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下半场开踢 -- 方平

共:💬4871 🌺37315 🌵336 新:
主题内有 2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5
下页 末页
家园 他们就是在走国民党的老路,美其名曰恢复传统

从传统中汲取社会发展规律,呵呵呵。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因为某人是底层出身就一定会向着底层这是最大的政治幼稚病

政治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修罗场,心慈手软是卷不到最后的。

突然想到个很悲哀的一点:凤凰男其实不单单是女生讨厌,而是身边所有人都讨厌。越到高层二代比例越高,一方面是近水楼台,另一方面恐怕相当一部分底层出身的高层也支持二代们。

无他,因为同为底层出身,见识了太多底层向上爬所需要的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每一个阶级跃升成功的底层都是踩着同阶层人的尸骨上去的。权衡一下还是支持个厚道人比较好吧。

通宝推:史料推理,玉米菜,湘江北去,
家园 在“读者”“意林”上看到的吧

还有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十几年前读者意林上一堆这类的小故事。

家园 变化需要时间,当然关键是如何保持初心

所以需要制度,需要保持初心。

至少我们看到毛主席,康生,四人帮,陈永贵吴桂贤等等人基本保持了初心。

这个社会就应该宣传和支持这种一直拥有初心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

那些失去初心的就下来学习,或者干脆就别上去了,能上能下。

你周围充斥着失去初心的私人,让你失望,那就是社会的事情,嘿嘿嘿。

刚刚上来的底层人更容易体会底层的需要和支持这种需要呗,呵呵。

家园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陈云家风:爷爷教导我为人要低调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垂范,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陈云家风醇厚,家教严正,堪称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老师就很感慨地说:“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朴实,看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好传统。”

比如小的时候爷爷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你长大要干什么。但是他告诉我,要打好基础,刻苦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要负责任,待人处事要实事求是。爷爷坚决反对搞特殊化。

Twitter评论区里有几条评论说“老照片上的小孩长成大领导了”,“纯中国籍的三代履历就是完美,再有十年就坐主席台了”,“想黄巢,盼黄巢,黄巢来了就送白马驿”,微博上则是“绝了”,“红色八旗子弟”,“朱门香蕉臭”,“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通宝推:真离,
家园 美好的中华历史传统,你还能不服么?

堂堂共产党员搞这一套,磕碜不磕碜?

这只是孩子的问题?他们真是搞革命?

家园 也四十多了,不算特别快啊

他也四十多了,不算特别快啊。人家毕竟是三代,干啥都会被照顾一点。一点一点加起来,就快了。

邓孙倒是辞官打桥牌了,你们也没说他好话呀。

家园 邓孙是上来跟本不行,太水了。

当个物件摆放都做不到。

这个咱们不知道,但是看着他吹外祖父的路子就知道也不怎么样。

年龄还行,看实力不怎么样。你几十岁了,不可能看不到他的路子的问题。

只是在你达雅心里,他这样恶心,也不算事,王思聪的错误可以原谅。

你是老百姓,心有等级观念,他这么吹,说他为人民服务,你信么?

年龄够的人多了。没意思。人家奔着门阀,你还叫好?!!

家园 这倒并不是

多本关于里根、老布什的传记以及详述涉及80年代美国政治的各类外国原版书籍里 都从不同角度提及过里根遇刺重伤那天 相关人等的表现 毕竟这也是一桩大事 而那天各色人等的表现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各人的经历

例如 时任国务卿黑格在那天的错误援引宪法等一系列不妥举动 对于其政治生涯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 在里根遇刺那天的表现 可以说证明了黑格对于里根来讲 无论是能力(比如时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吉米·贝克最初是老布什的竞选主管 在1980年共和党预选中一直负责帮助老布什对付里根 但其能力确实出众 在里根遇刺当天也确保白宫依然照常运转 而黑格给大众留下的最大印象 就是“法盲”了)、亲近(比如时任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狄佛 从60年代就追随里根 比里根小27岁的狄佛 后来被里根夫妇视同养子 遇刺那天 是狄佛陪伴在送入医院的里根左右 只有他能辨别出手术之后里根用虚弱无力的手写下的潦草字条 听得明白里根那含糊不清的嘟哝 而但凡有坏消息 不成文的习惯都是由狄佛来知会里根 因为只有他知道如何用恰当的方式与语言告知)、资深(比如里根政府内所谓“加州帮” 如总统顾问米西、国防部长温伯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克拉克等 均是从60年代里根当选加州州长开始 就在其麾下任职 资深程度远胜其他“半路投效”而来之人)、“守制”(比如副总统老布什在那天的各类“守规矩”表现 让里根对其信任度锐增 之后里根不但固定每周与老布什单独会面一次 交换对于政务的相关看法 并将诸如禁毒、教育等工作 均委托给他负责)等方面 可以说是“样样不搭” 虽然事后 贝克和米西还在尽力替黑格找补(毕竟新政府上任不足3个月就更换国务卿 显得太过难看 懂王时代的蒂勒森虽然任职时间短暂 好歹也是懂王上台后一年出头才被炒鱿鱼)

点看全图

但一年多之后黑格的去职结局 可以说此时已经注定了

PS:许多海外国家 不乏各类专业记者或从政界幕僚转换赛道到媒体者 长期负责“跑”政治新闻 而看这些人所撰写的详述该国政坛内幕与政界运行逻辑的书籍 即使做不到“举一反三” 至少也能算是“可为参考”了。

家园 美国人怎么回国当官的呢?有交代吗?

辞官打桥牌,回美国打吗?

家园 跟着喷之前就不会认真看看原文?

学雷锋当雷锋,用行动致敬乡贤

2018年寒假,“小小志愿者”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开展文明劝导活动,背景是以雷锋在家乡长沙望城当公职人员的形象为原型的塑像。(湖南雷锋纪念馆供图)

雷锋在参军后给冯健寄来的这张照片背面写道:“冯健姐姐:我永远向你学习,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湖南雷锋纪念馆供图)

2018年5月举办的文博会上,一组“雷小锋”文创人偶走红湖南馆。新华社记者高文成摄

每年3月5日,人们总是自发地学习雷锋,缅怀他——听他的故事,读他的日记,唱他的歌曲。

60年前,青年雷锋离开了家乡湖南省长沙市远赴东北。60年来,在雷锋的家乡,他的名字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雷锋精神像一颗种子,在长沙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播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人们用不断涌现的学雷锋实际行动,向这位伟大的亲和先致敬。

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走进湖南雷锋纪念馆的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与一般印象中头戴雷锋帽、身穿军大衣不同,眼前的雷锋塑像头上蓄着刘海、跨上挂着公文包,这是雷锋60多年前在家乡——长沙望城当公职人员时的形象。

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工作26年的郑惠君到省外宣讲雷锋精神,一听她是雷锋家乡人,常被留下来再多讲几场,她发现:很多人认为雷锋是东北人,不知道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伢子”。

郑惠君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孤儿雷正兴有机会读书了。在毕业典礼上,当时年仅16岁的雷正兴主动发言,立志做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后来,他的愿望一一实现。

家乡开发建设团山湖农场时,雷锋实现了第一个理想,当上了拖拉机手。当鞍钢到望城招工,雷锋积极填表报名,把名字从“雷正兴”改成了“雷锋”。

今年82岁的冯健年轻时是劳动模范,与雷锋在家乡建立了友谊。雷锋在参军后给她寄来的一张照片背面写道:“冯健姐姐:我永远向你学习,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她总结道:雷锋从家乡起步,当时就显现出了人生追求和优秀品格,后来鞍钢把他锻炼为“精钢”,部队最终把他淬炼为“利剑”。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把祖国与人民的需要当作自己的志愿。

半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和养育了雷锋的长沙,扩建湖南雷锋纪念馆,修缮雷锋故居、雷锋生平陈列馆,人们到处可以看到用雷锋的形象、雷锋日记摘抄以及雷锋精神创作的标语和宣传画;而且,雷锋学校、雷锋大道、雷锋路、雷锋桥、雷锋电影院、雷锋超市……众多公共设施都以雷锋来冠名。雷锋,既是长沙城市地理的坐标,更是信仰的方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的精神在长沙超越感动,成为让平凡提升平凡、让生活引领生活的阳光雨露,长久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去年岁末年初,湖南出现多年来罕见暴雪。成千上万雷锋家乡人主动走出家门加入除冰保畅大军,人们用行动汇聚出一句话:“我们多一分付出,群众多一分平安。”

雪花纷飞,江水湿冷。长沙航道管理局铁角嘴航道处的航道工蔡立新发现,有航标被移位至浅滩,如果航标不及时复位,船舶航行看不到边界,冬季容易搁浅。可此时水浅,巡航艇无法靠岸,年过五旬的蔡立新跳入了水中。

水下行进步步艰难,蔡立新挪到了航标前,又全力从标石中扯出了航标链。当200多斤重的航标被成功移送至巡航艇边时,蔡立新在水下待了足足20分钟。

2017年夏天,在人与洪水的决战中,湖南一个个基层干部冲在抗洪最前线。在雷锋家乡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苏蓼垸堤委会主任姚建刚5天5夜没有下堤,处理了100多处险情,每天只睡1个小时左右,由于疲劳过度诱发高血压、肾炎,突然晕倒在了湘江大堤上。

醒过来没两天,姚建刚就申请出院,医生不允许,他立下了“后果自负”的“生死状”,急匆匆地赶回了大堤。“退水时更容易垮堤,躺在病床上怎么都不安心……”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曾在日记里这样谈生命价值的延伸。

在长沙,雷锋已经成为城市的集体记忆和学习楷模。长沙人带着深厚的感情在传颂着雷锋的故事、传唱着雷锋的赞歌、传承着雷锋的精神。学雷锋、当雷锋更是成为全市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雷锋牺牲50多年后,16岁长沙少年叶沙(化名)去世后的心、肺、肝、两个肾、一对眼角膜,分别捐献给了7个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人世间。叶沙肺移植受益者写道:谢谢你陪伴我每一次呼吸!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心愿,就是希望所有器官移植的人都健康。”叶沙爸爸说,“每次通过别人得知他们身体健康的消息,我和叶沙妈妈都非常安慰,觉得儿子的心脏还在跳动……”

学雷锋,做好事,“好事”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延展,带来的“正能量”在持续甚至循环传递。叶沙去世后,为了帮助他父母走出丧子之痛,小区志愿者们自发到他家去,开始陪他妈妈种花,后来他家办起了“烘焙坊”,大家又一起学习制作面食。

“有个伴,日子就容易过了。”志愿者们的初衷有了效果。家里人来人往,厨房里热气腾腾,叶沙父母感觉家又像家了。

积小善为大善,磅礴暖流的背后是“雷锋精神,人人可学”。目前,长沙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700多家,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80万人,公共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1387家。

在望城区家馨园小区,胡亦明是这里的“雷锋百姓城管”志愿小组组长。修剪树枝、拔除杂草、修垃圾池、更新路灯……老旧小区大变样,“原来想搬走的人不走了。”胡亦明笑着说:“让大家过得更好,我心里甜!”望城区如今有近30万名志愿者“百姓城管”。

一滴水放进大海才永不干涸

雷锋曾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为鼓励学雷锋行动,长沙还用机制助推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常态化、系统化。去年学雷锋纪念日,望城区出台了《长沙市望城区学雷锋鼓励保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面提升学雷锋人员合法权益的保障水平。

学雷锋光荣,当先进自豪。学雷锋的人是“钉子”,有人把这《办法》比作“锤子”,“锤子”能让“钉子”扎得更深、更牢。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少不了雷锋家乡长沙的人和事。

湖南巴士三分公司五车队驾驶员袁亮坤,人称“雷锋哥”,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在岗位上35年,累计安全行车156万公里,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10多年来,袁亮坤义务献血36次,累计献血10000多毫升,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时间超5000小时。

湖南雷锋纪念馆,开馆50多年来累计接待参观者4200多万人次,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现任馆长余旭阳就是望城人,他从学生时代到五保户家里学雷锋、送温暖,到工作后组织号召学雷锋活动,如今又“有幸守护雷锋精神的宣传阵地”。让他欣喜的是,馆里年轻讲解员们正在准备排演雷锋故事,每天申请来纪念馆里参与志愿讲解的学生都排得满满的。

世事沧桑,长沙人对雷锋精神坚守不改,对雷锋的景仰坚定不移,雷锋的道路在延伸,雷锋的传人在壮大。“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我应该做的!”是城市的流行语,更是城市不断向前推进的共同事业。(记者高文成 刘良恒 帅才)

原文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上,现在原文链接已经没了,但公众号上还有。

通篇看完,文章标题,其实就是学雷锋当雷锋,用行动致敬楷模。就是写稿子的小编没文化,把向亲和先致敬简写为向乡贤致敬,标题里的的乡贤并非你认为的乡贤,当然也不排除小编是有意的,用乡贤一词来博眼球。但通篇文章内容里根本没有什么致敬门阀高族乡绅这种乡贤的意思在里面。

看看这个帖子下面跟着喷的,就是喷了个寂寞

家园 问题是根本没有初心

近二十年来的上位者,大多都心术不正,本来就冲着升官发财来的,但凡有一点初心多少会有所忌讳,哪能竞争过那许多投机分子,所以说起来“反腐”也是错的,人家本来就是烂的,何谈“腐败”呢?

通宝推:真离,
家园 这个题目没问题?还能这么合并么?

你这么牛皮,不懂这个意思?

家园 你前面喷的是这个题目吗?

自己看看你写的是什么。不过就是别人摆个枪,你就上去开火罢了,根本就不过脑子,通篇内容里哪个跟你质疑的有关?

美好的中华历史传统,你还能不服么?

堂堂共产党员搞这一套,磕碜不磕碜?

这只是孩子的问题?他们真是搞革命?

家园 像魏晋士族或婆罗门那样阶级固化好还是中下层精英取而代之好?

对于多数老百姓,你觉得像魏晋士族或婆罗门那样阶级固化好还是中下层精英取而代之好?

“每一个阶级跃升成功的底层都是踩着同阶层人的尸骨上去的。权衡一下还是支持个厚道人比较好吧。”

不跃升阶级,底层就没人踩了?除了改朝换代初期,底层不一直被既得利益者世世代代踩吗

底层出身不向着底层很正常,因为上去的很多甚至绝大多数只是奴才,就靠为既得利益者兔崽子干脏活捞好处

既然说了——“政治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修罗场,心慈手软是卷不到最后的。”

那么成功的政治二代就没有厚道人

通宝推:无此人01,史料推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