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再花
家园 确实如此
家园 袁绍在演义中的角色就是糊涂蛋啊

自然不会给读者留下好印象,但是实际上袁绍的用兵很符合实际,就是依靠兵多粮多压垮曹操,因为用奇兵明显不是曹操的对手,而用正统的用兵法限制曹操的机动性消耗其实力更加现实,对曹操更有杀伤力。

家园 这个嘛

第一点我部分同意,曹操的四面之前确实不安定,但是正如我在正文所说,经过曹操的手段,已经相对稳定下来了,和袁绍相比,只有刘表算是潜在的危险,曹操应该是集中了自己的主要兵力。

第二点则不太现实,袁绍对曹操后方组织的偷袭一来不大,二来解决偷袭的几次都是派兵快速解决然后回到官渡再度对峙,而不是在后方的兵力。

对于弱者来说,更不可能分散自己的兵力,曹操在官渡之前对袁绍的偏师进攻,各个消灭是正确也是符合他的战略的,就是快速运动作战,他其实是被逼到与袁绍正面对峙的,在对峙之前曹操运动战接连获胜,而到了对峙时陷入了困境就可以知道,曹操并不想与袁绍正面决战,本来就粮少人少,正面对峙不是死路一条,所以说不是曹操把袁绍逼到对峙一路,而是相反,袁绍把曹操逼上了对峙的局面,所以说曹操的战略在偷袭乌巢前已经被袁绍的战略限制住了,所以才会陷入了困境,假如真的按自己的战略部署,怎么会把自己拖入困境呢。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一章 曹操与汉相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一章 曹操与汉相

(演义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官渡之战我们只能称之为决定性的转折,而不能称为决定性的战役,因为官渡袁绍虽败,但是依旧保留了相当雄厚的实力,曹操只是扭转了之前被动的局势而已,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但离彻底击溃袁绍还差的很远,扫平袁家势力吞并四州那是建安十二年的事了,离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有七年之久。

官渡虽胜,但是曹操也到了极限,粮草依旧不足,后方刘备在汝南再起,在第二年乘官渡大胜余勇在仓亭击败袁绍后,便回军击败刘备,刘备不得不投奔刘表,这就是本章的剧情了。

这一章有一句话挺有意思,是刘备与曹操在战前叫阵的时候说的。

“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

这以后被周瑜也说了一次,在孙权问周瑜战和之事时,周瑜便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不过嘛,周瑜或许真说过这句话,但是刘备八成是没说过,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建安六年还没当丞相呢。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袁尚等人被杀,袁家势力被彻底歼灭的第二年,才正式当上丞相,而且在之前,连丞相一职都没。不过这点在演义里已经被忽略了,在第十四回曹操迎献帝那章便许褚便称曹操为丞相,可就在同一章,演义还说到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史上起初也确实如此,不过后来袁绍不高兴,曹操便把大将军称号送给袁绍,自己领司空一职),这才几个字,就把丞相一职送给曹操了。

这一来是小说行文方便,你想那读者谁知道东汉时期的大将军是干吗的,但是都知道这丞相是管实权的,曹大将军或者曹司空这一说出来,这读者谁知道是干吗的,可曹丞相这名号一说,大家都明白,所以作者便将曹操当丞相的时间提前了。二来也是因为曹操虽然没有丞相的称号,但是却掌握着丞相的权力,称之为相到也不为过。不过我们读史可不能忽略这点,在建安十三年前丞相这一职业在全中国地区都没有,你在那时说曹丞相是没人明白的。

宰相这一职业的历史变迁与遭遇,前人已有无数著作,在下也有写过《痛并快乐的宰相们》,在此便不多说了,只着重说说三国演义这段时期的情况。

我们常说三国,但其实三国演义在曹丕篡位之前,各方势力除了袁术这位被谶纬害了的伪帝外,其他势力都是尊奉汉帝,便是以东汉为正统,没人自封一国称帝,在献帝退位之前,我们说的都是东汉年间,所以关羽曹操这些三国演义的主角们,虽然三国的建立有他们的一分力,但是他们都是汉臣。所以曹操这个丞相,便要从汉朝的制度说起。

我们知秦始皇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职,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这三职极其重要,其中以丞相最有实权,对皇权产生,所以西汉后期便开始不设丞相一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官号也改称为司徒司空司马(司马后来改称太尉),这便是所谓的三公,位高而无权,到了东汉。汉光武帝乃是中兴汉朝的名君,他为了加强皇权,也并没有设立丞相这一职位(所以说丞相这一职位并不是到了朱元璋才废弃的,实际上很多朝代便没有丞相这一职位,)而代以三公,三公也是摆设,尚书台这个皇帝秘书处才是重要的。

所以东汉一直没有丞相,而掌握权力的要点是掌握尚书台,所以在曹操迎献帝后他想得到什么职位呢?

大将军!这是东汉末年名义上的最高职务,外戚掌权时常常占有这个位置行使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上,百官之首啊,但是曹操得到这个位置没多久,袁绍不满了,曹操不想得罪袁绍,便让位给袁绍,自己做了司空。所以在袁绍死之前,真正的百官之首还是袁绍而不是曹操。但是曹操掌握了一个法宝,便是录尚书事。

我们说过东汉时期尚书台最为重要,曹操录尚书事,实际上就得到了如同丞相甚至皇帝一般的权力,同时,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任职侍中,守尚书令,在曹操离开许都时,便是荀彧掌握朝中大权。(荀彧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曹操对其也颇有忌惮,所以在曹操受九锡一事上受到荀彧反对时,曹操便借故将其遣出许都,荀彧不久便死。)

不过即便曹操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但是还是不方便,尚书台毕竟在法理上还只是皇帝的秘书处啊,所以在他扫平北方,解决了袁家的残余势力之后,重新设立了丞相一职,并自己做上了其职,这样一来,他将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权力终于合而为一,也就是这时,我们认为曹操成为了东汉的独裁者。

为什么丞相一职这么重要呢?因为丞相这一职位可以说实际上掌握着比皇帝还要大的权力,丞相是可以开府的,就是自己设立一套班子,所谓相府十三曹,这里的曹是部门的意思,十三曹就是十三个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就象日后的工部吏部等六部,掌管着全国的种种方面,而皇帝名义上可以掌握所有的权力,但是实际上常设能参与政事的班子就是尚书而已。(这也是日后尚书权重的缘故。)远远不及丞相的班子完善,这样就意味着法理上丞相完全可以抛开同僚甚至皇帝,在自己的府内解决所有政务,所谓政出其门也,而曹操看中的就是这点。

曹操任职丞相时设立东曹西曹法曹,将原来在尚书的权力转移到丞相之下,后来干脆将尚书变为丞相的属官,另外利用中领军四征将军的设立,将军权也划归之下,如此一来丞相便将全国的权力都统一在自己手中,曹操属下的官员才是掌握实权的的官员。所谓的三公和皇帝则是一个空架子而已。曹操这样做,不单是将皇帝架空,而且等于是在法理上把东汉自光武帝以来的政治制度做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为的便是能够独裁,从这点上来说,说曹操是汉贼一点没错,因为在曹操的丞相光环之下,汉帝的光环是显得那么的暗淡无光,汉朝已经从姓刘转为姓曹了。

不过有趣的是,曹操之子曹丕篡汉后因为丞相的巨大权力马上将其废除,后来偶尔设立也是作为荣誉称号品位而已,到是蜀汉和东吴政权设立了丞相一职,尤其是蜀汉的诸葛亮,在担任丞相时录尚书事,其权不亚于曹操。当然,这位汉相则是另外的故事了。

元宝推荐:海天,
家园 日本丰臣秀吉的“关白”一职和这个“丞相”倒是有几分相似。

想来木下藤吉郎也是对天朝故事知之甚详。

扫平袁家势力吞并四州那是建安十二年的事了,离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有七年之久。

再次纠正了我的错误概念。这七年时间在袁老的嘴里可也九十一两句话的时间。(决无贬低袁老的意思)

到了东汉。汉光武帝乃是中兴汉朝的名君,他为了加强皇权,也并没有设立丞相这一职位(所以说丞相这一职位并不是到了朱元璋才废弃的,实际上很多朝代便没有丞相这一职位,)而代以三公,三公也是摆设,尚书台这个皇帝秘书处才是重要的。

又上了一课。很多介绍明史的书籍都很强调老朱为了加强皇权,废掉丞相的职位。往往给人以“此事自老朱始”的印象。

家园 东汉的官制和权力归属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

秦西汉初年虽然设有丞相职位,实际上是三公制,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期开始丞相虽然名为百官之首,实际上成了虚职,并不得志,御史大夫实权更大。当然由于内朝设立以及托孤霍光等人时“录尚书事”,外朝整体变为执行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如果说剥夺丞相(外朝)权力,汉武帝完成了关键的一步。到了东汉的三公制不过是变换了官名,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真正的权力实际上是“录尚书事”。汉武帝设立内朝,光武帝设立尚书台本意是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他肯定没想到后来录尚书事成了权臣把握朝政的工具,以至于最终帝王本人都无法左右。东汉以来录尚书事的官员有的是三公,有的是太傅,有的是大将军,其实官职为次要,握有录尚书事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臣。皇帝本人要铲除这些人物都不得不借重于宦官,采取类似宫廷政变的多少有些不光彩的人物和手法。外戚势力之大,已经架空了皇帝。孝冲孝质孝桓三帝,均为外戚梁氏所立。东汉除去最初三位皇帝以外,登基的年龄小得可怜。冲帝两岁登基,两年后“驾崩”;质帝八岁登基,同样两年后“崩”,很显然,外戚豪强实际上是故意挑了小孩,免得他成为自己横行不法的障碍。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11567

我之所以不轻易地把曹操看作东汉的叛逆,就是因为终东汉一朝,皇权始终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除去最初三位皇帝,朝政大权几乎一向掌握在外戚或者宦官手中。这样做皇帝,我想刘家也该受够了。

如果把话题扩大一点,商鞅变法以前周天子世袭,诸侯世袭,大夫世袭,大夫下面的士也世袭。而且不是俸禄的世袭,而是权力的世袭。商鞅变法根本上打破了世袭制,西汉初年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发展为诸侯俸禄可以有一定的世袭,但是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一概不能世袭,而是择优选拔的制度。唯一的例外算是皇帝一家。客观上就早晚会造成大家都相对精明强干,只有帝王本人窝囊的局面。君主最后落到实际上仅仅拥有俸禄而无法握有实权(这是东汉中期以后典型的局面)的结局,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决定了。

家园 相权的确是到明朝才正式废除的

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人独裁,也是有分权的。秦朝开始的三公九卿制度,其实是把政府权力分为行政(宰相)、军事(太尉)、和监察(御史)。三者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皇帝则作为最高仲裁者。

但是和平时代,相权实在太大,对日益膨胀的皇权是个制约。而很多皇帝不论是否有所作为都没心思去和宰相搞政治斗争。从王莽开始,相权又发展到可以改朝换代的局面,皇帝自然害怕。所以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削弱相权。

宰相这个一人之下的职位在各朝各时代的叫法不同,丞相,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位子由一个人掌握,并且宰相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好比现在搞议会制的国家,国王或者总统是名义国家元首,首相或总理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握有实权。

朱元璋的废丞相其实是把原来属于丞相助手的那套班子变为由自己直接领导。也就是说他身兼皇帝和宰相两个职务从而把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用现代政治体制比照就是从议会制改成了总统制。但是他的子孙不争气,能力不足,结果除去一个宰相却出来一堆宰相。明朝成了内阁制度。但是这个内阁不能像以前的宰相那样主动发布政令,理论上内阁大学士们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国事顾问和秘书。虽然在实际上大多数政令是内阁草拟,皇帝只是个橡皮图章,但碰上象万历那种几十年不理政事的皇帝,内阁就只好抓瞎了。

清承明制,不过把内阁换成了军机处。好在清朝的皇帝勤政,而且平均素质都在中人以上,这套制度的优点就发挥出来了。

所以说相权在朱元璋手中废止并没有太大的错误。

家园 不错不错!花一个!

以前教科书上政治制度到明清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还是颇有道理的。

家园 明朝的实际相权

到后期,其实在司礼太监手上,内阁大学士票拟的东西最终是交给司礼监,然后由司礼监转呈皇帝批红,有时候皇帝就让司礼监秉笔太监自己处理了。

明史职官志有,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清朝则没有这个问题。

家园 要不怎么说三国演义是演义呢

应该说朱元璋是最后一个废除丞相的,而不是第一个,哈哈,当然万一以后再有皇朝的话,老朱的位置可能要让人

家园 :)西汉和东汉毕竟还是差的许多,光武帝做的可不单纯是创新

东汉一朝,皇权始终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即便除去最初三个皇帝,以后的皇帝也是掌有实权的,只是东汉皇帝颇多年幼的时候,太后辅政,权力掌握在外戚手上,但是皇帝成年后往往借助宦官夺回权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权力就变成宦官了,只是东汉皇帝往往早死,造成权力的再次更替,但是不意味着没有皇权,这点许多文章都有说明。

曹操之所以说他设立丞相是叛逆,因为从法理上来说,录尚书事毕竟还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丞相则是自己设个部门,把尚书都变为自己的下属了。就好象现在名义上国务院是在人大之下,但是突然说国务院自己能独立行事,不要人大管辖了,这样假若说国务院不是叛逆才怪。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二章 袁家之亡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二章 袁家之亡

(演义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因为下一章便是对三国演义第一部分的总结,所以这章不但是说第三十二回,也是说第三十三回的演义,不过这两章其实到也说的是同一个内容,便是曹操扫平袁家势力的过程。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罗贯中的不公平,怎么说袁绍也是汉末的风云人物,数一数二的大诸侯,他与曹操的交锋也是汉末的重头戏。可是罗贯中对此也太过吝啬笔墨了。赤壁之战,单就放火那夜,就用了两章,更别提之前的连番铺垫了,而同样是汉末的重大战役,官渡之战居然就半章解决了,便是连关羽的跑路也比他花的笔墨多多了。这还不说,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对袁绍势力动兵,从建安七年春再度北进,到建安十二年九月袁尚兄弟被杀,整整五年半的时间,就在演义笔下两章带过,须知曹操自初平元年起兵算起到官渡之战的建安五年,也不过十年而已。

更令人郁闷的是,罗贯中在这两章开始写了个年份,后来就再没提及,而故事便如流水帐一般写下,中间没啥停顿转折,就好象一场战事接着一场,也没休息过。这和之间的详尽叙述反差太大了。所以我小时侯看过这章,再到下一章看到刘备和刘表说自己髀里肉生,不由一怔,心想这没过几天啊,才两章时间,您刘老大这肉也长的太快了吧。后来一看历史,才知道自建安六年刘备投奔来此(演义中刘备说此话是在劝说刘表偷袭许都之后,那是发生在建安十二年的事。)已快七年了,难怪刘备说自己日月蹉跎了,他刚来荆州时才四十出头,此时已经快半百知天命了,眼见曹操在一统北方,自己却在刘表这仍做这宾客,无怪乎要哀叹了。

好了,我们既然知道这两章是近五年的时间,我们还是就着演义说说这五年的事吧。

第三十二回一开始,袁绍就死了,袁绍乃是汉末的重要人物,其历史地位不亚于三国的建立者曹操刘备孙权,东汉最终成为一番诸侯割据的局面,他其中作用不小,劝何进引边兵入京,杀宦官,联军与董卓对峙,引发诸侯混战,这些都是他起的主要作用,可以这么说,假若没有曹操,那最终北方还是会有人出来统一。(曹操那句“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只是曹操的自夸之词,信不得,没他其他人照样能出来一统。)可没袁绍,那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诸侯混战,之后的三国,说不定我们都看不到了。当然,就这点上来说,他没起什么好作用。

袁绍所谓四世三公,靠这点在诸侯争霸中占了不少便宜,但是他也并非只靠家族的无能之辈,他能最终在北方雄居四州,最终成为曹操的头号大敌,并压得曹操一度陷入困境,便可知他的能力,我们切不可因为他的最终失败,便认为他一无是处,尤其不能将演义中的袁绍当作真实的袁绍,因为袁绍在演义中被大大贬低,成为一个头脑简单,耳根子软,行事糊涂的窝囊废了。这也可以说是失败者的代价之一吧。

袁绍被罗贯中等这样的后人丑化,很大程度上是他对于人才的态度,须知大多数的读书人做不了皇帝君主,只能做人才,所以他们对于那些能提拔人才的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予以赞颂,而对那些不能提拔人才的便贬低之。就拿陈寿做的三国志来说吧,他在武帝本纪中写到曹操入邺后在袁绍坟前哭祭时,回顾了一段往事,颇有为袁绍之败,曹操之胜的原因做解释的意思。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后世人常以这段话来说明袁绍重视地理不如曹操重视人才,更认为曹操重视人才是胜利的关键。

不过我对这点颇有不同的意见,不知这段对话是否真实,假如是真的对话的话,曹操这话颇有逃避问题,偷换概念的味道,袁绍问的是哪里可以作为发家的地盘,或者说日后的战略方针问题,这种问题,就好象袁绍的回答就是一个很标准的回答,“南据河,北阻燕、代”,再比如说隆中对也是之类的标准回答,占据荆益两州再度进取。(要是诸葛亮和刘备谈大道理,说您要重视人才啊,重视人才就会发达,具体怎么做一点不说,你看诸葛亮会得到重用吗?)

可曹操却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他偷换了概念,他说“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表面上回答的很漂亮,重视人才,以道驾御这些人才,便哪里都行。可是仔细品来,他什么都没说啊,就好象以某某精神为指导,便无往不胜,道理对,但是具体怎么做都没,假如他说了怎么行使措施吸引人才,那到还罢了。可现在就好象有两个领导人在竞选,一个人说的步骤很详细,第一步如何如何,第二步如何如何,而另一个人只喊口号,你相信谁呢?

可偏偏就是这个喊口号的胜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看要么这段话就是后人的附会,以他们两之后的行径加上的。要不就是曹操诓了袁绍这个冤大头,把袁绍的话骗出来了,(袁绍问他问题,他回了一句,您说呢,先把问题踢回来先。)自己就用大道理敷衍过去。

当然,不管是如何,这段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袁绍在对人才的使用上比曹操确实有差距,但是切不可认为袁绍不重用人才,袁绍对谋臣的话还是听的,沮授等人还是得到袁绍的重用的。更不可认为只需要人才就可以无往不胜,须知人才这个东西比较虚,这一方面是说无法量化,象战略方针一般都说占据哪里哪里,从来不说吸引人才若干,因为人才这东西变化太大了,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是人才哪个是庸才,没办法象地盘这样实打实的。另一方面是人才流动性太强,而且都是逐强流动,你没有立锥之地的时候,人才根本不会来理你,就拿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曹操一个刘备,他们是三国中重视人才的典型,但是曹操要不是得了东郡作为地盘,他手下还就是自己的那干家中兄弟,得了东郡兖州,才有荀彧等人的投奔,刘备也是如此,关张固然一直在他身边,但是却一直流离失所,无象样的谋士来投,但是等得到了荆州半壁,投奔的人才就络绎不绝。为何?因为你没有地盘,就不可能养得起人才,(是人才就要花大价钱来养,不然就被挖走了。)没有地盘,人才也对你没有信心(连立锥之地也没,怎么叫人才跟着你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有会空手道的人才也不一定跟着你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是世界五百强能招到人呢,还是注册资金刚满十万在酒店办公的小公司能招到人呢),所以说地盘实力人才什么都不能缺。

而谈到袁绍的失败,除了人才等因素之外,更关键的还是他的接班人问题,袁绍官渡虽败,但实力尚存,曹操虽胜,也是惨胜,冀州在官渡之后虽然一度许多地方叛乱,但是在袁绍镇压之下,都告平定,以四州实力,若是与曹操周旋,未必不能自保,可是袁绍偏偏在此时死去,而留下一个继承人问题。

演义中说袁绍点头同意袁尚接任,但是在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看到这点,只说“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这样看来袁绍没有立遗嘱甚至审配假造遗嘱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究根问底,继承人的问题还是出于袁绍身上,假若不是他喜欢袁尚又因为袁谭是长子而在继承人问题迟疑不决,也不会导致谋臣之间分裂的局面。假如他早早立了袁谭为继承人,那也不会有审配等人会站在袁尚这边,假如他想立袁尚为继承人,那虽然麻烦,但是也并无不可,将袁谭处死或者软禁即可(虽然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非长子继承的也屡见不鲜。)可是他偏偏长期迟疑不决,对袁谭方面:他一方面将袁谭委以重任,长期领兵,在官渡时便和袁绍一起带兵,另一方面却在重病时仍不将其召回,滞留外地,导致继承权旁落。对袁尚方面,他一方面喜爱之,审配等重臣亲近袁尚也不反对,另一方面却不明确他的地位,更不削弱袁谭等人的势力。袁绍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迟疑不决才是他最终失败的最大原因。

其实假若四州共奉一主,无论是袁尚还是袁谭,借助四州实力,都有自保的力量,但是袁绍没有解决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两人分裂,相互攻伐,甚至引曹操为助力,这样不覆灭才怪了。(在袁谭袁尚相互攻伐之下,曹操仍旧花了五年才将之平定,可见袁家的实力。)

袁尚袁谭两人,就好象袁绍袁术的翻版,袁家两代都遭到这样的命运,而且都被一个人曹操所占据胜利果实,也不知是袁家的传统呢,还是曹操命中是袁家的克星。

曹操这次出征,可以说策略远过战术,尤其是第一次暂时撤军诱使袁尚袁谭两人内讧,第二次不攻引发公孙康斩袁尚袁熙,两次其实都是同一种方式,却能连连奏效,可见内乱犹胜于外患也,我看三国志在袁绍传谈到此时注引魏氏春秋中的刘表遗谭书遗尚书,汉晋春秋中的审配献谭书,便不由叹息,刘表审配之书信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在长期的利益冲突之下却是毫无用处可言。亲情在利益之下毫无价值,等到了后来,就是想停下也无济于事,只是苦了审配这干人等和袁绍的基业了。(这自古以来,兄弟为继承人这位置,反目成仇的例子数不胜数,演义中之后还有好几个兄弟之争的故事,不过总体说来,袁家兄弟之争最为惨烈。)

最后再说说曹操追逐袁尚到乌丸之地一事,其实所谓北伐不如南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方的战略回旋余地不如北方大的关系,北方假若中原被占可以逃往关中河北,关中河北被占可以逃亡草原大漠,在草原上藏匿的空间就更大了,象朱元璋的北伐乃是最成功的北伐了吧,但是元顺帝逃到草原上,也拿他没办法。而南方就不同了,长期没有开发,主要力量在长江流域,一旦攻破长江防线就完了,之后虽然珠江流域也得到开发,但是毕竟一来太晚,二来珠江流域被攻破再外面可就是大海了,做海盗可就没那么容易回来了。

下一章边是第一部分的结语了,会迟两天出来。

元宝推荐:海天,
家园 袁绍的计划是刘秀的老路,曹操也不会不知道

而且黄河中下游是东汉最为繁华的地区,没准曹操心里也这么想。不过他不能说出来,否则不是明着得罪袁绍吗。

家园 好,实在是好。袁绍犹豫不决是不是和袁谭袁尚都不太成气有关?

如果其中的某一个人相对的要比另外一个人出色的多一些,这个决定也许就容易下一些。否则,袁绍等一等,看一看再决定的可能性也有。

只是他可能没想到自己死的早了些。

对于人才的评论很是赞同。人才,可能谁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可是人才,到底怎样才算是人才呢?就算是人才,放错了地方,也是麻烦大大啊。

家园 强烈建议您改名字

就叫“沉思的天空”吧。

您的这个系列真是又多又好啊,看得过瘾。

估计您睡觉都在思考,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三国我也是耳熟能详,可就没看出这么多门门道道出来,人和人就是不一样,不服不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