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我们所推广传授的拳法。 -- 狸猫上树

共:💬51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天一看,居然升七品了,问个问题

去年吧,看体育人间,介绍河北沧州八极拳,感觉也属于内家拳吧,不属于师兄说的三门么?

家园 不是有这么一说末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不在三门应该也离不远吧?

呵呵
家园 松溪短打听说过..征南墓志铭?

好象南充有一支?哪位专家介绍下:=)

跟王征南墓志铭中的张松溪有关系末 ?

"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

故别少林为内家...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

间张松溪为最著.."

家园 呵呵,原来如此:)

有空了能不能写写这些祖师们的奇闻逸事啊:)

家园 我记得你好像报名去过

当时没在那里问?

家园 八极严格来说不算内家。

所谓内家拳,以内练内养为其根本性的锻炼手段和目标。其最大的特点,是求先天之劲,先天之力。可以说,如无强壮内功基础,其拳毫无威力可言。简单的说法就是,内劲功夫没出来的,你拿个内家三拳任意一种的拳架子出来,没有一种是能打人的。这是因为内家三拳的拳架子是为了以外形协调内练而设计的,是练功为主要目的的,而不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的。

八极不同,八极严格来说是内外混合的,是介乎内家与外家之间的拳法。八极小架是用来蹲功夫的,但金刚八式、六开等等就是技击架了。尤其有些支派更是套路丰富,有的与披挂拳混合了的支派,在基础八式中就有了鲜明的技击风格。这些拳架,略微有些猛劲,就可以打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关键就在拳架设计结构上。一般来说,如果拳架的结构力设计的好,就可以减少对内功的需求。简单举例帮助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对方来拳,你能双手抱住脑袋,就不用左右躲闪了。双手抱头好比结构支撑,躲闪就好比是内功。反言之,双手抱头还是单纯的防守,您能躲开来拳才谈得上化打合一,加以反击。内功的好处就在这里。如果对于结构力过于依赖,技击难上高明境界。因为变结构总比变劲慢。结构是身体的外在力构成的,内功是内在力形成的内在结构。二者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八极是内外结合的,因为八极的训练手段仍然是朝着最好的努力的,但先天拳架的设计,就让它比三大内家拳起步慢了半步。不以极难的拳架训练,难出过人的功夫。

家园 不知给慕容MM说了有什么好处?

是不是以后出书了可以免费获赠一本并有签名纪念?

形意枪与八极枪最大的区别,就在动作幅度的大小上。形意动作小,紧凑。八极是整个身体跟随动作变动。

其实单就枪法而论,天下枪法皆不离拦拿扎这根本三式。其它杂乱枪法多有以棍法充数的。真枪法,讲究“贴杆而入、见肉分枪”,因枪扎一条线,就是不离人身中线要害,越是动作紧小,轻虚灵活的,越见高明。动作越小,抢手抢位变化时越快,相对而言,对使枪者的内功要求越高。大开大合大抡大劈的,那是棍法(还不是什么太高明的棍法),不是枪法,是个人,给根棍子就能瞎抡,但是,给他根枪,让他左右圈拿带出劲来,那就傻了,这玩意儿,吃功夫啊。枪带有枪头,真扎人,不要求有多大力,功夫就在怎么扎到别人而不被别人扎到上。所以动作越小越好,大了就有破绽了。

可以从天下枪法来看。越是虚的枪法(例如国家规定套路),俩胳膊耍得越欢,那枪抡得越开。越是好的枪法,枪杆离丹田越近,胳膊不怎么使劲,用时只见丹田晃动翻转----这是内功的玩意儿啊!枪动只在拧裹上。扎枪要合身而上,手臂离身远了就失了门户了。八极枪似乎在此一式上有些弊病。也许我见的人功夫太次,犯了弊病,真八极也许不是如此。

形意特色的短兵器,我认为该算藤棍。讲究用深山老藤,多经烤制。长度可在腰间一围为限,不必过长。因多藏于腰间。有弹性,利于传力;有韧性,可传力深入内脏,也可裂人皮肉。软,可藏于腰间一围;硬,不惧刀剑劈砍。形意是玩劲的拳,趁手兵器,就看重这种利于传劲的玩意儿。

家园 站了4天桩,有件极为伤心的事情出现,无奈暂停,所以没敢去地说

从新开始吧,很仰各位慕煮酒论剑的风范阿。

家园 这样说来

行意大枪象拚刺刀,八极倒象锅炉工用铁锨送煤了:)

藤棍这样短兵不错,招法似乎应该象短棒或者软鞭吧?仔细说说好吧?这个写字有用:)11月的武侠小说发了俺一个短篇,现在有售:)猫哥哥也可以到俺专栏去看的说,主要武打是螳螂拳对岳家散手的呵呵:)

家园 发表的东西都是在杂志上的短篇

将来如果可能的话,短篇合集,会送给各位一本,用来垫枕头或者桌角

家园 请顺便再送8开的彩色签名玉照一张,

可用来挂在家门口驱邪~~~

这是玩笑了~~~

家园 也不是这么比喻啦。

形意枪的动作比较小了。八极据传是六合枪,有说是六家枪合一之意。也是很不错的枪法啦。只是动作比形意的略大而已,比起一般世传的来说,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你的专栏在清韵吧? 好难打开啊,根本看不着!抱怨!抱怨!

岳家散手,不知你说的是哪家?天下拳法多有托名岳家散手的。我知道的是“鹰手拳”,亦名“鹰爪翻子拳”,因擒手用鹰手形而得名,不是象形拳。其拳有散手单式一百三十多手,据传传自岳飞,所以亦名岳氏散手。其间,此拳传人中有大枪刘德宽者,曾从学于八卦宗师董海川,所以此拳自此后又有了“八翻掌”的掌法,亦托名岳飞称为“岳氏八翻掌”。不知和慕容MM的岳氏散手是不是一回事?

螳螂拳,俺不懂,不多嘴了~~

太极虽然也讲究枪,不过世传的多用杆子,有“太极十三杆”之传。有枪头和没枪头,拿在手里是有差别的。太极的杆子,应该是用“鼠尾标杆”,就是形状像老鼠尾巴,一头细尖,另一头粗。具体的,我没专练过,所以不是很清楚,西西河上的忆水寒是练太极的,请他说说吧。

藤棍的招法,应该近似短棍。不是像鞭子的。其实说来简单。一个是看身步法,要走得开。护得住门户。使藤棍是不讲跟人兵器磕碰的,对方打来了就得闪走开才行。打击目标主要是对方在前的手脚,尤其是握兵器的,威胁最大啊。哪里离得近先打哪,基本是先破开门户,再登堂入室。这是基本打法,当然,也有得机就直奔根本的。但不赘述。讲究的是一闪就打,闪身的同时就出手了,身子闪开也打完了,抢的就是那一瞬间。因为1、对方在前的手脚离我最近,近就好打;2、对方攻过来的一瞬间,反过来说,等于将手脚送过来给我打,生怕离远了我够不着,如此盛情厚意,却之不恭。藤棍的劲倒是像使鞭子。举例说,你拿几张废报纸,卷个纸筒子,你拿来砸人,人家嘛事没有,可是你要用抽劲来使,拿这筒子抽对方一下,他非惨叫不可。为什么?因为报纸筒子软啊,凡是软东西,用抽劲来使,都狠着呢!藤棍软,也是如此,抽着使,劲非常狠,而且使起来变化也快。一抖手就有---这就要看腕力的巧了。手腕走巧了,劲变得也巧。可以使出刀剑削砍和捶闷的不同效果来。一般人使棍(无论长短),最多使得上腰力。形意的好处,在于腰力和腕力都有巧妙。

家园 应该就是这个了。

有“光明拳”等套路传世。其跌法出色。号称“沾衣十八跌”。招数与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里的十分相近。

家园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无怪乎,当时那个掌门还说呢,武林同道都不太喜欢八极拳的人,因为八极拳不是以养生为本,而是主要用来伤人的。

家园 呵呵,他说这话不过是自夸。

那家拳实用起来不是杀伤敌人的?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