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骗子骗到中央电视台】两吨秸秆可炼一吨油 -- oiler2

共:💬88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骗子骗到中央电视台】两吨秸秆可炼一吨油

我国科学家突破秸秆炼油技术 两吨秸秆可炼一吨油

http://news.ustc.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47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每年夏收季节,各地都有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造成

环境污染,而随着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农民们以后不仅不用再焚烧秸秆,还可以

用它来赚钱。

  管子里流出来的黑糊糊的液体是一种生物质原油,而它却是由木屑、稻壳、

玉米杆、和棉花杆等多种原料进行高温加热冷却提炼出来的。在一分钟不到的时

间内科学家把这些原料的温度迅速提升到500度,这时秸秆升温后大分子变成小

分子,小分子在高温下变成蒸汽状态,然后再迅速冷凝,这两种“迅速”是科学

家通过几年攻关才掌握的核心技术,把秸秆提炼为类似于石油的生物质原油。

  现在中试实验规模每小时可以处理120公斤秸秆,可以产生60公斤的生物质

原油,出油率高达50%以上,当然这种生物油还要在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完全替代

柴油和汽油,当然现在也可以直接作为锅炉的燃料使用,预计规模化生产可以使

每吨的生产成本控制在800元以内。

  科学家介绍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谷壳等就有7亿多吨,精致提炼

后可以作为车用燃料使用,还可以分离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朱锡锋:比如说如果20%(的秸秆)用来

转化,就能得到一亿吨的生物油,用一亿吨生物油替代化石原料,替代5000万吨

的重油或是柴油。

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2006-7-3

家园 哈哈,够强的

而它却是由木屑、稻壳、

玉米杆、和棉花杆等多种原料进行高温加热冷却提炼出来的。在一分钟不到的时

间内科学家把这些原料的温度迅速提升到500度,这时秸秆升温后大分子变成小

分子,小分子在高温下变成蒸汽状态,然后再迅速冷凝,

够强的。

家园 这条新闻在CCTV-4的新闻联播上看到过

很是佩服这位科学工作者。

家园 怀疑是记者不懂在乱写

通常的水稻、小麦和高粱的秸秆的含油率应该不高吧,怎么会用来生产生物油?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秸秆通常是用来生产乙醇这种能源。怀疑这里说的秸秆是不是油菜秸秆。用油菜来生产生物柴油倒是有成功的案例的。

国家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倒是满重视的,从政府到民间都投了不少钱。以生物柴油来说,国际上比较重视的是用麻风树的果实来榨取柴油,处理后可直接替代0号柴油。国内中石化、贵州省、四川省林业厅和攀枝花地区都在合作搞这个东西。生产柴油是不成问题的,只是成本还略嫌太高,主要是不容易大规模生产,因为要有大片的种植园。以现在的油价来算,每吨生物柴油大概有500到1000元的利润而已。

家园 别瞎说。就是利润低。
家园 秸秆变油?太玄了吧

本人从事石油开发,对常规的石油炼化略知一二。石油产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等,其主要成分是中重烃即CnH2n+2,n>6 。原油的初级炼化就是利用原油中不同组份沸点的不同,加热到不同温度蒸馏,再冷却得到的蒸汽后得到不同的成品油。沸点低的组份比如汽油先出来。而原油的深度炼化,比如高温高压下的催化裂化,还可以把原来的高分子烃(比如部分沥青,石蜡等)分解成低分子短分子链烃,汽油等。要注意的是,石油有用成分(指能变成燃料油)主要是炭氢化合物,而秸秆的主要成分应该是高分子纤维素(根据我有限的有机化学知识),是炭氢氧化合物(俗称炭水化合物,有点象我们吃的淀粉和糖),和油有非常本质上的不同,仅仅是加温到500度怎么能够除去其中的氧原子而变成油的炭氢化学结构并且还不打乱C-H的结构呢?

煤和石油有不少相似的地方,煤经过处理是可以部分转化为油的,但转化率似乎还到不了50%。并且转化过程也需要能量输入,至少要加热嘛,成本还是比较高地。863项目好像就有煤变油研究。

其实,秸秆中的高分子纤维素经过适当的发酵,就象用粮食发酵产酒一样,还是有可能转化为酒精之类的好东西。

该新闻的记者不太敬业,科学素养不够,估计听风就是雨,没仔细了解新闻的全部内容,拿起半截就跑,此技术至多还在室内实验阶段,离工业应该还远德很,而这耸人听闻的新闻好像并不在意这些。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该技术是真的,能够大规模工业应用,各大石油公司绝对会买断技术的。

家园 biomass生成油并不是骗术

巴西采用甘蔗提炼酒精已经有很多年了。

美国很多公司都在从事玉米炼乙醇的工作。

最值得开发的就是使用各种biomass来提炼类似燃料了,包括木屑、秸秆等等,有什么不好的呢?现在有一种提法是cellulose ethanol比较有前途,看起来就是报道中提到的。

石油价格高涨,各种替代能源肯定要大行其道。

家园 乙醇不是原油吧?
家园 不管真假,一个问题:加热倒300度需要多少燃料?

成本算过没有?

家园 不是原油,但可以做替代燃料
家园 晨老大没看明白这个问题

问题的意思是:文中说的秸秆炼出来的是类原油的物质,不是乙醇……故而有这么一问

家园 据说是用草禾烃来做

不是搞化工的,不太懂这个东西,兄台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报道:

=========================================

生物谷报道 生物肽重烃轻质化生物柴油技术,最近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并在辽宁盘锦、河南新乡、山西河津等地成功实施。出油率在50%-70%。这是一项填补国际能源空白的生物专利技术.

  该专利技术是将在太阳光合作用下生长的植物落叶残枝、农村作物秸秆、枯草等深加工成微粒,即200目以上的草粉,利用草禾及生物肽双氢转因子发酵制备草禾烃,继而与重烃(稠油、奥里油、沥青、渣油、煤焦油、橡胶粉、煤等)进行轻质化处理,生产轻柴油、燃料油、机械油、润滑油等市场紧缺的能源产品。

  草禾烃产品可直接提取柴油(出油率在45%),或与重烃如稠油、奥里油、沥青、渣油、重质煤焦油、混合拉机油、橡胶粉、废旧橡胶、煤等呈任何比例混配,酿造使重烃类碳氢化合物迅速生化改性重整轻质化,提取柴油。是化工企业最广泛实用的生物催化剂,重点解决石油管输、炼制、裂解、调制等一系列难题。

家园 "草禾及生物肽双氢转因子发酵制备草禾烃",众多新名词唬人

“草禾及生物肽双氢转因子”是什么?

“与重烃(稠油、奥里油、沥青、渣油、煤焦油、橡胶粉、煤等)进行轻质化处理,生产轻柴油、燃料油、机械油、润滑油等市场紧缺的能源产品”又是什么?

据我了解,稠油炼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过程,是在高温高压下的深度催化裂化,即打断稠油的长分子链,此过程会消耗一定的能量。怎么“酿造”,粮食发酵啊?沥青和油渣都可以“酿造”轻质油?加拿大有丰富的重(稠)油和油砂资源,在目前技术下,其炼油残渣/沥青都是送去烧锅炉生产高温高压蒸气(注入地下开采重油,蒸气驱油或蒸气吞吐)或者铺路。没听说还可以“酿造”轻质油。该“酿造”技术在中国都工业化应用,中石油为什么还要高价从加拿大进口原油?而不低价进口沥青和残渣,出油率还那么高?中石油和国家能源部的人那么不称职?

真正的微生物采油技术还在室内实验和有限的现场试验阶段。机理是利用一些厌氧菌“吞噬”分解地下重油,但由于厌氧菌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不容易控制,并且生物分解过程很缓慢,相对于常规采油方法,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还未大规模应用。我曾调研过这方面的进展,试图做微生物采油

的数值模拟,最后调研结果表明,其机理都还不清楚,谈工业应该还早得很。

只怕又是一个海南梁教授的永动机!听他们吹,母猪都会飞!

家园 【文摘】发酵草禾烃酿造重烃制备轻质燃料油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83944.6

专利申请日:2004.10.13  

公开(公告)号:CN1618930

申请(专利权):姜国文

主权项:

1.一种发酵草禾烃酿造重烃制备轻质燃料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生物肽重烃解离酶,化合游离转因子助剂四氢呋喃锶叮和六氢喹啉钠朊化、改性烷基化、发酵获得的生物肽重烃解离酶双氢转因子改性纤维素与重烃类物质混合酿造,加热至罐中热量达到2万大卡,出口温度达到80-280℃时,生产出轻质轻质燃料烃(C8-C24),生物肽重烃解离酶双氢转因子改性纤维素和重烃类物质混合按重量百分比为20-80%和20-80%。

http://www.patent-cn.com/C10G/CN1618930.shtml

"加热至罐中热量达到2万大卡"是什么意思?

1-“大卡”不是标准的专业术语,应该是千卡吧,国家标准是“焦耳或千焦”

2-“罐中热量达到2万大卡”,热量与罐中物质的重量有关系,2万大卡热量可以把20000克的物质升高1000度,或者把200公斤的物质升高100度。究竟“罐中”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进一步的问题是:是从常温20度升高1000度,100度,还是从100度升高1000或者100度?

“热量”这个概念,与温度本身没有关系,只与温度的变化和重量有关系,所以“罐中热量达到2万大卡”物理意义很不明确,这样的描述也很不专业。

我怀疑相关人士是否知道基本的物理常识,对于如此炮制出的技术能不让人怀疑吗。

家园 这与永动机、水变油不一样。

  那些是毫无可能的,秸杆变油是有可能的。

  德国进战时就搞过煤变油,秸杆应该也能“炼”出油来,主要是成本问题。现在的油价使得许多替代方法有了应用的可能性。

  当然对800元/吨的成本表示怀疑,不知是怎么算法,也许是未计入秸杆的成本。如果真真能成功并大规模应用,秸杆的价格肯定会大幅度上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