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保卫西河原创】天山之花 – 战火中新疆的女性们 -- 萨苏

共:💬53 🌺2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保卫西河原创】天山之花 – 战火中新疆的女性们

一向被朋友们指责为挖坑党,这一点老萨颇为苦恼,总想以实际行动改变观感,弃暗投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为此,做了多次尝试。无奈一写起来东拉西扯的毛病总是不能改变,一不留神就又成了坑。这次,决心改改文风,不再拖泥带水,争取一天写完这个系列 – 也就意味着每段精悍短小一些,能不能成功呢?尽力而为吧。

新疆,是一片神秘之土,尤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历经盛世才倒台,“三区革命”,张治中治新,和平起义等一系列历史性事件,传奇众多。其中,穿插期间的女性如同黄沙中的蜻蜓,不时给这段充满血与火的历史点缀上奇特的影子。

只是,那时新疆的女性,虽然大多美丽,并非个个温柔,有女共产党,有女舞蹈家,也有女特务,甚至“母老虎”,唯一共同之处是她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影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然和毅然

这张照片上的女子,名叫吕素新,男子,就是“三区革命”中人称悍将的维吾尔族将军阿巴索夫。阿巴索夫与吕素新的爱情在当地流传远久,两人的婚姻跨越宗教民族,遭到重重阻力,但始终不悔。两人通信中,阿巴索夫用的笔名是“毅然”,而吕素新用的笔名是“爱然”。据说“爱然”的笔名很有来历,是阿巴索夫早年爱过的另一个汉族女孩子的名字,只是世事蹉跎,爱情敌不过世俗的力量,只好分手。吕素新对阿巴索夫早年的爱情悲剧充满同情,所以用了这个笔名。

阿巴索夫与其他三区主要领导人在新疆和平解放时飞赴北京参加政协会议,不幸在伊尔库茨克遭遇空难全部身亡,死因至今众说纷纭。

[待续]

关键词(Tags): #阿巴索夫#吕素新元宝推荐:晨枫,
家园 沙发乎?

沙发也!

家园 hua
家园 花,老萨不要着急, 我们可以等, 不过记得要填坑.
家园 挖坑是应该的

要挖得越深越好,变成一口不会枯竭的井

家园 "也就意味着每段精悍短小一些",好象

才刚在萨苏电影传奇下发过类似誓言哦~~去下面数一数,那篇不乘个一五一十的?且白话吧,您要真三五百字交差,和尚立马梳辫子给您看

家园 天,辫子和尚,这可以进武侠小说了。。。
家园 【原创】天山之花 -- 一.让胡宗南倾慕的女共产党

胡宗南,国民党陆军上将,和共产党打了一辈子的死对头,怎么会倾慕女共产党?而且,胡对女性一贯不感兴趣,多年习惯单身生活,在家乡就曾因此造成原配自杀。这位上将直到抗战胜利,才与戴笠介绍的女特务叶霞娣成家。叶是军统美人,才貌双全,善解人意,对胡的“武功”十分崇拜,按说当为佳偶。可是结婚仅仅两天,胡就丢下新娘去了前线。这样一个缺少性感细胞的家伙又怎么会有这份浪漫?

无奈这是于史有据的事情。被胡宗南十分倾慕的女共产党员,就是瞿秋白的妻子,曾经被盛世才关押在新疆的杨之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瞿秋白与杨之华

瞿秋白遇难时,杨之华和其子瞿独伊(杨之华前夫之子,随瞿秋白姓)在苏联,一九四一年,在启程经新疆去延安途中,被盛世才扣留于迪化第四女子监狱。直到一九四六年张治中主政新疆,张为国民党中的亲共派,遂竭力营救,将新疆的中共政治犯一百余人全部释放,并派交通处长刘亚哲送往延安。这中间,杨之华因为是张治中的大学同学,又善于人际关系,因此与吉合,高XX被一同推选为政治犯代表,为这批人员的待遇改善和获释做了相当的工作。

刘亚哲是张治中的亲信,又是当时西北王胡宗南的老部下,思想左倾,所以一路认真照顾,将这批政治犯顺利交付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一路上杨之华利用同乡关系与刘亚哲配合工作,给刘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中间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胡宗南本意曾想在咸阳扣押这批政治犯,作为将来和共产党打仗时的筹码,不料胡部下军长钟松与刘亚哲关系甚好,从中照应,帮助刘完成使命,使胡计划破产。而刘也因此对胡有所警觉,略施小计,先将这批人送交八路军办事处,再去见老上司。

胡素知刘滑头,所以也未见责,但却专门问起了杨之华,道:“这批人中有没有杨之华?”

刘说:“有。”

胡宗南说:“听说她很漂亮。她是瞿秋白的太太,你领来见见我。”

刘一听暗叫不妙,忙解释说这批人已经交给十八路集团军办事处了,胡沉默半晌,只好作罢。

有因为女演员漂亮求一睹红颜的,对女共产党如此,胡总是头一份。这段话给刘亚哲印象深刻,直到后来写回忆录还原话照录。

现在想来,这些人已经交给了共产党,扣押无从说起,木已成舟之下胡未必有何坏心,此人一贯好大喜功,以古英雄自居,做事出人意料,见见瞿秋白的遗孀,表示一下关心,做点红粉赠佳人之类的举动留下个好名声的可能性倒更大些。

杨之华后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文革间被迫害致死。

[待续]

关键词(Tags): #瞿秋白#杨之华#刘亚哲#胡宗南
家园 【原创】天山之花 -- 二.康巴尔汗和张治中的“少儿不宜”

国民党将领张治中,治政胜于治军,谈和胜于治政,是中国现代史上常常出现的一个名字。然而,张将军在新疆主政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少儿不宜”事件,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件事和著名的新疆女舞蹈家康巴尔汗大有关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康巴尔汗

一九四六年,由于苏联支持的三区暴动愈演愈烈,新疆局势糜烂不堪,国民党军和三区民族军几次作战都不能取得主动,国民政府乃改弦更张,派出善于讲和的张治中担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试图扭转局面。

张到达新疆以后,一方面利用他亲苏左倾的形象和三区与苏联展开和平谈判,一方面通过拉拢乌斯满等亲中少数民族领袖取得分化瓦解的效果,经过漫长艰苦的努力,终于稳定了新疆局势,为新疆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张在新疆,应该说是有功于国的。

张的“少儿不宜”,就发生在和民族军谈判的过程中。

张治中为了完成和平使命,1946年5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和三区总司令阿合买提江多次谈判。这阿合买提江是个狂放角色,作为总指挥深入敌军内部毫无惧色。由于双方都有诚意,谈判进展顺利,中间阿合买提江在下榻处回请张治中,大家按照维吾尔族习惯席地而坐,酒酣耳热中三区方面亮出了王牌 – 有“新疆之花”之称的著名舞蹈艺术家康巴尔汗即席起舞表演。

康巴尔汗,喀什人,是将维吾尔族舞蹈展示给内地人民的先驱,一九四七年曾经在南京,上海等地巡回演出,名声大噪,新疆和平解放后曾在欢迎解放军的大会上作表演,被誉为维族第一舞蹈艺术家。她的舞蹈热情奔放,充满感情,自然让宴会的气氛走向高潮。

然而,康巴尔汗有一个高难的招牌舞蹈动作却让张治中差点儿出了笑话。在康巴尔汗表演的维族传统舞蹈中,有一个动作是面对主宾,一边摆动腰身一边向后翻仰,直到上身与地面平行,并以双手做出舞蹈动作。当时宴会的主宾是张治中,康巴尔汗这个动作自然是面对张作了。

没人注意到的是当时苏联总领事叶谢也夫也在场,而且手提一只相机不断拍摄精彩场面。

康巴尔汗这个动作的时候,叶正在康的背后,举起相机,恰好看到张治中将军的头在康巴尔汗的两腿之间,他觉得这个镜头十分有趣,当即就欲拍照。

张治中发觉了他的企图,心知不妙,匆忙中要站起来,然而因为坐得太久,双脚麻木,一站未起,叶已经把照片拍了下来。

张治中当时脸色大变,要知道这张照片苏联人也许是当作有趣拍来,但假如公开刊登,这“胯下之辱”身为封疆大吏的张将军如何承担得起?于是中方当即提出抗议,苏方则不以为然,张治中随即退席,不欢而散。

眼看成为僵局,幸好当时在场的三区将领阿巴索夫也觉得叶属于低级趣味,也说要叶交出底片来避免矛盾。阿巴索夫是三区方面的人,为人刚直,叶看到张离席,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于是同意了阿巴索夫的要求,后来并向张将军道歉,此事才做化解。

康巴尔汗丈夫阿卜拉伊木欲刺杀包尔汗的时候,康曾秘密转告包尔汗小心,新疆和平解放后,康巴尔汗继续舞蹈生涯,并在政协担任职务。

[待续]

关键词(Tags): #康巴尔汗#张治中#阿巴索夫
家园 今天沙发上瘾,萨大的都被我抢了俩了

不错不错,a very nice day,可以很得意的入眠了

家园 哇,萨老大的,花
家园 哈哈,俺的第一个一花双宝是从萨大这里得来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请问

三区革命是怎么一回事,据说与分裂势力有关,死了不少汉人.萨兄能说说吗?

家园 这个叶也太前卫了吧

厉害

家园 【原创】天山之花 -- 三。两个女特务

话说新疆和平解放,但不是所有人都肯就此“解放”的,有些地方势力揭竿而起,和解放军对抗。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是乌斯满,一个是尧尔博斯。

这两个后来被称为“匪首”的都是新疆的传奇人物,乌斯满是阿山地区专员,在哈萨克族中极有威望,尧尔博斯是哈密警备司令,人称“哈密之虎”,他们发动的叛乱曾经席卷从阿尔泰到巴里坤的大片土地,并且和解放军对抗良久。到乌斯满的儿子最后向解放军投降,已经到了一九五四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少数民族豪强的身边,却各有一个漂亮的国民党女特务。

这两个女特务可不是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带着电台空投的,说起来,都是国民党政府公开“配”给乌斯满和尧尔博斯的。

乌斯满和尧尔博斯都是在新疆纵横几十年的人物。李先念在西路军回忆中,就曾经提到哈密之虎尧尔博斯。当时西路军最后的部队终于突破马家军的围击,到达星星峡哨所(当时叫做猩猩峡,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难道袁承志抓猩猩确有其事?),见到当地守军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当时新疆盛世才执行亲苏政策,新疆军队是红军的友军。因为作战极为艰苦,西路军残部人员非常疲劳,军中回忆每人洗脸都要用掉几盆水,而水依然被洗成酱油色。这时,忽然传来哈密警备司令尧尔博斯因为与盛世才矛盾发动叛乱的消息,西路军残部和猩猩峡守军匆忙布防,而尧居然敢派来一个副官诈关,让西路军放下武器去哈密领赏休整。

因为情报及时,诈关当然没有成功,红军枪毙了尧的副官,坚决备战。尧腹背受敌,不敢停留,抢劫后撤出哈密,除留一部分亲信在旧哈密王密营宫殿(红柳峡)看家外,携财物逃出新疆,抗战期间一直在重庆。

就此,尧倒向国民党,成为国方对新疆的一着重要棋子。特别是戴笠的军统系统,为了掌握新疆的情报,对尧尤为接近。戴笠对尧颇为欣赏,认为此人为一猛虎,终非久作寓公的,于是从自己小总机服务员中挑出军统女特务廖咏秋送给尧尔博斯成亲。戴笠的小总机服务员都是他故乡江山籍的漂亮女子组成,而且受过相当的特务训练,有些人包括廖与戴也有暧昧关系。据说廖最初对这门亲事并不热心,但见过尧后就愿意以身相许。因为尧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汉化程度很高,而且相貌俊美 – 尧相貌英俊应是遗传,他的姐姐金娜斯提汗就是东疆著名的美人,当年姐弟二人讨饭中被内地到疆的某高官看到,爱其美色收为姬妾,尧才有机会发迹,金娜斯提汗后来几次改嫁,都是因为其美色,最后嫁给哈密王的弟弟伊布拉音伯克,伯克,是清朝官名,酋长的意思。尧也因此成为哈密真正的实权人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朱绍良胁迫盛世才离开新疆,尧尔博斯也带廖咏秋回到哈密,继续作他的哈密之虎。

而乌斯满投靠国民党就晚得多,直到一九四五年末,才因为和三区民族军的深刻矛盾彻底投入国民党怀抱。此时,为了加强对他的控制,国民党方面派保密局女特务徐眉(只有英文资料,名为Xu-Mey,所以也可能是徐美,或者许梅等名),徐为军统青浦训练班出身的女特乌,当时已经有些年龄,但依然因貌美性烈而为乌斯满喜爱,她亦担任乌斯满部的电台总报务员。徐与廖不同之处在于廖是文的不通武艺,而徐善于骑马征战,骑术枪法不在乌斯满之下。在乌斯满和民族军作战,以及北塔山与蒙军作战中,徐经常和乌同时出阵,以凶猛敢战著称,还有一次曾将落马的乌斯满提上马背,二人一骑突围的经历,这和贺子珍将主席横担在马背上突围有得一拼了。

乌,尧叛乱以后,尧比乌更会看风色,见苗头不对,1950年4月即再次抢劫哈密,带妻儿穿山而走,经过青海西藏逃到印度,而后从印度撤到台湾,长期在国民党“蒙疆委员会”任职,是为新疆叛乱诸“匪首”中唯一能够出逃成功的。他突围的时候乌斯满还在闷着头一门心思和共军较劲呢。以我看这哈密之虎更像一头狡狐才是。

我本来并不知道廖咏秋的下落,只是最近看到有关资料,才知道廖虽然不会骑马,也居然随尧尔博斯出逃印度,因为尧的大儿子急中生智,用一匹布将廖绑在马上,才全家突围成功。

而乌斯满叛乱中,却没有徐眉的有关报道。大学时我随哈萨克校友去新疆,问起乌斯满,当地人说他的大老婆十分嫉妒,因徐眉与乌斯满关系太好,乌大老婆的儿子不满,一天携枪在乌斯满帐中等待,徐眉不知道有危险,进帐的时候被其一枪打在后脑而死。那时候乌斯满还没有开始叛乱呢。

若真是这样,这个善于骑马打枪的女子真是红颜薄命。

尧尔博斯到了台湾,但他却是个大中国主义者,对于疆独,尧这样评价:“新疆的同胞留在中国,不仅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还可以做中国的主人,东土耳其斯坦独立,只能做俄罗斯的奴隶”。

[完]

本来这个系列还想写写“保卫和平的母老虎”,国民党军长叶城的太太,但是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对她的主要故事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描述。网上既然有,在下就不费功夫了,也好顺便完成一天填平此坑的心愿吧。

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11/46/200411/28/125672.html

关键词(Tags): #尧尔博斯#乌斯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