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位穿越时空者的最后一小时 -- 马伯庸

共:💬60 🌺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位穿越时空者的最后一小时

“你是说,他来自未来?”

罗斯福的眉毛微微挑起,自从1939年以来,这位老人并不是太多时候能有这种耐心。

“他自称来自未来,总统先生。”秘书踌躇了一下,补充道:“他还带了一些奇特的小玩意儿,经过我们的专家鉴定,确实超越了目前的技术水平。”他举起了一块液晶手表。

“好吧,让他进来。”罗斯福终于有了一丝兴趣。

秘书走了出去,椭圆形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罗斯福疲惫地用指关节敲了敲自己僵硬的大腿,作为一个残疾人,他需要考虑的事情未免多了些:德国人、苏联人、英国人和犹太人,还有咄咄逼人的日本人和整天叫嚷着要奉行孤立主义的共和党人,每一个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挑战他的耐心。进入1941年以来,从莫斯科到北非的战局一片混乱——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而国会山的有些议员似乎对另外一块大陆上的战争无动于衷。

他有时候真想萌生退意,去马撒葡萄园岛找个僻静的地方钓鱼,但这种念头立刻就被自己否定了——在这个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新政时代,总统是一个59岁美国老人唯一能找到的工作。

门再度被打开了,一个人在秘书的带领下走了进来。这是一个东方人,黑头发,黄皮肤,个子矮小,和那些讨厌的日本人如出一辙。

“您好,总统先生,我来自中国,未来的中国。我的名字叫做王二。”来者的英文很蹩脚,但至少发音好过大部分日本人。

罗斯福把双手交叠在肚子上,神态安详:“我能为您作些什么?来自未来的王先生。”

“我希望能为正义事业作出一些贡献。”王二挺直了腰杆。

“就是说,您带来了未来的技术?”

“不,我在未来是一名文科生。”

“那么您带回了一些精妙的仪器?”

“也没有,因为穿越时空发生的过于突然,我没来得及带走任何有战略价值的东西。”

罗斯福拿起办公桌上的烟斗,把里面的烟灰在《日美谅解协定草案》的备忘录上磕了磕。王二感觉到了他的不耐烦,连忙补充道:

“您知道,我来自未来,这个时代的进程对你们来说是谜,而对我来说只是一些需要背诵的历史。”

“哦。”

“我可以为您预言一件在一个月后发生的大事,这件事将改写整个战争的局势。”

“说来听听。”

“12月7日,日本军队将会偷袭珍珠港。”王二缓慢地吐出一句话,每个单词都咬得很清楚。然后他满怀期待地望着罗斯福,可老人的脸上并未展现出任何惊讶的神色,这让他很失望。罗斯福盯着王二看了半分钟,笑了笑。作为一个已经连任了三届的美国总统,他已经见惯了这种带来一些利益、并期望有十倍回报的贪婪眼神。

罗斯福摊开手,慢条斯理地回答说:“这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胆预言,不过我无法立刻作出决定,还得听听军方的意见。您能否稍微等一下?”

王二无可奈何地站起身来,离开房间。而罗斯福则立刻召来秘书,作出了指示:“他是个日本间谍,这个人的存在有损美国的利益。”

心领神会的秘书退下以后,罗斯福抓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喂,赫斯本德吗,关于在夏威夷的航母部署,我有一个新想法。”

元宝推荐:老叶,
家园 亲王的花和沙发

要是这位仁兄出现在12月初的山本大将面前,不晓得会如何呢?

家园 板凳
家园 喜怒不形于颜色,我一直在向这方面努力,不过好难

关于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的航母部署,史界对美国是否提前得知了情报一直有所争论啊

家园 《战争风云》里面对此事件的分析不错。

Herman Wouk认为不可能事先知道。

否则把航母隐蔽起来,把日本鬼子来犯的航母特混舰队全部干掉,多大的利益?

而且反伏击也无法改变日本不宣而战,先打第一枪的性质。

另外,我自己的想法是,美国总统还没那么大的魄力,敢拿几千名水兵的生命当诱饵。美国的传统思维就是人死得越少越好,

为了还看不到影子的胜利,先投下这么大的本钱。相当于在围棋上,看不到攻击的效果就先把实空卖了几十目,呵呵,似乎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

家园 这个这个,那样就不能让美国民众一下那么痛,大家都积极参战了

没有先挨一记屈辱的闷棍,反战的议员还是不少的

家园 问题就在这里。

用几千水兵的生命和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的残骸去换取这“积极参战的热情”,是不是个划算的买卖?

美国人热衷于bargin,大概不会去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有热情不见得能赢得战争,要不是破译了密码,中途岛之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1945年也不见得能让日本投降。何况,如果日本联合舰队不去进攻中途岛,而是稳守太平洋岛链作内线机动,美国海军的胜算就更小。

这就是职业棋手特别忌讳的先损实地的作战法。

家园 那个对美国来说顶多十指断了一指,赢得战争是必然的,除非连续拿到鳖十
家园 这是事后诸葛亮。

当时美国恐日的大有人在。

没有人有必胜的信心。

家园 很欣赏马老的文章中对细节的注意

来者的英文很蹩脚,但至少发音好过大部分日本人。

期待下文。

家园 同意,我也觉得美国故意在珍珠港事变中放水的说法有事后诸葛亮之嫌

不过要说之前是否有预警情报,那肯定有,有人也预测过韩战中美军的仁川登陆呢。

但有人预测到跟引起重视的预测(或者说引发重视的预测机制)是两回事情,这世上胡思乱想的人多着呢,比如现在就肯定有人在预测某年某月某日将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时万一真有了,难道还要根据这个预测倒推,以此来指责现在的某个ZF或某人的应对失当?

家园 已经有结局了吧,还需要下文吗
家园 设想假如我们的一位河友在那个时候回到过去

他可以怎么办?

家园 先保住小命,然后多拍些PP带回来 ^_^
家园 才发觉是这样。

以为故事还有发展的呢。

再看看标题,知道已经结束了。

意犹未尽。。。

好文章都是这样,没办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