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 史学界对诸葛亮的评价问题由来 -- 啊啊啊啊

共:💬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转载] 史学界对诸葛亮的评价问题由来

......

由此可见,诸葛亮既非大政治家,也非大军事家,其治国、用兵之才能和成绩,都甚为平庸。那么,他又是怎样从一个并不算杰出的历史人物演化成一位近似神仙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的呢?仅仅归咎于小说野史,是不公平的。我们还必须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起。

  《晋书》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太低。陈寿称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60>。其将亮比之以管仲、萧和,如此盛赞,何以《晋书》还不满意呢?《晋书》载:“或云丁仪、丁?M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嘉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又称:“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唯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61>其意责陈寿非良史,因私怨而不为丁氏兄弟作传,且故意贬低诸葛父子云云。受《晋书》的影响,后世乃有称寿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62>者。

  陈寿真非良史乎?北魏崔浩却对此持相反的意见,浩云:“承祚(陈寿字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按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63>清人王鸣盛亦称寿“入晋后,撰次亮集表上之,推许甚至,本传(指《蜀书?诸葛亮传》)特附其目录并上书表,创史家未有之例,尊亮极矣”,而谓《晋书》“好引杂说,固多芜秽,此亦其一也”<64>。同时代的赵翼也持相近的观点,并责《晋书》是“不识轻重”、“无识之论”<65>。近世史学家范文澜、缪钺等亦以为陈寿之为诸葛亮立传,并不存在所谓歪曲事实的“曲笔”――刘宗华、惠英二位先生在《陈寿评价诸葛亮曲笔辩》<66>一文中对此问题有着系统的阐述。

  然则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真的很公允吗?他虽没有丑化亮,但有没有故意美化亮呢?细察其文,单独为诸葛亮立一传,“特附其目录并上书表,创史家未有之例”<67>,并用了足足一百五十一个字来总评亮,篇幅远远超过魏武和汉昭烈。原因何在呢?其实很简单,寿为汉臣,入晋后心怀故国,故借治史抒发其《黍离》之悲。晋受魏禅,以魏为正统,视蜀、吴为割据,寿不敢过赞刘备,遂深移爱于诸葛亮也。其情可悯,但后人却不能不有所鉴别。诸葛亮之本传固然天花乱坠,《蜀书》的其它篇章中,却如上文所述,颇多于亮不利之蛛丝马迹,由此亦可见寿实甚溢美亮也。

  其实在晋初,士大夫多讥诸葛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68>,而郭冲、陈寿等独发议论,赞崇孔明,是为其形象偏离历史真实的开端。延至东晋,又有习凿齿、孙盛、裴松之之流,更目亮为天人。松之于刘宋时为《三国志》作注,广搜“亮之异美”<69>,取舍之间,其仰慕之情毕现。史学和文学一贯是为政治服务的,习凿齿等人之褒亮,当然亦有其历史原因和政治动机。习氏生活的年代,正是权臣桓温把持东晋朝政,废幼帝,谋篡立之时。史载:“是时桓温觊觎非望,习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引世祖讳炎兴而为禅受,明天心不可以势力强也。”<70>很明显,习氏是借古讽今,以诸葛亮总揽朝政而不谋篡示天下,并说桓温也。

  此后,历代多从陈氏、习氏之言,诸葛亮之仁智忠勇遂成定论,诸葛亮之平庸奸狡则湮没无迹。且亮之一生于陈寿笔下,着墨最多者非其用兵,非其治国,而是过江东说孙权一节也。故亮之形象,初为策士,次政治家,殆至隋唐才始有智将之变。

  诸葛亮这个名字,经常和“八阵图”联系在一起。所谓“八阵图”,一是指诸葛亮使用过的兵家之阵法,二是指奉节县长江岸边的一片天然石碛,传说为诸葛亮所布军阵。唐代大军事家李靖极尊崇亮,将其与孙、吴、穰宜、曹操等并列,论及军阵,直称“诸葛亮八阵法”<71>。而实际上,八阵图古已有之,绝非诸葛亮自创(一九七二年山东出土的《孙膑兵法》即有《八阵篇》,宋代王应麟亦称东汉窦宪“常勒八阵击匈奴”<72>,等等,例证不胜枚举),而李靖所以有此言,必是当时民间俗传如此,乃至鱼目混珠耳。

  作为胜迹,《水经?江水注》中说:“江水又东径诸葛亮图垒,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今以水流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73>至唐杜甫则诗曰:“江流石不转”<74>,刘禹锡更云:“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有诸葛亮八阵图,聚石分布,宛然高存。峡水大时,三巴雪消……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唯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动。”<75>两相对比,《水经》之“下处磨灭殆尽”者,实也,后人所谓“行列依然”云云,则虚妄甚耳。小石堆成阵图,而竟至大水六百年不能毁损,其非神物而何?此神物诸葛亮造成,亮非神人而何?可见唐之前其犹人也,唐以后已化而为神矣。

  亮之神化,别有二证。《隋书》载史万岁南征事迹:“行数百里,见诸葛亮记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76>《四分律抄批》又有亮死后“踏土照镜”<77>,缓缓撤兵,司马懿卜其未亡而不敢追,所谓“死诸葛亮怖生仲达”<78>故事。能料数百年后事,能死而诈生,此何人耶?而正史、俗传至此已皆目亮为神,是无可疑矣。

  至于隋唐诗人赞亮之作,亦甚乎多矣。李白云:“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79>李频云:“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80>刘禹锡云:“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81>等等。对诸葛亮最为崇仰的要算老杜了――诗曰:“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82>又曰:“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象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83>生逢安史之乱,生民之惨有甚于汉末者,则企盼有如传说中的诸葛亮之类大贤出现,又岂止杜甫一人?亮不过自比管、乐,工部却更赞其为伊、吕,“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84>,是痛心疾首有志且有力于王室复兴一如亮者之不再也。殆至南宋,陆游有诗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85>,陈亮也以为“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86>,盖其时势及二人之心情与工部略同耳。

  裴松之以蜀汉为正统之说,起初并未被历代史家所认同。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便依旧按曹魏纪元分卷,自然其对于诸葛亮的论述和评价,也与《三国志》大同小异,既没有《隋书》等所包容的杂秽存在,也没有在《三国志》的基础上,给予更进一步的美化。靖康以后,金人占据中原,南北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的三大战略出兵要点,一则淮东,二则淮西,恰为故吴攻魏的荆扬前线,三则四川,又仿佛诸葛亮北伐基地。李纲尝上书赵构,言淮西之重要:“荆湖,国之上游,其地数千里,诸葛亮谓之用武之国。今朝廷保有东南,控驭西北。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带,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使四川之号令可通,而襄汉之声援可接,乃有恢复中原之渐。”<87>当时形势,与吴蜀联合、共拒曹魏何其相似?南宋士大夫如陈亮、陆游等尊崇诸葛亮的原因,可不言自明矣。

  至于当时民间,诸葛亮的“神道”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在南,已有讲唱三国故事的平话出现,其于亮“神迹”之渲染,下文另述;在北,也有金院本《十样锦诸葛论功》、《赤壁鏖兵》、《七捉艳》、《舌智》、《庐江祭》等,成为元代诸葛戏的前身。

  元代杂剧,有关诸葛亮事迹的剧目更是层出不穷。仅今天可知的,就有《诸葛亮博望烧屯》、《诸葛亮挂印气张飞》、《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隔江斗智》、《孔明收取阳平关》、《诸葛亮石伏陆逊》、《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等不下数十种。其中大部分已佚,但从其名目中可知,火烧博望、祭东南风、三气周瑜、八阵图困陆逊等虚构的情节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从尚存的几部杂剧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民间文学对诸葛亮的再塑造是如何的有趣。如《博望烧屯》,前半部叙述三顾茅庐请诸葛。起初孔明死不下山,突然赵云登场:“奉命镇守新野,谁想甘夫人生一子,主公不知,某亲自卧龙岗报喜去。”<59>孔明听闻,立刻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答应下山了。缘由何在?――“我观玄德公喜气而生,旺气而长,我所以下山去也。”<88>然后是一篇惊人的《隆中对》:“曹操七十二郡,按着天时之地;孙权现居江东八十一郡,按着九数,乃地利之方……吾观玄德公可住西蜀也……西川五十四州,五见四,也是个九数,是人和之地。便好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9>这是诸葛亮吗?整个儿一个妖道!而在这样神乎其神的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于《演义》中描写诸葛亮还仅仅“近妖”而已,不能不承认这确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元刊本《三国志平话》,已具《演义》的雏形,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描写诸葛亮的吧。“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90>这是他的出场,终场呢――诸葛病殁五丈原,时司马懿在魏营,“至当夜,狂风过处,见一神人言:‘军师(孔明)令我来送书。’司马接看书中之意,略云:吾死,汉之天命,尚有三十年。若汉亡,魏亦灭,吴次之,尔宗必有一统。若尔执迷妄举,祸及尔也。”<91>仲达遂急急退兵,不追蜀师。由此可见,它依旧没能脱出半神半鬼的俗文学老套路。

  直至罗贯中删芜取精,巧加润色,作《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形象才终于又部分地恢复了人的特点。罗本其人其事,正史不载,野史又真伪难辨;今人多称其为元末明初人,尝仕于张士诚,士诚败后隐居著《三国》以明其志,应当是比较可信的。也正因为贯中生于乱世,又有志于王霸之业,故其甚知兵也,他笔下的诸葛亮才真正有智将的味道,而不象此前的传说中,是只会玩弄妖法,或者干脆拾他人余唾的可笑角色(《江表传》中,载有诸葛亮射杀魏将张嗔的故事,就几乎原文照抄太史公《孙膑列传》的杀庞涓一节)。

  和平话相比,《演义》更接近于历史,更合乎于情理,在再度抬高诸葛亮的前提下,也抹去了前此传说中的许多神秘色彩,虽然诸葛“多智而近妖”,却起码没直称其“本是一神仙”。首先,《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把平话中许多本置于他人身上的功劳,都归之于亮了。如平话称周瑜草船借箭,又称庞统收服荆南四郡(元杂剧有《庞掠四郡》);到了《演义》中,却变成孔明借箭,周瑜反蒙在鼓里,庞统也直至诸葛亮平四郡、收黄忠后,才仕于刘备。其次,平话中某些情节有损于亮忠仁的形象,罗氏也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如平话称诸葛亮当廷斩却曹使,逼迫孙权不得不联刘抗北;又如平话叙述司马懿潜师以平孟达之乱:“孟达得知,写书于诸葛,诸葛不来,司马益近,孟达又写书于诸葛,诸葛又不来。孟达会其意,言:‘诸葛计也。’孟达自缢而死。”<92>前一段,罗氏全部删除;后一段,干脆改为诸葛亮反复书劝孟达小心,达不听乃致败亡,而其临死前的话也改成了:“果不出孔明所料也!”<93>

  平话于亮之北伐,叙述得毫无条理,前后倒置,且臆想甚多。如一出祁山,计除孟达;二出祁山,木牛流马运,取街亭,大破夏侯??;四出,马谡失街亭,馈妇人头面于司马,计斩张嗔;五出,周仓诈醉戏仲达……等等。《演义》理清了脉络,删其荒诞,并增加许多新内容,如弹琴退兵等,使北伐一段文字成为全书可与赤壁之战相伯仲的重头戏,也使诸葛亮的形象更为高大完美了。

  然而,元末群雄并起,各以实力、诈谋割据一方,虎视中原。除韩林儿以赵宋为号召外,其余徐寿辉、陈友谅、方国珍、明玉珍,包括罗贯中之主张士诚,无不僭号称尊,志在天下。因此罗氏的正统观念是比较淡泊的,反映在《演义》中,他并不以为刘备承继汉统是绝对的名正言顺,对于诸葛亮,他更欣赏其智谋和“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而非其对刘汉正统的坚贞不二。考士诚亦起于草莽,亦割据于地方,而其于苏杭间甚得民心,至今故老相传东吴王的事迹犹多,仿佛昔日荆蜀之于刘备。盖罗本或借孔明自况乎?亦非情理之外事也。

  到了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演义》,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百二十回本,由于历史条件和编订者世界观的不同,它与罗本原作相差甚多。首先,清统治者一贯标榜自己是为前明复仇而进关的,是绝对的正统,反映在毛本《演义》中,那就是尊刘抑孙贬曹的封建正统思想非常严重。因此,毛本竭力渲染刘蜀集团的仁义爱民,“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94>,在于诸葛,则删去了罗本反映其权术诈谋的几件事。如六伐中原,火烧上方谷之时,罗本臆造了亮设计坑杀魏延及其部下五百兵卒的情节;本来,魏延之死是历史上的一大冤案,诸葛亮诚不能辞其咎也,为了掩盖这一污点,罗氏故意费尽心力假造出脑后反骨、火烧魏延、踏碎命灯等情节,就文学手法上来说倒是相当成功的。不过火烧魏延实在有损诸葛亮的忠厚形象,毛本将其连根拔去,使人物更为高大平正,但也因此失了罗本原有的一份王霸之气。毛氏父子终究都是纸上谈兵之辈。

  诸葛亮之神化,更深入来说,是由历史社会心态决定的。首先,从东晋逮至明清,北方少数民族屡次南下占据中原,退守江南的汉族士大夫因此普遍存在着一种北伐情结。北伐的始祖,诸葛亮也,故亮自习凿齿始一变为天人,正此理也。其次,自晋以后,在上位者感觉以之可以宣扬封建忠孝思想,巩固其统治;士大夫目之为学而优则仕与立身扬名的楷模;百姓又苦盼有才能、有仁义、爱抚下民的统治者出现――故文则孔明、武则云长,都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塑造成距离事实甚远的神话人物。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历史是公正的,史学却未必公正,文学艺术更是难以脱离创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观思想意识。诸葛亮由平庸而至英才而至神仙,正是一大明证。

<1><9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诸葛亮集?治人》

<3>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杜微传》

<4>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后主传》疏引王隐《蜀记》

<5>刘宋?裴松之《三国志?吴书?孙皓传》疏引《晋阳秋》

<6>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吕 传》

<7><8><28><29><30><37><44><45><46><48><50><56><60>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9>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杨戏传》疏引《华阳国志》

<10>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扬戏传》疏

<11>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12期

<12><53><66>见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诸葛亮研究》

<13><14><15>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封传》

<16>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彭 传》

<17><35>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18>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费诗传》

<19><20><21>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22>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廖立传》疏引《诸葛亮集》

<23><24><25><26>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27><32>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31>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马良传》疏引《襄阳记》

<33>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马良传》疏引习凿齿言

<3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36><38><39><43>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40>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李严传》疏引《诸葛亮集》

<41>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杨仪传》

<42>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47>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49>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疏引《袁子》

<51><52>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疏引《魏略》

<54>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55>章映阁《诸葛亮新传》

<57><68><69>刘宋?裴松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疏引《魏书记》

<58>李震《中国历代战争史话》

<59><86>南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下》

<61>唐?房玄龄等《晋书?陈寿传》

<62>唐?刘知几《史通?曲笔篇》

<63>北魏?崔浩《答毛休之书》

<64><67>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陈寿史皆实录》

<65>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70>唐?房玄龄等《晋书?习凿齿传》

<71>唐?李靖《李卫公问对》

<72>北宋?王应麟《玉海》,转引自李殿元《诸葛亮之谜100题》

<73>北魏?郦道元《水经?江水注》

<74>唐?杜甫《八阵图》

<75>唐?刘禹锡《嘉话录》

<76>唐?魏徵等《隋书?史万岁传》

<77><78>唐?僧大觉《四分律批抄》,转引自陈翔华《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79>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

<80>唐?李频《送友人入蜀》

<81>唐?刘禹锡《观八阵图》

<82>唐?杜甫《蜀相》

<83>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84>唐?杜甫《晚登  上堂》

<85>南宋?陆游《书愤》

<87>元?脱脱等《宋史?李纲传》

<88><89>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

<90><91><92>元?无名氏《三国志平话》

<93>明?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家园 Re:[转载] 史学界对诸葛亮的评价问题由来

你没听楼下那位仁兄说嘛:历来对诸葛亮的异议是史不绝书的,在他看来是"蜀犬吠日".

还有---

历史研究者可怕的不是有他的定见。可怕的是用历史材料来为他的定见服务,不能客观地看待史实。

有了成见,还能做到"客观的看待历史",真叫厉害.想起某句成语/俗语.

家园 您发帖反驳自己?

您发帖反驳自己?没看明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