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其实科学上搞错未必是造假 -- fakeone

共:💬20 🌺192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其实科学上搞错未必是造假

关键还是看是否伪造实验数据。。。

韩国人的室温室压超导,看不出有伪造数据,可能是解释错误(也可能真是正确的。。拭目以待吧,看看各家重复实验如何。)

科学史上解释实验出错的也不少。

悲催的小居里夫妇,

他们先在实验中发现正电子,云室照片,以为是质子。。。(还在加州理工读研的赵忠尧也发现过,没有深究!!!)然后安德森正确解释了他在宇宙射线云室照片中的正电子痕迹,得了诺贝尔奖,他也认为如果赵忠尧他们深究下去,呵呵。。。

小居里夫妇又在实验中发现中子,再一次解释错误。然后查德维克正确解释实验中发现的中子,得了诺贝尔奖。。。

错过两个诺贝尔奖的小居里夫妇,最终(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吧)因为发现人工导致放射性而获得诺贝尔奖。。。

注:钱三强就是小居里夫妇的学生,在他们手下时,发现了铀的三原子裂变,没解释错误😆

家园 室温室压超导这事应该不会有数据造假

毕竟全球的科学家都会想办法复现,不至于这么明目张胆造假。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个视频,明显不能作为超导的证明,为啥他们还会使用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科学出错,是正常

但2023年才过一半多,算ChatGPT和这所谓超导,已经号称几回,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奏了?太猴急吧。钱要慢慢挣,人气也不能靠这些一直打。黄老板遍地撒网,自研自卖,左脚踩右脚上天,也不是硅谷独一家。。

本人发个预言:在半年内,会出现革命性的,实用性的核聚变突破。别问我咋预测的,黑科技一点点拿出来,让你中国追。。

干了,还不让人说。就这样霸道牛比。。

家园 中国科研搞错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双标的也太明显了

家园 外行呗

这些搞材料的其实并不懂超导。

类似的事情,比如著名的低温核聚变,绝大部分是因为搞高能物理的不懂量热,量错了。再比如把丰田带沟里的著名事件,碳纳米管储氢,90年代末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中科院沈阳金属所,新加坡南洋理工,三个组在几乎同一时间在nature和science各发了一篇文章认为碳纳米管可以大量储氢,于是全世界都觉得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把氢能源最大的难点储氢给突破了,美日重金砸向氢能源,十几年后发现,敢情这三位都是做材料的,氢因为太轻不好测,结果储氢的测量全都测错了。美国及时止损,奥巴马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大量砍氢能源拨款,丰田一根筋,咬牙坚持。。。

这三位领衔的科学家命运各不相同,美国那位五十岁就郁郁而终,新加坡那位也认为是一辈子的污点,金属所那位风风光光评上了院士。。。

通宝推:何求,大山猫,五藤高庆,西电鲁丁,网海,心有戚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东西该就事论事啊

难道你不看实际例子里,抓没抓到伪造数据,违反法规等等等等吗?

家园 这沟太深了

用学术成果把人带沟里,也是是一大发明😁

家园 核聚变不大可能 -- 有补充

硬数据在那呢。

激光点火,虽然聚变产能已大于最终激光能量,但产生那192路激光的效率才1%级别。

托卡马克磁约束也是,

聚变产能还未大于最终加热等离子体的消耗能量呢。而总投入能量又比最终加热能量大几乎两个量级。。。

总之目前的净效率才 1%的量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确切是短期内不可能 -- 补充帖

绝对不会突然一下出现一个现实正能量的聚变装置。。。

家园 这个解释合乎逻辑!

还有一个问题:金属所那位是不是因为战略忽悠成功,才评上院士的?

我说战略忽悠,是因为似乎中国没在碳纳米管的储氢方面有大投资?

见前补充 4918827
家园 做决定使人快乐(记录一个辩论术)

1、罗斯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毛利西奥做了一个实验,让参与者在游戏中自己做一次决定……科学家有了惊人的发现:大脑的奖励中心,纹状体内的伏隔核一直处于激活状态,……

2、最新研究成果:朋友圈收获点赞后,脑回路中的活跃区域与吃巧克力时相同,其中纹状体内的伏隔核尤为活跃……

————————

技巧解析:“讲道理”的时候,随手抖出一两个专业术语,如上,纹状体、伏隔核从来没有听说过,是不是发现你都没法同他展开辩论与讨论,只能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说的就是真理,是老师在向学生科普。

最高端的忽悠,即使是你耳熟能详的词汇,他也能给你整成专业术语。

借宝地放一下感悟哈

家园 金属所评院士不是靠那篇论文,那个会被举报的
通宝推:翼德,
家园 找到篇2011年的综述,大概就是你说的事了

网上查了下,找到这个2011年的综述,Hydrogen storage in nanotubes & nanostructure

也冒出2021年的文章

Hydrogen storage in incompletely etched multilayer Ti2CTx at room temperature @懒厨 作者是北航的

还有2023年5月的综述

Progress on nano-scaled alloys and mixed metal oxides in solid-state hydrogen storage; an overview

看来纳米储氢也还在研究过程中。

我就是好奇,氢气容易被储存了,那难道不是给释放使用的时候增加难度么?不会搞到最后花大功夫储存到介质中,又要花大功夫去从介质中把氢气给弄出来吧?

家园 十分有可能

为了国家的大战略,忍辱负重多少年,给个学部委员不亏

家园 关于碳纳米管储氢

转一篇旧闻。看看是不是北纬说的外行的缘故。

【1997年3月,[Nature]magazine发表题为“单壁碳纳米管中的储氢 (Storage of hydroge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当时正值克林顿总统启动美国氢能源计划(1996年)不久,人们认识到氢在汽车上的储存携带是一个大难题,高效储氢成为热点,由于对储氢的机理认识尚不深入,人们对新材料寄予很大期望。此文根据前人关于毛细管凝聚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假设,单壁碳纳米管由于壁很薄,管很细,可能在管中凝聚氢,从而形成高效储氢材料。为了吸引读者,作者给出了氢的程序升温脱附数据,但似乎有意混淆了物理吸附-毛细管凝聚与化学吸附的概念,给出的脱附曲线实际上是化学吸附部分,这当然延伸到了常温区,从曲线上也不能解读出有很大吸附量。

两年多以后的99年7月[Science] magazine 发表的一篇题目为“碱掺杂的碳纳米管在常压常温下的高吸氢量”的文章则给出了引人注目的实验数据。这使人耳目一新,大吃一惊,碳纳米管加上碱金属氧化物可以使吸氢的量达到重量比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而且在接近常温常压下能够完成吸附脱附循环。当时美国能源部认为储氢材料若能够储存氢达到重量比百分之六,同时采用当时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则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和一次充气的行车里程就可以有商业价值,和汽油车竞争。

作者煞有介事的给出了很多“实验数据”,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十分可疑,但滋事体大,还是认真思考了几天,甚至在推想各种可能性时,影响了几夜睡眠。反复思考以后,确认这是不可能的,看来又是 [Science] magazine 吸引读者的 trick 而已。判定其不可行,实际上动用了所有的涉及到化学键和吸附的化学和物理理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支持在碳的碱性表面上放上去这么多氢,常温下远远高于氢的临界温度,毛细管凝聚不可能发生,何况此文中用的还不是单壁管。按照现有的化学作用理论,在任何固体表面上都不可能放上这么多氢,这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关于凝聚是不是还会有新的人们没有发现的规律?推想和验算表明,在凝聚态属性的前提下,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验室,自93年起即开始认真研究碳纳米管的合成和性质。在判定这是一个并非善意的玩笑以后,我们决定不参与这一研究。虽然后来有多次机会,若加盟就可能拿到大笔的钱。

同年11月,还是这个杂志,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题目是“室温下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储氢”,同样给出了十分引人注目的实验数据。

这后两篇工作的发表,又是在有名的 [Science] 杂志,似乎假设变成了现实,引导了大量有基础的和感兴趣的一拥而上,形成了碳纳米管储氢研究的热潮。美国能源部、中国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资助机构一时间都把这一课题列入重点资助领域。随后的几年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也耗用了大笔纳税人的金钱。

学术界行色众生的生动表现(演)十分值得回顾。

敏感而严肃的资深吸附现象研究者 Ralph T. Yang 教授在99年10月即投稿Carbon(2000年第四期发表)说明[Science]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结果是基于错误的实验条件,指出在这一实验条件下氢气中的水蒸气会吸附和凝聚,所以观察到的增重不是因为氢的吸附。杨做了严谨的对比试验,当用含有极微量水分的氢气做原料时重复了Chen等在[Science]发表的实验现象。2001年3月杨教授再次投稿Carbon(2002年第三期发表),采用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碳上氢的化学吸附遵循化学吸附的一致原理,也解释了单壁碳纳米管不可能作为储氢材料的目标物质。】

原文在此,碳纳米管储氢,一桩公案

作者的意思,沈阳金属所提出这个发现的这位科学家是有问题的。而不是他不懂怎末测氢的重量。

通宝推:桥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