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面对历史我默然无声:我们这个民族哪里出了问题? -- 天下第一银杏树

共:💬16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面对历史我默然无声:我们这个民族哪里出了问题?

文章来源: 北大未名站

在这世纪末的最后一天,我又重新审看我们多难的历史,我想,如果历史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会不会必输给日本?

当我仔仔细细查看甲午前后的历史数据时,我不禁十分惊讶:原来当时我们的国力不逊于日本,我们的军力不逊于日本。

在甲午战争前我们也有近三十年的经济改革(洋务运动)。“中国近代矿业已开始用机器采煤,仅开平矿务局,至1889年年产量已达247,000吨,有力地抵制了洋煤的进口。1882年输入天津的洋煤为5,400吨,到1886年便减至301吨。1890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了抵制洋铁入口,开工兴建汉阳铁厂,至1893年全部竣工,该厂设备先进,拥有十个工厂,三千多工人,所生产的铁除了供应本国外,还出口到美日等国。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成立了电报总局,到1885年,沿海、沿江各省都架设了电线,总长度达到一万数千里,连厦门、台湾之间都架设了海底电缆。轻工业也在此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同年,李鸿章也派人创办了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近代纺织业从上海、宁波、镇江、武昌等地向全国蔓延来。1882年,广州开始有了自来水,稍后,武昌、上海也相继办起了自来水厂。近代化的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民用工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网上的一些同胞就感觉良好,踌躇满志的话,那洋务运动三十年后中日的实力对比就更值得骄傲了,当时的清政府的岁入可不象今天一样与日本有好大一段距离,而是日本岁入的1。5倍!我想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1872年,李鸿章主持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这是“经济改革”的成就,而相比之下,直到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日本政府的总年收入才八千万日元。军事上呢?“1884年朝鲜“甲申事变”后,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决定“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装备了七千吨级铁甲巨舰二艘、二千吨级巡洋舰五艘,加上其它大小军舰,共二十多艘;南洋舰队也拥有了二千吨级主力舰四艘,千吨级炮舰三艘;广东、福建舰队共有千吨级舰艇八艘。四支舰队共计大小舰船八十多艘,这支庞大的海军,居当时世界第四位。但这仍远远没有实现李鸿章等人的理想,据他们设想,海军主力舰要有二十四艘,而当时仅有七艘。八十年代开始,清政府还以巨资修筑了旅顺、大连、威海、烟台、吴淞、马尾、黄埔等海防基地,装备了最新式的克虏伯自动回转射击大炮,以及深水军港、船坞等配套设施,旅大、威海、大沽等基地的营建,使中国拥有了当时远东规模最大的军港、船坞、炮台防御体系。仅在旅顺一地,就装备了数百门德国克虏伯大炮,成为世界著名军港之一。洋务运动期间,陆军也开始过渡为专门抵抗外国侵略的国防军,这是具有近代化意义的职能转变。

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命令淮军向洋兵学习西洋枪炮和阵法,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把6,000多人的淮军扩充到五、六万人,洋枪三、四万支,炮兵六、七个营。淮军从1871年开始改装当时最先进的克虏伯后膛钢炮,到1884年已装备370多门。左宗棠所部湘军从1863年开始建立洋枪队,1867年进军西北后,洋枪比例增加到六成。八十年代以后,全部用西洋枪炮武装起来的湘、淮等近代化军队已经遍布东南、西北和南洋、北洋数剩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才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等重大胜利,都是与清军的新式装备分不开的。中法战争中,出关作战的滇军主要装备是毛瑟枪,另外还配备了哈乞开斯连发枪、克虏伯钢炮等。陆军不仅装备改良,而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西式军事训练。许多军官都经过军事学校的培训,军队的素质得到提高。清朝政府能在甲午战争初期,迅速调集二万多军队开赴朝鲜和鸭绿江边,说明军队的机动性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既使不能说清朝的军力强于日本,也决不能说清朝的军力弱于日本。如果我们想想今天的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想想日本的八八舰队,金刚级战舰,宙斯盾系统,更不用提空军的剧大差别。如果说我们2000年能达到小康,我问一句:我们何时才能达到象甲午战争时那样的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呢?

近来一些文章,把一堆经济数据堆起来,而且堆的很高兴,就等着去东京大屠杀了。且不说日本也会发展,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可能维持那么高的增长率。我只是想问我们以前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输的吗?如果我们对未来踌躇满志的话,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以前在经济,军事实力都不亚于日本时输给了它,而且输的那么惨。

甲午战争不同于鸦片战争,不是大刀长矛对抗坚船利炮的战争。我又一次打开那段屈辱的历史仔细查看。是的,我们不输在经济实力,不输在军事装备,更不输在爱国热情。清朝的普通士兵是很英勇爱国的。中日初次交锋,日舰截住运兵船高升号,船上的清兵宁死不当俘虏,用步枪还击日军,最后被击沉,绝大多数士兵遇难。在随后的平壤等战役中清兵也拼死一战,日军往往要集中炮火和成倍的优势兵力,才能攻克一个阵地。根据日军的""清日战争实记""记载:“大小炮弹连发如雨,炮声隆隆震天撼地,硝烟如云涌起,遮于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击下,原以为敌兵会立即溃散。然而,我军前进一步,敌军亦前进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时,除使炮击更加猛烈外,亦别无他顾。战争愈来愈激烈,乾坤似将为之崩裂。……”日军损失惨重,中日的伤亡人数对比是基本相当的。

但我们还有一些败类,如清军统帅的叶志超。当日军拿下平壤外城时,当日战斗就战死189人,伤516人,清兵伤亡人数少于日军。日军所带的弹药、口粮都已用尽,在平壤城外冒雨露宿,处境极为艰难。叶志超却丧失了抵抗信心,传令放弃辎重,轻装持械,趁夜而退。当时,大雨倾盆,清兵冒雨蜂拥出城。清兵混乱中不分敌我,胡乱放枪开炮,误伤累累。经过整整一夜,清军全部退出平壤,在混乱中死伤人数达到二千多,远远超过了在战役中的损失。平壤战役后,清军全部退至鸭绿江边,日军于是完全控制了朝鲜。

在海军上我们也并不输于武器装备与爱国精神。有关中日黄海海战的参战实力对比大部份人都看过,具体说来基本是双方旗鼓相当,各有所长。中国军舰共14艘,其中4艘因太小没有投入战斗,参战军舰10艘共31000吨。日本海军实际参战12艘军舰共38000吨。中方胜在巨舰大炮,装甲厚;“定远”、“镇远”都是远东数一数二的铁甲战列舰。日方强在速射炮多,火力猛。中方各舰管带不少是由中国留学担任的,熟悉船舶。北洋海军水兵也很勇敢,富于爱国热情,士气很高,并不亚于日本海军。大家都知道致远号在管带邓世昌的带领下,弹尽舰伤之时勇撞“吉野”,不幸为鱼雷所中,全舰官兵共252名壮烈战死。可很少有人知到在同一场海战中“经远”号负伤后,管带林永升(他是一个留学生)临危不惧,操轮撞击日舰。不幸,也中鱼雷沉没,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牺牲。

我们输在哪里?我们输在制度的腐败。象慈禧老佛爷,要做寿,要搞庆典,修园子;反正国家的利益在她的私人利益之下,北洋的经费她可以任意取用,挥霍,而使北洋舰队老化,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连吉野也因此又中国定造舰变成日本舰。甲午海战旗舰“定远”更是因年久失修,开炮竟震塌舰桥,让整个舰队失去指挥。还有一帮清朝的军需官腐化堕落暗饱私囊,购来一些低劣的炮弹甚至教练弹充数。因此虽然有多次日舰中弹,却未见炮弹爆炸。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也是同胞的中国人这么有“胆量”,直到今天还有人敢在假药,工业酒精兑酒,修桥上玩这些勾当,他们没想到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清庭还是“威严”的。叶志超,方伯谦之流全被斩首,就连没劝叶志超的将领也被诛杀。然而他们造成的损失却再也补不会来了。问题是在这种制度下,再强调爱国,还是会有叶这样的人官路亨通,还是有个谁也管不到的老佛爷,把一人,一家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纵观甲午战史,叶,方这样的人还不算太多,北洋舰队的官员们还没“都烂掉”。我不知要是大多数官员都开始发霉,发烂又会怎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叶之所以能爬上具有决定性的清军朝鲜统帅的位置是因为他谎报牙山胜利。这种“大胆”作风让我吃惊:难道就不怕被揭穿吗?

我不明白我们这个民族哪里出了问题,直到近百年之后还有人敢慌报各种信息,甚至亩产万斤。官员虚报政绩,邀功请赏,只知官阶待遇,无视民间疾苦,和晚清之政有什么区别呢?

面对历史我默然无声。从小时候老师就教我: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我没认真想过这句话,直到今天我重温历史。

我在想,如果我们已知历史,如果时间再重给我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们还是不是必负于日本?既使重来一次,我们还是必输!我在内心痛苦地承认。任何一个史学家都知道:甲午的命运在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两种不同的变革兴起时就已种下。既使我们能侥幸获得一二次的战术胜利,也难逃最终的战略失败。

如果是经济,我们可以强国;如果是军事,我们可以强军。但如果是制度的腐败,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回顾历史,当1898年六君子蝶血菜市口之时,清政府还有消化的能力,引导的能力,控制的能力。等武昌起义之时,它一点讨价还价的能力都没了。一个权力的崩溃,另一个权力还不能有效建起,这时的改革是极艰难的,失去统一的政令与权威,破旧立新谈何容易?当正常的“游戏规则”无法建立时,剩下的只有暴力、阴谋,或其他。天佑英国,天佑日本,但我族却如此不幸。

乱大清者非孙文,军阀割据之祸首亦非孙文,更非孙文的民主理想。可惜很少有人懂这层道理,就象很少有人真正明白俄国现在为什么会乱。其实看看俄国,看看罗马尼亚,当派去镇压的军队扭转枪口时,已标志了一个王朝,一个威信的彻底灭亡。也许他们正在上演着一个我们演过的故事。只是希望他们在新权威建立之后能完成必须的社会变革。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

家园 心痛!!
家园 甲午海战,中方全面处于劣势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既使不能说清朝的军力强于日本,也决不能说清朝的军力弱于日本。

文中大谈甲午战争中方战败是制度问题,我不否认,但所谓“在海军上我们也并不输于武器装备与爱国精神。”完全是谬论。

现在,我们知道战斗机的战斗能力,不是单看战机本身多大,主要是看它能投放哪些武器。同理,评价当年的中日军舰,也不能单看吨位,要看它们的武器系统,简单的说,就是看炮。

炮的弹药

顺便说说所谓“弹药不足,弹药被洋人掺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编排纯粹是丢中国人的脸,就和当年满清大臣认为洋人不吸鸦片是因为有“吊起示众后用大炮轰死”的酷刑,类似。

根据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根据徐建寅的统计数字,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七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六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黄海海战中“定远”“镇远”共发射197枚十二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半数是固体穿甲弹。战至最后,“定远”、“镇远”弹药告竭,分别仅余12英寸口径钢铁弹三发、两发。一艘战舰带了102发305毫米炮弹。光“定远”上面的炮弹就足够把两国所有的舰艇给报销了。

炮的射速和命中

黄海海战基本上是大口径重炮和小口径速射炮的决战,北洋水师的主力武器为“定远”、“镇远”各为305毫米炮四门,两门150毫米副炮,“济远”双联210毫米炮两门,150毫米一门,“超勇”“扬威”各为两门254毫米炮,四门120毫米炮,“经远”、“来远”210毫米炮两门,150毫米炮两门,“致远”、“靖远”三门210毫米炮,两门150毫米炮,“平远”一门254毫米炮,两门150毫米炮。日本舰队的主力舰队为“松岛”、“严岛”、“桥立”各设120毫米速射炮十二门,毫无用处的320毫米固定炮一门(这是日本舰队的最大败笔)“比睿”、“赤城”、“扶桑”为150毫米速射炮六门,“西京丸号”120毫米速射炮八门。奇袭舰队“吉野号”150毫米速射炮四门、120毫米速射炮八门,“浪速号”150毫米速射炮六门,“高千穗号”150毫米速射炮六门,“秋津洲号”150毫米速射炮四门、120毫米速射炮六门,“千代田号”120毫米速射炮十门。可以看出来,日军的炮多,但是威力普遍小,北洋水师的炮少,但是威力很大。

“定远”和“镇远”装备的毫米主炮穿甲弹和通常弹均重329公斤,抛射火药91.99公斤,初速500米/秒,射程只有三海里(5500米)。威力极大,要知道现代的“飞鱼”反舰导弹弹头才重一百六十五公斤,命中速度300米/秒,一枚就可以把四千吨级的英国“谢菲尔德”级驱逐舰或一万吨级的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舰击沉。当然当时的炮弹攻击装甲舰威力不如现代的导弹攻击非装甲舰,但是炮弹的初速很大,而且日本的军舰吨位也小,敌方舰队“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纷纷避开其前主炮,夺路而进。五小时战斗中有十发炮弹击中对方日舰“西京丸”、“比睿”、“赤城”、和旗舰“松岛号”。击中谁谁就得退出战斗,最后一击命中“松岛”的主炮弹药库造成对方旗舰爆炸重伤。但是如此大武器的命中率只有二十分之一,这还是双方在两三公里内直瞄射击的结果。

“定远”、“镇远”的305毫米舰炮发射了197发钢弹,其中有10发命中目标;其他各种口径舰炮发射了482发炮弹,只有58发炮弹击中日舰,而58发中有22发击中日舰航速最快的“吉野号”。而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三至六倍。清舰队一分钟射击32.8发炮弹,命中3.28发;日本舰队发射193.3发炮弹,命中28.9发”。

速射中口径炮比慢速重炮效果好的多,就象冲锋枪在400米射程的命中率(命中的弹药/单位时间)比狙击步枪高的多。

炮的瞄准能力

甲午战前清军所引进的西方海战理论还处于过渡阶段﹐使用冲角﹑舰首对敌的横阵战术受到推崇 。美国Foxhall Parker上校和英国 Gerard Noel中校的著述分别出版于1870和1874年﹐距奥地利﹑意大利的黎撒海战不久﹐正是冲角战法最风光的年代。横阵战术影响所及﹐连战舰设计都产生突变。冲角必在舰首﹐如果加上主炮也能向前﹑后﹑左﹑右发炮﹐岂不更美﹖意大利的 Benedetto Brin 为此推出造型奇特的战舰Duilio (1876-1909﹐ 10962吨) ﹑Dandolo (1878-1920﹐ 11025吨) ﹕主炮分属两座斜置﹑近舷侧的炮塔﹐而甲板以上的结构都浓缩在中心线上﹐好让偏离中心线的主炮向正前方与正后方的射击尽可能不受干扰。从理论上说﹐主炮作这样的「En Echelon」安排似乎非常理想。意大利于是一口气造了七只主炮斜置的军舰﹐英国建造了五只﹐巴西和美国也各有两只﹐一时蔚为风气。清廷由驻欧公使李凤苞出面﹐签约由德国建造两只﹐便是北洋主力“定远”(1881-1895 ﹐ 7330吨 ) 与“镇远”(1882-1895 ﹐ 1895-1914) 。法国自有主张﹐把两座露炮座( barbette) 骈列于舰桥之前的两座舷台上﹐不随英﹑意弦歌起舞而接受斜置主炮。

主炮斜置的战舰能舰首对敌﹑以横队编组同时进击﹐好并用主炮与冲角。也可以纵队编组﹐从事舷战。等英国﹑意大利实际测试几年下来却发现主炮斜置的设计不尽理想。为了让每一门主炮都能向前﹑向后轰击﹐船体内部与舱面的布置会大受限制﹐连大口径副炮的数量也必须减少。此外﹐侧向射击时﹐半数主炮的射击扇面相当狭窄﹐并不能各方向都维持最大火力。“定远”与“镇远” 舰首﹑舰尾各有6吋后膛炮一门﹐其护罩不能移除。否则12吋主炮 发射时﹐爆风会伤害副炮的炮手。英﹑意的主炮斜置和法国的主炮左右并列都是过渡性的设计概念﹐在1875-1880期间最受重视。1885年代以后﹐两者都逐渐被淘汰﹐主炮放在舰体中心线的设计再度成为主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定远的复原舰:前甲板斜联装克虏伯305mm后膛主炮,迄今还是中国海军装备的口径最大的舰炮。4门(分左右2座双联装炮塔,水压动力,每门炮重31.5吨,25倍口径)。

然而日舰基本上都是主炮放在舰体中心线的新设计。

战斗力

从下表可以看出,双方参战舰只,日本舰队比北洋舰队多百分之二十,吨位多百分之三十强,总马力多百分之六十三,总兵力多百分之六十九,平均速度快一浬;炮火总数多百分之五十一;鱼雷发射管多百分之三十八。总之,日本舰队不沦在舰数、舰质、舰令、航速、火力、兵员等方面都占据优势。

黄海海战中日舰队战斗力比较表

中 国 日 本 比 较

参战军舰数 10 12 -2

铁甲舰 4 1 +3

半铁甲舰 3 -3

非铁甲舰 6 8 -2

炮位总数 180 272 -92

30公分重炮 8 3 +5

21公分大炮 16 8 +8

12公分大炮 15 17 -2

小口径炮 114 52 +62

12公分速射炮 0 81 -81

小口径速射炮 27 111 -84

鱼雷发射管 26 36 -10

总吨位 31366 40840 -9474

总马力 42200 68968 -26768

编队航速(节) 15 16 -1

总兵力 2089 3530 -1441

当然,根本还是在于制度之败

当战场不再是操演场时,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陷入混乱。定远舰的刘步瞻指挥首先发炮,但末击中目标,反震塌前部搭于主炮上的飞桥,丁汝昌和英员泰莱皆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一炮之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总指挥。泰莱回忆道,"此桥之名甚佳,而其竟飞,而丁与予亦随之飞。鸭绿江之战以是开始"。这场命运做关的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从始至终几乎皆在无统一指挥的状态下分散作战。刘步瞻、林泰曾二位总兵,无一人挺身而出,替代丁汝昌指挥。在战斗将结束时,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圭升旗代替旗舰;升起的也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指挥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已。"节制精严"的北洋舰队在海战中毫无节制可言,其中损失实难估量。

激战中落伍的日舰"比睿"号冒险从我舰群中穿过,来远舰在相距四百米距离上发射鱼雷,不中,其侥幸逃出。武装商船"西京丸"经过定远舰时,定远向其发四炮,两炮末中;"福龙"号鱼雷艇赶来向其连发三颗鱼雷,最近的发射距离为四十米,竟也无一命中,又侥幸逃出。仅六百余吨的"赤城"号在炮火中蒸汽管破裂,舰长坂元八太郎阵亡,前炮弹药断绝、大樯摧折居然也不沉,再侥幸逃出。有资料统计,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11·17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71发。日舰火炮命中率高出北洋舰队九倍以上。

爱国精神的缺失

1895年2月7日, 日舰总攻刘公岛。交战之中,北洋海军十艘鱼雷艇及两只小汽船在管带王平、蔡廷干率领下结伙逃遁,开足马力企图从西口冲出,结果逃艇同时受我方各舰岸上之火炮,及日军舰炮之轰击。一支完整无损的鱼雷艇支队,在战争中毫无建树,就这样丢尽脸面地自我毁灭了。

  最后更发展到集体投降。"刘公岛兵士水手聚党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觅生路";"水手弃舰上岸,陆兵则挤至岸边";营务处道员牛昶炳请降;刘公岛炮台守将张文宣被兵士们拥来请降;严道洪请降;"各管带踵至,相对泣";众洋员皆请降。面对这样一个全军崩溃的局面,万般无奈的丁汝昌"乃令诸将候令,同时沉船,诸将不应,汝昌复议命诸舰突围出,亦不奉命。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入舱仰药死"。官兵"恐取怒日人也"而不肯沉船,使镇远、济远、平远等十艘舰船为日海军俘获,喧赫一时的北洋舰队就此全军覆灭。只敢露刃向己、不敢露刃向敌。北洋军风、军纪至此,不由不亡。

同是鱼雷艇,中方管带王平、蔡廷干冒死率艇冲出港外争相逃命、丢脸地毁灭之时,日方艇长铃木贯太郎却冒死率艇冲入港内、创下了世界近代海战史上鱼雷艇首次成功夜袭军舰的战例。这里面的差距,不是船速炮速能弥补的。单就军事来说,甲午海战中最令人铭心刻骨的结局,莫过于庞大的北洋海军舰队整体覆灭的同时,对方舰队竟然一艘末沉。就此一点,任何经费短绌方面的探索、船速炮速方面的考证,以致对叛徒逃兵的声讨和对英雄烈士的讴歌,旨在这个残酷的事实面前成了苍白无力的开脱。一支平素疏于训练却精于应付的舰队,战时无论也难以组合成有机的整体合力。

关键词(Tags): #十年谈兵#甲午战争元宝推荐:神仙驴,
家园 猫兄的许多看法很有道理,不过措词能否

注意一点,比如“完全是胡说八道",hehe

家园 好,修改为“谬论。”
家园 就象冲锋枪在400米射程的命中率比狙击步枪高的多。老大真是这样吗?

反正我个人表示怀疑。

不行我去军事论坛问问去

 

一个不准确的地方会影响整个文章的可信度

家园 哪就加个定语:单位时间内

或者这样说,400米内对无防护目标使用冲锋枪/突击步枪,杀伤效果强于狙击步枪。

家园 命中率和时间没有关系。说“杀伤力”还差不多。
家园 hehe 这样讲我就没什么意见了
家园 杀伤力也不对,应该说压制效果

狙击1发打中脑袋和冲锋枪5发打中手脚,哪个杀伤力大?

家园 呵呵
家园 看!

谁规定了,命中率=命中的弹药数/使用的弹药数?

此文中,命中率=命中的弹药数/单位时间!

家园 你见过营级战斗,某方全用狙击枪的吗?

狙击1发打中脑袋和冲锋枪5发打中手脚

1、没提到火力密度和持续性。

2、400米内到底是“冲锋枪5发打中可能性大”还是“狙击1发打中"可能性大?

看!
家园 看看

古狗了一下“命中率”, 呵呵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q=%E5%91%BD%E4%B8%AD%E7%8E%87&lr=

看看
家园 贴个名词解释出来,别让我看篮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