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师傅他爹 -- 清水涧

共:💬53 🌺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师傅他爹

92年北京的冬天有点冷。

冬天哪有不冷的?可您别忘了现在流行暖冬。俺爹说这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受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西西伯利亚的冷高压气团强度减弱造成的。他老人家最高学历高小肄业,充分说明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了。

春节前后,一股寒流袭来,不几天京城里的水面就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这可是多年不见的景象。龙潭湖公园的冰面上,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玩儿的是不亦乐乎。结果玩儿着玩儿着就出事了。这事儿上了当天的北京晚报和北京电视台的报道。虽然没有八几年玉渊潭公园有人想吃天鹅肉那事儿那么著名,但有印象的人应该不少。

有一老头儿掉冰窟窿里去了!这老头儿是俺师傅的老爹。掉下去那年90高龄,至少!

待续

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坐着, 等下文...
家园 赶紧上花托着,别闪着老爷子.
家园 【原创】续一 落水

俺师傅他免贵姓周,祖籍河南,好个运动。

那年冬天,师傅已经五十岁了,可一见湖上结了冰,还是背上冰鞋要出门。他老爹一看不干了,说你小子不象话,出去玩儿不带上俺,你穿冰鞋玩儿,俺可以玩儿冰车呀(这冰车也就是木板下安上俩根角铁,人坐在上面拿两根尖头铁棍,俺这儿的人管它叫冰叉子,也有叫冰杵子的,在冰上划,小孩的玩意儿)。

结果爷俩一块去了。五十岁的儿子带着九十岁的老子,去滑冰!这听着都新鲜。

到了公园,师傅他坐在岸边的石头上正在系鞋带儿。穿过冰鞋的都知道,那鞋带儿一时半会儿是系不好的。刚穿好一只冰鞋,抽空抬头一看,刚才还在身边的老爹没了踪影!

四下里一望,见老爷子一个人已经开始滑上了,一路直线,就奔不远处一个冰窟窿去了。

师傅他连喊带叫,一瘸一拐地追了上去。这脚上的一只冰鞋,反倒碍了事儿。眼睁睁地看着老爷子就进去了。

家园 老人家身体好,应该有惊无险

我的太公也是90多岁,老人家身体好的让年轻人嫉妒。眼睛雪亮,耳朵也好,牙也不错。老人家每天要出去走一个多小时,天天如此。

家园 【原创】续二 俺师傅也下去了

这龙潭湖的名字还真没白叫,那水还是挺深挺深的,老爷子一下去就没了顶。

说啥也没用了,开始救人吧。

周围的群众倒是不少,可这怎么个救法,谁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没经验不是。这种事基本上都象崔健同志总结的“听说过,没见过”。而且,有个家喻户晓的例子,除了能把周围的热心人给吓哆嗦了,还真没啥可借鉴的。下去一个大小伙子,换回一个会说“乔斯米达”的小姑娘。

可俺师傅他爹修八尺左右,老黄忠的身材,得有仨小姑娘的份量,再加上一身儿的着了水的冬装,这要是浪里白条顺爷来了,恐怕也得抓瞎,他练过冬泳吗?这事儿还得问问老萨,梁山的事他熟。要是还没练过,那下去后很可能也就他宋哥哥题首诗的功夫,就得改成岸上白条了,冻的!

群众的智慧是还真是无穷的!有人说了,那白胖子的北极熊会冬泳,整天吃香的喝不辣的,也该干点儿正事儿啦。可人家是专吃荤的,现改胃口来不及了。住的也远,城南城北的,特快专递也得二十分钟。

正在众人抓瞎的时候,只见一道灰影闪过,然后听得“嗵”的一声!

俺师傅跳下去了!

家园 【原创】续三

据说这落水的人很难对付,求生的本能使得他们(她们)对所有能抓到的是决不松手,不少好汉就是这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正确的方法(不知道是谁说的)是先把他们(她们)打晕,再下手救援。

这办法在俺师傅这儿用不上。咱们这里都兴老子打儿子,没听说儿子敢打老子的,何况是90岁的老子。

师傅下水后,费了一牛一虎的力气,单手把比他还高半头的老爷子托在肩头,另一只手和两脚配合在“踩水”。老爷子总算是浮出了水面,人群里一阵欢呼声!

大伙七手八脚地试着把老爷子弄回冰面,可刚爬到一半儿,冰又塌了!试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刚刚看到希望的人群陷入了混乱和绝望。

在冰水里托着老爷子的师傅又用掉了五牛一虎的力气,眼瞅着就快不行了。

这时还在水里泡着的老爷子大手一挥发话了,“大家都别慌,这边的人听我口令,适当散开,注意安全,别把冰面压塌,都掉进来全得完蛋。那边几个速到岸上寻找工具,不得有误!”。

众人得令,依计而行。

岸边刚好有几个南边朝鲜的游客,显然经验要多一些,马上找来了梯子,递到了老爷子跟前。在老爷子的亲自指挥下,他老人家终于被大伙救上来了。

老爷子刚一上岸,警察叔叔们也及时赶到,给老爷子裹上不知道是谁的军大衣,并把老爷子请到了派出所。

难道这掉冰窟窿里也犯法不成?

家园 【忠告】不是那么救人的

正确的方法(不知道是谁说的)是先把他们(她们)打晕,再下手救援

这是绝对错误的。如果只会游泳不会救人,干脆不要下去。把自己搭进去不好。要是被救的人出了事情,你的那一掌脱不了干系。

家园 不对

应从落水者身后靠近, 先单手抓落水者的头发, 落水者会自然举手抓头顶之手。 救人者再用另一只手, 穿过落水者腋下, 绕过前胸, 抱至另一侧腋下 (不要太紧),

落水者此时会回手抓前胸之手, 救人者此时则可上浮, 用不抱胸之手划水。本人当年在游泳队的标准教材学的。 也救过人。

打晕之法太险,落水者没法配合, 支撑不久 只能用于落水者将救人者狂拖下水的情况。 若落水者落水久,呛水多, 打晕之法 也差不多等于杀了他。 上述方法则可避免此麻烦。

首要点: 没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

不对
家园 这个有道理

我以前也有:先打晕了再救的误解。

听了今生有梦兄的解释,发觉这才是正解,受教了。

家园 【人物】老爷子叫周骏鸣

十年诗书,投笔从戎

周骏鸣原名卯中,河南确山县石滚河乡焦老庄人。祖父生云,父凤均,以务农为主。周骏鸣7岁上学读10年孔孟书,1919年投笔从戎,赴上海入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

宁都起义,参见朱毛

1931年,他担任国民党26路军75师2团1营少校营长。12月14日,他随26路军参谋长赵傅生参加两万多人的“宁都起义”。26路军在瑞金附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周升任红五军团团长,受到毛泽东、朱德的亲切接见。

“水土不服”,回乡造反

翌年2月,他因水土不服,长病不愈,朱总司令批准其老家养病,就地闹革命。他回到老家,组织领导了石滚河乡几十人参加的农民暴动,遭国民党军队和保安团镇压,暴动失败,他受到国民党通缉。

三把孬枪,七条好汉(贺龙是两把菜刀,毛领袖是一枝笔。)

1936年1月4日,豫鄂边区省委在信阳县吴家山王老庄西的小石岭村吴元昌家里开会。到会的有边区省委书记张星江,军委书记周骏鸣等人。会上,根据中央指示,决定组织游击队。周骏鸣队长,张星江指导员,以及王国华、汪心泰、康春、吴恒山、老汪等共7人,仅有汉阳造步枪、撅把子、“八音手枪”各1支。

说干就干,铁幕山上

是夜,游击队干掉保长汪心禄,缴获三八式步枪1支上了铁幕山,打响了开辟豫南桐柏山根据地第一枪。两个多月,游击队就发展到30多人,10多条枪。并组建了党支部和战士委员会,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信阳、确山、泌阳、桐柏四县交界的铁幕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尽管,他们人少,枪孬,无子弹,吃穿住都十分困难,但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开展游击战争。

猛虎下山,庙会夺枪。

3月27日下午,在桐柏县平氏镇孤峰山庙会上,周骏鸣一声号令,夺枪战斗打响,振撼数万人,恶霸地主.联保主任们抱头鼠窜。战斗结束后,夺取5支驳壳枪,8条步枪和不少银元、布匹。1名游击战士掉队被杀,丢枪1支。

深陷重围,队长负伤

指战员因两天三夜的长途奔袭,饥渴疲劳,驻扎在安棚镇附近的牛庄。第二天中午遭保安团300多人的包围,游击队战至黄昏冲出重围。指导员张星江不幸牺牲。队长周骏鸣、班长牛德顺负伤离队休养。

“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

在红二十八军的支援下,游击队打开了新的局面,使桐、信、确、泌四县方圆百华里的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游击队发展成为拥有三百多支枪的人民武装。10月,省委决定把游击队扩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周骏鸣任团长,王国华任政委。

杀回马枪,占竹沟镇

12月,借周骏鸣等率主力到信、桐县境剿匪之机,泌阳县王友梅、宛西民团司令廷芳,纠集民兵千余人,乘机占领邓庄铺和焦竹园。周骏鸣等率部杀个回马枪,击溃侵占之敌,收复失地。随后,省委机关和独立团迁到竹沟镇。

改编新四,东进抗日

省委遵照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将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周骏鸣任团长,林恺任政委。

中央十分关心八团的组建,派来红军干部20多人。四面八方要求抗日的男女,如潮水般涌向竹沟镇,竹沟也因而成为国民党地区内抗日的灯塔和中心,人称“小延安”。3月8日,八团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周骏鸣等率领全团1300多人,从邢集出发,奔向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安徽省霍山县流波瞳。八团走后,中原局和河南省委都设在竹沟。彭雪枫李先念从这里率一部分队伍分别到豫东皖北、湖北、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的同时,刘少奇、徐海东也从这里为江北指挥部和中原局带去很多骨干。

由红二十八军和豫南独立团组成的四支队辖七、八、九团和手枪团等共3100余人。红二十八军高敬亭军长兼政治委员。

因受王明“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影响,项英、高敬亭没有积极东进,也未放手发动群众,丧失了皖东等地广大农村,丧失了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大好时机。

周恩来征求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意见后,决定让八团先进,并通知军部,电令八团东进皖东。八团到皖东后,归军部直接指挥。周骏鸣和政委毫无畏惧率八团打先锋,高唱《新四军军歌》东进。

1939年春节,八团利用曹县至合肥之间的东山口小山打鬼子。机关枪、大炮武装下的鬼子,打一天,也没敢前进。战斗的胜利,极大增强了军民的抗日信心。然而八团最年轻的特务连连长褚学忠牺牲了。

1月11日,八团一部袭击龙城西、店铺集的维持会汉奸武装,活捉匪首刘孟乙,俘敌220名,缴获大洋马14匹。

江北指挥部扩编所属部队,成立第四、第五两个支队。7月1日,在藕塘的安子集宣告:以八团、挺进团和第3游击纵队为基础的第五支队正式成立。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周骏鸣任副司令并兼任八团团长。8月,五支队全部进入路东。

五支队三打来安传为佳话:

9月3日,滁县300余日伪军侵占来安县城,企图歼灭8团,罗炳辉指挥八团与敌激战一昼夜,毙敌百余名,收复来安城;

11月20日,日伪军400余人再犯来安,敌另一部隐蔽县城外百石山,准备伏击我军,我军深夜绕过百石山,隐蔽潜入城内,毙伤日军少佐指挥以下200余名,再次收复来安城;

1940年5月27日,日伪军千余人再占来安城,八团和十团一营发起攻击,敌窜入大院固守,我采用以攻取胜,歼日军百余人,伪军200余人。

新四军深入敌后作战,没有后勤供应,难于坚持。关键时刻,刘少奇于1939年11月底来到津浦路西江北指挥部召开干部会,传达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强调“抗日要建家”,建立自己的抗日政府。周骏鸣和方毅在路西指挥部,与刘少奇同吃同住。一天,少奇找他俩谈话:顽固派要打我们,你们回路东去,准备摩擦,不要怕,不摩擦就没有根据地。

安徽的李品仙和江苏的韩德勤,根据蒋介石《剿办淮河流域异党指导方案》,企图东西夹击,切断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联系,消灭新四军,或把新四军赶到江南去。

桂系一七一、二三八师,加路西地方武装,从3月4日起,大举向路西江北指挥部进犯。四支队和五支队主力迎战,韩德勤趁机指挥三十三师、翁达独立旅等部共十个团,一万多人,分多路向以半塔为中心的路东地区进攻。

半塔集保卫战

半塔集是小镇,西北边靠小山。守卫半塔的部队主要是教导队300余人。司令部驻扎在半塔集西南约3华里的苏郢。

3月21日拂晓,韩德勤2个团从半塔东发动进攻。均被打退。下午,周骏鸣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有两个连的顽军正从西北山往半塔集冲锋,顽军已三面包围半塔。危急时刻,周骏鸣亲自率领特务连和机关等勤杂人员跑步支援。狂打猛冲之下,敌人节节后撤,部队夺回西北山头,解了半塔之危。

22日,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电示:“要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坚守半塔,待路西主力挥戈东援,歼灭韩顽。”支队领导研究决定,要求部队必须固守七天以上,等待援军。江南指挥部陈毅司令电令叶飞率苏中挺进纵队增援。叶飞指挥部队歼敌一部,三战三捷,震动顽军。路西我军反顽得胜后,在张云逸、罗炳辉、陶勇率领下迅速东返。27日,援军主力到达半塔西南约40华里,韩德勤军仓皇撤退。29日,我军分两路全线反击,韩顽主力被驱到三河以北,半塔保卫战胜利结束,共歼顽军3000余人。

陈毅说:“半塔守备是固守待援的范例。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

此后,路西成立了七个县政权,路东成立了八个县政权和路西、路东两个联防办事处,淮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实现了刘少奇讲的抗日要有个家的目标。4月初,少奇率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进驻半塔集。

为巩固淮南抗日根据地,策应我江南部队向北,八路军南下部队向东发展,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原局决定:五支队和四支队七团、八路军第五纵队六八七团协同开辟淮宝地区(即运河西,三河北,洪泽湖东,宝应湖西北的淮阴、淮安、宝应三县之间的地域)。

由罗炳辉、周骏鸣等组成淮宝战役指挥部。8月2日夜,七团掩护,八团、十团强渡三河,突破韩顽33师两个团的防线,占领张集、新集。

顽军驱使当地封建迷信组织——刀会攻击我军。在周骏鸣的坐镇指挥下,八、十团奋勇反击,取得胜利。反复交战八次之后,刀会终被平息。

淮宝地区成为新四军四师和淮北的抗日根据地。

赴延安,参见领袖

1943年3月,周骏鸣率二师40多名营以上干部组成干部队远赴延安。他们翌年1月抵达延安后,周骏鸣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二支部学习。随后,周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扫尾阶段和大生产运动。

1945年4月,他被中央指定为“七大代表”出席中共“七大”会议。会后,毛泽东请他和华中地区师以上干部到家作客,宾主亲切交谈,共进午餐。

回淮南,军区周司令

8月,周奉命率300多人的干部大队告别延安回到淮南。

1946年1月,中央任命其为淮南军区司令兼新四军新二师师长。军区辖第五、六旅、淮南独立旅和路东、路西两个军分区。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文摘】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空降部队

1950年9月16日,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空降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河南某地正式组建完毕。

17日,举行了庆典大会,第三野战军副参谋长周骏鸣代表中央军委授予空军陆战第1旅军旗。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并将9月17日定为人民解放军空降兵诞生纪念日。陆战1旅后来又扩编成我军第一个伞兵师。

家园 向老英雄敬礼。

转到英雄版,让大家再瞻仰瞻仰老爷子的风采。

家园 【文摘】坎坷人生 初衷不改——痛悼未授衔将军周骏鸣

坎坷人生 初衷不改——痛悼未授衔将军周骏鸣

李传根

《大地》  〔2004年  第10期〕

  周骏鸣是谁?人们对他并不熟悉。他是报上无名,影视无影的普通人,但国

家危难之时,他却是叱咤风云的司令,是陈毅、傅作义的助手。到了后来,别人

的官越当越大,可他的官却越做越小,甚至被关进了监狱。

  当我正想采访这位传奇人物的时候,忽然看到讣告:

  “政协第四届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正省级离休干部周骏鸣同志,因患多脏

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于2003年11月9日19时在郑州逝世,享年102岁。”

  噩耗传来泪满襟。我作为曾身处淮南抗日根据地,受过新四军恩惠的人,深

切怀念这位新四军将领。然而一切都晚了。后悔,痛心之余,我含泪拜访了他的

亲友:解放军原副总长胡炜,防化兵部原政委王善甫,他儿子周东延等,他们在

痛悼之余,娓娓道来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三条孬枪闹革命

  去年夏天,新四军部分老战士应邀到陆军某师参观。该师1965年大比武时,

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代革命家曾亲临观摩他们的表演,这支部队的前身主体是

豫南红军团。他们战功显赫,累计歼敌12.9万人。谁能想到这支英雄部队就是当

年周骏鸣等七人,用三条孬枪发展起来的?

  1936年1月4日,豫鄂边区省委在信阳县吴家山王老庄西的小石岭村吴元昌家

里开会。到会的有边区省委书记张星江,军委书记周骏鸣等人。会上,根据中央

指示,决定组织游击队。周骏鸣队长张星江指导员以及王国华、汪心泰、康春、

吴恒山、老汪等共7人,仅有汉阳造步枪、撅把子、八音手枪各1支。是夜,游击

队干掉反动保长汪心禄,缴获三八式步枪1支上了铁幕山,打响了开辟豫南桐柏山

根据地第一枪。两个多月,游击队就发展到30多人,10多条枪。并组建了党支部

和战士委员会,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信阳、确山、泌阳、桐柏四县

交界的铁幕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尽管,他们人少,枪孬,无子弹,吃穿住都

十分困难,白色恐怖之下,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开展游

击战争。

  为了迅速扩大游击队,省委决定组织百余人攻打庙会夺枪。3月27日下午,在

桐柏县平氏镇孤峰山庙会上,周骏鸣一声号令,夺枪战斗打响,振撼数万人,恶

霸地主.联保主任们抱头鼠窜。战斗结束后,夺取5支驳壳枪,8条步枪和不少银

元、布匹。1名游击战士掉队被杀,丢枪1支。指战员因两天三夜的长途奔袭,饥

渴疲劳,驻扎在安棚镇附近的牛庄。第二天中午遭保安团300多人的包围,游击队

战至黄昏冲出重围。指导员张星江不幸牺牲。队长周骏鸣、班长牛德顺负伤离队

休养。

  4月,省委在泌阳张楼开会,推选仝中玉为省委书记兼游击队指导员,王国华

为组织部长。不久,周骏鸣带伤归队。游击队只有20余人,为避免被敌人一网打

尽,周骏鸣建议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成三股活动。其中,周骏鸣所带的一股

搞得最好,很快发展到20多人,7月,游击队又“化零为整”集中打“坏货”,发

展到四五十人。

  12月中旬,边区省委决定王国华任省委书记,周骏鸣任组织部长,仝中玉仍

任游击队指导员,陈香斋任队长。1937年3月,游击队发展到一百二三十人,农民

自卫队有枪千余支。省委派周骏鸣、邓一飞到北平向北方局汇报工作。周又随后

到延安向中央机关和河南省委筹建人朱理治汇报了豫南斗争情况。朱总司令说:

“你回去要千方百计地猛烈发展游击队,发展到他们消灭不了你们的时候,国民

党就会来找你们谈判了”。回到边区,周和中央委派的胡奎,在省委会上传达了

中央指示。会议调整了领导班子:仝中玉任省委书记,周骏鸣任游击队长,王国

华任指导员。

  在周骏鸣离开豫南的半年中,游击队陈香斋队长牺牲,游击队锐减五六十人

,周临危受命与打下邓庄铺的红二十八军主动取得联系。

  在红军的支援下,游击队打开了新的局面,使桐、信、确、泌四县方圆百华

里的游击根据地连成一片,游击队发展成为拥有三百多支枪的人民武装。10月,

省委决定把游击队扩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周骏鸣任团长,王国华任

政委。12月,借周骏鸣等率主力到信、桐县境剿匪之机,泌阳县王友梅、宛西民

团司令廷芳,纠集民兵千余人,乘机占领邓庄铺和焦竹园。周骏鸣等率部杀个回

马枪,击溃侵占之敌,收复失地。随后,省委机关和独立团迁到竹沟镇。

  捐前仇东进抗日

  省委遵照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将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周

骏鸣任团长,林恺任政委。他们打垮和收拾了土匪,扩编成立了第三营。

  中央十分关心八团的组建,派来红军干部20多人。四面八方要求抗日的男女

,如潮水般涌向竹沟镇,竹沟也因而成为国民党地区内抗日的灯塔和中心,人称

“小延安”。3月8日,八团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周骏鸣等率领全团1300多人,从

邢集出发,奔向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安徽省霍山县流波瞳。八团走后,中

原局和河南省委都设在竹沟。彭雪枫李先念从这里率一部分队伍分别到豫东皖北

、湖北、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的同时,刘少奇、徐海东也从这里为江

北指挥部和中原局带去很多骨干。

  由红二十八军和豫南独立团组成的四支队辖七、八、九团和手枪团等共3100余

人。红二十八军高敬亭军长兼政治委员。

  因受王明“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影响,项英、高敬亭没有积极东进,也未

放手发动群众,丧失了皖东等地广大农村,丧失了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大好时机。

周恩来征求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意见后,决定让八团先进,并通知军部,电

令八团东进皖东。八团到皖东后,归军部直接指挥。周骏鸣和政委毫无畏惧率八

团打先锋,高唱《新四军军歌》东进。1939年春节,八团利用曹县至合肥之间的

东山口小山打鬼子。机关枪、大炮武装下的鬼子,打一天,也没敢前进。战斗的

胜利,极大增强了军民的抗日信心。然而八团最年轻的特务连连长褚学忠牺牲了

,周骏鸣和林恺在铺上蒙着被子失声痛哭。1月11日,八团一部袭击龙城西、店铺

集的维持会汉奸武装,活捉匪首刘孟乙,俘敌220名,缴获大洋马14匹。他把这

些战利品作为证据批驳了国民党顽固派污蔑我军“游而不击”的谎言。

  4月,八军开赴定远藕塘、滁县常山等地活动。6月叶挺军长到定远藕塘附近

徐小集八团驻地,就部队东进津浦路东等问题作出指示。江北指挥部扩编所属部

队,成立第四、第五两个支队。7月1日,在藕塘的安子集宣告:以八团、挺进团

和第3游击纵队为基础的第五支队正式成立。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

,周骏鸣任副司令并兼任八团团长。8月,五支队全部进入路东。五支队三打来安

传为佳话:9月3日,滁县300余日伪军侵占来安县城,企图歼灭8团,罗炳辉指挥

八团与敌激战一昼夜,毙敌百余名,收复来安城;11月20日,日伪军400余人再犯

来安,敌另一部隐蔽县城外百石山,准备伏击我军,我军深夜绕过百石山,隐蔽

潜入城内,毙伤日军少佐指挥以下200余名,再次收复来安城;1940年 5月27日,

日伪军千余人再占来安城,八团和十团一营发起攻击,敌窜入大院固守,我采用

以攻取胜,歼日军百余人,伪军200余人。

  新四军深入敌后作战,没有后勤供应,难于坚持。关键时刻,刘少奇于1939年

11月底来到津浦路西江北指挥部连续召开干部会,传达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强调

抗日要建家,建立自己的抗日政府。周骏鸣和方毅在路西指挥部,与刘少奇同吃

同住。一天,少奇找他俩谈话:顽固派要打我们,你们回路东去,准备摩擦,不

要怕,不摩擦就没有根据地。

  此时,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安徽的李品仙(简称桂顽)和江苏的韩德勤(

简称韩顽),根据蒋介石《剿办淮河流域异党指导方案》,企图东西夹击,切断

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联系,消灭新四军,或把新四军赶到江南去。

  桂顽一七一、二三八师,加路西地方土顽武装,从3月4日起,大举向路西江

北指挥部进犯。四支队和五支队主力迎战,韩德勤趁机指挥三十三师、翁达独立

旅等部共十个团,一万多人,分多路向以半塔为中心的路东地区进攻。半塔集是

小镇,西北边靠小山。守卫半塔的部队主要是教导队300余人。司令部驻扎在半塔

集西南约3华里的苏郢。3月21日拂晓,韩顽2个团从半塔东发动进攻。均被打退。

下午,周骏鸣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有两个连的顽军正从西北山往半塔集冲锋,顽

军已三面包围半塔。危急时刻,周骏鸣率领特务连和机关等勤杂人员跑步支援。

狂打猛冲之下,敌人节节后撤,部队夺回西北山头,解了半塔之危。

  22日,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电示:“要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坚守半塔,待

路西主力挥戈东援,歼灭韩顽。”支队领导研究决定,要求部队必须固守七天以

上,等待援军。江南指挥部陈毅司令电令叶飞率苏中挺进纵队增援。叶飞指挥部

队歼敌一部,三战三捷,震动顽军。路西我军反顽得胜后,在张云逸、罗炳辉、

陶勇率领下迅速东返。27日,援军主力到达半塔西南约40华里,韩顽仓皇撤退。

29日,我军分两路全线反击,韩顽主力被驱到三河以北,半塔保卫战胜利结束,

共歼顽军3000余人。陈毅说:“半塔守备是固守待援的范例。在华中先有半塔,

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

  此后,路西成立了七个县政权,路东成立了八个县政权和路西、路东两个联

防办事处,淮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实现了刘少奇讲的抗日要有个家的目标。

4月初,少奇率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进驻半塔集大田郢。

  为巩固淮南抗日根据地,策应我江南部队向北,八路军南下部队向东发展,

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原局决定:五支队和四支队七团、八路军第五纵队六八

七团协同开辟淮宝地区(即运河西,三河北,洪泽湖东,宝应湖西北的淮阴、淮

安、宝应三县之间的地域)。根据江北指挥命令,由罗炳辉、周骏鸣等组成淮宝

战役指挥部。8月2日夜,七团掩护,八团、十团强渡三河,突破韩顽33师两个团

的防线,占领张集、新集。顽军驱使当地封建迷信组织——刀会攻击我军。在周

骏鸣的坐镇指挥下,八、十团奋勇反击,取得胜利。反复交战八次之后,刀会终

被平息。6月,七团进抵新集。六八七团在蒋坝歼秦庆霖旅一部。我4个团由南向

北推进,迫使顽军节节败退。15日,我军对据守双沟,仁和集、岔河镇的顽军两

个团发起总攻,歼其大部,余逃往运河东岸,淮宝战役胜利,并成立了淮宝办事

处。此战打通了东进的通道,使苏北、淮北、苏中、淮南和皖东北等几块抗日根

据地连成一片。后来,淮宝地区成为新四军四师和淮北的抗日根据地。

  周骏鸣是开辟豫鄂边区桐柏山,淮南和淮宝三个根据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

人民解放事业立下战功。

  转战淮海以退为进

  8月下旬,日军出动第15、17师团及伪军一部,共17000余人,占领来安,盱

眙县城后,9月5日,又分七路向东根据地分进合击。根据江北指挥部的部署,十

团留下保卫淮宅,七、八团返回路东,会同兄弟部队参加反“扫荡”战斗。我军

经过12天十余次大的战斗,共歼敌6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

军军部,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任政委。2月,中央军委任命新四军七个师的领

导人。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第二师,副军长张云逸兼师长,政委郑位三,副

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辖四、五、六旅和津浦路东、路西两个联防司令部

。五支队编为五旅。二师师部驻黄花塘。1941年底,新四军军部由苏北转移到黄

花塘。

  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周骏鸣,快到不惑之年,却依然是单身。1940年初,

邓子恢当红娘,经组织批准,他与张佩莲结婚。新娘是上海姑娘,1917年7月20日

生,读过5年书,当过织布工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翌年入党。1941年第一个儿

子皖东出生后就被送给老乡喂养,直到解放后才回到父母身边。1942年底,张佩

莲怀第二胎8个月,因鬼子扫荡跑路多,夜里在碉堡里分娩。因二儿子出生不久,

周骏鸣去延安学习,所以取名东延。

  周骏鸣原名卯中,河南确山县石滚河乡焦老庄人。祖父生云,父凤均,以务

农为主。周骏鸣7岁上学读10年孔孟书,1919年投笔从戎,赴上海入国民革命军,

参加了北伐战争。1931年,他担任国民党26路军75师2团1营少校营长。他身材高

大,气质好。12月14日,他随26路军参谋长赵傅生参加两万多人的“宁都起义”

。26路军在瑞金附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周升任红五军团军团团长,

受到毛泽东、朱德的亲切接见。翌年2月,他因水土不服,长病不愈,朱总司令批

准其老家养病,就地闹革命。他回到老家花很长时间也未找到组织,自己深入贫

苦农民家隐蔽开展革命活动。他组织领导了石滚河乡几十人参加的农民暴动,遭

国民党军队和保安团镇压,暴动失败,他受到国民党通缉。6月,他虽然参加革命

十多年,但无机会读马列毛的书,现在让他到延安学习非常高兴。

  1943年3月,周骏鸣任队长兼党支部书记,率二师40多名营以上干部组成干部

队远赴延安,张佩莲带东延随行。他们翌年1月抵达延安后,周骏鸣在中共中央党

校一部二支部学习,张佩莲任延安招待所支部书记,并生第三子延龄。随后,周

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扫尾阶段和大生产运动。1945年4月,他被中央指定为“七大

代表”出席中共“七大”会议。会后,毛泽东请他和华中地区师以上干部到家作

客,宾主亲切交谈,共进午餐。在延安的学习,使周骏鸣收获很大。8月,周奉命

率300多人的干部大队告别延安回到淮南。1946年1月,中央任命其为淮南军区司

令兼新四军新二师师长。军区辖第五、六旅、淮南独立旅和路东、路西两个军分

区。

  6月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国民党新五军和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

十四师向淮南根据地进犯。敌军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淮南是守还是撤

?周司令和肖望东政委多次向华东军区请示无明确答复。敌军在空军的配合下发

动猛攻,淮南部队白天打仗,晚上转移,修筑工事,坚持连续作战18天,十分疲

劳。华中军区派副政委谭震林来到淮南,要部队当天晚上撤离,到怀宝地区休整

  敌以七十四师等5个整编师向苏北大举进攻,淮阴失守。有人认为这是指挥官

陈毅的问题,陈毅在干部会上发火说:“淮阴丢了,山东还要丢的!”领会了毛

泽东战略思想的陈毅,在乎的并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淮南军区撤消后周骏鸣任

华中军区司令部参谋长。

  几场恶仗之后,新四军司令部最终转移到黄河以北,山东惠民县高家店。周

骏鸣时任副参谋长。敌军发起攻势,全部美式机械化装备的马励武的快速纵队单

独突进。陈毅在战前的干部会上说:“这一仗再打不好,我削发为僧!”战斗结

束,马励武的快速纵队被歼灭,丢弃的坦克、汽车、大炮遍地可见。周骏鸣拍手

称快道:“这次可发了大财!”并抽调了几千名班排干部,用缴获的武器成立了

特种纵队。这就是著名的鲁南战役。随后,莱芜战役打响,歼灭李仙洲兵团56000余

人,成立第九纵队。周骏明边忙接收边说:“我们的部队都是蒋介石为我们扩大

的,武器兵源都是蒋介石送给我们的。我们真要‘感谢’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

长’。”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把七十四师全部消灭,师长被击毙,报了前

仇。

  1947年1月,组织华北军区和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周

骏鸣做后勤保障工作任务重,工作忙。在中央统一指挥下,陈毅领导的第三野战

军和邓小平、刘伯承指挥的第二野战军联合打淮海战役,消灭蒋军五十五万五千

人,周骏鸣冒着严寒组织支前,忙着接收。

  1949年,毛主席党中央一声号令,百万雄师过大江,周骏鸣忙着接收行政院

汪精卫的官邸。忙碌之余,陈毅邀他去打猎。他们出中华门到一个小山坡上,突

然飞过来一只斑鸠,周骏鸣枪响鸠落。“你的枪法真好!”陈毅不住的夸奖。

  往事纠缠无止境

  1954年秋天,陈毅从中央开会回到南京,召集华东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央

指示。他在会上宣布:周骏鸣同志因历史问题,不适宜在高级军事机关工作。因

此,停止他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的职务。会后,陈毅找他谈话。他把所谓历史问题

向陈司令作了汇报:事情起因于1935年3月,因叛徒出卖他被捕。河南军委一个叫

王斌的叛变后,组织了河南假省委,以便继续破坏省委和党中央。他劝说周骏鸣

跟他干。周骏鸣听后十分气愤和吃惊,他遂找关押在同一监狱的省委组织部部长

兰德修商谈此事。他担心去中央苏区开会即将返回的河南省委书记王国华,豫鄂

边区省委书记张星江等同志的安全,百般无奈之下写了所谓的《悔过书》。7月出

狱后,他立即找到王国华、张星江,把王斌叛变后组织假省委的阴谋作了汇报。

省委采取措施,及时避免了损失。陈司令听后气愤地说:“这是小饶搞的鬼!你

找少奇同志去。”小饶指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饶漱石。

  刘少奇在新四军任政委时,曾找周骏鸣谈到其历史问题,并作出了口头结论

。周骏鸣到北京后,刘少奇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你这个问题不是解决了吗?怎

么又提出来呢?这次解决了再回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等找他谈话,最后作出

结论,大意是:写《悔过书》是个错误,以后还是忠实于党的,并做出了一定的

贡献。

  周骏鸣回南京后不久接到通知,调任其为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部长傅作义

发出欢迎周骏鸣速来京任职的邀请电报。11月,他到北京就职。1955年,解放军

实行军衔制,和他出生入死的战友们,纷纷被授予大将、上将或中将军衔,但因

为那一场风波的周骏鸣,却什么也不是。国家要在河南信阳南湾修水库,从各地

调派了八万名工人。当时有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如果雨季洪水来临,修不起来的

双坝很容易被洪水冲垮。1955年初,周骏鸣被派往一线。他向水利工程师请教后

,了解到:只要把坝里头搞好就冲不垮。胸有成竹的他下令开工,最终在洪水到

来前大坝合龙。1956年9月,周骏鸣光荣出席了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

,水利部和电力部合并,周调任林业部副部长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周极力反对

浮夸风,一次去北京郊区打猎,两个熟悉的看麦农民说:“这一亩地下了1400斤

种籽,几万斤肥料,用电灯照光,使鼓风机通风。这是北京科学院搞的试验!”

周骏鸣按部里的要求,在干部会上如实反映了这些情况。1959年整风反右时,他

被扣上反对 “三面红旗”帽子,撤职调任黑龙江省畜牧厅任副厅长。

  胸怀坦荡长寿星

  行政7级的副部长当了副厅长!但周骏鸣对此却毫不在意。他把家搬到哈尔滨

文景街30号。亲友们赶来安慰他,他却说:我这一辈子能够看到革命成功,干到

现在还活着,就是最大的光荣和幸福,还讲名誉地位待遇干什么?

  1962年,他到北京开政治协商会时,林业部党委书记说给他平反了,要他签

字,他签了。他置个人名利地位于度外,努力完成分配给他的各项工作。1967年

6月9日,天津南开大学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揭发周骏鸣是叛徒,公安厅给他

戴上手铐关起来,把他家也抄了。造反派不断地拉他去游斗。他尽管遭受如此打

击,但仍毫不气馁,在逆境中给自己规定锻炼、学习、工作三大任务。他每天读

书,写自传,保持愉快的心情。他坚信:自己的问题已有结论。我和豫鄂边党和

群众创造了游击队,建立的豫南桐柏山区根据地,已载到《毛选》第一卷《论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释上了。早晚会给他平反。这一天他终于等来了。“

文革”后,中央组织部胡耀邦部长找他谈话,然后,分配他任河南政协副主席。

  周骏鸣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他共有子孙24人。其中子女9人(含前妻生

1女),6子3女。孙辈15人,其中孙子3个,孙女12人。

  周骏鸣是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

  周司令啊,江淮大地浸透着您的鲜血、汗水、泪水,豫南、淮南、怀宝老区

暨全国人民永远怀念您!

不对
家园 游泳池救生员的标准做法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落水的是个和尚,大概就只能超度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