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伊朗的结局不妙 !——看看美国的谋体抹黑策略 -- 云台峰上的123

共:💬4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伊朗的结局不妙 !——看看美国的谋体抹黑策略

敬告一些人,要慎独,我还外交部的呢。

伊拉克战争只让布什风光了一个月还不到的时间就因美军的不断伤亡和形势的不断恶化成为布什的一大败笔,它对世界的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由此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能源之战”。日本为争夺俄罗斯输油管道而不惜一切地与中国翻脸;俄罗斯对背叛自己的昔日“同胞”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实行“断气”;乌克兰利用在自己境内的输气管道把俄罗斯输向欧洲的天然气“截获”了30%;利用伊拉克局势的恶化和伊朗核争议的激化,俄罗斯伙同其他石油生产国一口气将石油由每桶20多美元推高到70多美元!俄罗斯是这次战争的最大的赢家,原本美国占领伊拉克使俄蒙受超过400亿美元的损失,但她及时制定自己的既包括利用自己能源优势积极加入世界格局中的洗牌行列,也包括了出售核能源技术和材料的商业行为“能源战略”最终成为这场游戏的赢家。伊朗是俄罗斯核能源技术的大买家和石油价格的“合作伙伴”,还是俄罗斯“院墙”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地理的原因外还有天然气的原因,因为格鲁吉亚声称她准备将天然气的来源由俄罗斯换成伊朗,这就不难理解伊朗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了。

伊朗谋求成为核大国的愿望是不难理解的,她的核计划正是在海湾战争的第二年开始恢复的,这也是这个“邪恶轴心”为求自保的的一个明智之举。在伊朗领导人艾哈迈迪.内贾德看来,伊朗发展不发展核武都避免不了遭到杀戮的命运。对一个脚下有万顷油田的反美政权,美国随便找个“对‘试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政权’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的借口就可以大开杀戒了,这与核武器有何干系?!如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放手一搏,所以他四处演说,极力鼓吹他的主张:我们身边的巴基斯坦、印度都有核武器了,为什么伊朗就不能有呢?我们是这个地区的超级大国啊!

凭借美国那无与伦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由1991年前苏联崩溃后开始虐待世界15年之久的“单极主义”。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棒喝声中孜孜发抖,而伊朗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地“抗旨不尊”,这岂止是大胆---简直是疯狂了?!

伊朗的强硬首先是来自一个强硬的总统,这个身高1.65米左右、眼睛不大、常穿一件瘪皱外套的书生模样的人, 他说话声音粗哑、平淡,你甚至想不到这是一名伊朗高官,而且就是那位敢出“狂言”、叫板美国、不向世界低头的伊朗总统。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的那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与德黑兰老城的贫穷生活和仇外情绪有关,但是他与美国总统布什并列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两位\\\"愤青\\\"总统却是不争的事实。

艾哈迈迪-内贾德何许人也?

他出生于在一个贫穷铁匠的家庭,高考中以全国第130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伊朗科技大学就看出最少不是个“水”货。作为一名普通学生,他凭参加伊斯兰革命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投入和忘我精神,竟被伊斯兰革命精神领袖霍梅尼赏识,称他是“不同寻常的成熟”。据说内贾德在任德黑兰市长期间,他要求政府男女员工传着遵照传统风俗;下令关闭德黑兰的所有饭馆以杀吃喝之风;禁止树立英国球星贝克汉姆的广告牌以树立民族精神;当选总统后又下令全国不得播放西方音乐、电影等“腐朽的西方文化”。他反美反犹、拒绝西方思想,其思想之激进、“革命”之彻底,就连宗教精神领袖霍梅尼也接受不了,因而拒绝他进入政界。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强硬人物成了伊朗总统这对以色列和美国来说这本身就是已经爆响了一颗原子弹,整个世界也为之震撼!

这场美伊之战的第一枪就是媒体的“抹黑行动”。媒体由于其巧妙地披着客观报道的外衣直接参与政治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它在这种生与死的较量中悄然发生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强大的西方媒体依仗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剥夺了对方的发言权、辩护权甚至是被同情、被支持的权力。与伊拉克宣传中布什是十恶不赦的“大撤旦”的微弱声音相比,萨达姆作为侵略者、战争狂人的形象则被渲染得更加令人信服;一个对抗美国的某东亚小国的领袖被描绘成挥霍无度的浪荡公子,尽管实际上他家内的所有家当除葡萄酒外都是国产货;甚至某“红色”国家的心脏手术的教科片也被说成是正在做偷取犯人肾脏的手术。。。

但对内贾德的“抹黑”确实是真的很不容易:

你若“黑”他贪生怕死,但实际上他在1986年的两伊战争中就弃笔从戎上了火线,并勇敢地深入敌区伊拉克基尔库克破坏石油设施,甚至自告奋勇地去刺杀交战国的最高军事长官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战争后内贾德很快成了革命卫队“耶路撒冷特种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你若“黑”他官僚作风十足,但实际上他平易近人,与他一起住了15年的邻居说:“每到伊朗新年,内贾德都会邀请邻居们一起庆祝。”他生活简朴,每天上班时自带盒饭,作为高官他家却是“常常揭不开锅”;他经常出入大街小巷,了解百姓生活,尽管自己生活艰难,却塞钱给肉铺老板,要对方打折卖肉给其他穷人。

你若“黑”他是个平庸之辈,但实际上他是个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之人。大选时开始得票低得惊人,当朋友劝他退出时他反驳说:“我为什么要放弃?!”。投票时他一个人默默地按秩序排队等候,而另一候选人拉夫桑贾尼却由保镖前呼后拥;当他的对手拉夫桑贾尼在其上万平米的竞选总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时,电视上出现了内贾德异常简单的广告——他一个人坐在极其简陋的家中,这时画外音响起:“我的游泳池在哪里?” 在这次总统竞选的关键时刻拉夫桑贾尼表示,如果当选他将会寻求制定更宽松、缓和的对美政策。而相反与此相反,艾哈迈迪-内贾德强调伊朗必须顶住国际社会的压力拥有自己的核技术。在当前伊朗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下,他的这一维护伊朗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坚定主张赢得了广泛的认同。

你若“黑”他贪图享受,但实际上他当选总统后,有人请新总统入住豪华的总统官邸,内贾德说声称“等伊朗所有的人都有房子住时”,他才会去住!他还要求内阁成员换掉高级轿车,改乘国产的一般档次的汽车,并以穷人日子不好过为由带头率领部长们降薪。作为伊朗总统的内贾德申报的财产清单更是震惊了全世界:一套住了40年、连沙发都没有的三居室的老房子,一辆1977年造、连空调都没有的老爷车,两部电话,两张数字为零的活期存折——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家园 网特就在我们身边

“功夫不负有心人”,美联社和英国《泰晤士报》终于爆出了一条特大新闻:在1979年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52名人质444天的事件中,内贾德就是绑匪之一。爆料者--美国佐治亚州的退役陆军上校查克·斯科特就是当年的美国人质之一,他在观看了关于伊朗总统选举的新闻节目时“认出”了艾哈迈迪-内贾德就是当年抓他的学生“绑匪”。“就是那个家伙,这一点毫无疑问。你可以把他的头发染成金色,给他穿上左特装,但我还是能认出他。”斯克特说。他立刻发电子邮件串连其他人质,其中有另外五名同意他的观点。于是白宫跟着放话说:“从没忘记此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当美国的电脑专家分析过照片后就再无动静,笔者也对比过那两张照片,不由得让人哑然失笑。。。

一波未了另波又起,伊朗在海湾战争的第二年即1992年又开始重建核反应堆,其用意自然是很明白的。那时美国就很不满,但“改革派”拉夫桑贾尼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也就没有酿成大的风波。三年后由于伊朗强硬派内贾德成为伊朗总统,使这个问题成了以色列的心头大患。本来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也不错。那时候,德黑兰市场上有以色列柑橘出售,每个柑子的皮上都烫着字:“以色列”,那时人们并没有多少反感。自从霍梅尼1979年推翻巴列维之后,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和以色列,就是因为以色列占领了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而内贾德当选为伊朗总统后,以一系列的强硬姿态对抗美国、威吓以色列,不免让以色列和美国人认为:霍梅尼又回来了!

让布什允许别人制造核弹那时不可思议的,更不要说是对抗美国的伊朗!正当在伊核危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西方媒体又爆出了伊朗试图派人到波兰调查纳粹屠杀犹太人事实的消息。这则新闻是路透社援引一家波兰报纸报道的,真假难以核实。但内贾德去年12月在伊斯兰首脑峰会上的确说过:以色列应该搬到欧洲去。在此之前,他也曾公开发表谈话,称 “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抹去”。更让以色列人寝食不安的是:在伊朗国家地图中根本就没有以色列!

以色列副总理西蒙·佩雷斯发出狠话:“伊朗总统应该记住,伊朗也可以从地球上被抹掉”。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玫瑰园发话:“不排除对伊朗实施核打击的可能,所有的选择都摆在了桌面上。”,一向说到做到的布什的这句话响彻了真个世界,舆论沸腾了!

就在当天在伊朗“建军节”上,内贾德“顶风”举行海陆空三军大型阅兵。他向情绪激昂的将士们高声宣称:伊朗绝对“有能力保卫国家不受侵犯,并将砍断入侵者的手”;“对于那些因伊朗获得核技术而感到生气的国家,我们只有一句话要讲,那就是:‘生我们的气吧,然后把自己气死’”。

布什和内贾德的对空叫阵给长时间被压迫的世界打了一针兴奋剂!终于有人敢出头了。。。

有人说内贾德绝非一介莽夫,他是一个智谋双全的政治家,若他能赶上世界大战,他一定会带领伊朗走向强大,就像中国的毛泽东一样。可叹今天整个世界绥靖主义盛行,美国可以挟联合国安理会以令诸侯。虽说伊朗以1660亿美元的GDP名列亚洲第八经济强国,但在美国面前她太弱小了,若要动武,在世界各国不肯相助的情况下她可能都顶不住第一个回合。但“艺高人胆大”,内贾德十分清楚自己手中掌握什么牌子,在外交上他以石油和核技术上的合作拉住日本、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印尼,积极要求加入上合组织,用“疯狂讲话”将昔日的对手拉进“伊斯兰发展中八国集团”,并得到广泛的支持。在军事上大力发展战略、战术武器,以伊朗石油、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和以色列当做\\\"人质\\\", 因为全球1/3的石油出口需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油价将涨到每桶150美元,是现在的两倍多!

目前,全世界石油出口总量只有22.9亿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美国一家就进口6.4亿吨,欧洲进口6吨,日本进口大约2吨多,中国进口1吨。 而伊朗本身的石油储量就占全球储量的13%,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伊朗是全球第三大原油输出国,占欧佩克(OPEC)产油国生产数量的14%左右。伊朗天然气储量占全球储量的18%,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的铅、锌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根据布什政府的石油战略,这样的国家不可能留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外。伊朗发展不发展核武都避免不了早晚要成为美国的囊中之物,美国到时候随便找个“试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支持恐怖主义”的罪名就可以大开杀戒了。现在的关键是美国的经济状况目前还不允许动武,给俄罗斯的交换筹码也没准备好,利用经济制裁伊朗将此“危机”拖下去,然后利用“颜色”革命或直接武力征服对美国最为有利。

在美国的授意下,5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再加德国在巴黎就伊朗核问题讨论了是否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解决伊朗核问题,但没能达成一致。第七章规定:“在国际和平遭到威胁时,国际社会可以采取包括制裁和军事手段在内的强制措施”。这就是说是否应该派“联合国军队”去伊朗作战,或伊朗接受国际社会的制裁。没有讨到好处的俄国自然是坚决反对,中国则主张外交解决。为了拉拢中国,美国特意同意了一项被“无限期推迟”了的中国领导人的访问,俄国也与中国签了包括天然气合作在内的15项空头协议。中国第一次被美国称为“利益攸关方”,更以羞辱的方式对待了陈水扁的“过境外交”,国内的一片“胡jintao的民zhu演说感动布什”的赞美声也是井底之蛙之见,因为这时的布什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

欧洲近百年来就没有出过著名的战略家,贪图小利的欧洲只会用“解除武禁”作诱饵来一次次地骗取中国那为数不多的平价焦煤,当面对危机时,他们竟然说“解除武禁”不准提。俄罗斯战略意识很浓,处处堤防中国,连战略武器都不肯卖,输油管也是变了又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所能做的很少,能借此机会在东海和台湾问题上捞点实惠也就行了。中国手无缚鸡之力,资源缺乏,生产结构属于两头受制的中游,加上伊朗远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外,如何能以文弱书生之躯独自抗衡美国这头凶猛的巨兽?!

从目前的态势上来看,上合组织“婉言”谢绝了伊朗正式要求加入该组织的要求;美中、美俄官员频频会晤;美国给朝核六方会谈送了份“厚礼”;俄罗斯一个代表团刚在美国签了一个大协议;估计争执不下的俄美世贸谈判不久就会有新突破;美国军方也频频对中国军方示好;美国财长斯诺和欧盟都放松了对人民币的压力;日本在中日东海谈判中也显得底气不足。。。这里看不到“北极熊”的风采,也没有“东方雄狮”的运筹帷幄的神力,一切都在华盛顿的“暗箱操纵”下满足了北京和莫斯科的“渔翁之利”而结束。不管是否真实,一个华盛顿得了面子,而中俄得了“里”子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一个有中俄弃权而产生的经济制裁协议很快就出台了!

美利坚之鹰的神话还是要继续。。。

不难预料,如果伊朗在这不长的“制裁”时间里掌握了核武器,那么世界格局为此而改变。美国的单极世界将会被中俄欧伊的多极世界所取代,世界开始真正进入以多极主义为主导的正常的政治秩序。否则那可怜的伊朗早晚她也要步南联盟、伊拉克之后尘。那时的内贾德,做为穷途末路的英雄,自会有人赞扬他的不屈,也有人歌颂他的坚强,也有人哀叹他的悲壮。就像陈子昂说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失意是一种情趣,失落是一种美丽,失败更是一种精神!

正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有永远的利益。

(作者:潘宏斌)

家园 俄罗斯是最大赢家?恐怕普京都不这么想

战争的最大赢家当然是美国,有点伤亡算什么?当年主席号称死上亿人都不怕被民运大骂,其实他老人家不过说了点实话而已,在国家利益面前人命算什么?这次的目标是世界油库,越南没法和这里比,非洲小国更没法比,就如人如果打野兔山鸡可能有点小伤就回家了,可如果是马上要得到金山银山,腿断了也要爬过去。况且美国撑死也就死伤几万人,美国的兵源还和当年有了很大不同,有大量为钱和绿卡的人,这些人的牺牲能搞出多大动静。伊拉克那些残兵败将能把形势搞多糟,他们那种逮谁都咬的作风早晚成过街老鼠

最关键的是美国控制了世界经济的血库,为什么有能源大战?因为大家都发现蛋糕上的奶油要被美国独吞了,现在还不赶紧多搞点石油过几年买卖都要向美国交保护费就太亏了。老毛子也是狗急跳墙,拼死倒腾自己那点石油资源炒短线,话说回来,一个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靠卖石油天然气振奋经济也没什么前途了。

伊朗那位就一愤青,他甚至怀疑纳粹大屠杀,什么人可想而知。德国报纸说伊朗要立服装法,伊朗人民往后要依法打扮了,不知道是不是抹黑,呵呵。清廉,勇敢只是个人修养问题,希特勒做的更好,还是把第三帝国带向灭亡

家园 内贾德听上去相当厉害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