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光荣与梦想 -- 风雨梧桐

共:💬6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光荣与梦想

这个题目有点大,估计会文不对题,想起今天看得一篇文章,一个培训师写的文章要写个好标题,但是我深夜思维混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只是记录下混乱的思维。

0:16,北京时间11点16分,自己写的东西向来都不敢去看第二遍,因为也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生活的琐碎,让我已经很少涉及灵魂的思考。今晚终于看了著名的《超级女生》,哥哥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在看《超级女生》,哥哥马上说我很无聊,看这种节目。当然我确乎是因为无聊所以才看得,当然还有个原因是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让它成为一种现象,一种群体现象。曾经想去学习一下群体心理学,但是一堆的公式让我却步。哥哥说他很担心,因为自己的孩子也三岁了,怕这种潮流会带坏这些孩子,所谓不务正业,呵呵。我觉得好坏无从说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我们这一代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下一代,哥哥说,他认为他和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没什么难以沟通阿,但是确实不同了。我们不可能和我们的父辈拥有同样的精神世界,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我们的下一代和我们有相同的精神世界,哥哥说我长大了,哈哈,可以有资格做父亲了。想来我在他的眼中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因为哥哥比我大得比较多,很多时候更像个父亲般的对待我。

看着电视画面里台下疯狂的人群,我不晓得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别的梦想成真,进而认为自己其实也可以。还是因为现在国人的精神世界真的有容乃大了,从各种网络走红的人物到超女,我感叹的是传媒的力量,湖南卫视更是把各种人物,老一辈艺术家,海外学子都请上了荧幕。

自己从来都不是个追星族,所以无从理解这些FANS们的行为,记得高中的时候周慧敏很火,有同学挂在墙上的大幅宣传画掉在地上,被别人踩到,便大动干戈。

个性张扬的时代,当我们终于开始关注个体的时候,有个观众打电话的时候说他2岁的孩子都是超女谜,我不知道是否该庆幸,庆幸我们的时代终于摆脱了自古以来把家国天下放在首位,而忽略个体价值了。

光荣与梦想,或者很近,或者很远。执着于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

家园 题目确实大了点

关于超女, 应该和北美的百姓追着看American Idol和Canadian Idol一样吧, 只是平凡人寻找到了一种和明星走得更近的渠道. 因为超女和Idol们, 都明明白白的说和我们一样平凡过.

我想这种现象发展下去, 就如富者越富穷人越穷一个道理. 在超女那里得到满足的人, 会变的更平凡. 但, 总有人会不断追求光荣的.

天踏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世界堕落之前, 总有智者来挽救.

家园 呵呵,想起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了

其实追星这种行为---当一群人追捧,欣赏,仿效一个人的时候,这真的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吗?还是相反?

在我看来,《超女》本身就是与追星背道而驰的,因为它的意义在于从平凡人中发掘出不平凡,这才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否则,若只是请一堆现成的明星上台,这个节目的意义便不大了,也不会有如此成就。

当然,有梦想,有偶像是很正常的事。追星是社会的常态,对其深痛恶绝也是没有必要的。是否追(歌)星跟一个人是否盲目,是否懂得国家大义道德伦理,是没有关系的嘛,没理由把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看成对立的东西。《超女》受到那么多批评,主要是太红了,树大招风而已。

我只看过一小部份的《超女》,也不是任何人的粉丝,希望我的感想不会以偏概全了。

关键词(Tags): #个体价值#超级女生
家园 小问题

自己从来都是个追星族,所以无从理解这些FANS们的行为,记得高中的时候周慧敏很火,有同学挂在墙上的大幅宣传画掉在地上,被别人踩到,便大动干戈。

你是说你从来都‘不’是追星族?

家园 谢谢兄弟指摘,确乎是错了,呵呵
家园 这个题目不大

威廉.曼彻斯特那本同名的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不少也就是鸡毛蒜皮的八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