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知识分子的楷模:文武双全,心学大师王守仁! -- 拈花一笑

共:💬8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知识分子的楷模:文武双全,心学大师王守仁!

知识分子的楷模:文武双全,心学大师王守仁!

在江西南安的一条普通的船上,一个五十七岁的老人气息奄奄。他的学生问他:老师,您还有什么遗言吗?老人歙动着干涩的嘴唇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言毕,一代心学大师,永远关闭了他智慧的双眼。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做为阳明心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功业和思想波及东瀛,震铄海外。有人把他比作儒学的六祖惠能,甚当。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他的裤腰带上紧紧地栓着一方印章,上书七字:一生低首拜阳明。日本人,总能找到最好的东西去学习和继承。

民国的先总统介石蒋公,到台湾后,把草山改成阳明山。

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始终有一条暗脉在流动,这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它的主题思想就是:文武双全。这条河流的显隐,直接决定了炎黄子孙的国运的兴衰。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为君者文武双全,则国强,如刘帮,如汉武帝,如李世民,如康熙。

如为臣者文武双全,则业盛。如姜子牙,如管仲,孔丘,孙子,李靖,孟德,孔明,辛稼轩,曾国藩。其中,管仲,孔丘,李靖,稼轩,都是当时的功夫大高手,武艺出众。

但是在明朝,能当得起文武双全这个称号的,也只有王阳明了。

《明史》说,整个明代,文臣用兵,没有谁能和他比肩。而他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历史上的王阳明毁誉参半。同时代的人指责他事不师古,言不称师,专心以立异为高。

北斗以为,这种指责,是对王阳明最好的赞誉。

当心灵得到解脱,智慧的花朵会以腐朽的僵化的思维意想不到的方式绽放。

指责归指责,但同时,却不能不承认他,事功卓著,虑事深远,办事干练。

王阳明的成功,具有很浓的传奇色彩。据说一切源自于他的一次痛苦的经历,美其名曰:“龙场悟道”

在正德元年(1506),明武宗即位时刚刚十六岁,他生性好动,不愿意呆在宫廷里听那些博导们喋喋不休的废话。却喜欢和御马监勇士较量抢棒,斗狠角力。

于是外廷的官员们和武宗宠信的以刘谨为首的“八虎”(太监集团势力),发生了斗争。

斗争的结果太监大胜。文官集团惨败。

王阳明此时是兵部主事,有点多管闲事吧,就发了一道贴子,批评皇帝不该因言事而揪辫子,打棍子。但是王的批评却招来了确确实实的棍子:屁股上很结实地挨了四十大杖。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当时王阳明的处境极其险恶,贵州的龙场驿是一个人迹不到的荒蛮之地。而他在带伤上任的途中还遭到了刘谨派来的刺客的追杀。

王阳明有急智,他脱下了他的一只绣花鞋,啊不对,一只脚指头已经出头的破草鞋,弃置江边,伪造了一个自绝于人民的自杀现场。然后安全的脱身而去。

逆境中最能观见人的品性。是不是大根器人,在平时很难判断。只有非常之情势,才能断见非常之魂灵。所谓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

和王同处逆境的官员们,有的伤重而死,有的贬后复官。但是没有发现他们有任何的思想触动和创建。只有王阳明,把挨杖贬官抛在脑后。去专心思考,“悟道”了。

关于王阳明如何悟道,江右王门之著名人物总结如下:

。。。。。。极其摒斥流离于万里绝域。。。。。朝夕惴惴。。。情迫于中,忘之有不能;势限于外,去之有不可。辗转烦?以需动忍之益。盖吾之一身已非吾有,而又何有于吾身之外?至是而后,如大梦之醒,强者柔,浮者实,凡平日之所挟以子快者,不惟不可以常恃,而实足以增吾之机械,盗吾之聪明。。。。。。。

王阳明终于彻底的洞见了真理的光芒。而后踏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此次悟道,王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所有的假知识分子特有的顽固的残留的理想主义的幻想和本身对社会以及世界的不实思维,以及读书人与生俱来的懦弱。从而完成了自己人格的升华。

王的悟道似乎和禅宗的思维修完全没有两样。当王身心完全处于绝望的关头时,心灵产生了别样的智慧和思维。这是没有社会污染的合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禅宗中也有类似的功法。把修炼者的正常思维打乱,或者从四处包围住,不给出路。常称之为“断念”,或曰:堵死,围起来打!以促使修者自己悟道。

王阳明可说是因祸得福了。

王的悟道后的境界,我们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或可窥视一二。下面是王大师做的一首朦胧诗,诗的题目是北斗妄拟:

观花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的此诗是中国朦胧诗的鼻祖。

到了近代,有徐志摩诗人的:

我悄悄的走

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到了当代,就是北岛,顾城。顾的黑眼睛是妇孺皆知吧:

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

但我要用他来寻找光明

如果我们略去三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单看诗。也许我们认为这三人都是悟了的。

可是其实不然!

写了朦胧诗的徐大诗人失恋了。

写了朦胧诗的顾大诗人杀人了。

只有王阳明,勇敢投身于现实的横流中去,浪遏飞舟!

天才是从来不回缺乏机遇的。没有机遇也没办法来证明你是否天才。王阳明是天才,所以,机会就来了。

刘谨到台后,王的官运顿时起色。到了正德十四年(1519)。王已是巡抚南赣汀漳右副都御使。同年六月,受命到福建去勘察兵变。在丰城,得知宁王在南昌叛乱。于是立即返回吉安。和知府伍文定发兵征讨。

中国的历史是家天下。家天下最容易出现的是所谓的藩王只乱。就是家里人,不服气在位的,要抢着做老大了!

唐朝兄弟相残,开了坏头。不过后来经常是藩将做乱。

到了明朝,由于燕王夺嫡成功。(就是编永乐大典的那位)。所以,明朝的藩王抢做老大,也就似乎成了风气。

这样一来,好多知识分子官员,一般都是墙头草,观望派。生怕站错了队,招来杀身之祸。

只有王阳明,挺身而出,以大无畏身,明言传报,江西宁王反。

所以当时的刑部尚书郑晓认为,王此举是“不顾九族祸”,比起那些命下色变的将领,其气势与义无反顾,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不仅如此,王还公开宣称,钦奉密旨,会兵征讨。简直是不留后路了。

和大臣的猥琐相反。武宗到是表现异常。不但没有感觉吃惊。反而觉得自己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自封为威武大将军,要去尝尝战场的滋味。但是还没到半路,王阳明的捷报就到了。这让武宗大位扫兴。他还想在蹯阳湖与宁王大战一场。于是,安边伯许泰,军务太监张忠,为了拍马,哄皇帝小耳高兴,让王守仁把宁王放了,让武宗再抓一次。过过杀敌掠将的瘾。

然而悟道后的王阳明,其独立特行的气度非一般人所料。

他立即当机立断。把宁王押往玉山。一边劝说很有权势的太监张永,请他去劝皇帝小儿不要南下江西。一面重写告捷文书,说是遵照“威武大将军”早已定下的白皮书,才一举讨平叛乱。

王如此做,主要是不让武宗南下江西,避免当地的老百姓受蹂躏。

对于王阳明的军事天才,有当代明星学者上海的余秋雨先生,评价如下:

我有兴读到过他在短兵相接的前线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这封信,把连续的恶战写得轻松自如,把复杂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智谋说得如同游戏,把自己在瘴疠地区终于得病的大事更是毫不在意一笔带过,满纸都是大将风度。

透过明星的笔,我们对阳明的风度可以聊知几分吧。

世宗即位后,王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建新伯。

由于派系和官场斗争,王没有进入政治局常委。不在最高决策圈。却被排挤到两广去平苗乱。历经繁难,事平,却被政敌指责为“征抚”交失。就是说,和战两手都不硬,三个表戴的不好啊。

王此时重病长缠身,上表请辞。而且不等批准,自行离职。行至江西南安,病逝。

一代大师,魂归道山!

《明儒学案》卷十透露王的学问经历如下:

始泛滥于词章。继遍读考葶之书,循序格物。。。。。。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荑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至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瑕外求。

阳明此后,具仁心,勇心,智慧心,隐逸心。一心化万,万心归一。

此与释迦牟尼的七处征心,异曲同工。

后世对王的评论有:

王世贞:雄爽横放,不凿不稻,能发所独见。

黄宗羲:豪迈不羁。

有独立特行的老师,也就有独立特行的学生。王后来收一徒,叫王艮,后开泰洲学派。此人先见阳明,座上座。和王辩难良久,开始服气,于是拜阳明为师。

不料此人回家后,觉得不太服气了。后悔了。

于是第二天又跑来。直接告诉阳明,要从新来过。于是王一笑,又把此人请去上座,从新辩难。始大服,又重新拜师。

古人认真如此。

王对其门人说:吾向擒宁王,一无所动,今为斯人动矣!

哲人风范,高山仰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王阳明镇压农民起义,为红朝所不容

其人所以不显者

蒋光头是相当服膺他滴

家园 感觉这篇没写好呀,精气有点散掉了

感觉这篇没写好呀,精气有点散掉了。

儒学上自己眼界里面除了孔孟就认这个王先生是开山立派的大宗师。

阳明先生的哲学和《易经》中的明夷一卦很有些牵连,这卦是讲处于困境中君子的,能从明夷中出来的,都是大英雄。观阳明先生一生,坎坎坷坷,危机重重,然先生正是在最艰难时候达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境界,出是堂堂仗剑大丈夫,隐是谆谆立言真君子。

一笑兄把3首“朦胧”诗放在一起比较,特妙特妙。

阳明先生的“朦胧”是物我一体的朦胧,有禅悟的心境才好感悟;志摩和顾城,感觉灵敏是极其灵敏,可惜“我”的成份太重了,我物是两分的,人和世界根子上分开的。阳明先生的朦胧是基本等同“混沌”的,而诗人的朦胧其实是遮了一层纱的“空无”。人的心灵归宿到了“混沌”就是找到“家”的感觉了,而把心灵的归宿建造在“虚无”上,塌陷真的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家园 不公允,那只是红朝前期惯性而已

以后一定会更正的,现在的环境就已经相当宽松了。

家园 哈哈,这是我知道的练武的人中第二个读“明儒学案”的人。
家园 不见得,现在当今是个明白人,花架子搞得少多了,但

对文化思想的管制却在加强,可能还是想愚民吧

家园 王大师很厉害,受魔教日宗真传,江山里大概能进前十

可惜这小说太监了

家园 有失公允,在一个有生存压力并主动开放前进的时代

不管有没有愚民,都注定不会成功。愚民一般都发生在相对停滞的时代,一方面是没有什么新的信息提供给国民,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维持统治(这样对统治者来说是最轻松的),但是最最重要一点,是没有生存压力带来的动力和压力。举个例子来说,清末满清统治者的那几句名言就不用我重复了吧,可是无论是在时政层面上还是在思想层面上都是纷纷扰扰、热闹非凡,那种情况下不是想愚民就能愚民的。

而且事实上现在的中国老百姓的眼界算是开了,可不比从前了,我家有些亲戚住在农村,但是照样能说出他们国际局势的看法和道理,对不对且不说,能评论几句已经算是了不起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