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本流水帐----我看书的杂想 -- 简单飞翔

共:💬45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一本流水帐----我看书的杂想

一本流水帐----我看书的杂想

有关看书的文章,大方之家的名作甚多,哲理性很强,育人深刻。我不敢比肩,写这篇文章,纯粹是趁着年轻,还能记得自己以前看过几本书,赶紧记下,将来就是附庸风雅也好有个说头。不是中文系毕业,没有成体系的看过书,所以只拣自己觉得重要的记下了。一看,是一本流水帐啊。流水就流水吧,总算是完成了。(另:这段话其实是后面文章完工后,才临时加上的,算是个序。顺序上有点颠三倒四,大家见笑)。

(一)

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时吧,因为能认得几个汉字了,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语文上下得功夫多点(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的形象一直伴随学生时代),对买书看书就有了一些兴趣。那时书好像没有现在这样多,杂志就更少了。一放学,每次必伏于绿色的杂志车上看半天,什么都想买(想起了我的小姑娘,才7岁,在书店里、书摊前也是这种眼神,遗传?)。但常买只有《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故事会》、《儿童文学》,还有《武林》。前面几本是讲故事为主,而且是神仙鬼怪的虚幻故事,弄得我现在都受影响,还爱看玄幻、科幻类小说,还爱有事没事,坐于夜色里,看星空想宇宙,一个劲地神游八极,心驰物外。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啊,通常是伴随一生的。所以,谨劝有了各种宝宝贝贝花花蕾蕾的河友们,注意点他们小时的习惯吧。题外话,呵呵。

少年爱动,看了《少林寺》,热血沸腾,都想动动手。买本《武林》,参照比划,虽没学成什么三脚猫的功夫,却也学了几手点穴功唬人。例如心口痛,要用力点压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可当下止痛(当然,若为情所伤的心痛那是治不了的);又如牙痛,左牙痛,要用力掐右手的合谷穴(虎口),反之亦然。等等。这些方法我现在还用,仍然灵验。古人诚不我欺。大了以后,在书摊上看到了《武林》,随手翻着,不禁感慨而笑。前几年收捨家,把《武林》第一期给弄没了,老杂志啊,可惜。好像这种杂志现在也没多少人看了吧?

这些书当中最贵的是1元钱,好像是《民间文学》,其他书都在5毛钱左右。有些书是月刊,有些是周刊。若像现在动辄就出日刊,我当时还真承受不起。买书的钱,不是父母给的,他们正苦于养家,根本没有闲钱。钱都是我爷爷出的,他有些退伍军人的退休金,就拿来给我买了书或其他东西。年少不懂事,不能体谅家里大人艰苦,常常是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唉。现在老人已去世,不能看到他最亲的孙子已成家立业有女,不能看到我为他写得一些回忆文章,想来总是有些伤感。

(二)

上了初中,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上海人,好像知青吧,督学甚严。嘿嘿,不想学也不行了。上次同学聚会,我对她说,非常感谢那几年老师的教诲,使我对文学还有了些兴趣。老师听后,呵呵一笑。我也嘿嘿一笑,知道她肯定是想不起我是谁和什么事了,毕竟20年没见了。

这时买书看书就有了一定的选择了。印像中很深的是缠着爷爷花12元,买了三本一套人民出版社的《红楼梦》,注释很细,还有中国水墨人物插图。仔细包了书皮,写下书名。很认真地看了一遍,却稀里糊涂的,连人物关系都弄不清,更别说其他内涵了。毕竟还小,对书中社会根本没什么感觉。现在不同了,可能记不住人名和关系,但却能较深地理解内容了。人生的经历和社会的经验都是学识。借用《红楼梦》中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看完,只觉俗不可耐。其实想想,不无道理。现在这套书还在架上,书皮依旧,笔迹依旧,只是页已泛黄,留给我的小姑娘了。

这时看的一种书对我今后产生了很大影响。武侠书。确切说,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它让我对武侠书感兴趣了。到了高中,开始疯狂地看,也有了对比,有了感悟,容后表。当时《射雕英雄传》很少有,是很多小册子一套的那种,同课本一样大小,纸页泛黄,印制粗躁,但就是抢手。通常要和同学死缠硬磨,排好队,讲好条件,一节课为限,不能让没收等等,这样才能拿到手。当时把那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拿到手里后,居然心里很激动。地理课、历史课通常是看书的好时间。把书往课桌上一放,上面再放上地理书,装作看书学习的样子,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后来当了老师,才知道这些小伎俩啊,在讲台上看得一清二楚,不说罢了)。然后速看,还不时看几眼老师。一节课下来,也差不多看完了,就再接着缠要下一本。速读的习惯就是当时养成的。只觉《射雕英雄传》好看,想看下去。这中间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大了。

(三)

高中时代。没办法啊,班主任还是语文老师。唉,什么都不说了。想起来,高中这三年是我看书的黄金时代。好像身体营养不足,要疯狂补充一样。什么书都看,不管能不能理解。其实我现在的很多知识,都是在高中时积累下来的。

武侠书就不用多说了。金庸的大气跌宕起伏,古龙的诡异煽情,梁羽生的平和正义凛然,温瑞安的理想主义,萧逸的才情,等等,让我接触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还有一些现在感觉不入流的,就不说名了,他们的书也全看。金庸的书起始平平淡淡,但随着深入,壮丽的画面、波澜的人生就出现了。书里没有多少格言警句,全是事情。但正是这些事情,可以让你自己思考得失,总结人生。古龙的书满篇格言道理,但总感觉有点空泛(龙迷可别骂我,各有喜好),缺乏相应载体。抒情很多,但需要你有极高悟性,擅于把他的文字环境转化成真实的场面,才能感悟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天涯•明月•刀》中,“天涯有多远?明月有多远?刀有多远?”看不懂吗,自个琢磨吧,琢磨通了,您就是高手。呵呵。(等哪天有心情了,专门写一篇金庸和古龙的对比文章,也为河友们提供一个拍砖场所!我负责收砖盖房,能省不少料呢)。温瑞安的《四大名捕》,萧逸的《甘十九妹》等等,都很不错。梁羽生的笔力总是在开头汪洋纵横,到后来却归于平淡。却不防碍他成为一个写武侠书的大师。个人感觉,《云海玉弓缘》好些。

其他,例如哲学、散文、古文、歌,小说,书法、绘画,甚至佛学书,等等。只要是书就看,唯独国外文学作品看得甚少(可能仅限于尼采、叔本华和茨威格吧?印像不深了),是不是爱国的体现?刚看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满嘴引用,说什么上帝死了;看完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就神游到君士坦丁堡,梦想当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场境。也知道了但凡伟大业绩,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开始和完成的。随后抓狂,满地找茨威格的书买!韩素音的《通俗哲学》,让我知道了“实事求是”的本义;看完先秦散文,下笔就成了之乎者也;看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跑到汾河边上,感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意境,也不管能不能感受得到。为赋新辞强说愁就专指那个年代的我们;买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通狂翻后,却发现没多少能看懂的!看了顾城的诗歌,自己也写一篇,别人都夸说挺像歌词的!看了柳化权的《神策军碑》,就提起毛笔,临摹几下。后来也居然派上了用场,这是后话;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得甚好,就逼着自己背下来。白居易的《长恨歌》很动情,也强迫搞定。好大一篇啊,真亏了当时年轻!现在是打死也记不住了。

要说什么书对我影响大,似乎都是,似乎又都不是。因为我当时是个空杯子,有什么都可以往里倒。什么都想尝试,这真是当年的活力啊,甚是怀念。不像现在,快满了,很难接受新东西。

(四)

大学岁月。真好,班主任终于不是语文老师了。却也是个文科老师。这辈子和麦克斯韦尔方程式或者伦琴射线之类的东西是无缘了(这些概念都是高中时看书记下的)。那真是一段流光溢彩的白金岁月啊。呵呵,没别的,无忧无虑,玩得痛快而矣。只遗憾没有红袖添香。人生能有几年这样的光景?

看书吗,说实话,真没看多少。满脑门子就琢磨足球了,每天只考虑下节公共课再让谁替喊“到”,或者利用班长的职务之便,怎么和老师请假,然后就是操场上的干活了。(旁白:唯,唯,回来,回来,别老跑题)。还是说看书吧。

外国文学看了一些,像是什么《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雾都孤儿》,川端康成的系列书,还有就是茨威格的书,老票也推荐了不少。等等。但大多印像不深了。唯有一件事,让我想起恨到现在:曾多次在旧书摊上淘书,终于有一次发现了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两本,文笔甚是流畅,书页发黄,入手甚轻,丰子恺亲手画的封面,古色古香的,保存很好。只花了六元买下,兴冲冲拿回教室欣赏。不料一MM路过,眼疾手快,没等我反映过来,一把抢去,紧抱胸前,还四处找笔,要签上大名,并说此书今后姓张了。我那个气啊,又心疼书,又不好意思往回抢。只好痛说,书送给你了,但你就别糟蹋它了(签名啊),先借我看两天,行不?(苦啊,转眼名书换主)。MM高兴地一甩长发,冲我妩媚一笑,得意而去。此书怕是不能善终了。也给了我一个教训,有宝书不能再外露。

大学里精英荟粹(想起了赵丽蓉的萝卜开会),都是一帮能看书之人,也能品出书的好坏来。往往一本书流行,必在班内通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本书。大家抢着看,我也不例外。看后只觉心潮澎湃,原来历史散文可以这样写,可以这样感慨。引起了我的写作欲望,谁让咱平时好呆也是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呢。结果一下笔,却全然不是那个味了。嘿嘿,功底不深,高下立判。虽然现在再看他的书,没有了兴奋感,当年却是很欣赏的。

还有一些其他书,涉及不多。专业书看得很少,不提也罢。

补记:书是看了不少,能写在这里的就不多了。以后想起好的,再续貂吧。

[ALIGN=CENTER][/ALIGN]

关键词(Tags): #流水帐#简单飞翔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嘿嘿,嘿嘿,嘿嘿

MM高兴地一甩长发,冲我妩媚一笑,得意而去

我大学四年,哪个MM从我这里能夺走过东西?不被我抢就不错了。

有容乃大的下一句是啥来着?

家园 有容乃大的下一句就是海阔天空
家园 呵呵,更常见的是接“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家园 欢迎

俺也是小学中学时看的书多

家园 故事会是堕落了

前两年怀旧买了一本,简直没法看.

顺花

家园 先送花。

我是高中时看得《笑傲江湖》,是从我姑姑家偷来的。愣被同学们给拆成十份,不管先后顺序地大伙抢到任一份就如饥似渴看得过瘾。怀念啊。

家园 大家果然有相同的爱好啊。

是的。当年我们也是那样,一本新书在班里转了一圈后,就已经和旧书差不多了。

家园 我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有点怀旧情节。

很多当年好看的书现在已不想看了。记得我当年买《足球》报,期期不拉,但说不买就一期也不买了。有些怪。呵呵。

家园 多谢。

多谢Andor,又长了一些点学识。昨天还呐闷老票说有容乃大是什么意思呢。

家园 多谢老兄及时出马帮我揭露他,哈哈,花!
家园 嘿嘿。果有老票风格。
家园 窗户纸是用来干啥的?

用来被捅破的...

家园 花一个吧

咋看你那么眼熟呢

家园 我是《体坛周报》每期必买。现在回去,还是照样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