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教郭德纲现象 -- click

共:💬13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教郭德纲现象

最近,说相声的出了个郭德纲,我对这个人一无所知,只是上网听了听他的相声,觉得还不错,只是不明白这对目前不景气的相声界明显是个新鲜血液,为什么忽然之间负面新闻怎么这么多,他为什么出的名哪?

家园 目前的社会不是很适合,而信息传播又快。难

回头我多听几段再说一下我的看法。

家园 要说起郭德纲么

为什么出名?厚积薄发。当然也怪现在的相声演员们不争气。

为什么负面新闻多?人怕出名猪怕壮呗

家园 言简意赅
家园 分析正确,花~~

说起来也是那些所谓“主流相声”最近这十几年闭门造车的结果...

相声也变成了政府的宣传手段,搞得像老和尚念经一样,完全成了套路。

不过,说实话,郭德刚的相声我听得不多,不过里面好像也确实有些“暧昧”的元素..

家园 有些段子也确实越过了行内互相插科打浑的底限

譬如这次的汪洋夫人

家园 和您的意见有点不一样,

郭德刚这件事做得鲁莽,砸挂前要有沟通,尤其是对不是本行的人。汪洋不是相声圈儿的,他自己这么说的。郭德刚发现人家不想这么招,道歉就得了。毕竟人家被你说了。

至于这个包袱是否过分,我听过郭德刚的那段垫话,那个说的主要是汪洋,挤兑他人缘忒次。

这个砸挂和郭德刚其他的砸挂比也就算是个中等的。

类似的砸挂其他的相声前辈用得多了。解放后不太公开演出的就不说了,《纠纷》大家都听过吧,丁文元可是真有其人。侯耀文算是北京的文明相声的代表,他段子里拿石富宽父母开玩笑的也有。马三立的白事会和其他段子说王凤山的长辈的多了。就是最近,刘文步刘坏水还说个段子,说郭德刚有仨爸爸,他妈弄不清那个是本主,就三人名字里各拿一个字儿给他取名字。

这类砸挂是相声的传统手法中很常见的东西,当然用得时候对于被砸得人要先知道人家能接受,不行的话要沟通。

其实郭德刚骂于万海那个才是真的骂人,不是说笑话。应该被批评。再有意见不能在场子上面骂啊,虽然地下都是你的支持者,可这么说对解决问题没好处,即使于万海说得很过分。

家园 【原创】原因郭德纲等人认识到了电视是相声的大敌。

郭德纲等人认识到了电视是相声的大敌。

他们坚决退出电视,把相声搬回到茶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证实了相声这种古老的艺术需要与观众互动。电视节目扼杀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加上节目时间的限制,导播就把好端端的节目砍头去尾光剩下抖包袱的那一段,如果中间再插播广告,一个需要较长酝酿时间的好相声就被整得七零八落不可笑了。

郭德纲等人在茶馆获得成功之后,就转向剧场。在开始的阶段曾经相当困难,但是他们坚持哪怕是只有一个观众也要认认真真地演出。一个观众的演出还真出现过。他们终于在剧场成功了。

郭德纲在访谈中提到,相声这种古老的艺术,是不能在大学课堂里传授的,必须由师傅带徒弟这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的启示,为什么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在下降?因为好的人才不在大学教授的岗位上,在大学教学岗位上的往往是次一级的人才,他们教授出来的学生只会一代比一代差。

这个趋势对于艺术院校可能更明显一点。明摆着大腕角儿们都在拍大片赚大钱。

对于理工科院校我想也差不多,反正我当年毕业的时候觉得凭自己的学业不愁找不到中意的单位,就拒绝留校当教书匠,而找不到更好单位的同学就只好当老师了。

在校的师兄师弟老师们,对不起了,这个如果帖子伤害到你们请原谅,我说的话肯定带有片面性。

家园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的《五十年》把好多人说哭了。

二是好他相生的很多是白领,其中包括不少影视界的人。

三是他功夫下到了,媒体炒之前,他那就开始卖站票了。

家园 您这打击面把我都捎进去了

在学校留下的也有好人才,尤其是现在就业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好多暂时出不来的人只能留校。

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要对您说的这个现象负全部的责任,学校老师个人的责任很少,就是真想认真教书的也坐不住。

家园 得罪得罪,花一朵压惊

现实很无奈。

相信仍然存在不少最好的人才坚持留校教书的。

好在这些年教书先生的待遇提高了不少。

家园 搞相声创作的人也太少了,踏踏实实说相声的人也太少了

我老是不理解,一个相声演员一年拿出一段好的新相声不是个太高的要求吧.可是很多大腕也做不到.

家园 ~

相声是讽刺艺术,某些人非得把它整成歌功颂德的把戏,自然会衰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