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贴及评论】现代游击战与反游击战 -- 闲云野熊

共:💬4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转贴及评论】现代游击战与反游击战

作者:RENFENG,大嘴军事论坛网友,原文出处: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12243&page=1

蓝色的是原文,略有删节,评论是本人的看法,与各位切磋

谨以此文献给反美志士拉登、有志于献身恐怖主义事业以及从事于反恐事业的各国政府与组织

游击战等低强度战争自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来,从50年代又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越南战争和阿富汗十年游击战争。。。而近年来,恐怖主义也成为国际社会新的课题。。。本文就是对游击战与反游击涉及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展开讨论。。。

游击战的胜利的标准

什么是游击战胜利的标准,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我们知道,之所以要进行游击战,就是因为敌人过于强大,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不能或者难以和敌人进行正面作战。。。只好避开敌人主力,挑选敌人薄弱之处下手,不断打击敌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但凭借游击战的力量,想取得正规作战的胜利显然是不现实的。。。个人认为,游击战更多的是信仰,意识形态和意志的较量。。。游击战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生存,然后才是打击敌人,生存比打击敌人更为重要。。。纵观20世纪,单纯的或者缺乏正面战场配合的游击战争,重要的是如何在敌占区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之所以要不断的打击敌人,则是提示有这样一只不断反抗的武装力量的嬖冢?比如,我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就是转化成为正规的武装力量。。。而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则是**政权。。。也就是说,单纯的游击战的胜利标准与正规军事斗争的胜利标准不同,不是歼灭了多少敌人,摧毁了多少装备,占领了某某地域。。。而是生存下来,保持斗争,等形势变化时转化为正规武装力量和**政权是游击战的胜利标准。。。换句简单点的话来说,单纯的游击战坚持就是胜利。。。

撇开作者开头的恶搞似的宣言,我认为作者在游击战的生理标准上还是有独到见解的,对于游击战的执行者而言,应该说生存确实是第一位的,只要游击队依然存在,对方就没有取得胜利。当然,这里的生存应该包括物理上的生存和政治理想的生存--游击队的政治理念仍回荡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这个消失了或者为人民所遗忘,游击队也就彻底沦为亡命的刑事罪犯。

游击战是如何运作的

往往的我们提到游击战,总是关注于某月某日在何地进行了袭击,造成了多少伤亡。。。我们更重视游击战的军事斗争。。。可是,游击战的军事斗争并不是游击战的全部。。。组织进行游击战是一场相当复杂的。。。他几乎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外交,谍报等等。。。游击战的军事斗争,就是好比树上开的绚烂的花朵,但是这些绚烂的花朵确是需要深入地下的根茎吸收养分,绿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树干枝条进行结构支撑,运输养分养料等。。。只有有了这些东西,才会有绚烂的花朵。。。仅仅重视游击战的军事斗争,那是完全不懂得游击战的运作方式。。。敌后游击作战恐怕是所有军事行动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作战行动。。。因为它需要游击队自己控制群众,建立起信仰,来获取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必要时还要辅以经济改革,这样才可从群众之中获取补给,资金,人员等游击队持续作战所必需的。。。游击队需要自己建立获取资金物资的渠道,需要自己对的军事力量进行后勤补给,支持作战行动,甚至要自己生产武器装备。。。在作战行动结束后,如果有牺牲还要进行补偿,伤员需要治疗。。。为了与敌人进行斗争,需要掌握确切的情报,建立自己情报系统。。。与敌人斗争时还需要接触各种势力,团结更多的抵抗力量,这时候外交也是重要的。。。游击战涉及的范围往往很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外交谍报,无所不包,几乎是一个组织健全的以军事抵抗为主要目的小社会。。。军事行动虽然最引人注目,但是他不过游击战组织的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水下的部分才更是惊人

。。。

这一段内容本熊十分赞同,在强大的敌占区的游击战的范例应该参考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党敌后武工队。游击队当然需要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与敌人作战,作战只是显示自身存在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宣传和培养群众。

由于游击作战几乎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所以经过长时期斗争而坚持下来的组织往往十分坚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游击战争为组织储备了大量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领域的人才,这些人才往往是具有坚定的意志,在各方面的经验丰富,这为游击队**政权建立正规化军队作了人才储备。。。这也是为什么在占领军撤退之后,游击队组织往往能够比较顺利的**政权,迅速的建立起正规化军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住混乱局势的原因(当然这会打上相当强烈的意识形态烙印)。。。游击战涉及的领域极为广阔,所以往往为以后**政权,建立军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是如此。。。

展开游击战所需要的必要因素

到底需要的什么因素才能展开游击战呢?个人认为要想展开游击战至少需要5点客观和主观因素。。。那就是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民众的支持,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有力的地理环境和外部势力的支援。。。其中又以前两点更为重要。。。而且这些因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

具有坚定信仰的骨干力量

游击战组织中最活跃,最坚定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核心力量。。。这种力量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武装起来,这个信念应该在本国民众中获得最广泛的支持,民众可为此信念服务,献出自己的财产,亲人,乃至于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组织往往是外来者或者是群众中少数佼佼者组成。。。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核心力量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万里长征锤炼出来的精英红军。。。而越南战争中,则是源源不断地从胡志明小道进入南越的经过我国训练的,经过抗法战争考验的北越的正规军战士。。。而阿富汗战争中也有经过某些超级大国支持的国外伊斯兰武装和当地佼佼者组成。。。就是车臣抵抗力量也少不了许多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国雇佣。。。这样的骨干力量除了坚定的信念以外,还要具有许多专业技能。。。诸如:

政工人员:拥有最坚定的信念。。。信念的传播者。。。不断传播并发展更多的人加入游击队组织,或者成为游击队的同情者支持者。。。负责为游击队建立谍报系统,在控制区内或者控制群众之间建立基层政权。。。

军事指挥官:或者被称为游击队队长。。。这样的人才具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对游击队的军事行动负责,领导游击队的军事行动。。。

狙击手,爆破手,全能战士等专业士兵:这些人将是游击队的骨干力量,除了在作战行动中发挥核心作用以外,还需要学会训练游击队从当地群众中招募的新战士。。。这些战士将是游击队与当地群众联系的桥梁,成为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的保证。。。

军械员,武器专家:游击队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武器装备,所以必须从多种渠道获取,拥有一定的武器维护能力,甚至拥有一些武器生产能力是必需的。。。

民众的支持

民众的支持是游击队存在的前提。。。之所以游击队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自由的袭击敌人薄弱之处,关键在于游击队拥有民众的支持,民众的支持是游击队存在的基础,只有游击队和民众之间象水中的鱼一样,游击队才能够生存下去。。。脱离了群众的游击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游击队可从群众中获取粮食,衣物,物资,资金等补给,还可从民众中获得兵员的补充。。。这些都是游击队保持长期作战所必需的。。。群众可为游击队提供掩护,情报,为游击队安置伤员,甚至参加一些辅助性的军事行动,比如说运输弹药,担架队等等。。。所以说,游击队是离不开群众的。。。如果离开了群众,游击队就像离开了水的鱼一样,干涸而死。。。

所以说,游击队必须根植于群众。。。如何与群众联系的更紧密,是游击队必须考虑的课题。。。由于骨干力量往往不一定是当地自发产生的。。。所以如何容于当地群众之中是必要的。。。通过招收当地兵员进入游击队,通过建立基层组织,通过宣传信念来争取更多的同情者支持者,通过恐怖行动来威吓不坚定分子,坚决打击与敌人合作的敌对分子。。。通过这些手段,来争强游击队骨干力量与群众的联系,清除与占领军的合作者。。。宗教当然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像阿富汗战争和现在的伊拉克局势不稳,都和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进行的比较成功的游击战争,往往的总有其一个能够团结最具战斗力一部分人的信仰存在。。。共产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都20 世纪游击战争中支持其战斗的信仰。。。而如果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或者模糊的理念往往不能团结大多数群众,而游击战也往往进行的并不顺利,缺乏信仰的游击队,并不可怕,只能成为流寇或者犯罪集团。。。除了上述手段,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通过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来完成目的,比如进行土地改革等等。。。信念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如果还同时能够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的话,相信效果会更好。。。实行社会改革是信仰信念进行的实践。。。而在许多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实际的利益比虚无缥缈的信仰更能拨动的人的心弦。。。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似乎有些学究气了。在本熊看来,民众的支持是通过游击队自身的活动争取的,而不是游击队存在的先决条件。游击队生存的先决条件是人民对占领军的厌恶和反抗。在这个条件下游击队可以诞生了,但游击队能否生存取决于游击队是否通过自身的行动向人民宣告自己的政治理念并指出自己的道路可行。至于技术专家总会找得到的,也可以慢慢培养。

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游击队往往不能同时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尤其是进行社会改革的话,往往或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从而使其站在对立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游击战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阶级和力量,至少也应使其保持中立。。。如果必须损害某些人的利益的话,那么就需要在这两个阶层之间选择一个最有力量的。。。而个人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最具有战斗力,最具革命性的将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群众,谁完全掌握了这个阶层的力量,将具有颠覆整个社会的力量。。。而这个阶层由于处在最底层,生活困苦,所以最具有变革的愿望,而由于生活的困苦,使其吃苦耐劳,意志更加坚定,在遭受重大挫折和形式不利的情况下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战斗(因为本来也没什么),不怕牺牲。。。简单点说,就是越穷越革命。。。而这个阶层也更纯朴,这个阶层也更容易被打动。。。所以,这个阶层是游击队必须掌握的力量。。。与其他阶层相比,这个阶层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却是隐藏着的,因为它没有诸如军队,警察,法院等暴力组织来维持自己的利益,这个阶层需要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才可发挥的这个阶层的力量。。。如何激发这个阶层的热情和战斗力,如何把这个阶层为己所用,如何把这个阶层武装起来则是游击队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对于占领军来说,往往更倾向于单纯的使用军力力量来消灭游击队,在这方面占领军就处于劣势了。。。或者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占领军往往和掌握一些掌握实权的阶层合作。。。或者占领军更希望与一些处于较弱的群体进行合作。。。因为这样的群体由于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往往具有更迫切的借用占领军力量的愿望,从而可在控制住局势之后,占领军可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越南战争中,美国扶植起来的阮文绍政府就相当的软弱。。。所以,占领军在这方面往往处于劣势。。。这是游击队的最强点,也是游击队的命门。。。是否获得群众支持将是决定游击队能否长期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

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将使得游击队更好的生存下去,这个统治力量的强与弱是相对而言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的影响。。。如果地形过于复杂,那么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兵力,如果地形较为单一,那么较少的兵力就能完全控制。。。如果对游击队支持或者同情的群众较多,也就是群众基础较好,那么敌人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力量。。。如果群众基础不好,或者游击队与群众联系并不紧密,那么较少的兵力同样可以控制局势。。。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牵制等诸多原因,日本军在控制区内兵力有限,不能做到完全控制,仅仅能对某些城市,县城,交通要道,交通线做到有效控制。。。在各个控制要点之间往往留有过多的空隙。。。使得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可在各个空隙之中活动自如。。。

除了占领军本身的兵力以外,与占领军合作的阶层,建立的政权同样是属于敌人的统治力量。。。对于游击队来说这个政权的强大甚至比占领军的强大威胁更大,这个政权强大的标志在于这个政权是否获得民心。。。而游击队与敌人周旋的本钱就是民心。。。如果社会繁荣,民心安定,那么游击队和抵抗力量也没有戏可唱了。。。比如,建国以后,各地土匪和国民党支持的各种反动势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平定。。。清军入关以后,由于执行了较为正确的政策,所以天地会,白莲教等抵抗力量,虽然保持着存在,但是也难以掀起风浪。。。

所以说,游击队要想生存下去,还需要冀望于敌人所选定合作的对象难以获得民心,统治力量薄弱。。。或者挑选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

关于争取的阶级问题,本熊觉得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首先游击队需要在被占领区生存,如果下层人民不支持肯定不行。所以确实需要争取下层人民的支持。但由于占领军对原来社会的破坏使得原来社会的上层阶级也会存在大量的不满者,这些都是需要团结利用的对象。另外,为了宣传和改进游击队的政治理论,知识分子中的同情者必不可少。

地理环境

在以往的游击战中,地理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以往的战争中,占领军往往更加重视人口聚集的城镇,在这些地方,统治力量更为强大。。。游击队往往被挤到人烟稀少,或者发展水平有限的地区发展。。。而有利的地理环境更便于游击队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中,游击队应该可以获得食物,饮水或者其他简单的必需品,可以在少量的补给下在野外生活达几个月之久。。。熟悉环境的当地人可在这种环境中行动自如,而限制了拥有大量先进重型武器敌人。。。环境应该是我们的朋友,而是占领军的敌人。。。

但是当环境保持中立,或者成为敌人的朋友的时候,就可怕了。。。比如东北抗联的失败,就是在缺乏给养的冬季被拥有充足后勤补给的敌人不断打击下被摧毁的。。。而且环境的复杂程度是和占领军的兵力多少有很大关系。。。如果环境过于复杂,那么占领军就需要更多的兵力。。。而对于比较适合兵力机动,视野开阔的地域来说,技术水平较高,重装备较多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占领军只需要较少的兵力即可控制。。。而要想控制复杂地形,则需要更多的兵力。。。而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侦查技术与机动能力的提高。。。也大大增强了现代军队控制复杂地形的能力。。。比如,美军在阿富汗就是以极少的兵力控制了广大的地域,完全压制了塔利班武装力量与恐怖分子。。。在今天,也许除了在热带雨林等极为复杂的地形可以阻碍拥有技术优势的占领军。。。也就是说,地形优势被技术大大的削弱了。。。

外部势力的支援

虽然游击队可以从民众中获取资金物资等补给,可以从民众中获得兵员,拥有长期作战的能力。。。但是,外部势力的支援也是重要的,有些东西,往往被占领军严格控制。。。比如武器,医药,资金,粮食等等。。。而由于民众的局限性,在战争初期往往缺乏拥有足够作战经验的骨干力量,而某些技术性的装备游击队也不能自给自足。。。所以,外部势力的支持往往十分重要。。。历数历次战争,几乎每一场轰轰烈烈

的游击战中都有背后力量或明或暗的介入。。。比如我党领导抗日队伍往往得到国民党政府、美国的援助;越南战争中,不断派遣正规军通过胡志明小道进入南越的北越则受到我国和苏联的支持;阿富汗游击队则是受到伊斯兰世界和美国的支持;就是并不成气候的车臣反政府武装也不能排除外部势力的介入。。。而缺乏足够外部力量支援的游击队,往往缺乏足够的活力与生命力。。。缺乏足够的外部力量支持,是东北抗日联军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部的支持很有帮助,但不应该是决定性的,否则游击队反而可能无法生存,另一方面,游击队的生存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这样投机的外部势力才会选择支持。

如何反游击

就现在来看,各国政府在反游击的指导方向上往往存在着战略错误,那就是政府往往想单单凭借军事力量解决问题,所以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比如,苏联在阿富汗就是想单凭藉占据优势的军队来平定阿富汗游击队,美国人不断派遣军事力量来对付南越的游击队等等,效果都是有限的。。。前面分析过,军事武装力量仅仅是游击队浮出水面的的冰山一角而已。。。而仅仅是摧毁浮冰的水上部分是不行的,那样浮冰还会继续浮上来。。。对付游击队应该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多管齐下,就像国家之间的总体战一样,同时在军事政治经济宗教方面施加压力。。。不断压缩游击队的生存空间才是最佳的办法。。。也就是说对付游击队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紧紧依靠军队是对付不了游击队的。。。而单单是这样还不够。。。同样的,占领军还需要加强与当地势力的结合,融入到当地社会去。。。清军之所以凭借为数不多的军队就控制了中原,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大量与清军合作的汉人。。。最重要的是占领军应该采取适当的经济政治策略,照顾大部分人的利益,安抚中下层民众的不满情绪,因为民众的不满情绪才是游击队生存的土壤。。。

实行切实有效的政策,稳定占领区大多数民众,尤其安抚是处于下层的民众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一个正确的政策,以煽动人心的口号,也许比一个师的兵力更为有用。。。经济封锁也是必需的,通过经济封锁,控制武器,药品,粮食,资金,物资流入游击区,可以极大的削弱游击队实力。。。并且要与当地人搞好关系,不能触犯当地群众的禁忌。。。比如,进入伊斯兰地区就要遵守当地风俗。。。要知道印度大起义就是因为英国军官胁迫当地士兵用醉撕咬涂有猪油牛油的子弹包装纸而引起的。。。如果当地人把占领军当成了自己人,那么游击队在强大也不是占领军的对手。。。但是占领军往往与当地人存在隔阂,所以利用当地人来完善自己的统治也是必需的,通过寻找代理人来作为占领军与当地人联系的桥梁,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周密的控制体系,将控制力度深入到基层。。。谍报系统是重要的,拥有情报优势,可以更完善的从各个角度打击游击队。。。

当然军事手段也是必需的,现在看来,军事手段对付游击队,最有效的手段应该是将游击队和他的支持者同情者分开。。。比如,日军自我国东北就是通过合村并屯,建立“人圈”,将民众强制的集中起来,加强管理,使其难以和抗联进行接触。。。美国人在南越建立大量的“战略村”也是这个目的。。。显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日本人建立的“人圈”,将抗联与民众分离开来,而难以获得物资兵员的补给,只好躲避在荒郊野外,而东北的冬天又成了抗联的敌人,而且抗联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在严酷的气候环境下,在敌人不断的打击下逐渐瓦解的。。。实际上美国人在南越所进行的战略村也是很有成效的,并且发展了许多实用战术,比如说“磁石战术”,在地域内便于出击的地点分布机动性好的直升机,战斗机,装甲部队,然后以小分队在野外不断巡逻,遭遇敌军之后,如果是零散的敌人则消灭或者俘获,而遇到强大的敌人,则是缠住他,然后这个战场就像磁铁吸引附近的钢铁一样,机动性好的战斗机,直升机不断以火力支援,而直升机部队,装甲部队则是从各个地点,各个方向上冲向战场,将敌人层层叠叠包围起来加以歼灭。。。还有就是日本人常适用的扫荡策略,就是建立封锁线,将某一区域控制起来,然后部队从几个方向上对游击队控制区域进行向心攻击,分进合击。。。这里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拥有足够的兵力。。。使用军事手段对付游击战,前提就是拥有足够的兵力。。。

当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这些手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互相配合的,只有结合起来才可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实际上,在越南战场上美国人但就军事战术层面来讲,非常具有成效。。。但就伤亡比就可看出端隙。。。美国人的失误是在战略方面。。。

在就是视角多种手段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扰。。。美国人的越南战场的失利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1,不能排除中国和俄国的支持,不敢地面进攻北越,造成了北越在中国和俄国的支持下不断派遣正规军士兵和大量物资通过胡志明小道进入南越。。。由于朝鲜战争的阴影,美国人害怕战争扩大化,而导致战争升级,从而引起中国俄国派遣兵力进入北越,与两个核大国产生战争,所以美国人一直不敢派遣地面部队进攻北越,摧毁北越政权。。。只能派遣海空力量打击北越,希望其让步。。。但是越南本身生产力低下,根本缺乏足够价值的的打击目标,而在我国和俄国防空兵支援下和北越部署在我国境内机场的歼击机打击下,挫败了美军的企图。。。

2,不能切断胡志明小道,美国人提出了许多计划,投送了大量的火力在胡志明小道上,但是因为胡志明小道是一个隐藏在热带雨林下的道路体系网络,所以,美国人企图又失败了。。。

3,美国人打着代理人战争的算盘。。。初期希望通过美国顾问训练南越军队,但是形势发展表明由于选择的合作者过于软弱,南越的军队不能控制局势。。。于是随着南越形势的不断恶化,不断的增加兵力。。。而这种做法等于是“添油法”,就好像是北越军队的陪练一样,不断的训练北越军队,使得美国人总是感到兵力不足。。。如果美国人初期就投入足够的兵力,控制局势,表明决心,也许情况就大大改观。。。

不能制止北越不断派遣正规军进入南越打游击,不能切断胡志明小道,而美国人兵力不足使得美国人看不到获取战争胜利的希望,而战争的长期化,不断的伤亡(实际上,从损失比例来看美国人的战术是具有相当优势的)使得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不断高涨,最后美国人不得不灰溜溜的滚出越南。。。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是美国人越战失败的主要原因。。。美国人越战失败并不是军事机器的不强大,也不是军队的无能。。。而是从整体战略来讲存在着巨大的失误。。。

反游击的关键是将游击队与人民隔离,在政治上需要迅速解决占领区的平稳生活。需要向人民展示当局在此方面的努力。需要分化瓦解反对势力,扶植一些人,打击一些人,让多数人得到些好处永远是最好的分而治之的策略,可以参考《论统一战线》。军事上的清剿其实并不重要,甚至某些地方被不断袭扰也不重要,游击队暴力活动的特征决定了游击队与安定的生活的矛盾,只要让占领区人民认为苦难是游击队造成的就可以了。当然,作为统治者,必须是人民意识到当局是可以改善局势的,否则尽管人民可以不支持游击队,但政治果实可能被其他摘桃派获得。

在军事上占有优势的一方其实不怕对方使用正规部队和高级武器,而且对手的思维和行为都是有章可循的。不难找到对抗策略,特别是在己方占有优势的情况下。

作为占领区的武装力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政治上不知所措,不明白占领的目的和意义。如果政治家们不能解决政治问题,军事家们也同样不能,而且只会更糟。

现代和未来游击战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水平、理论理念的不断提高。。。游击战现在也出现了多种变化,首先就是往往存在于野外的游击队,现在也进了城。。。在以往,由于兵力有限,城市往往是占领军实力强大。。。所以,游击队往往躲在农村或者不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政权。。。这就是根据地。。。但是,随着科学及水平的提高,躲避在遥远的山区也往往不能躲避拥有优势高科技武器的政府军的打击。。。远程导弹,战斗机可以迅速的出击,而空降兵,直升机,装甲部队可迅速的投送大量的部队进行围剿。。。而偏远山区经济状况有限,往往不能承载支持足够数量的游击队。。。而有限的生产力又不能为游击队提供足够质量与数量的武器装备。。。所以说,在今天躲在偏远的山区并不见得合适。。。

而今天由于小型化职业化军队的流行,各国往往仅保持一只较小规模的军队。。。而随着高科技武器的大量使用,使得这样的小型化军队控制野外战场的能力及为强大,往往少数人就可控制一大片地域。。。但是,在城市里就不一样了,今天的城市地形复杂程度更甚于荒郊野外,而今天的城市拥有大量的人口,各种公共设施,使得某些发达国家的小型军队根本力不从心。。。而且,军队也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比如说,对于一个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而言,一两万外来军队根本是无法管理的。。。尤其是对于刚刚占领城市,而当地基层政权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即使建立起来的基层政权,也可能被游击队所渗透,成为双面政权。。。而最近美军在伊拉克频频遭袭,也很说明问题。。。

而在城市中,游击队可以隐藏在滚滚人流中,在大量人群的掩护下,游击队可以从城市中获得他想获得的一切东西。。。这是相对于偏远农村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说,游击队城市化,应该是游击战新的变化。。。

游击队也应该高科技化,许多民用技术的发展在今天很容易应用于军事,尤其是在城市中。。。比如网络就是一个好东西,分散在城市的游击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联络,会议。。。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宣传,信息发布,招兵。。。而诸如黑客等技术人才则是在民间大量存在的。。。

现代的游击队除了城市化,应用高科技技术以外,还应该考虑诸多的敛财手段。。。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游击队才会发展壮大。。。迅速的敛财手段,无非是诸如毒品,印制假钞等等。。。但是毒品这东西虽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硬通货。。。但是会损害游击队的形象,甚至有可能和游击队的信仰相冲突,除非游击队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存在。。。所以个人更倾向于印制假钞等手段,不但可以扰乱金融市场,打击占领军的威信,同时游击队可通过印制假钞获得大量的资金。。。而要想把假钞变成硬通货,则需要大量的可靠的下线,将假钞分发出去,大量的游击队的支持者和同情者使这个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于城市的游击队,组织必须严密,否则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家一锅端。。。

这个本熊基本同意

关键词(Tags): #游击战
家园 现在变成大隐隐于市了?高科技对游击的一方也有正面作用,

可以帮助减少活动人员减小被捕获可能,但同时还可以维持打击力度。

游击战关键还是活动区域人心向背问题,无源之水早晚会枯竭。

家园 欢迎讨论,我认为游击队在城市的活动是一种趋势

我们都同意游击队必须争取民心,而争取民心必须有传播渠道。在偏远的乡村占领军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消息,至少使得消息按其希望的内容和腔调传播。这对于游击队不利。游击队需要活动经费,而经费的筹集也很难完全在乡村进行。所以城市活动是现代游击队必然的选择和必须进行研究的课题。

至于高科技的问题,我认为武器也好、装备也好都是为人所用的,真正有生命力的战士会根据形势和需要以及自己掌握的工具创造战法,而不是墨守成规。游击战士们没有必要回避高科技的复杂装备,但切不可迷信起作用或被其束缚手脚。而且游击队绝不能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装备。

家园 原作者的毛泽东选集读的不错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