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民主是一个过程 -- 中国农民

共:💬113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民主是一个过程

什么是民主?一句话:民主是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及其过程。展开的说法是:人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被倾听。这里有两个问题:一、这个概念太空泛,就如以德治国一样,口号响亮,不得要领;二、每个人的声音被倾听显然目前为止做不到。小布什的声音传遍世界的每一个的角落,而你的声音连老婆孩子都懒得听。

“Rule of people”, 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一个更为具体的解释。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个人民当家作主可以具体操作呢?当代民主由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言论自由,选举,妥协。注意:这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拿出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来,都不是民主,必须同时具备。

民主是一个过程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是永远达不到的理想。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向这个理想无限逼近。从这个角度讲,民主只能是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也就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距而已,虽说这个差距造成了巨大的差别。

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到美国的总统制,看到了民主的变迁过程。英国实行议会民主之初,执政党和反对党在议会里争论不下时议员们便拔剑相向。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成熟理性的议政。同样我国的台湾,议员们在国会大打出手,让人摇头不已。再过十年(如果还有十年,自求多福吧),你让他打他也不打了。

美国那帮开国元勋们,大讲人人平等的时候,家里还蓄养着黑奴。到现在,你来个种族歧视试试?所以说,民主本身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完善的过程。

民主的现实性和民族性

民主是由人发明并且为人服务的。民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主不是虚无的,不是为了民主而民主。民主是实实在在的为了人类服务的,是现实的。再展开说就是:民主的理念是为了人,民主也由人来操作。民主的一切是为了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因为民主是由人发明的,并且为人服务的,民主便打上了人类的标签。人是分民族种族的,民主便也打上了民族的烙印。英国的民主跟美国不同,跟法国有很大的不同,跟印度更有很大的不同。民主的民族性非常明显。其次,民主的民族性还表现在各自的民主为了各自的利益服务。换句话说,英国的民主为了英国的利益,美国的民主为了美国的利益。同样,中国的民主为了中国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美国的利益。美国的民主也不是为了中国而存在。焦国标们就是忘记(也可能是不知道)了这一点。

民主不是万能的

丘吉尔说,民主只不过不是最坏的。这讲出了万物的真谛:没有一样东西是完美的,只是相对优秀的。从迄今为止的实践来看,民主只不过比专制优秀,远未达到人们所希望的境界。

吸毒、滥交、暴力在美国这样一个民主的典范国家里层出不穷。民主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象色情这些东西,则认为是言论自由不得不带来的副作用。宗教问题,领土问题,历史问题,文化问题,等等等等,民主都显得力不从心。但有一点还是很显然的:民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不比专制差,而且至少比专制少一些粗暴。

自由不是绝对的

加拿大移民部公民常识小册子里这样写:“express opinions freely while respecting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others”。 一个人有权利自由表达你的意愿,但必须同时尊重别人的自由和权利。自

由是以不损害别人和社会的利益为前提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当你看到一个PLMM就上,你就

伤害了MM的身心,损害了社会的利益。社会就会让你受到惩罚。你是没有这个自由的。人是

社会的动物,没有社会便无法生存。这个社会是相互依存的。这个社会要存在并且运作良好,

就必须有秩序。为了这个秩序,每个人都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这个社会才是和谐的社

会。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是分群体的。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特征和自己的独特要求。当这个

群体扩大到一个民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每个民族因为历史、文化、信仰的不同,对自由

的理解和追求在总体一致的情况下,有所不同。在自由的限制或者说民主的禁忌上,各个国家

各有不同。在美国,种族主义,性别歧视,那是讲不得的。在德国,反犹主义是讲不得的。同

样,在中国也会有自己的禁忌。头一个,在美国被视为民主的副产品而大行其道的色情,在中

国肯定是遭到反对的。最重要的,在对待历史上,英国、俄国、八国联军、日寇的暴行是绝对

不可饶恕的,不可以假借反思而任意发挥的。对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而言,民族问题同样有禁忌:

损害民族平等的话不可以讲,伤害民族信仰的言行不可以有,各种分裂国家的言行决不容许。

这些,都必须由法律来界定。

袁伟时们,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民主和发展的关系

关于民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老农已经在西西河讲过。人们的发现是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促进民主的发展。同样,民主的发展也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民主和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都是极好的例证。

但是,还有另一个发现。民主并不能担保一个国家成为富强的国家,比如非洲的许多民主国家,穷得连政变的力气都没有。然而,世界上所有富且强的国家都是民主国家。总结起来就是,民主不是富强的充分条件,但是富强的必要条件。中国要走上富强之路,非经民主不可。民主不能担保中国成为富强国家,但中国要成为富强国家,却必须实行民主制度。就好比你想生儿子,就必须生孩子,但生孩子不一定就是儿子,也有可能是女儿。生孩子是先决条件。

民主政治的悖论

放眼世界,民主和专制是那样的不可调和。国内的、国际的,当民主和专制发生碰撞时,总是你死我活。这实际上已经与民主背道而驰。因为民主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妥协。但是,当民主妥协的时候,专制却毫无妥协的意思,进而得寸进尺,消灭民主,这个时候民主是否还可以妥协呢?还是要殊死反击?这是一个悖论。

当我们考察民主强国的历史时,无不发现血淋淋的掠夺和强暴。当民主富强的国家在宣传民主理念的时候,人们根本不能忘记他们的强盗历史,并且很容易把民主和强盗挂上钩。

民主天生就是政治。而政治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充满了罪恶和龌龊。所以民主天生就穿着肮脏的外衣。总是让人攻击。而民主的理念是那样的美好。

实行宪政

没有一样东西是完美的。民主也一样。苏格拉底就是被投票处死。当我们强调少数服从多数的时候,民主暴政就不可避免了。为了避免这种暴政,尊重少数人的利益,人们就用共和这种制度来制约。但是,当人们过于强调少数人的利益时,多数人或者社会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老农记得讲过渥太华的“拧掰”组织,一个只顾自己利益的组织。他们成功地让渥太华河上一座新建的大桥无法投入使用长达一年,理由是通车后太吵,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利益损害了社会的利益。两者需要平衡。

在美国,这种平衡就是参、众两院制度。每个州出同样多的众议员,体现大小平等。然后按人口比例出参议员,体现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制度就是宪政。

从施政的角度讲,民主的实质就是宪政。中国的民主之路就是宪政之路。这点,前委员长万里和乔石都有过论述。目前中国的问题是有宪法无宪政。行政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党凌驾于国家之上。

几个伪问题

1、 民主是万能的

2、 自由是绝对的

3、 自由需要资格

4、 民主会导致国家崩溃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帖,献花。过程与目的之争,看来要进一步升温了 :-)
家园 定义部分更像是说言论自由

什么是民主?一句话:民主是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及其过程。展开的说法是:人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被倾听。这里有两个问题:一、这个概念太空泛,就如以德治国一样,口号响亮,不得要领;二、每个人的声音被倾听显然目前为止做不到。小布什的声音传遍世界的每一个的角落,而你的声音连老婆孩子都懒得听。

这个民主的定义看起来更像是在说什么叫言论自由。

家园 为什么丘吉尔说了就是万物的真谛?未经具体论证的东西带有绝对性
家园 “中国要走上富强之路,非经民主不可”未经论证。

富强是有时效性的。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没有哪个国家持续保持富强状态。

在古代也有富强与贫弱的区别,那时并没有民主的概念。

民主富强之后的国家,如果继续保持民主,就能够确保继富强吗?

家园 定义出处在哪里?

或者只是个人理解?或者只是选择后的现象总结?

家园 民主是一个过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家园 在中国农民兄的这个帖子之前

大概可以这么简单归类:反民主派认为民主是一个过程,需要服务于“国富民强”等。民主派认为民主是一个目的,并列于“富强,文明”等。

家园 俺好像即是“反民主派”,也是“民主派”

看来连gcd都是“民主派”的: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家园 政治学教科书

当代法国一个著名政治学家的定义。一下子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家园 在专制国家,民主实际上就是目的
家园 民主就跟空气一样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家园 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首先,民主自由的民族性问题。

我觉得,即使各个民族国家的民主各不相同,其原则是共同的。强调民主自由的民族性问题时,需要避免简单的照搬别国民主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避免以“民族性”为借口搞出个挂民主羊头卖专制狗肉的东西来。

比如,此次奥地利对那个英国历史学家的审判来说,究竟是否设计对言论自由的侵犯,我看,就很难统一。奥地利深受纳粹思想的荼毒,甚至纳粹思想在今日的奥地利也大有市场。从法律层面禁止粉饰纳粹的言行,从奥地利的现实政治,有其一定的意义。同样的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估计在英国就未必违法。然而,无论哪一个国家,都必须对于何种言行是否符合言论自由的标准,进行程序性的审查。用制度性的方式规范言论自由的范围。比如,奥地利现在要处罚这个“粉饰”纳粹的历史学家,就必须根据有关的法律条款,通过司法程序,最后做出处以何种惩罚的结果。甚至我认为,其中可能也难免一种现实政治平衡的考虑,以及国际关系的衡量。但是,这种对于言论自由的民族性差异的处理必须要符合司法公正的程序。

强调民族差异,其真正的现实考量是根据不同的民族历史和民族心理下不违反民主和自由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现实可行的规则来。

至于焦国标是否就看不到这种民族差异,我看倒不一定。他是太绝望了。

其次,民主自由下的政治界线问题。

“中国老农民”举了袁伟时的例子,我觉得不恰当。民主、自由,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所谓强调民族性一样,必须限定在政治思想和行为这种领域。将其扩大到学术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就显得过了。历史研究的一个“金标准”就是“真相”两个字。无论真相是如何丑陋,作为历史研究者来说,都要原汁原味地面对。比如当年就有将井岗山上“朱毛会师”篡改成“毛林会师”的情形。无论是出于何种政治需要,这种试图改变历史来影响现实的做法,都是历史研究的耻辱。将历史研究的结果通过一种宣传的方式公之于众是否合适,就是一种政治考量的问题了。这种所谓历史研究的结果,究竟是否是真相?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会如何影响公众的判断?以何种形式来公诸于众?这些都是涉及到政治领域的问题。我认为袁伟时发表那篇文章的目的是好的。他是要提醒大家,历史上的问题并不如我们教科书里写得那样“善恶分明”。对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不是以划分“好人”和“坏蛋”来做为判断标准的。只是,我觉得他举义和团的例子不妥当。不是说义和团不能研究,不能发表,只是对于义和团的问题,应该在当时当地的时空环境里考虑。以今日国家之间对于公平谈判建立的国际条约有恪守的义务来要求当日的中国必须维护各不平等条约。这是错误的。这些条约的建立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不得已而被迫接受的。这种条约本身就不合理。只要条件许可,废除这个条约也未尝不可。否则这些不平等条约岂不是永远要捆在中国人的头上?《中国青年报》本身不具有历史探讨的功能。发表这种颇显偏颇的言论时,后果就未必会如始作蛹者这么如意了。这种时政性的报纸不适合发表这样有点敏感和另类却没有足够证据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团中央以此为借口,将冰点杂志封杀就更是愚蠢至极的举动。冰点杂志的行径,尚且属于不谨慎的人,用不恰当的方式发布了一种未必正确的言论。团中央以一个“官方”的身份封杀一份杂志,就是涉及到言论自由的原则性问题了。是否一个杂志发表一个“错误”的言论就构成要“封口”的标准?如此这样,谁还敢说话?话题扯远了。我认为,政治的归政治,研究的归研究。当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处理的度。过犹不及。

无论是义和团问题,还是纳粹当年的言行,都不是研究的禁区。而且,都应该深入地,好好地探讨一下。但这些言行公之于众的方式,和如何进行管理的规范,都要符合一定的政治标准,并且按照法律来管理与约束。

^_^,对于中国老农民其他的一些看法,我是很同意的。

每个人ID后面的乐善是不是就是送过多少花给别人的意思呀?看来我乐善得不多么。^_^,送老农一朵吧。

家园 民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_^,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

任何制度,甚至人的任何行为,其终极目标都是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套用李敖的名言,这也有“反求诸己和求诸社会”的问题。

很多宗教都是以“反求诸己”达到提高人幸福感的目标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给人一个“下辈子”的幸福许诺。这种幸福还是一种相对于那些不信教的人,下辈子的痛苦为参照的。而实现这种“下辈子的幸福”很简单,就是信仰上帝,或者真主就可以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途径,这么一种美满的幸福,虽然时间长了点,可是也是值得期待的不是?佛教就有点难度了。大意是不能靠信佛祖,还得修行得道才能获得“下辈子的幸福”。难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比佛教有更多的信徒。^_^,人都是喜欢偷懒的么。

上面关于宗教胡扯了一通,未必正确。不过,我倒是认为,宗教是反求诸己追求幸福的一个极至。难怪马克思说宗教都是麻醉剂么。

反求诸己是很痛苦的。看着别人吃龙虾,非要反求诸己地幻想自己手里的窝窝头也有龙虾的味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大智慧者不能为也。

那怎么办?求诸社会也。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感不够,却痛苦感漫溢?因为这个社会不合理,不理想。与其改变自己,不如改变社会。看看几千年的中外历史,求诸社会,改变社会,就是人类不断做的事情。

其他的先不谈,说说民主的问题。西西河春秋史话里有位“顾剑”的帖子,我觉得他以军事变迁为脉络,倒是用简单明了的方法勾画了从古罗马至今的历史和政治面貌。为什么古罗马的共和政体最后变成罗马帝国?为什么中国的诸侯分封变成中央集权?这是历史发展,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完整地阐述这个过程,我是力有未逮了。^_^

同样,在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从一个个专制政体过渡到或者说革命到民主政体,这也是与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虽然我也未必有能力将这个问题讲清楚,但为了说明我的观点,不妨试图讲述一下,^_^,也许都是错误也不一定。

当无法协调一个经济共同体都按照一种有规律的行为达到某种所谓的“总体经济公共进步”的趋势时,市场平等交易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经济进行的最佳方式。这种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平等而不是自由。平等的经济体,也会要求他们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力。否则一旦某个经济人掌握了超出别人的政治权力,他就在交易中具有了别人不具有的优势。平等的交易就会被破坏。因此,各经济人的政治平等就很重要。这种政治平等,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就是民主政治。当年毛泽东曾说,“党中无派,千奇百怪”。^_^,诚哉斯言。当政治权力只能被一部分人垄断的时候,所谓的经济上的平等也是一种不可能。。今日国内有种说法“外资企业已经具有了超国民待遇,民企却不能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凭什么?因为外资企业带来了外汇,带来了出口,带来了国际上的承认,带来了GDP,带来了面子,带来了政绩。各级官员怎么不把这些外资企业视为掌上明珠?甚至据说有种说法,“把财富带走,把GDP留给中国”。这些GDP有何用?官员赖以升官也。升官、发财、子女出国,这些就是中国官场的常态。

为什么要民主制度,这是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将幸福感求诸社会的需要。

这个过程,其实也同样是不容易的。英国人砍了查理一世的脑袋;法国人砍了路易十六的脑袋;俄国人政治放逐了戈尔巴乔夫,甚至差点宣布共产党为非法组织。甚至台湾的和平民主过程,也只是有赖于被几百万国民党员怒骂的李登辉的“叛变”,并且在当年大选时逼走宋楚俞,造成国民党分裂的“自毁长城”的行为才得以成功。

中国要往哪里走?民主政治几乎是一种不能避免的途径。只是如何实现这种民主政治,就难说了。

西西河可以对所发帖子进行再编辑的功能,倒是有可以让发贴人继续在原有帖子里胡说八道的好处。^_^

中国的民主进程究竟会如何?我姑且胡说一通,说得有道理,那是我蒙对了;说得没道理,各位就像听个笑话好了。

中国的民主进程,我认为在短期内,或者说起码在胡总书记执政期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继续是看能扛到哪一天而已。胡,从目前的表现看,不像一个有魄力,敢冒险的政治人物。他的想法,更多地是在政治圈子里玩权力平衡和进行各种利益交易的游戏。他的优点是,当形式达到某种程度时,能顺应时势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我想,这跟他能当这么多年的皇储还能生存下来,很有关系。只有一个不死守原则的权谋高手才能幸存,并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_^

从sars事件,本来自2003年11月首发到2004年中央终于采取强大的力量进行“防疫战争”这一段时间里,有多次机会采取行动。当广东在2003年12月发现病原体可以极快地几乎感染所有接触过患者的人时,应该当机立断地隔离所有可能的人群。当病毒开始向广东省外扩散时,应该及时向全国发布警戒的信息;并且建立免费的就诊和治疗机制。谁也不愿意患病得不到治疗。尽早让各种可疑的患病人群得知自己只有向政府报告就一定能获得免费而妥善的治疗与待遇,这比仅仅封锁消息更可靠,当然,风险也大得多。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捂盖子”的防疫模式,根本就不可能有效。仅仅隔离人群,当然会造成恐慌。谁知道自己被隔离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因此,信息的透明和完善与免费的医疗救治才能吸引患者到政府指定的部门和医院去救自己的命。可惜的是,政府表现了一种让情况不断恶化后再挺身而出的“大智大勇”。

就如此次台湾陈水扁废统,未必与中央毫无关系。当中央向国、亲两党示好时,却断绝了陈水扁的后路。这种施压而不给机会的做法,一方面将陈水扁逼得狗急跳墙,另一方面推动了台湾的民众分裂。陈水扁面临这种情况,怎么会不做出孤注一掷,恶狗伤人的举动来?何况,国、亲两党对大陆的友善举动,也是他们基于台湾的生存压力的主动行为,大陆不过是做了个顺水人情而已。陈水扁敢废统,背后没有一定的民意支持,肯定不可能。即如国民党甚至也在报纸的广告将独立作为一个选项。从某种程度来说,又何尝不是想吸引相当一部分想独立的人群?

广东的开枪事件,据说胡书记在福建也用甚是严厉的态度进行了批评。可是仍然没有见到公开的处理措施。估计胡书记还是想通过权谋之术达到“和谐”解决的目的。就如这次冰点事件各打50大板一样。^_^

现在的情况,时势发展,会给胡书记这个时间么?不知道。目前的改革,造就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的矛盾。这其中,还不是所谓民主政治是矛盾的焦点,而是严重的贫富分化与国民幸福感日益减少的问题。

中共政府以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为合法性基础的政权,大权独揽,可是风险也是独揽的。任何社会矛盾,最后都会归结到中共的政权问题。这些矛盾,会否有时间让所谓的“渐进民主”有实现的可能呢?

我们可以数数这样的矛盾有些什么:

1.失业保险

2.养老保险

3.医疗救济

4.教育救济

5.农民待遇

6.民企机会

7.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性

医疗问题,医生就是天然的替罪羊,风险是最小的。

教育问题,长期以来就没好过,国民对此的期望虽然没有满足,可是也没到不能容忍的地步。

剩下的问题就不好说了。

“和谐社会”不过就是个“和稀泥”政策而已。究竟未来如何,^_^,难说。

家园 非常中肯的问题

至于老农强调民主的民族性,主要是看到了有人为了民主到了当汉奸的地步,才强调民主不是为了民主而民主,更不是为了美国而民主,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民主。如果有人强调民族性来扭曲民主,搞出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来,我们继续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告诉他,你错了。

历史的研究显然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但显然袁伟时的东西不是历史研究,况且他的专业也不是历史。这点东西说实在的连票友的水准都达不到。这种以观点取舍历史的方法显然不是研究历史的方法。

至于团中央的作为,还有什么可说的?目前这种政治体制下只能这么做,也只会这么做。老农是不愿再说什么了。一声长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