光学结构:5片 5组

视角: 13度40分

最小光圈:f/32

光圈叶片数:9

最近对焦距离:1.8m

最大放大率:1:7.5

滤镜尺寸:72mm

重量:800g

直径:78.5mm

长度:130mm

连卡口全长:138mm

其他特性:一片低色散(ED)镜片、内置推拉式遮光罩

最早的180ED版本,加入了一片ED镜片。对焦时镜身会伸长但滤镜圈不会转动。测试

的这支镜头序列号是425719,日本制造。

Nikkor IF-ED AF 180mm f/2.8 New:

8/6 13°40 22 9 1.5 1:6.6 72 760 78.5 144 153 IF 1ED MA hood

光学结构:8片 6组

视角: 13度40分

最小光圈:f/22

光圈叶片数:9

最近对焦距离:1.5m

最大放大率:1:6.6

滤镜尺寸:72mm

重量:760g

直径:78.5mm

长度:144mm

连卡口全长:153mm

其他特性:内对焦、一片低色散(ED)镜片、

手动/自动对焦切换、内置推拉式遮光罩

第二版的AF 180ED,比AIS版多了三只镜片。对焦时镜身没有变化。这支镜头最奇异

的地方是光圈镜片直接外露,我刚收到的时候还以为后组镜片丢掉了……测试的这支

镜头序列号为295037,日本制造。

测试结果(加入了AF 70-210mm f/4作为对比):

f/2.8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果不愧是180ED,中心锐度即使光圈全开仍然惊人;AIS角落较软,AF版仍然很锐

f/4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加入了70-210/4作为对比。两只镜头中心和角落成像均有改善,AIS角落尤为明显。

f/5.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IS版角落锐度接近中心;至于AF版……我觉得这锐度稍微有点儿可怕。

f/8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IS版角落成像稍有改进;AF版没有变化,大概也没什么提高的余地了……

f/11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f/8变化不大。70-210的中心锐度终于勉强赶上了180。

f/16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16上两只180的锐度都稍有下降。

看起来AF版多出来的那三片一组镜片不是摆设,各光圈下角落成像都明显要比AIS版

好,中心成像也要稍强。AF版的锐度在f/5.6时达到极限,这时的表现真可谓叹为观止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没有裂像对焦屏,不太能够保证手动镜头的对焦精度,所以测试

结果未必足够精确。

AIS版售价按状况不同大概在200~400美元之间,AF版按版本和状况不同大概要

300~600美元。考虑到没有裂像屏时的对焦难度,或许一只状况和价格都中等的AF版

是个好选择。

关键词(Tags): #尼康#镜头#测试
家园 那天 NIKON D80 出台的时候,

我就想到:你会不会又买一台,测试一下,再 ebay 了它?

献花得一通宝!谢谢!

家园 没、没这么离谱的……

只是最近手头的镜头稍微有点多,需要测试一下以便取舍而已……

家园 看不到图片
家园 厄……图片连接出了点错误,现在应该好了
家园 老大,听您的评测,看来还是要上AF的了-就是图片看不到。

怎么说FM2,或者F3HP要留着啊。俺这两个都永久保留的了。

没有裂像对焦还是不爽的啊。

家园 现在还是看不到么?

我这里看起来没问题啊……

手动头没有裂像对焦真的很不好用,DSLR的合焦指示不能相信,不过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改一块裂像屏来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