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1) -- 梦晓半生

共:💬23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1)

商汤,我们叫他汤先生,在我们的想象中,是一个梳着矮髻的短个子中年人。他的十四世祖爷爷,就是山东大地上的一只燕子。一天,一个女孩去池塘洗澡,看见燕子从空中扔下一只鸟蛋。这女孩刚好饿着肚子,就一口吞了,于是怀孕生了孩子,取名子契。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族的“商”字,就是燕子展翅飞翔的样子。

作为东夷族的一支,商族跟其它东夷族一样,都崇拜凤鸟,所以难免吃鸟蛋进

补。有同样传闻的还有满族,爱心觉罗氏的祖先据说蹦出于一个蛋壳。女真族、

朝鲜高丽族、秦族的先人,都是传说吃鸟蛋而受孕的,说明他们与东夷族联系千

丝万缕。

汤先生有时候坐在高高的大树下面,嘴里嚼着某些植物的叶子,和旁人一起回忆

自己的燕子祖爷爷。这只扔下鸟蛋的燕子,给了商族人很多启示,比如汤先生就

养成了含球的习惯,他把小石球含在嘴里,鼓腹而游,自得其乐,仿佛变成了那

只含着鸟蛋的燕子――十四世祖爷爷,虽然这显著地损害了他的牙齿。汤先生

说:“我死以后,也要嘴里含着石球埋如坟墓。”后来,死者含玉的习俗扩展到

全国,而所谓玉,不过是一种光泽特殊的石头。

祖爷爷燕子的下一代,是十三世爷爷“子契”,子契的光辉事迹更是汤先生缅怀

的对象。这位鸟蛋之子,长大以后离开东夷,跑到中原混发展,担任了舜帝的文

教部长,负责意识形态建设,并且与大禹先生过从甚密,成为F4中的光荣一名成

员,帮助大禹治水。这些功劳使得他衣锦还乡,被封到了山东省曹县地区。每当

回忆到这里,汤先生总要情不自禁向西眺望,仿佛听见黄河的涛声滚滚,看见中

原的花花世界。据说中原的月亮比东夷族的更圆,什么时候我也要去那里打闹一

场。

汤先生心目中伟大的十三世祖爷爷子契平安死掉之后,成为商人祭祀的对象,而

这时大禹也正建立了夏朝天下。十三世祖爷爷子契接下来的诸代传人,带领商人

完成八次迁徙,足迹涉及山东、河北、河南三地,南北流徙过程中他们还发展了

马车,据说车子还用于贩运,使他们成为最早的商人,这也是商人(生意人)之

所以被叫做商人(商朝人)的原因。

像商族人一样,山东地区的其它东夷各族人也都喜欢远游,他们兴致盎然,甚至

不受洲际约束,其中有一批人穿过了白令海峡(当时有一座陆地桥),成为印第

安人的始祖,或者部分始祖。这一点可以根据墨西哥的八卦太阳历,以及大量形

似甲骨文的石刻文字来论证,并且印第安人黄而平的脸盘确实跟我们想象。倘若

此说为真,那实在是值得骄傲了。伴随着东夷人远去美洲的步伐,迎面也有一种

动物爬着来到我们亚洲,那就是“地平龟”。虽然步履缓慢,但毕竟爬了过来。

既然乌龟都能从美洲爬来,那东夷人走到美洲去,应当没有问题了。

商族人徘徊了五六百年,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返回十三世祖爷爷子契始封的地

方――山东省西部的曹县,时间已是夏朝末年的夏桀时代,公元前1600年。汤先

生做为子契的第十三代孙,此时正坐在曹县大树下面,嘴里嚼着植物叶子。他的

屁股底下垫着一块石头,这一点与中原的华夏人异趣――华夏人都是双膝屈地跪

坐。汤先生不喜欢虐待膝盖,他的坐姿被记录到“夷”字的远古写法上,是屁股

坐着高高的石头。当然“夷”字还体现了东夷人还善于射箭的特点――这跟印第

安人更加酷似,“夷”字就是一个人正面开立着,身上往复缠了几道丝绳,这是

箭杆尾巴上的丝绳,射鸟的时候用它拉鸟回来,避免落入荒草寻找不到。

汤先生的脑袋顶上,是商人流行的平顶冠――有点像现代的护士帽子,因为相比

于华夏族,东夷人发髻低矮,所以平顶就够了。有时候他还把头发改编成辫子,

盘在太阳穴、额头一线成为一圈(类似阿Q),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干脆不戴帽

子了。汤先生上身穿着交领右衽的短衣,与甲骨文“衣”字相合。下面的衣裳类

似后世妇女的短裙。为避免腿部寒冷,汤先生还用布条缠绕小腿,仿佛八路军的

绑腿。汤先生的脚下是一双葛皮编成的鞋子,尖头高高翘着,叫做“翘尖鞋”,

十分花哨,好像阿拉伯王子。他的下巴按照商人的习俗,刮的一干二净。虽然晏

子在古书上认为汤先生有胡子,但汤先生实际觉得长胡子不好,胡子太长了,妨

碍行动,系鞋带老把胡子也系进去。

汤先生身后有两个侍卫,都举着纹样精细的玉铲、玉斧,汤先生手里还握着象牙

雕筒,里面装着古代饮料,精制的做工表明了商人精神生活水平颇高。

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商人――或者东夷人像日本人那样歇斯底里,富于武士道

精神,脑袋扎着白布条,持弓带箭,尚武好猎,比如蚩尤先生、Jr.后羿先生,

都是这样。其实这是对东夷人的误解,东夷人确实体格粗大,强勇有力,但并不

妨碍其天性谨厚,心田柔顺、好让不争。东夷人个个都是活雷锋,有人说它是东

方君子之国。比如蚩尤就古朴直烈,大舜也恭敬孝道。汤先生也是仁让的楷模,

为人和蔼可亲,还特别喜欢小动物。有一次他出外打猎,看见部属们把整片林子

用罗网包围起来,网孔大小正好能钻进鸟头,一旦鸟头钻进,羽毛卡住,欲进不

能,欲退不得,被人摘下来活捉。当有成群的迁徙鸟路过时,聚集于林中歇脚,

一次就能网到几百只不止。

汤先生的部属们把网围好,一共四面,密不透风。接下来要敲鼓制造噪声,一名

神汉先行祷告说:“圣明的上帝啊,我们祈求,四面八方的野鸟,一个不留,都

撞到网上来吧。”汤先生一听,笑了:“嘻!这不绝种啦!可别这么缺德贪心,

夏桀才这么干呢!赶快把网撤掉三面,重新祷告,愿意向左飞的,向左飞;愿意

向右飞的,向右飞;一定要向前死不改悔的,那就请撞到我的网上来吧!”

这个“网开三面”的故事随后传开,邻居的诸侯们纷纷议论:“汤先生的道德真

是完美无暇,连禽兽都受到他的庇护,更何况是人呢?”于是,一个叫伊尹的大

政治家,就背着他的炒菜锅,慕名来投奔汤先生来了。

顺便说一句,吃鸟现在是陋习了,鸟和其它野兽一样携带非典病毒,不要吃。

伊尹背着炒菜锅――这是他的职业,他是一名厨子。不过叫炒菜锅不准确,炒菜

锅必须是铁的。铁锅传热快,可以实现中国菜的“热油旺火快速爆炒”的作法,

色、香、脆俱得保持。但当时还没有铁器,伊尹背的是陶锅,传热慢,不能爆

炒,做菜的方法也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能煮。

“你有什么本事啊,都给我使出来吧,伊尹师傅?”汤先生一边向这个前来应聘

的人问话,一边把嘴里的石球用舌头推来挡去,以免它影响气流。

伊尹一拱手:“汤公,我是个大厨,我的本事是煮饭。但我从煮饭中悟出了治国

安邦的道理。”

“那快说说吧。”

“煮米也好,煮肉也好,煲汤也好,都要使用文火慢慢地来,”伊尹说,“我把

各种作料切碎,使它们的成分搀和起来,味道相互调和,做到和济五味,酸中带

甜,甜中带咸,精妙细微,不能言传。各种味道不能过度,辣而不烈,淡而不

薄,甜而不腻,咸而不厚,酸而不酷,这就是调和主义、中庸思想。具备中庸思

想的香味溶于水中,无影无形,不能辨别其一端,混合天成,却甘美异常。它浸

入肉的体内,再从肉体散发出来,直传到几百米远,扑钩人的鼻子,肉就算煮到

最高境界了(类似广东人的煲汤啊)。我把这种观念引入为政,为政就要讲究调

和,调和是为政的道理,调和各种势力,为政如春风沐雨,政策竟润物无形,君

臣相符、百姓克偕、人民和合,全在一锅当中,这是为政的化境。我这煮米的

锅,包含了深刻的为政之道啊。而调和的极至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煮的时候不加

任何调料,叫做大羹,大羹不和,全靠自然本色,温和文雅,看似没有味道却饱

含万种味道,体现着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绝顶功夫,这是治理国家和写作文章的最高境界。把握此理,向东向西,从心所欲,有志必逞,无往而不克。”

汤先生听罢,站起来一揖到地:“伊尹师傅的锅主义和煮文化,真是振聋发聩,论述的好极了。我耳目为之一新,疑问焕然冰解。您这个厨子的才干,真是经纶天下,匡扶宇内,无出其右。天赐我瑰宝也。”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2)

伊尹,顾名思义,诞生在伊水上。伊水和洛水平行,一起投入黄河。伊洛之间,是天下最肥沃的平原,中国的两河流域,夏王朝统治的核心就在这里,这也就是洛阳地区,后来成为六朝古都,位于河南省中西部。

既然伊尹来自夏朝,那他应该会说夏朝话,于是汤先生派伊尹回去当卧底。汤先生说:“我听说夏桀残贼诲内、劳民伤财,但不知是真的假的,请你跑去看看情况吧。”

伊尹奉命离开山东曹县,西行回到中原,钻入夏王朝的都城(河南巩义),开始从事间谍工作,收集情报。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务。为了隐藏他的身份,伊尹还开枪为他送行――从后面亲自追杀他,朝他放了几箭,使伊尹好像是被东夷族驱逐了似的。

伊尹凭借自己的大厨手艺以及莫须有的英俊外表,成功地把交际圈渗透到夏桀后

宫,与上流社会的妹喜女士关系暧昧。据说妹喜女士原本被夏桀爱得发狂,两人日夜欢乐,须臾不能舍。妹喜是个小巧型的美女,个儿不高,身材纤细瘦弱,轻

盈袅娜,有点像张柏芝。夏桀常置妹喜于膝上,与之嬉戏,妹喜一笑很可爱。妹

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给她找来大匹丝绸,撕成一条条地听。但好景不常,

夏桀又喜欢上了另外两个四川来的美少女:琬小姐和琰小姐,都是性感的女俘

虏,与夏桀打得火热。妹喜稍受冷落,心痛得无法呼吸,找不到昨天留下的痕

迹,眼睁睁的看着夏桀,却无能为力。于是她装作漠不关心你,偏和大厨伊尹鬼

混在一起,俩人一起向流星许了很多的心愿。

作为抗议和报复,妹喜跟伊尹好上了,还带伊尹参加宫廷沙龙,观看那臭名昭著

的酒池比赛。夏桀于群臣陪伴之下一通牛饮,鼓声之中欣赏着在美酒荡漾的池边

欣赏着声色表演。这帮群臣也不是什么好群臣(好一点的都退隐回家,闭上了嘴

巴,剩下都是酒肉之臣)。他们喝多了,就互相持着膀子,东倒西歪地努力站起

来,举起杯子向夏桀敬酒,把靡靡之歌反复唱起。夏桀就给他们安排了三陪女,

搂着抱着,男女杂处,整天兴云作雨,据说三个月不出来。宫殿里弥漫一股奇怪

的味道。

伊尹又走访了一些当地人民群众,发现聒噪之声传遍大街小巷。这是夏桀的专业

流行乐演唱组,一共三万人,都穿着文绣衣裳,从早到晚呕歌不断。人们扶老携

幼跑到宫门口看奇怪,夏桀不喜欢被偷窥,就放老虎出去,追着逃跑的市民屁股

在大街上咆哮。看着人们抱头鼠窜,夏桀和美少女掩口而乐――这属于一种与观

众互动的行为艺术。

伊尹成功的间谍行动,后来被记录在《孙子兵法》、《阴符》等古书中,孙武把

它总结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叫苏秦的战国人看了这些书,被伊尹的

冒险行为深深吸引,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知名间谍,这是后话。

由于没有文字可凭传递,伊尹亲自跑回山东曹县,把这些珍贵而激动人心的信息

向汤先生汇报,他说:“我观察了夏桀的厨房,粮食聚集太多,堆积成山,多得

吃不了,于是酿成了整池的美酒。而他的农夫,在田里干活都使用石铲、石镰、

石斧、石刀,根本打不出多少粮食,还有骨铲、蚌镰、蚌刀,也不好用。夏桀有

如此多的粮食,不是说明他国家富有,而是说明他征敛过度。万民不堪其苦,势

必民怨沸腾。况且天又大旱,伊洛俩水干涸,它的干涸就等于宣布夏王朝命脉断

绝,因为伊洛是夏的立国之所。”

作为一个厨子,伊尹说话总离不开炊器,他最后总结说:“总之,夏桀是个乐观

的人,就像茶壶一样,屁股已经烧得通红,还在有心情吹口哨。”(哈哈,不

过,茶叶见诸史书是在四百年后,当时没有茶壶)。

汤先生听完汇报,露出满意的笑容,兴奋地站起来:“实话告诉你说,我这人一

贯志向远大,与天地等高。我早就准备好了给夏桀收尸。我平时轻赋薄敛,以宽

治民,又利用田猎的机会,训练武士。我想挥动这些虎狼之士,与夏桀会猎于中

原。”

“眼下进攻夏桀,我看时机未到。”伊尹提醒说,“通过我的观察,夏桀虽

然无道,但作为大禹的后代,是天下的共主,在诸侯中仍有威信。夏王朝已历四

百多年,轻易不容易撼动。我们只有区区七十里的封地,地狭人稀,好像一盆鲫鱼瓜子,做不出什么大宴盛馔的,不能成就什么大事的。”

“那您的意思呢?”

“我们必须寻找更多地鱼,才能凑足一盘菜。我们北边不远有莘氏,就是一

条大鲨鱼,地肥人悍,武力冲天,四邻为之侧目。他们的女孩,味道也好极了,

就是牙齿长得不太齐。如果您能跟这女孩结婚,就等于认了有莘氏当娘家,有了

娘家支持,咱们陡然就阔气了。”

“可是,我跟她不认识,没有感情啊。”

“我认为,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结婚会给你带来很多不相关的亲戚。每个成

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境殷实的女人。这一点你不知道吗?”

汤先生想了想,从嘴里拿出圆滑湿润的石球,傻傻地捏了一会,又放回去

说:“那好吧,就豁出我自己去吧。”

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家族的行为,而不是当事人的行为。家族掌门人出于政

治目的、经济目的、扩大家族势力目的而结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牺牲了

个人情爱。

夏日的夜晚,满天里沉碧一色,一颗小星,缀在月华波纹的外圈。汤先生和

有莘氏的公主拥在虎皮与丝绸布置的地铺上――这是婚床。他们俩互相没什么好

话讲,就一起抬起头,望着天顶的星星(当时的窗户多开在屋顶上,所以可以望

见)。他们看见明月洗尽了满天的铅华,鲫鱼瓜子获得了与鲨鱼的强大联盟。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3)

潇水

befaithful@chinaren

夏朝末年的这场大干旱,足以跟夏朝初年大禹时期的洪水媲美:伊洛水竭,五谷焦死,这样的力度,自然也波及到东部地区的商族。

针对天气亢旱,伊尹找到了有效的solution。他不但会给人做饭,也会给植物做饭:“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所谓粪种就是点种,在庄稼根下刨坑,施以人畜粪便。庄稼们乐了,吃的又饱又香。开始使用肥料,这是农业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光有粪没有水也会烧死禾苗,好在而当地的水井已相对普及,人们取井水浇灌禾苗以对抗旱情。

看得出来,凭上述这两条,商族作为东夷人的一支,其农业水平堪与华夏匹

敌。从考古实物上可以证明,东夷人的手工业也满不错,黑陶一同向西传入华夏的还有黑陶,黑陶烧

制温度更高,质地更坚,黑泽照人,取代了华夏地区的红陶,成为流行的款式。最值得骄傲的,是东夷族在

青铜技术上的领先发展,添补了华夏族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成为未来商周青铜

器文化的先声。

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夷族与华夏族的对立,不是野蛮民族之侵袭发达文明。事实上,东夷族文明与华夏族文明是中国文明起源最早的两支。东夷族,以济水为母亲河,蚩尤、大舜为名人,崇拜凤;陕西黄土高原上的华夏族,以渭水为母亲河,神农氏、黄帝为远祖,崇拜龙。这两个文明一东一西,成为领先的两极,不约而同向因饱受黄河泛滥之苦而文明基础薄弱的中原地区合围推进(而不是人们通常宣称的,文明从中原河南地区诞生,向四周扩散),并且在五千年前的铜石并用时代于,来自两极的移民在中原发生正面冲突,形成龙与凤的较量,就是黄帝与蚩尤之战。

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迄今,东夷、华夏不间断为敌。华夏始终垄断着中原,东夷族的Jr.后羿也一度入主其中。东夷与华夏的争斗,伴随着文明的融合与交流:东夷族的大舜、伯益、子契曾经宦游华夏。华夏的官员如工程师“奚仲”也迁居东夷。最终龙与凤的较量,在又一千年后的春秋时代画上句号,实现了“龙凤合流”: 龙有了鸟爪,凤有了蛇颈,相互取得对方的特征,融合成统一的汉民族。

汤先生善于网罗人材,除了伊尹之外,还有仲虺、女鸠、女房等重要谋臣。其中仲虺是夏禹时代工程师“奚仲”(马车的改进者)的后人,封在山东汤滕县地区做薛国国君,是一方诸侯,也举国来赞助汤先生。“费昌”是夏禹时代F4成员伯益(东夷人)的后代,也跑来投奔汤先生,当了汤的驾驶员。这种给领导开小车的司机职务很有前途,费昌因为作战勇敢而被奖励以封地,成为后来嬴姓秦人的

祖先。

汤先生的策略是“以宽治民”,他吊死问疾,以振穷困,以养孤孀,又在老窝曹

县的北边修筑军事大城,形成地方割据。这些蠢蠢欲动的举动被夏桀察觉,令后

者惶惧不安,遂采取了防范措施,召汤先生入朝问话。汤先生经过一场翻江倒海的思想斗争,选择了乖乖入朝。他跋涉三百公里以后来到巩义地区,被夏桀直接

逮捕,囚禁在国家监狱“夏台”里边,双手背在身后,用“桎梏”夹住(倘使女

的,就在胸前用桎梏夹住其双手)。

呆在老家的伊尹、仲虺急了,四野的天云沉凝欲堕,他们捧了大量的奇珍异

宝,跑去赔礼道歉,表示称臣纳贡,打消夏桀疑虑。夏桀也找不到什么证据,也

就释放了汤。

汤先生这只老虎被释放回深山,就加紧了灭夏的步伐。他的老窝山东曹县

往西不到一百里就进入河南,进入河南后遇上的第一个小国叫做葛国,挡在夏桀

与商汤之间,是夏桀的忠实属国、铁杆羽翼和汤先生的眼中之刺。汤先生觉得有

必要颠覆这个政权,以方便自己染指中原,于是寻找出兵的借口。汤先生费劲脑

筋,派出核查人员到葛国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武器,倒是看见葛国国

君“葛伯”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无神论者,特点是不喜欢祭祀,因为祭祀需要把

大牛大羊烧了埋了,他舍不得。汤先生决定先礼后兵,派出外交人员向葛伯提

问:“贵国不敬上帝,长期拖欠缴纳上帝的会员费,我们特来问问为什么?”

葛伯正在啃羊腿,学名叫做炙。把羊肉牛肉串起来,架在火上烤,就是炙。一边

炙,一边涂调料,做法类似现在的烤鸭。当时的炙品有炙牛肉、炙羊肉、炙猪

肉、炙雉、炙兔、炙鹑等等,类似现代的烤鸭。还可以把鲜嫩的牛羊鹿麋肉切成

薄片,用调料浸成生肉片,就可以了,类似日本人的生吃鱼片,但不知加不加芥

末――这叫做脍。这就是所谓的“脍炙人口”。

葛伯放下肉碗――因为是跪坐在地上吃饭,陶器的碗底下就有一个高的脚,方便

戳在地上人吃,免于弯腰缩颈之苦。葛伯说:“我们这地方不产牛羊,好不容易

有几只也被我吃了,哪有富余给上帝吃?”

当时祭祀用的牛、羊、犬、豕都要是纯一色的,确实不好置办。汤先生就派人挑

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结果葛伯把牛羊全都自己吃掉了,上帝还是饿

着肚子干看他满嘴冒油。

“您怎么还没有祭祀啊!”汤的外交人员大惑不解。

葛伯又推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除了牛羊还要酒

食,我们的田中大旱,种不出粮食来,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

汤就派出一批劳动力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就跟现在的农民种地一样,中午没

有回家时间,工间饭就在地头上吃,由老人小孩们送饭来。葛伯和他的老百姓觉

得等着庄稼长出来太漫长,干脆先把工间饭抢来吃了罢。于是一等到午后两点钟

(当时一天吃上午、下午两顿饭),就冲到地头去,围着商族的老人小孩要盒

饭。一个送饭小孩坚持原则,反抗抢劫,说:“没有饭卡不给饭。”这帮人就急

了,抡起石块把小孩砍死。小孩临闭眼还紧紧攥着沾满了鲜血的盒饭。这个暴行

激起了商族上下的愤慨,汤先生不失时机地组织起他的第一次翦夏之征,伙同他

老婆的有莘国、仲虺的薛国武装,成功地把葛国灭了。所到之处的老百姓家家庆

幸,所以商汤战无不胜。

汤先生的翦夏事业,合计十一次征伐,从葛国开始是第一次。据孟子说,汤

向东征讨,西夷就埋怨,怎么不打我啊;向南征讨,北狄就埋怨,为什么偏偏到

我们这来得这么迟呢?老百姓期待着他来打,如大旱之望云霓。汤先生诛杀了他

们的国君,老百姓就如下雨一样爽快。汤于是无敌于天下。

当然这是孟子为了推销他“仁者无敌”的论调而臆想出来的故事,事实恰好

相反,无敌于天下的绝对不能是痴仁者流。虽然文献记载中的汤讲求仁义,被后

代文人美化成了一个圣王,商人仍然是个“先罚后赏”、不重文教而崇任刑罚的

部族。汤先生把“猪啊羊啊送给葛伯去”的学雷锋行动不能隐藏他故意制造战争

借口的意图,而且也不排出后人杜撰虚设的可能。

所谓儒者的理想,毕竟掩盖了不了血淋淋的事实,葛国被汤先生灭了。奔逃着的

亡国者,被纷纷追上刺死。国破人亡、流血伏尸的呼号之声,经过历史的漫漫屏

障,已微弱无闻。葛伯之族在亡国之后流离失所,成为葛姓的先人。很多很多年

以后,一些葛姓的人被安置在山东诸城,诸城葛氏为了区别开其它的葛氏,就叫

“诸葛”。这就是诸葛亮先生的姓氏来源。葛国的位置,就在河南省西部的宁陵

县。葛伯当初最缺的牛羊,现在宁陵县已经不缺了。羊的存栏数是55万只,牛存

栏7.3万头,猪就不用说了,28万头。还有三河、柳河两个养牛场供应出口。是

畜牧大县了,呵呵。被污蔑为贪吃馋鬼的葛伯在天之灵,睹此,不知该作何想也。

新浪邮箱雄踞

家园 精彩绝伦。果然是东方君子之国,紧接着(古代嘛)就出来个孔子

这伊尹能找到商汤,也算趣味相投,汤公本来就是伊尹煮饭之道身体力行的人。

商汤公活得真愉快。

这文笔看上去觉得和我们的不周山下同学很象啊。

家园 长见识,原来“脍炙人口”是这么来的,“诸葛”的姓氏是这么来的。
家园 铁手大爷今天忙中来灌一大轮水,稀客呀。
家园 潇水他都说了,夏、商汤的根本就是有水经过。。
家园 很象,但不是和不周象,而是和不周摘抄的《中国神话故事》的作者袁珂象,不过袁珂要是活着也很老了吧?
家园 好文。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4)

汤的策略是先弱后强,由近及远,逐个翦除夏桀的羽翼,削弱孤立敌人。汤的工作从葛国开始,然后进一步向东推进到韦、顾、昆吾三国,这是夏桀在河南东部地区的三大可靠支柱,夏桀动员自己的车马补充支持前线的时候,韦、顾已经陷落,勉强保住昆吾(地点在河南中部的许昌,西距洛阳不到两百公里)。

夏桀一方面加兵昆吾,巩固东方防线,一方面传令到山东地区商汤的身后去,要求东夷诸族从后面攻袭商汤。看来东夷族不是团结一致的群体(这也是他们与华夏竞争中一贯占下风的原因),一些东夷部族接受了夏桀指挥。汤先生看到自己

有腹背受敌、东西夹击的危险,赶紧向夏桀谢罪,请求投降,发誓恢复纳贡给夏

朝。

夏桀这时候表现出了妇人之仁,他有点像西楚霸王项羽,总是低估自己的对手,

在玩寇中一再丧失时机。夏桀没有计较汤先生破坏局部地区安全格局,没有抱着

除恶务尽的架势把汤消灭,而是继上次夏台鉴于释放商汤之后,再次放掉了商汤一把,这与夏桀“残暴”的恶名声颇不一致,使得我们不得不怀疑史书上对他众口一词的指责,带有人为捏造的成分。

不过,汤先生毕竟给夏桀敲了警钟,使他意识到诸侯已经有了二心,为了控制这种形势,他下令在山东济宁会见诸侯,告诉大家他是天子,仍有威力。地点之所以选在山东,是为了专门给东夷诸族们看的。东夷中有个“有缗国”,国君是牛气烘烘的无组织纪律性者,故意不等散会就先回国,激怒了夏桀。夏桀为了杀一儆百,就率领参加会议的各路诸侯联合出兵征伐有缗。有缗国地小力弱,当然无法抵御,被灭了了事。有缗的下场让东夷诸侯们不寒而栗、人人自危。夏桀灭了有缗,非但未能加强自己的权威,反倒搞得东夷人与他离心离德。等商汤在散会后接着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再度兴兵伐桀的时候,那些东夷诸族不再响应夏桀调遣。这是夏桀处理东夷政策失误的后果,他一味借助威吓而忘记了拉拢。

汤先生这次摆出了决战的态势,他乘坐的战车载着一杆旌旗,彩带飞扬,伯益的后人费昌驾驭着车上的两马,为他前后趋逞,汤的副官则捧着黄钺(大斧子)给他护驾。这支队伍也包含商汤姻亲、联盟的子弟兵,合计是良车七十乘,

必死六千人。所谓“必死”,就是形容东夷战士视死如归,如火烈烈。尽管如

此,商汤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讲几句话。他接过副官的大斧子,站在战车顶

上,取出嘴里石球,扯开喉咙说道:“诸位,我听到一些议论,说我商汤不够怜

悯你们,耽误了你们干农活,去打什么鬼仗!不过,不是我商汤偏偏要犯上作

乱,实在是夏桀罪恶太多。上帝命我征伐之。你们又要问了:‘夏桀到底有什么

罪,值得我们这样兴师动众?’夏桀贪婪,耗费民力,害苦了夏朝人,普天之下

谁都知道。人们一致怠工,不跟他合作,诅咒他这个太阳快点灭掉,宁可与他同

归于尽。夏朝烂到这种情形,我能不管吗?现在我要求,你们顺着我去实现上帝

的意志,我就会重赏你们,决不食言。否则,就死了死了地!”

战士们都举拳发誓:我志愿跟着商汤,放弃家里的农活,服从汤和上帝的命令,

去打狗日的夏桀。汤先生很高兴,自命为司令,刚要整军进发,就看见伊尹风尘

仆仆跑来了。

伊尹这几年没少往夏朝那边跑,不断刺探情报。“司令,你听我说,”伊尹对商

汤讲道,“这次我从妹喜那里得到可靠消息,是绝密情报,光这一条就顶一个师

的兵力。妹喜说,夏桀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有两个太阳。西边一个太阳,

东边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搏斗,结果西方日胜,东方日败了。”

“啊?什么意思,东方的就是我们啊,东边的输了吗?”汤司令两目呆滞,无比

沮丧,“你没记反吧?明明应该是我们嬴啊。”

“梦就是这么梦的啊。不过我有好办法,司令,如果我们出其不意绕到夏都西

边,从西边发动攻势,我们岂不就成了西边的太阳,夏桀成了东边的太阳,西边

的太阳必胜,不就是我们一战而王吗?”

这个调换赛场的建议得到汤先生批准,事实上,夏桀的防御重心,都是针对东夷

人,所以重兵布署在国都以东。伊尹迂回穿插到国都以西,发起决战,属于军事

学上的避实就虚,占尽便宜。这使人想起希特勒绕开法国人钢筋混凝土垒筑的马

其顿防线,从北边迂回攻掠欧洲,活活把人气死。

于是商汤的七千子弟兵,绕过预定的主攻方向“昆吾”不打,而拐从南边大踏步

急行军,兜到河南中西部的洛阳地区以西,也就是在夏都以西修整待命,准备随

时发起强大迅猛的冲锋。

夏桀的国土听凭商军任意穿插,看得出来夏王朝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实体。夏

桀控制的不过是都城洛阳地区极有限的面积,他发出的号令传不出三五百里之

远。各地诸侯听从夏桀的调遣,向夏桀纳贡称臣,不是由于夏桀具有绝对的君主

地位,而是出于由来已久的习惯。这种习惯如此脆弱,几乎全是看着从前大禹的

面子,意思意思而已。夏桀对全国的控制力远远不能与后代的皇帝相提并论,这

也使得区区七十里起家的商汤可以凭借一两次杰出的战役就取代他的地位。

由于夏朝的主力部队都集结在国都以东一两百公里的昆吾(河南许昌)一线,夏

桀对于国都西侧突然从地平线冒出的商族部队大为惊恐。史书上说两军没有接刃

夏桀就主动撤退,飞也似的向东线昆吾靠拢,寻找救援,并且在狂奔的过程中士

卒离散,形成溃乱局面。

昆吾之君接住夏桀仓促应战,被尾随夏桀而来的汤司令军击破,昆吾之君战死,

昆吾被灭国。在汤司令的压迫之下,夏桀残军不得不继续向东撤退,跑了一百多

公里才收住脚步。再往东走,就是山东地区的东夷诸族地盘了,夏桀没有退路

了。于是他就在鸣条(河南开封地区)转过身来,与追击而至的汤司令,做孤注

一掷的最后一搏,这场战斗也就是著名的“鸣条之战”。

东夷族一贯拥有优秀的武器装备,早在蚩尤时代就打造青铜武器,使用金属戟杖

头盔,虽然这是缥缈无证据的传说,但也反映了东夷地区的青铜历史源远流长。

在汤先生时代东夷的青铜技术已初具规模,这给他们带来战场上地主动,使华夏

族惴惴不安。从前夏后“杼先生”改进了华夏族的皮甲,以防御东夷的利箭强

矛。但夏桀的战士一路奔命,估计早把皮甲这样的重装备半路丢弃,以求跑得轻

快点。于是,鸣条之战中,商族的七千子弟兵从士气到武器都占上风,友军的支

持也使他们春风得意。而夏桀的羽翼――那些铁杆的夏族诸侯,早被商汤翦了去

了。夏天子夏桀只好孤身作战,逞其匹夫之勇,一手持矛,一手扬斧,双手挥动

如轮,只身冲陷敌阵。夏桀这人颇以勇力著名于历史,据说他双手能拉直铜钩,

两臂能生擒犀兕(兕是母犀牛),神力冠于华夷。虽然东夷战士以骁勇犀利著

称,也在夏桀的劈打之下,纷纷倒毙,头破胸穿。夏桀身后还豢养着一班勇士,都能手裂虎豹。凭着他们出色的单兵作战能力,夏桀硬是在几千人的围追之下血战突围,裹带着一部分亲属(据说包括妹喜女士在内)冲出险恶的矛林箭雨。这一场景使人想到项羽的垓下之战,二十八骑而脱围。

这时,鸣条西边有汤司令拦截,东边是东夷之地,夏桀只好往南方逃窜,深入非典病毒多多的荒障之地,来到长江以南的安徽巢县地区(有巢氏的老家),在那

里夏桀捂着伤口,终于死掉了。他临死对妹喜说:“我后悔当年在夏台没有把商

汤杀死在监狱里,结果自己成了这个样子。”在经历了十七位君主统治之后,夏

朝终于灭亡了。如果包括中间有穷朝(Jr.后羿)的四十多年,夏朝从禹至桀,共

享国四百七十一年。

夏桀在临死前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他只是懊悔过去疏于防范,过于仁义,

两度放了商汤。我想,大约项羽自刎乌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慨,后悔没在当年

鸿门宴上杀死瓮中的刘邦,遂使刘邦竖子成名。

商汤成了商朝的第一任天子,但一想到是用武力抢来了天下,感到很惭愧。仲虺看出了君主的心事,于是写了篇文章,首次明确了天的概念,天有自己的心思,就是天命,能治理好国家的人,自然就有了天命。商汤读过之后,感到豁然开朗,登时底气十足。他伊尹、仲虺作相,任命把纯白色的衣服制定为最高等级,把取代夏朝的过程称为“革命”。又亲自写了诰词,向原有各夏诸侯重申自己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并要求诸侯都要以夏桀为教训,奉公守法,勤奋治国,否则就要惩罚他们。

商汤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在于能用“非己之民”,也就联合其它诸侯共同颠覆夏朝。这给他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使他不能独享新的王朝。交通、通讯等技术手段的落后,也要求庞大的国土必须分国而治。商汤被迫或不被迫地分封那些劳苦功高的合作者,在一次诸侯大会上把他的“帝国”分担给三千个诸侯来承包。这一数字已经明显少于大禹时代的诸侯万国。相当于每3.3个诸侯被兼并为一个,体现着整个中国社会化的进程。商王朝把这些诸侯称为方国,比夏朝时期的“氏”(有莘氏、有缗氏)听起来更像一个社会组织。

我们仍然不能高估商汤对“帝国”的控制力度。我们可以称当时的埃及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是一个帝国,而把商朝称作帝国还需慎重。商王的直接控制区,不过是五百公里直径的圆,对应于地图上就是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是华夏族与东夷族的结合部。这个圆圈以外的土地,成为方国们的舞台。

为了向东夷大本营靠拢,商朝的政治中心从过去的洛阳向东移动,但是国都的准确位置却历来众说纷纭。我们所能断定的是,商汤及其继承者在王畿地区(五百公里直径的圆内)先后修筑了偃师商城,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准,跟清华大学等大,即长1。7公里,宽1。2公里(而从前的诸侯城邑,才都一个普通中学大小,边长几百米,用土围子围着)。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清华,偃师商城就相当于五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或者说,三个紫禁城(故宫)的大小。如果这些地方你都没去过,那它就跟一个小县城(指的是它的核心繁华部分)面积相当。偃师商城现已发现七个城门遗迹,以及纵横交错的道路,把城内切成棋盘形制。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现今还有一到两米高的残迹留在地面,经风受雨。但不要把它想象成外包有城砖,只是裸露着坚硬的黄土罢了。城墙也不是垂直的,需要借助斜坡来支撑,所以上窄下宽,底下最厚的地方确实可以形容某一些人的脸皮,达到二十米之厚。城墙在城门处还设有“马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士兵可顺马道直登城头。护城河在当时还没有出现。一般有城墙就没有城外壕沟,有壕沟就不用修城墙,二者有一个就足够保家卫国了――因为当时的攻城设备还很不完善,这又进一步要归咎于青铜的匮乏,没有青铜工具就无从制作大型攻城器械。

即使这样一个用现今眼光来看很小的城,在当时已显得颇为宽绰,以至于人们把墓地、大垃圾坑、制陶场都搬到了城里。这两样脏乱差的窝点在很多很多年后,才习惯被移出城外去。把制陶场,以及随后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青铜铸造场放在城里,特现了当时财富的匮乏,以至于这两样价值不菲的行当要保护在城里。

如果商汤在他的这个新城里游走,他可以看见数十口水井出现在房屋拐角,他的脚下还踩着浩繁的排水网络,可以泄走城里的雨水和人们的小便。不过这种排水系统只对王室居住区铺设,也就是商汤所居住的内城。内城设在整个大城区的南部,只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四周筑有两米厚的夯土城墙,于是使得整个偃师商城具备内外两重城墙――外面是大城城墙,里边是商汤的宫城城墙,这和老北京的建构一般无二,只不过北京的宫城(紫禁城)在大城区内的北半部,而商汤的宫城在其大城去内南半部。商汤的宫城里边建有正殿、中庭、庑室、门道。宫城的旁边还有两座与之等大的拱卫小城,都是正方形,据说是储藏粮食军需的仓库或驻军的营房。

显然,商汤的这个舒适的老窝已经与后代城池相去无几,只是迷你一些,而且可以分成uptown和downtown两部分,就像现今的纽约一样。商汤的宫城是downtown,在南城,庄严优美,是贵族游乐居住上班之所。平民区则在uptown,北城,往往是些半地穴式的坑屋,里边是低矮的土床,还保留着神农氏时代的习俗一直没变,而坑屋里平民一般都是在手工业场上班的工人,可怜的上班族。

城外顺着城根,也有一些居民,居住条件好于城里,都是耸立地面上的小房子,方形或长方形的,屋檐是两面坡顶,修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之上,里边隔出不同功能的小室。这也并不奇怪,这就像现代的城郊住户往往住的比城里宽敞一样,城外的房价低啊。事实上,城外虽然住的宽敞,家底还是不如城里人殷实。城里人虽然住坑屋,但的往往屋门口埋着人殉的骨头和脑袋,这就像停放着一辆辆私家车,是有钱人的奢侈表现――能弄点“人殉”装点门庭的,必是手头宽裕之人。

商汤坐在新修建的商城里,总结夏桀失败的教训。夏王朝的灭亡,跟连年的亢旱有关。亢旱导致民生凋敝,经济滑坡,国家继而发生动乱,在野心份子(即商汤)的捣弄下分崩离析。商汤虽然被古人美化成“汤圣人”,他的新立,也没有使天气发生要下雨的意思。汤先生很焦急,因为上帝不给他面子,难道我也像夏桀那么昏聩,招引这样的天罚吗?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5)

“上帝”这个词在中国早就有了,商汤时代我们开始屡次提到它。商朝的甲骨文里经常有“上帝”,是级别最高的神,人们祭祀的对象,代表着虚无世界的最大力量。《尚书》、《诗经》、《史记》这样的书中,上帝一词更是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完全国产的词。后来明朝传教士汤若望先生,为了让基督教在“顽固”的中国人之间流行,就从古书里翻出“上帝”这个易于接受的中国词,来译他那个God.现在人们一说上帝,好像他的模样事盖高鼻梁大胡子卷曲头发的老外,其实,在商汤时代的人们心中,自有一个中国化的上帝在。

加入我们替商汤设想一下,我们商朝人的上帝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他梳着清朝人那样的大辫子。从商代墓葬中大量发现的形象资料看,商朝男子多是梳辫子,而且式样较多,有从头顶正中编起一条辫子,然后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也有将头发编成辫子,盘梳于顶的(阿Q那样――也是清朝的)。商代妇女的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大姑娘梳辫子,小孩子梳两个小丫角。人们在头顶上辫子根部还插簪子。甲骨文里的“夫”字,最上边一横就表示男子发顶上的簪子,以示爱美之心,而“妻”字上面插簪子更多,使她的脑袋像一个鸟窝。

商朝的人们比照天上的这位统治者“上帝”,把人间的统治者称为“王”。随着人间造神运动的蓬勃发展,商汤的继任者们把商汤这些早期商王捧上了天,称之为“下帝”,下帝与上帝平起平坐,最后干脆合为一体。商王的早期先祖们,就是上帝。

商汤的时候,商王还不能与上帝平起平坐。商汤表演“焚身求雨”,贞人拿着打火机,差点烧了他。贞人扮演了教皇的身份。贞人垄断着人间与上帝沟通的职掌,所以贞人对政事颇有发言权,这有点政教分离的意思。不过,到了商代后期,王权专制盖过了政教二元化,甚至经常烧了神职人员以求雨。神职人员从此大跌面子,甚至到了春秋时代,鲁国的僖公还要焚烧一个巫师和一个残废人来祈求下雨呢。

商汤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外丙”和“仲壬”相继走上领导岗位,分别工作了两年和四年,反映了当时人们短命的事实。夏商人的平均寿命是32岁左右――如果我生活在那一时代,现在已经该升天了。

接着,商汤的长孙“太甲”,在伊尹的安排下接班了。伊尹详尽地告诫了这个年轻人不要轻慢贤人的言论,不要疏远年高德望的人,亲近愚蠢幼稚的人,他总结了十种国君必须避免的过错:沉迷于酒色歌舞、贪求财宝、迷恋游乐,又警告他说:“哪怕您做的善事再小,也会使诸侯感到庆幸;哪怕您做的恶事再小,也会给国家带来灾祸。”可是太甲并不爱听他的这些老生常谈,很快就开始胡作非为起来。史料上说他不遵成汤之法,其实也可能是尝试着进行了年轻人的改革。但他的行为招来伊尹的讨厌。伊尹以太甲“暴虐、乱德”为理由,将他放逐到桐宫去为悔过自责。然后伊尹独自处理国家的政事,并接受诸侯的朝见,所作所为和商王没有什么两样。

伊尹作了三年国家负责人,按照一部史料《竹书纪年》上的说法,他最后被太甲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的禁闭,终于被关腻了,机智勇敢低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

伊尹的一生十分复杂,评论起来也很困难。他作了三年代理天子,用意或许都是好的,但以臣子的身份擅自放逐国君,这算不算篡国呢?这是困惑后代学者的一个大费思量的问题。其实,商朝初期,还没有发明后代的忠君思想,一个君主倘若不贤,臣子是可以驱逐他的。所以,伊尹的“大逆不道”之举在当时没有激起

舆论界的震惊和谴责,伊尹的后代继续在朝为官而没有遭受清算,伊尹的亡灵也

一并得到后代商王的隆重祭祀。

然而后代的学者习惯了把皇权视为至高无上、不可更移、九五之尊,看见伊尹驱逐太甲而自代,不由得暗自哆嗦,总不得劲。一方面,学者们承认伊尹是有着杰出贡献的正人君子,一方面他的行为又与篡国者无法区分。于是,后代学者花了很多功夫替伊尹遮掩避讳这一点。于是,在伪造的《尚书》一些篇章中,故事被改编成了这样:太甲被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复辟。伊尹有归还了王位,这就好像根本没抢过一样,似乎伊尹的历史“污点”自行抹去了。

在伪造的史料中,伊尹还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太甲的回答也充满文采和成语的雏形:“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伊尹很满意,就向太甲提出退休的请求,又写了篇文章,告诫商王要终生注意保持纯洁专一的品德,不要违背先王之命自甘堕落,治理天下要像张开弓瞄准目标以后再射箭一样,要审时度势,然后再发号施令。总之,罗索了好一通,伊尹才死去了。伊尹去世后连续下了三天大雾――似乎这样写,可以表示上帝也是给伊尹撑腰的。商王看见大雾,惧怕违逆上帝意志会导致天灾,于是用王者的礼仪埋葬了伊尹。

其实这是替地下的古人瞎操心。伊尹在当时本没有什么思想负担,也不需后人编造“还政”的故事为他开脱。“还政”这样的事,古今中外的现实中还从没听说过。太甲呆在桐宫里关着,一天两顿饭以外就傻坐着,又何从去判断他是否悔过自新与否并还政给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不受王位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束缚,就像商汤当初对夏桀的革命,伊尹取代一个不称职的君长(太甲)在当时理所当然、不假思索,也不会受舆论和良心谴责。当然,在忠君思想大泛滥的后代皇权社会里,自诩忠贞的老实臣子们,无端地替伊尹背上一大块心理负担。当惯了奴才的人,也替从前的人缺乏奴性而忧心忡忡。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6)

商王族似乎把手足之情看的颇重。太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沃丁、太庚哥俩相继即位,体现了兄终弟及的原则。沃丁、太庚这俩名号,奇奇怪怪的,好像中药的名字,其实这是天干地支组合出来的日期。商人把一年分成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甚至更多,月有大月和小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但当时没有阿拉伯数字,日的记数就以干支循环来标识。这一纪日法,被后代沿用了三千多年直到近代。

一位商王死的那一天的干支日,就演化成沃丁、太庚什么的,准确说这叫“庙号”――意思是这位商王的“骨灰盒”进入宗庙时候的编号。人们依照这些骨灰盒编号,排定给他们的祭祀时间。每隔十天要祭祀一个商王,随着死掉的商王越来越多,到了商朝末期,完全祭祀一遍祖宗,需要一年时间(末代商王大约可以体会到“历史的沉重感”吧)。

“骨灰盒”编号为太庚的这位爷进入祖庙以后,他的儿子“高”、“?啤薄?“密”哥仨相继做了商王,死后骨灰盒编号分别为小甲、雍己、太戊。他们都没有什么值得一谈的作为,除了这时候商朝开始衰败以外,方国常常不来朝见。在太戊执政的第七年,宫殿的门前,长出了一颗桑树和楮树,俩树在早晨的时候还是小苗,到了黄昏已经合掌粗了。而且两树互相搂着抱着,合生在一起,姿势也不怎么雅。太戊非常恐惧:“是不是上帝和祖先神灵对我不满意,跑到宫殿前来吓唬我啦?”

伊尹的儿子“伊陟”这时候作首席政务官,说:“臣听说,妖邪不能战胜道德,现在有妖孽出现,说明您的政策可能出现错误了吧?”太戊于是努力地改进工作,这两棵树很快就枯死了。商朝从此复兴,诸侯又都来朝拜。伊陟赶紧大肆宣扬太戊的德政,说是得到上帝的福佑,妖树也惧怕而枯死了。为了报答上帝的福佑,太戊命令一名叫“巫咸”的神职人员在王都郊外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

巫咸组织男女演员,排练“玄鸟堕卵,简狄取而吞之,生下商人先祖子契”为题材的舞蹈《桑林》,给上帝观看娱情,一边还有铙、铎、磬、鼓打击乐器的伴奏。巫咸还有个儿子叫巫贤,也接班当了神职人员(但巫启贤是不是神职人员,就不知道了)。

被桑树精和楮树精吓坏了的太戊死后,儿子仲丁继位。从仲丁到盘庚的十位商王,印证了“兄终弟及”制的悲哀。“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这是弟弟对哥哥的思念,但是对于君王之家,弟兄之间的骨肉相残,不共戴天的蜗角之争,使得他们想有片刻的手足温存,简直都是奢想。商汤时代制定的“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本身就潜伏着动乱的因素。因为继位之弟往往不肯把王位再交还哥哥之子,也就是说,他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出现哥哥的儿子与弟弟们的儿子,争夺王位的局面。这种落后的继承制度,我们在后来春秋时代的吴国还会再次看见,并且在骨肉相残过程中成就了一名叫做专诸的刺客。

这十位王中的第一位“仲丁”,就是经过一番斗争而上台的。仲丁一上台,就采取迁都的办法,目的是离旧王都(大约在河南偃师)远一点,摆脱敌对王室贵族的牵绊,就像狗一旦捉到了骨头,一定叼着逃走到没人的地方去吃一样。

仲丁东移五十公里迁都到河南荥阳,就高高兴兴地死去了,他的弟弟外壬却过的不爽,听说王畿以东两个诸侯国叛变。一个是有莘氏的后人,一个是夏禹时代工程师奚仲经营过的地方。这两个部族都是当初商汤革命时的协同军,如今叛商,是一计很响的耳光,很大的震动。于是外壬的弟弟“河??甲”继位后,北上两百公里迁都河南内黄地区以缓解内焦外困的局面。河??甲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诸侯和方国的区别在于,方国在商王朝版图

最外圈,关系也最疏远,是异族人。诸侯是家里头人,位置在商朝王畿地区与方

国外环之间的缓冲地带,乃王室成员及商族姻亲分封出去而建立的。商王与外环

的方国联手夹击,支付了叛乱的诸侯,有点像请邻居帮自己一起管教孩子。)

在崭新的都城里,忧烦却全是旧的,没有稳定的情绪。到了晚年,河??甲的心境

就给无形的风团搅动了。河??甲一死,王族内又产生了争权夺利的斗争,河??甲

的儿子没能继承老爹的财富,而是把王位输给了河??甲的哥哥前任商王仲丁的儿子祖乙。祖乙照例叼着肉骨头逃跑,去了山东鱼台或者河南温县地区关上门当王。辅佐他的是巫启贤先生(对不起,巫贤,是巫咸的儿子),据说再度复兴了商朝的王业。接下来的几个商王过了一段平淡的日子再次爆发内讧,当局面失去控制,只好又采取迁都的老办法,去了山东曲阜地区。王朝内部的政治局面如此

不堪,诸侯、方国也就乘机发展势力,不再向中央进贡朝见,这一烂摊子终于摆

在了著名的新商王盘庚先生面前,时间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汤立国后的第三百

年。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7)

每到半夜――相当于现在四点钟的时候,盘庚就睡不着了,即便喝上一些酒,也没有睡意。酒精的力量使得他头颅闲适又虚无。夜已极深,所余下的又已很薄,盘庚便坐起来,点上原始蜡烛――芦苇的烛芯被布条裹上,布条再浸以油脂,等着天亮起来。

盘庚思索的事情,我们谁都不知道。在盘庚以前的一百多年间,商人突然迁都了四次,盘庚也要追这个时髦。商人为什么要迁都,古往今来总说纷纭,最流行的解释是躲避水灾,不过,商人迁来迁去,一直在黄河两岸不远,并没有躲开水。另一种说法是反奢侈,说城里的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有贝壳),而穷的越发叮当响,贫富斗争,搞得社会不安定,所以搬迁一下,富人被迫丢下好多财产宝贝,穷人也有了新的创业机会。迁到新的艰苦的地方锻炼,也去掉了奢侈之风。不过,古今中外的政府无不是往富饶舒坦的地方扎堆,像商人这样用自我找罪受的方法淘汰奢侈之风,还很罕见。并且商人几十年就迁一次都,应该还没来得及积聚得多奢侈。还有人认为当时的农业属于粗放经营,一块沃土耕种久了,慢慢失去肥力,所以需要不断变换耕作的地点,就像在固定一个饭馆吃腻了的人要换个饭馆一样。不过,仅仅为了改换耕地,何必一定要迁徒到很远几百里的地方,附近百十里就没有好地吗。并且当时也未必是破坏式地开发土地,伊尹还曾经教大家施肥灌溉,不至于几十年就把土地搞疲惫了――长安作为国都上前年,土地也没有一下子完蛋。

盘庚在给群众代表训话的时候,也没有向我们暗示迁都的原因。事实上,我认为,商王更替的王位争夺导致了新王倾向于变换政府办公地点,以求脱离敌对势力干预、掣肘甚至威胁。在盘庚时代,“兄终弟及”或者是“父死传子”都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明确,位子传给谁因而变得暧昧不清。从事实上看,“兄终弟及制”已经不是那么不容置疑了,死去的商王把位子直接传给儿子而不是交给自己的弟弟,在前代也颇有旧例可循。盘庚作为弟弟接了哥哥的班,而没有让哥哥的儿子接班,这使得他难免心情不安。哥哥已经经营曲阜地区很多年,曲阜这里是哥哥一家(含哥哥的儿子)所管熟了的地面,到处都有哥哥一家的老部下与支持者,势力盘根错节。盘庚每到夜晚都担心有“专诸”那样的家伙破窗而入,志愿为哥哥的儿子取回王位。这也是他四点钟就爬起来,握着青铜短刀不敢再睡的原因。盘庚有理由让自己离开,去一个艳阳高照的安全地方,享受自主自在的王者快乐。但是盘庚在群众集会上只是一再强调,迁都乃是先王(祖先)的意旨。

盘庚说:“我们的先王总是保护人民,总是为人民利益而搬家,从不留恋原有的都邑。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先王们的故事呢?我想搬家,以安定局面,但是你们不能体会我心的苦处,反而大大地糊涂起来,发生了无谓的惊慌,想以你们的私心来改变我的主张,这真是你们自寻苦恼。譬如乘船,你们上去了,只是不解缆,岂不是坐待船朽吗?若是如此,不但你们要沉溺,连我也要玩完。你们一点

也不审察情势,一味怨恨,试问这能有什么好处呢?”盘庚心思不敢直讲,把话说的含糊其词,难怪人们不理解他,于是他只好借助恐吓:“以前,你们的前辈

事奉我们先王,非常老实。现在,你们不听话,贪恋贝壳和美玉,不肯离开这

里。我们先王就会在地下告诉你们的前辈,让你们的前辈好好整治整治你们,到

时候你们受罪该死就晚啦!现在我的计划已定,谁要不从,我就割谁的鼻子,灭

了种,一个都不留。”

大家吓得一捂鼻子,只好跟着盘庚上了已经准备好的船只,抛弃就有的财富(除

了成串的贝壳方便套在脖子上带走,其它粮食房子都没法要了),开拔去了商汤

从前的旧都――河南偃师地区。反对派的贵族们也明白这次迁徙削弱了他们的势

力和财富,到了新都,将不再具备从前的地位。但不等他们犹豫,已经被裹着来

到偃师,一看到处都是陈旧不堪、破破烂烂,过惯了好逸恶劳的生活的他们,更

加来气了。于是开始散播流言、盅惑人心,开始向盘庚叫嚣。他们说:“盘庚不

是借助先王地意旨吗,那我们就搬出比先王更厉害的上帝来。我们要求占卜。”

占卜,是把居住在缥缈天上的上帝的意见,传达给三维空间中的人们的一种

途径。上帝将向人间投下一种阴影,人们来阅读这种阴影,作出极具价值的结论

和预言,告诉人们搬家的事到底对不对。这种宝贵阴影,都投在什么东西上呢?

答曰:投在牛羊骨头上,也投在乌龟壳上。乌龟由于活的长,见多识广,成为占

卜最好载体。最灵验、效果最佳。于是乌龟盖子脱颖而出,越来越受到人们青

睐,而生活在中国大地河流湖泊上的乌龟们,则倒了大霉。

当贵族们要求盘庚举行隆重占卜仪式,请求上帝旨意。盘庚是个年轻人,不怕

叫板,立刻命令神职人员在乌龟壳上(多数是乌龟肚子那块壳)刻下当时开始出

现的甲骨文,用甲骨文提问上帝:“迁都是对!迁都是不对!”这是一个双项选

择题,让上帝选择正确答案。当然,有时候还出四项选择题,比如:“其自东来

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这是向上帝问雨从哪个方向来。

问题旁边还刻上出题者(神职人员)的名字以及出题时间。而载有题目的卷子,

就是这个乌龟壳。

接着,神职人员在乌龟壳背面钻几个浅窝,用火烧灼浅窝,就会开裂出一

些纹路,这些纹路就是上帝在考卷上的作答。神职人员赶紧判卷子,这需要专业

训练,他们能够从纹路翻译出上帝的语言。上帝回答的很细致,比如“大雨”、

“小雨”、“雨小”、“雨少”、“少雨”、“多雨”、“疾雨”、“雨疾”、

“雨不疾”、“纵雨”、“延雨”、“退雨”、“去雨”,看得出上帝是个有耐

心的人。神职人员把翻译出来的意思刻写在烧灼纹路旁边,这叫做“卜辞”。

关于这次该不该迁都,上帝的答复(卜辞)是:“迁都不对。”――不知道上帝

是怎么搞的,总之,神职人员从纹路上读出,迁都是个历史错误。盘庚的脸立刻

绿了,反对派的贵族们则欢喜雀跃,恨不得立刻跑在城里乱喊。

不过呢,人们也意识到了占卜可能不准确,上帝要是不知道信口胡说怎么办,或

者上帝喝多了瞎说怎么办?于是采取反复占卜的办法,多问问不就准了吗?于是

隔上三五天,又问同一件事,看看上帝是否忘了上次撒的谎。另一个办法是同时

使用好几块乌龟壳,问同一件事,然后看看一致不一致。一般是三块骨头,商王

拿着一块卜,占卜经理和占卜副经理各自拿一块,这也就是“三人为众”的原始

出处,表示三个人的意识可以代表众人。

经过三次占卜,上帝的意见非常明确,都是不应该迁都。盘庚的脸色变成紫

茄子,朝着无辜的神职人员投去愠怒的一瞥,并且当即耍赖,说上帝的意思不

准。他再度把贵族和政府大员(据估计有两百人左右)们召集起来训话:“像你

们这样,这几天来到处乱跑,擅用谣言煽动人心,恐吓大众,毒害小民,不把我

规诫小民的语言,准确及时向下传达。这样闹下去,当然就会像上帝说的,迁都

成了一件坏事。占卜不占卜,还有什么意义!我是根据先王的法度办事,我没有

失德之处,你们不要忘了,我的威严好像烈火一样旺盛,我是你们的王!你们遵

从我,就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不紊(成语出处)。要知道,即使你们象野

火一样在大地上焚烧,使人近前不得,但我就能有力量来扑灭。如果一定要弄到

这种情况,那是你们自己惹出的祸患,就不要怪我错待你们了!”

盘庚发了一通火以后,擦擦汗,又转而和颜悦色,劝诫政府大员们办什么

事都要同心协力,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再闹了。最后又说道:“过去,我的先

王和您们的前辈,一起过着安乐而勤劳的生活,我怎么会对您们动用非分的刑罚

呢?如果您们乖乖地继承前辈勤劳地传统,我决不会掩盖你们的美德。国家治理

的好了,是大家的功劳;治理的不好,是我一人的过失。从今以后,你们努力做

好份内的事,不许乱说乱道。我也会把你们的前辈和我的先王一起祭祀,好了,

让我们一起恢弘上帝和先王的意志,不要贪财聚货,而要施民以德,一心建设家

园吧。”

反正都已经来偃师了,人们看看再闹也没有真回去的可能,反对派们发现人群的

热点已经转移了,大家热衷的东西都是建设新家园了,在偃师好好的生存下去是

第一要事,这时候大家都需要选择一个主心骨(那就是气质刚强的盘庚)来依

赖。没有人还有闲情逸致跟着反对派折腾。并且迁都也打乱了反对势力的格局,

削弱了反对派的实力,重组之后的社会,盘庚成为人们拥护和依赖的对象,并在

新的家园重建起另一番秩序与生活。据说百姓由此生活安宁,商道复兴,诸侯来

朝,形成商朝中期的一段人心振奋的时光。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8)

盘庚在位二十几年死去,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这反映了当时王者权力还不是极端牢靠,人们可以把它像皮球一样夺来夺去。真正情况有了转化是在盘庚的侄子“武丁”继位之后,“父死子继”成为商王继统的常例,其它家族没有能力插嘴窥视,政治从此走向稳定,这是王权加强的一种表现,从此也几乎没再有迁都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有理由把武丁想象成一个非常powerful的君主,类似汉朝的汉武帝。中国真正崛起为世界文明大国,也是从武丁时代开起。

首先是武丁时候,中国全面步入青铜时代。作为文明象征的第一标志,青铜在最早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就偶然出现了。黄土高原上渭水上游甘肃东乡县,有一把铜刀和一些铜块出土。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天下第一铜刀”是可以砍人的青铜武器。其实它只是水果刀,长四寸,连切西瓜的刀都算不上。此后中国大地上的青铜器一直寥寥无几,不能取代石器作为社会的主要工具,最多算是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

一直到商汤时代,青铜器也都是小件的规格,铜指环啊、小锥子啊,小铃铛啊,小箭头啊,最大的是个酒杯,也只有十二公分高,数量也极少,总共发现的只有十几件。到了商朝中期的武丁时代,青铜器的数量种类体积明显高涨。首先人们找到孔雀石,孔雀石颜色翠绿,晶莹可爱,很扎眼,人们都想把它烧一烧。它含有氧化铜,烧得时候加入锡石,达到960度而熔化,冒出青白之气――就是所谓“炉火纯青”,于是得到青铜,含有75%的铜,25%的锡。青铜硬度大、表面光亮,可以经过锤炼做出很细很薄的生活器具(比如饭碗和小勺子,还有尺子)。青铜工具的出现,使得计算器械、测量工具成为可能,客观上促进了建筑、天文、历法的发展也为书写甲骨文提供了锐利的“笔”。

武丁时代,青铜开始渗透进人民生活,做饭有青铜的鼎、鬲、?[、甑;盛饭的有簋、庇、豆、罐。不过这些都是大家伙,限于有钱人家享用。老百姓还是用陶器的。不过老百姓洗脸可以有盘、盂;工人和农夫用的是斧、锛、凿、锥、锯、铲、耜、钻、鱼钩等等,都是青铜的。此外,还有车马器、建筑部件,比如青铜的钉子。人们还铸造铜贝壳作为货币,以补充真贝壳的不足。生活中,凡可以使用青铜的,几乎都有用青铜制作的。

生与杀是一对矛盾,青铜用于生产农业的同时也用于杀人。这时期主要的青铜兵器有戈、矛、钺、短刀,还有少量的戟和大量的青铜箭头。箭头是一种消耗性的武器,没有大量的青铜储备,不敢多铸箭头。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后世流行的短剑。青铜头盔倒是有了(这是从前蚩尤所向往的东西),约20厘米高,顶部有一个插缨羽的小管,左右及后部向下伸延,用来保护颈部和耳朵。有的头盔前部还作成凶恶咆哮的虎首状,以在心理上造成―种恐吓敌人的气势。安阳地区一座坟墓中曾出土成捆的矛七百多件,足够武装起一个城邑来。这些青铜兵器――戈、矛、钺,当是重装步兵的装备,若再配置以两马战车,排布成―定的阵形,那军威严整、士气高昂的样子,是令人生畏的。

在生与死之间,还有一种界乎二者的状态,就是醉。醉生梦死,是喜欢喝酒的商朝人的常态,贵族把吃不完的粮食酿酒,还选择特殊的香草加进去,酿出的酒芳香扑鼻,使得大家都变成了豪饮的酒徒。后来他们因为喝酒太多而亡了国。商朝人弄出很多的饮酒器,爵、觚、觯、?小⒆稹⒑?、卣,这些字型奇怪的东西功能也多多,等未来谈到帅哥商纣王的时候再介绍它们。

酒器和鼎、鬲之类的炊器,以及还有钟、铃、磬、钲等乐器组合成不同规格的“礼器”,象征商王族的显赫地位,主要用在祭祀和宫廷聚餐的场合。这些礼器形态塑造出令人恐怖的气氛,威严、狰狞,表面的兽面纹、云纹、雷纹、弦纹、连珠纹、圆涡纹让人眼花缭乱,镇慑和迷惑着每一个带着平顶帽的商朝小民。现在这些礼器都被挖出来了,累计多达数千件,最大是鼎,常在一米来高,重量相当于一个成年大胖子,上面都是铜锈,说实话,铜锈有毒,用青铜鼎煮肉、用青铜杯喝酒,对身体不好。

铁锅当然对身体无害,不过当时没有铁。中国这时候距离铁器时代还有一千年,不过商朝人倒是发现利用了一点陨铁。这些来自外空的陨石含有大量的自然铁,商人把它锻打为铁刃,嵌在铜钺(大斧子)的刃部。商人也意识到,铁比青铜来得更加锋利。铁刃铜钺这好东西现在只挖出了一两件,流传在美国一个博物馆保存。

中国步入青铜和铁器时代依次都晚于西方。当武丁时代的古代中国人滚着爬着以落后西方(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埃及)两千年的步伐进入青铜时代,西方局部地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西亚两河流域北部的赫梯王国率先冶炼和使用铁器。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埃及法老得到少许铁片,锻打成刀,视为珍宝,用黄金象牙配其刀柄。铁器给了赫梯人以力量,使得他们迅速崛起之后对两河流域和埃及地区构成巨大威胁。埃及法老动用倾国军马北上与赫梯人展开一场古代世界的最打规模恶仗,双方各自动用了两千辆战车和各自两万战士(这是个天文数字,我们商汤革命的时候才有七十辆战车,六千人)。由于埃及法老孤军突进,遭到围攻,拼死抵抗,情急之下甚至放出护身的战狮扑向敌人。幸亏赫梯军人因抢动财物而队形分散,埃及援军亦及时到达,才避免了法老的被俘。这场发生于我国商朝中期的西方大战,又以拉锯战的形式持续了十年,终于把埃及帝国拖垮,从此由盛变衰,四分五裂,不断遭受外族人的侵袭的局面持续了一千年,直到公元前525年(我国的春秋时代),埃及被新兴崛起的波斯帝国吞灭之,从而彻底宣告了埃及文明的终止。西亚两河流域的新巴比伦王国和文明,也是同一时间亡于波斯帝国之手。

家园 【潇水文摘】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五章 商祖烈烈 (9)

文明的第二个标志是文字。人们在殷墟,也就是商王武丁的都城(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地区),发掘出了十五万片甲骨,五千多个单字。这些一度被人当成“刀尖药”用以治疗外伤的药材,经过有识之士鉴定,才知道是“殷人刀笔文字”,亦即甲骨文。

和西方文明社会不同,西方文字的产生是为了生产和商贸服务的。比如苏美尔人为了管理好牛羊群和土地财产,就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记录来往账目。埃及象形文字则是为了登记法老庞大的税收事务。而商朝的甲骨文却是为政治、宗教服务的。为了向上帝及其政府班子(风雨雷电诸神)、地面山川河流诸神、祖先诸神(先王),探听气象预报、农业产量等等重要资讯,人们借助占卜并且把占卜所获资讯记录在甲骨上,成为甲骨文。作为回报,商王不辞劳苦地举行针对各位神祗的祭祀仪式,来馈劳这些信息提供者。这是古代的IT产业。

武丁把上帝当成了他的优质客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经常在甲骨上刻下文字,询问上帝这会儿饿不饿。如果饿,那请问哪一天想吃什么东西,我祭祀的话用什么牲口,是想把牲口烧了吃还是喝血比较好,想一顿吃多少牲口呢?酒肉是取悦他的主食,吃肉的时候要不要喝酒呢?当然,上帝的胃口很刁,武丁要用白牛、白羊、白犬、白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白色是商朝的上色,就好比明黄色之与皇权时代的中国。为了表示虔诚,人们并不吃掉这些祭品,虽然饥饿的老百姓跑进祭庙偷吃牛肉的事件曾有发生。动物们的body在祭祀仪式结束后埋在旁边的坑里。必要的情况下,祭祀上帝也可以杀人,一般早期是杀小孩多,小孩比成人经济些,肉嫩上帝也爱吃。随着时间的推移,商朝人杀成年俘虏成为时尚。

看见武丁对上帝这么好,商朝先王们的在天之灵不高兴了,经常由于某种原因――比如说,没有及时得到祭品的安抚,或者阳间的商王品德行为不好,先王们的亡灵于是降下祸祟疾病给商王以及他的媳妇、臣子们。于是武丁总要反复通过占卜询问是哪些先王或者先妣(先王的媳妇)正在降下祸害。在这里,他使用多选题的形式来向先王们提问:

惟父甲害王?

惟父庚害王?

惟父辛害王?

父甲、父庚、父辛分别是武丁的伯父阳甲、盘庚和小辛。武丁希望他们某一位站出来承认自己造祸。至于其生身之父小乙,武丁也没少跟他打听事。比如武丁有一次牙疼(这是他的老毛病了),就拼命询问爹的在天之灵:“疾齿,御于父乙?”意思是,我牙疼死了,爹啊,是不是你在天上给我捣乱。

武丁作为全国级别最高的巫师(神职人员),同时他还身兼数能,是最有权威的趋鬼医生。当时制造疾病的除了上帝、先王,还有山精水怪、魑魅魍魉(是一些植物动物死后的鬼)。它们往往住在黑乎乎、茂不见天日的森林里、河流水滨旁。平时他们附在草木上随风摇摆,时机成熟时就会随着风刮进城里,附在它所“喜欢”的人身上作祟。家人就闹病了,上吐下拉,浑身冰冷。必须请神职人员来跟它沟通,给它做思想工作,请它离开。这个过程也就是念咒,咒语的内容通常是祈求,请它罢休、离开。不同的病,源于不同的鬼怪作祟,要念不同名目的咒,就跟现在吃不同的药片一样。所以早期巫医不分,巫师担任医生的角色。

如果念了咒还不能沟通,鬼怪偏不屈服,神职人员就动真格的了,拿桃木鞭子抽这鬼(其实是抽人),最终把它赶回森林水滨去。在这种治病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针灸,就是刺那造病的鬼。甲骨文“殷”字像一个人肚子有疾,另一人手持针刺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所针刺的不是人,而是藏在人肚子里的小鬼儿。在刺鬼的练习中,摸索出针灸的刺穴技术。所谓“妄刺”,就是指到处乱扎,正可用来形容这种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

商代的神职人员也会让病人吃五花八门的草药和虫子,以加强趋鬼的效果。这个东西积累摸索到了现在,就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中药,很多已经相当灵验。我们从商代出土物中找到了几百枚以上的骨针,以及分装在罐子里的药用植物果实或种子,桃仁似乎是当时人们最爱吃的家备良药,木樨和大麻籽也不错。

武丁作为巫师、医生、求雨者、牙痛病人兼自我诊疗者,还是一个妇女产男产女的预测者,遇上难以决定的事情,比如牲畜发育状况的预测,农作物收成年景的预测,出猎会不会遭遇大老虎的预测,治病吃的药会不会头晕的预测,都要向上帝、祖先询问。如今我老家农村的老太婆, 遇有大事难决时还去占卦问祖先,也是成惶成恐,怕对祖先照顾不周,占卦前免不了烧上面值几百万的假纸币。未来我若在阴间,有子孙什么时候给我送上几个亿才好。

武丁还是一名成功的战争指挥者。当然成功同样得益于对上帝和先王的咨询。这里他继续沿用了多选题的形式反复打听:

“我去讨伐工方(一个方国),上帝会福佑我们吗?

我不去讨伐工方,上帝会福佑我们吗?”

一正一反进行占问,把问题刻在甲骨上,只需要上帝从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当上帝或先王做了回答(也就是那些经过烧灼之后甲骨后自然产生的纹路),武丁从中领会出上帝透露给他的资讯,并把纹路翻译成文字刻写在甲骨上。最终当战事结束后,上帝的预言是否如验,还要补充记录在甲骨上。这样,一块甲骨就记录了武丁战争行为的整个过程,成为我们研究那段历史的依据。

借助占卜这类有益民生的魔幻工作,武丁联络人神感情,提高了自己的威信,获得人们的顶礼膜拜和顺从,不断加强了他的王权。不过,想在坚硬的乌龟壳上刻字,没有把子力气可不行,即便使用青铜工具。有人做过模拟尝试,结果把字刻的歪歪扭扭。可见,多才多艺的武丁又是个蛮有力气的书法家。武丁告诉我们说,横和竖比拐弯和圆弧好刻。这就导致了汉字方方块块的模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