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就《甲申三百六十年祭——谁主沉浮》一文,与汗青兄商榷 -- napolen

共:💬51 🌺1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嗯,你这观点很新潮啊
家园 为什么李自成会忽略满清因素?

关宁军也打过,在洪承畴手上还吃过亏.对松锦战役,李自成不会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考虑满清的危胁?

满清曾多次入关,万一进军北京途中与之遭遇,李自成如何应对?

自己兵力并不强,为什么还逼反吴三桂?山海关之战就算消灭了吴三桂,用什么部队,多少人守卫北边?

这些问题李似乎没有考虑过,否则第一应该多带主力,第二应该用可靠部队稳控山西以预防前线失利.

家园 击节叫好!

这才是做学问的样子。

家园 也许李自成把明清战争看成是明朝的事,与自己无关

据顾诚先生猜测,也许李自成把明清战争看成是明朝的事,与自己无关,清兵不会来打大顺。事实上,多尔衮最初确实打算和大顺联合,还给李自成写过信。

家园 这个理由不太让人信服

为天下之主自当承担御边之责,李自成集团不会连这点自觉都没有.张献忠,罗汝才都是和明朝打了一辈子,李不是照样视他们为对手?

在当时,明军北边防线已经残破不堪,无法阻挡清入塞掠夺.李即使顺利收编了明全部的北边防军,还需加入自己的力量才能组织有效的防御.何况还可能有大战给己方和明军造成损失呢?

再说李自成全军攻开封,在坚城之下损失是很大的,北京之坚更在开封之上.10万人足以攻下北京吗?

我个人同意汗青兄的看法,李自成这次行动应该是以占领山西为目的的.如果有进攻北京一战而定天下的计划,不足10万人的部队实在是太少了.

但这次行动进展之顺利,出乎李自成的意料.周遇吉的迅速败亡,宣大的轻易投降,使李自成在损失极小的情况下控制了山西,多走两步到北京转一圈就顺理成章了.否则以姜瓖力抗清军的实力,李自成花上四五个月,伤亡两三万人来打大同也不稀奇.

这时的李自成也未必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北京城有较好的组织,10万人不一定能轻易拿下.开封是先例.但是一路请降不断,北京不攻而破,明也就亡了.局势发展得太快,太顺利,让李自成没有有效和及时地调整部署,导致突然的崩溃.

从一开始的战略进攻迅速发展到凯歌高唱的全面胜利,李自成很好地把握了历史机遇,但不幸的是他败给了对机遇把握得更好的多尔衮.

家园 对于这句话俺有存疑

所以说,李自成当时的战略布局,是在不考虑满清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而在给定的前提下,这样的布局也是合理的。李自成的错,就错在他没有考虑满清因素,而不是汗青兄所谈的其它诸点。除了这个错误之外,大顺政权的另一个错误就是顾诚先生所指出的没有及时改变政策,实现封建化。第一个错误是主要的,这使得大顺军在山海关之战中面临绝对劣势的地位。第二个错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大顺军在山海关失败后,大片控制区内的地主官绅反叛,让大顺军无法站稳脚跟,卷土重来。但如果第一个错误不存在的话,第二个错误本身并不会构成重大危害。

李自成本身的实力是无法同时抗住南明和清军的,所以没可能“第一个错误不存在”(即便李重视了清军的存在又能如何?),这样的情况下,巩固自己的后方,尽量消解南明的抵抗力度,即,避免“第二个错误”就显得很关键了。

家园 南明那点腐烂的部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家园 那。。吴三桂、姜瓖、郑成功、李定国、孙可望等人也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李定国和孙可望原是大西军,而实际上吴三桂也不可能归属于南明,但在吴把清军引入关内的初期,南明可是把他当作了自己人的。

不一定都要为我所用,但不要来挚肘总可以吧。

换句话说,李自成只要能避免掉第二个错误,那么对于吴三桂和南明治下的臣民的效果是一样的(当然对于后者的吸引力肯定要差些)。

另外,南明诸将的内杠是一回事,到李自成手里会不会用又是另外一回事,洪承畴在崇祯手下的碌碌无为并不能证明他就是无用的。

家园 你的看法跟我的说法没有矛盾之处

我说的“如果第一个错误不存在”是纯属假设性的,是要说明如果满清因素不存在,第二个错误本身不足以阻挡大顺统一天下的进程。这当然与实际史实是不符的。在实际情况下,当然要注意防范第二个错误

家园 不论原因如何,不论你信不信服,李自成就是没有考虑满清因素

这一点从大顺军在北京和在山海关之战中已经毫无疑义的表现出来

家园 李自成一举占领北京可以说是很震撼的

除了满清以外全国其他政权敢于与其较量的几乎没有了

南明政权自保尚且不足

四处杀人放火的大西政权也不像是一个能构成威胁的对手

郑成功 嘿嘿 那时候谁知道他这么一号

所以要是李自成有个清醒的认识

策略再稳妥一点

嘿嘿

家园 张献忠那时候还没大规模杀人放火呢

就手下将领质量来说,张献忠比李自成只强不差

家园 感觉张献忠手下的将领大多能独当一面。

不过细想一下,特别出色的也就李定国一人而已。其他也不过中人之资。

家园 【回复】呵呵,拿兄的看法对偶很有帮助

偶最近在搬家,资料和其他东西都打包没整理好,所以无法很具体的说,见谅。

呵呵,实际上偶们有些地方是不矛盾的。另外有几个问题,恐怕兄会错俺的意了,偶大致说说。

1,宁武之战的问题。

首先宁武一战的时间长短,和激烈与否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历史上有很多战役时间很短,但战况激烈伤亡巨大,因此其时间长短并不能说明激烈程度,至多只和最终的伤亡比率有关系,有时战斗时间越长,伤亡越大。但时间短却也不等于不激烈和伤亡一定就小。

有相当多的资料对此有比较具体的战斗记载。譬如有记载说当时周遇吉在一天之内就打完了全部的火药储备,此可见战况激烈程度之一斑。另外也还有说他在火药用完之后曾开启瓮城门诱闯军入内,再落下外门,歼灭被关在城内的闯军,包括其夫人在破城后依然率领家仆军民与对方巷战等等,都可以说明其抵抗是相当强硬的。

周是关宁军出身,对火器运用应该是相当有心得的,且作风一贯强悍,以其所率领的四千兵力计,先打完了全部火药再进行肉搏,攻城一方哪怕只是按照1:2的伤亡比率,也要有近万的战斗减员了,所以不能说是轻微抵抗。

其次是偶举宁武之战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李闯在战略观念上的缺陷,以及攻打宁武这个不需要攻打的据点的含义和后果,所以其战斗的激烈程度和过程如何,和偶关于李闯东进是试探性的行动和为了扫荡边区的论点,关系不是太大。

换句话说,战斗就是不激烈,只要李闯折回头来打宁武了,就可以替俺的观点做佐证。这点上,恐怕兄真的是会错俺的意了。

2,称王称帝问题。

俺的重点在于李闯进京自居庸开始,就不断在和崇祯谈判,一直到兵临城下还在继续谈判,关于这个的记载极多,出自不同之手,有些撰写人互相之间,是不知道对方在写此类笔记和记载的,因此不可能转相抄袭,但是记载的内容,尤其是谈判的条件都基本一致,那就是招安封王,然后退兵。一直到城破的当天,城楼上尚有李闯的使者和内监在进行谈判,还摆了酒席在城楼上,以至巡城到来的内阁官员见状颇为惊讶,有很多记载是相当具体的。

顾诚先生的著作,俺是比较熟悉的。俺手上的这本农战史上,对这个问题还有顾先生在出版后,又补充手写在页眉上的一些眉批,在批注中他说李闯在进城后封明太子为王,说明应该是称帝的。

对此,俺是有不同意见的。进城后为安定人心,临时从权,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李闯自开始就对登基相当重视,可以预计在短期内他不能完成这一仪式,而局面又不可能等他,因此为安抚人心先封明太子为王,是完全可能也是现实的,不然的话,他首先就完全无法处理其他明皇室成员的待遇问题。而且此时在他看来明王朝已经彻底灭亡,已无须再考虑谁是皇帝的问题了,他已经觉得他坐定天下了,所以封太子并不能确实地证明这个问题。

至于永昌诏书,其态度和他在东进行动中的表现,以及后来他一再和崇祯的谈判是矛盾的,那实际是一道威胁性的檄文,并不能用来证实他的东进意图是什么。此类檄文,在当时比比皆是,譬如有指令几月几日到某地进行政权交接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些,和他即使到北京还在不断地谋求明王朝封王的谈判行动,是完全矛盾的,因此这是在宣传,给对方压力,性质应该和红军的传单差不多。

3,姜瓖、王承胤降书问题

姜瓖、王承胤写降书,和李闯兵临城下不战而降不矛盾啊。

当时这两处城内,忠于明朝的官吏不是一个两个,官职也不比他们两小,也带有兵马,要他们在李闯到前就树大顺旗帜,恐怕不大可能。事实上李闯东进,基本上都是部队到了才降伏,鲜有未到就易帜的。而且有不少城都是有人先和李闯勾搭,到了之后开城的,兄不妨多注意。

至于姜瓖、王承胤写降书到李闯营中,李闯继续东进这个事情,在史学界还曾引起过一场关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讨论,也算是一个事件了,有兴趣可以去找来看看,讨论还是很有价值的。

兄索要具体资料出处,我可以在整理完搬家的乱况,将书籍都归整好后,再提供给兄,以做参考。请兄有一点是要注意的,那就是俺不会无出处的捏造史料。

另外,姜瓖此人,当然不能低估,俺也在文章里说了,此人后来反正一役中的表现不可小觑。但是,也不能高估。他在之前的战绩,基本乏善可陈,更有有不少是未战先逃的。同时要注意抗清是民族战争,顾炎武所谓的亡天下,而抗顺则是换朝代,顾老所谓的亡国而已,百姓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和选择,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反正一役之所以打得那么顽强的很重要的原因,而不完全是姜瓖个人能力和部队战斗力问题。

]

又,关于李闯御下不正的问题,史料多如牛毛,我想不单是宁武一战问题。宁武屠城,记载是不少的,不单是北略,府志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就此完全其他方面的记载。即使不谈这个,之前的榆林城,也足够惨了,兄有兴趣可以查阅一下。

兄的很多想法,对俺颇有帮助,俺会在修正正稿的时候进一步严密和补充的,呵呵,多谢了。

家园 与汗青兄商榷

至于永昌诏书,其态度和他在东进行动中的表现,以及后来他一再和崇祯的谈判是矛盾的,那实际是一道威胁性的檄文,并不能用来证实他的东进意图是什么。

所谓“永昌诏书”的内容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诏书本身,换句话说,改元“永昌”。而王本身恐怕是无法改元的,只有称帝才可以吧。

我想拿兄想说明的是这份诏书本身的意义,而不是其内容,汗青兄讨论其内容,未免俩人岔开去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