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本人手头上有一本<<日本潜艇史>> -- 完颜陈和尚

共:💬42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装备情况 节选

为适应伦敦裁军会议后的新形势,日本海军制定了一个为期6年(1931-1936)的“海军主要兵力扩充计划”,即第一个海军装备计划(简称01计划)。计划建造巡潜2型潜艇1艘,海大6A型6艘,海中6型2艘。上述潜艇于1934-1937年间竣工。

未完

家园 接续

1931年9月爆发了满州事变,1933年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美国这时也制定了一个扩充海军军备的计划。鉴于形势的发展,日本海军制定了第2个装备计划(简称02计划),要求从正在执行01计划的1934年开始,在4年中继续建造舰艇,并加强海军航空兵力。该计划规定建造巡潜3型潜艇2艘及

海大6A型2艘。这4艘潜艇;于1935至1937年陆续竣工。

海大6型

海大6A型潜艇装有舰用一式甲内燃机。军令部要求该型艇的航速达到23节以上,而本型6艘潜艇的平均航速实际上是24。02节。除英国的蒸汽机潜艇外,这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潜艇。海大6B型是海大6A型的改进型,增大了安全工作深度,艇首装有95式水下发射管6个。

巡潜型潜艇

巡潜2型同1型相比,有以下特点:

1。可携带水上侦察机1架,舰桥后装有耐压飞机库,后甲板装有弹射器一部。

2。装有舰用1式甲7型内燃机两部。

3。安全工作深度增至80米。

巡潜3型可用作潜艇战队的旗舰,因为它的作战室装有作战指挥所需的通信设备,该艇还有供司令部人员居住的舱室。此外,这种旗舰用的潜艇还具有与其所属潜艇一样的战斗性能。

海中6型

这是为了应付战时的急需而建造的一种中型潜艇,主要用来遂行局部海域的放御任务,也可伴随舰对活动,以祢补海大型潜艇的不足。在设计该潜艇时,为了提高航速和加大耐波力,作了许多努力,建成后,其实际性能比预想的还要好,耐波力和水上,水下的操控性能都很好。

1937年1月1日后,海军军备就进入了无条约时期。由于不受条约限制,日本海军提出了一个颇具自主特色的装备计划,即03计划。此计划自1937年起,以6个年度的造舰经费来实施。计划建造甲型潜艇2艘,乙型6艘,丙型5艘。上述潜艇从1940年3月30日第一艘下水起,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均先后建成。

未完

接续
家园 接续

由于日中战争的发展和欧洲形势的加剧。加之海

军军备处于无条约状态,所以各国竟相扩充军备

。日本海军则认为即使完成了03计划,1941年以

后也必须建造一批军舰,以取代退役的主力舰和

巡洋舰,而且必须对美英军备的扩充采取对策。

因此,又制定一个从1939年起的6年装备计划,即

04计划。其中建造潜艇的艘数如下:甲型1艘,乙型14艘,海大型10艘。在1943年4月之前相续建成

。。。。。。。。。。。。。。

1940年日本海军开始执行04计划后,美国公布了

第3个本森计划,后来又提出1个斯塔克计划,这

是为其两洋舰队扩充军备的庞大计划。在这种情

况下,针对前者,日本海军制定了05计划;针对

后者,又提出1个06计划。此事还未作出决定,就

爆发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下半年,将05记划改

为05计划修正案,取消06计划。05计划规定,建

造159艘军舰,加强航空兵力,并建造下列潜艇:

甲型2艘,乙型12艘,中型9艘,小型9艘,海大

型10艘,补给型3艘,共45艘。

家园 前几天没留意,刚才注意到你的网名原来是“高达渣古”

看来你是对机动战士挺有兴趣的。你有兴趣开

贴谈谈吗?

家园 里面有关于微型潜艇的详细介绍么

看英文二战资料最头疼的就是关于日本的,人名地名,军舰等武器名除了一些著名的大多很难对上号, 看得很累

家园 有,迟些时候再答你
接续
家园 潜艇上的武器和技术装备很多,这里仅就鱼雷,艇载飞机

和动力装置作一介绍。

型号: 6式 89式

装药量(公斤):305 295

航速(节): 26 36

32 43

37 45

射程(米): 15000 11100

10000 6200

7000 5500

直径(厘米): 53 53

长度(厘米): 648 715

重量(公斤): 1430 1625

家园 鱼雷续

型号: 95式 92式

装药量(公斤):405 300

航速(节): 45 30

49

射程(米): 12000 5000

9000 7000

直径(厘米): 53 53

长度(厘米): 715 715

重量(公斤): 1665 1720

鱼雷的动力装置:6式,89式用空气

95式用氧气

92式用电池

引信: 6式用触发引信

89,95,92用惯性引信

生产数量: 89式截至1937年,造出1100条

95式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

造出570条

92式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

造出1000条

家园 艇载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潜艇携带侦察机的只

有日本海军一家。

<就凭以上这点,网友们就该送朵花给大日本海

军了吧。如果是政治上的倾向,扔鸡蛋

也是欢迎的>

1925年,日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造的

“亨克尔”小型潜艇的舰载飞机稍加改进,制

造了“横式1号”水上侦察机;接着又进一步改

进,造出横式2号水上侦察机。1929年,“伊-

51号”潜艇首次携带小型水上侦察机参加了演

习。

1932年1月,91式小型水上侦察机被海军正式采

用。1934年11月,96式小型双座水上侦察机(19

36年服役)开始投产,该机装备在“伊-7 ”“

伊-8 ”潜艇上,参加了实战。

甲,乙型潜艇携带的零式小型侦察机,于1940年

12月服役。主要性能如下:

巡航速度:180公里

最大航速:250公里

留空时间:4小时

飞行员: 5名 <怎么那多人啊?^_^>

武备: 7。7毫米机枪一挺,60公斤炸弹2个

家园 关于日本潜艇作战方面的事,就算超级浓缩,没有几万字

是无法说得清楚的。只好说声对不起了。以下节

录一些段落算作补充吧。

日本潜艇的综合战果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潜艇战可以说是非常糟

糕的。如果以攻击敌舰船所取得的实际战果来评

价潜艇战,那么与美国潜艇取得的巨大战果相比

,日本的潜艇战确实不佳。

大体说来,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军的反潜作战能

力强,以雷达为主要对潜艇搜索手段,加之包括

航空兵在内的反潜兵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反

潜能力。另一个是,日军的潜艇的使用方法不当

。日本潜艇是根据联合舰队歼灭敌舰队的作战方

针实施作战的。为此,它不仅主要用于攻击敌战

斗舰艇,还要遂行侦察等多种任务。

在太平洋战区,击沉大型航母2艘,护航航母1艘

,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潜

艇2艘,重创大型航母2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

舰1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

击沉船只59艘,重创33艘。

在印度洋战区,击沉潜艇1艘,重创战列舰1艘。

击沉船只120艘,重创16艘。

太平洋战区的战况与印度洋战区不同,印度洋战

区是以破交战为主。

其次,潜艇为支援联合舰队作战所遂行的各种任

务如下。

艇载机侦察(另在东太平洋,对美国本土进行2次

轰炸),潜艇侦察,潜艇炮击,潜艇运输(包括输

送航空燃料),潜艇救援。

1943年中期后,美国的反潜能力有了飞跃的提高

,从日本潜艇作战的能力考虑,应该着重破坏敌

人的后方海上交通线。日本潜艇作战失败的原因

总括起来,主要是没有改变上述的作战思想。

日本海军有127艘潜艇被击沉,1万多潜艇官兵葬

身海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过了九天了,才能有空回应你的问题。

约翰霍兰是美籍爱尔兰人,当时他一面在学校任

理科教师,一面埋头于潜艇的设计,终于在1877

年完成了首制艇。后经多次改进,到1899年4月,

建成了他设计的第九艘艇,命名为“霍兰”号。

该艇于1900年4月由美国海军购买,并成为美国

海军的第一艘现代潜艇。艇长15。84米,宽3。

05米,排水量70顿,机关炮2门,鱼雷发射管1具

,水面动力装置的推力为50马力。霍兰的第10艘

潜艇叫“富尔顿”,并成为标准的霍兰型潜艇。

1904年,日本海军定购了5艘。

1899年,井出谦治上尉(后为上将)奉命赴美,在

驻美使馆工作。美国海军当时正在讨论是否使用

潜艇的问题。井出上尉认为,有必要去看一看美

国潜艇,若性能好,日本海军也应该装备这种潜

艇。为了考察“霍兰”型潜艇,他每天都去走访

霍兰公司。肯定了潜艇的实用价值,并向海军当

局呈送了报告。1902年井出少校回国,在海军省

和镇守府等单位作过演讲,介绍了潜艇的发展情

况,以引起人们对潜艇的关注。

1903年,海军省副官小栗孝三郎少校(后为上将)

奉命赴英,在驻英使馆工作,他曾到英国海军学

院去学习战术课程。有一天,他去听潜艇课时接

到通知:“从明天起,请日本军官不要再来听了

。”由此,小栗对潜艇发生了兴趣。他认为,日

本海军也要自己的潜艇。日俄战争爆发后,小栗

被调回国,担任军令部参谋,兼任大本营参谋。

他除向军令部提出必须建造潜艇的主张外,还将

以前呈交给驻英武官的意见抄本,交给海军省副

官井出中校。

未完

家园 多谢多谢!

真是辛苦你了,真不愧有完颜陈和尚这个重义气的ID啊,哈哈。

家园 接续

在对潜艇的认识方面,井出和小栗是两位“先知先觉”者,但从非军籍人员来看,当时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工作的松方幸次郎则是一位有功之臣。松方是该厂的厂长,在他的惨淡经营下,第6和第7艘潜艇终于建成。后来,他又参照德国潜艇,建成了性能优良并可以在大海上巡逻的潜艇,他对日本潜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在几期的舰艇发展记划中,均包括相当数量的潜艇。但当时的造船技术不高,不能独立建造,而是购买外国潜艇,以期引进技术。

1907年6月与英国签订购买5艘 C 型潜艇合同。其中2艘在09年3月竣工后,由轮船运抵横须贺。另3艘从英国进口部件组装。

在掌握霍兰型和C型潜艇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与C型相近的川崎型1艘。

1911年12月向法国定购2艘 S 型(劳布夫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壳式潜艇。分别在1917年和1920年建成。

1915年与意大利签合同,按其设计方案建造潜艇。至1922年共建造了5艘 F 型复壳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英国订合同,取得技术和专利,于1918年自行建造 L 型半复壳式潜艇。至1927年共建成18艘。

在引进外国技术同时,也努力自行研制。1917年4月开始建造“海中型”。至1924年共建成17艘。而“特中型”到1927年时,共建成4艘。

未完

接续
家园 日本海军战略的基础,是国防方针以及据此产生的用兵纲要。

军令部则依据用兵纲要,每年预先拟制“年度作战计划”,“年度帝国海军战时编制”以及附件“年度作战计划纲目”,以便对付万一与假想敌国开战的非常情况。

日本海军把美国视为假想敌国,其作战方针是,采取守势,近海待机,通过舰队作战,消灭来犯之敌舰队主力。在舰队决战中,潜艇的作用是什么呢?从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日本潜艇的用法没有什么变化,很可能是德国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对它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来为日本潜艇的使用方法奠定了基础的末次信正中校(后为上将),在驻英期间,曾以观察员的身份跟随德国潜艇出海作战,深受德国潜艇的战法,尤其是潜艇协同舰队作战的影响。<他在英国怎么能坐德国潜艇出海作战?原文如此,与我无关>

日本海军为了截击来犯的美国舰队,并在舰队决战中以劣胜优,想了很多办法。潜艇的战略使用方法,就是监视,跟踪,与目标保持接触。随着潜艇的发展,在上述用法中,又增加了逐渐削弱敌舰队的任务,即在跟踪和保持接触过程中,伺机前出到敌舰队的前方袭击敌人。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个用法依然没有多少变化。

家园 得赶在2006年来临前回复你。关于袖珍潜艇的节选见内

日本海军为了以其劣势的舰队战胜优势的美国舰队,确实煞费了心机。采用袖珍潜艇就是其中的一个措施,目的是在开战之初,由母舰搭载袖珍潜艇去攻击美国舰队。

1932年初,当时任舰政本部第一部第二科(分管鱼雷兵器)科长岸本鹿治子上校,提出了建造袖珍潜艇的建议。1933年首次完成了样艇的建造,同年8月起由两名艇员进行试航。1940年,根据首制样艇的试验结果,又建造了两艘试验艇,9月即作为一种正式兵器装备部队。这种袖珍潜艇能以21。5节的航速航行50分钟,估计在波浪相当大的海况下仍可袭击敌舰。1941年8月底建成12艘袖珍潜艇,可由1艘母舰搭载。另外,建造了千代田号,千岁号,日进号水上飞机供应舰,用以搭载这种袖珍潜艇。

该型艇的全长为23。9米,直径1。85米,排水量43。75吨,动力装置为600马力电机一部,设计航速25节,续航力为21。5节时航行50分钟,6节时可航行8小时。潜航深度100米,45厘米鱼雷发射管2个,有艇员2名。

未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