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法国卢大使的言论说明了中国相关逻辑教育(包括辩论课)的缺失 -- 思想的行者

共:💬213 🌺437 🌵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冲突不是因为观察的范围不同

量子力学可以用于微观粒子

相对论也可以用于微观粒子

量子纠缠超光速本来就是量子力学的隐含推论,而不是量子纠缠超光速再去推导量子力学。

在两者的冲突中,当年表现为爱因斯坦和波尔的辩论,现在基本上可以认定爱因斯坦错了,相对论需要修改。

我这里说的内容建议你去看看相关的科普例如爱因斯坦和波尔的三次辩论,不要学了一点中学课本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泛泛而谈。

家园 爱因斯坦错了?

以你的所谓“理论素养”就能推导基本认定爱因斯坦错了?以我有限的“中学理工科学识”背景(顺便说一句,我好歹也是工学硕士学历)我第一表示不信,第二表示不解,在目前微观物理学界,还没有哪位大佬像你这样仅通过爱因斯坦和波尔的三次辩论就基本认定爱因斯坦错了,基本就像你通过某个断定大使访谈就断定中国人逻辑训练缺失一个套路,但这好像不是科学态度,而更像信口开河,讲了忒多车轱辘话并不能代表你懂,老实说以我“中学课本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我不太懂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推导过程,更没能力仅凭辩论就能验证相对论、量子力学错了,那是高能物理学界顶尖大佬的活,所以在这方面你对我的教导我基本不信只能当笑话看。如果你仅仅把粒子是否超光速作为理论依据,我只能说你真的不懂微观物理学研究,起码不比我懂。

家园 我没有看过多少理论性的东西

就不能反对你的“伪理论”?数学是西方人建立起来的(这句话本身存在问题)与现代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有什么逻辑关系?理论的反驳不靠鲜明的态度靠含糊的态度(你的结论在你假设的前提基础上是成立的,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前提,是不是要这样的态度)?

在这里我还要旗帜鲜明地说访谈中给出的逻辑前提是错误的,不是事实而是假定,逻辑再严密再天花乱坠结论是错误的,你要人在“屎里找金子”,找不出还谈逻辑问题这是你的根本问题。国际关系学上绝大多数情况不谈逻辑或不仅仅谈逻辑,与逻辑素养、学识无关(就你对我的评价而言),更何况你对你自己逻辑学说的自我认知也是错的。

家园 你不敢判断谁对谁错,你就没资格参与辩论了

判断谁对谁错,有什么不敢的,你判断错了,有人会吃了你?

这是基本的置疑性阅读的习惯,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都要带着置疑的眼光去看他的文章,这是在中学教育就应该养成的习惯,中国人往往是留学以后,才被西方学者教导养成这个习惯。

爱因斯坦和波尔的辩论影响很大,后来有一位学者提出一个不等式即贝尔不等式,相关的实验以及后来的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已经证明了爱因斯坦错了,这个已经是常识性的东西。

你不敢置疑,你连常识都不懂,同样的在卢大使与对方的辩论中,卢大使犯的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你也不敢置疑。

看看这一个链接:

外链出处

家园 你括号里说的话基本正确

你的结论在你假设的前提基础上是成立的,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前提,是不是要这样的态度

———

1,确实要讨论前提,西方人常常在前提问题上造假

2,如果前提没有问题,那么再看你的推导的逻辑。

只有以上两点都对,理论才是对的

西方人常常故意犯第一点错误(不是西方人不懂而是为了骗人故意犯错),中国人常常犯第二点错误。

你其他部分就不值一驳或者要反驳要越扯越远了,例如数学由谁建立你要说勾股定理祖冲之那要说个没完,又要扯到数学等等越扯越远。

家园 又要挑错了

贝尔不等式已经证明爱因斯坦错了?逻辑推断的前提呢?置疑性阅读的习惯这是阅读方法的一种,验证性阅读习惯不要吗?西方学者教导养成这个习惯就一定是万能的好习惯?你还是把某种特殊性当成理所应当的普遍性来对待。

常识是什么?难道是你能随口定义的就叫常识吗(他人的认知一定不是常识是这个意思吗?如果是那我肯定不懂你的常识)?你认知的常识性错误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为质疑而质疑呢?

你给的关于贝尔不等式讨论的链接恰恰没有认定爱因斯坦全是错的,只是说对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派关于《物理实在的量子力学描述能否被认为是完备的?》的争论画上了句号,是你一贯看文章存在的根本问题——把某些特殊性不加条件地推导成普遍性。把双方关于量子力学的某些描述性的论断上的争论当成了理论的全部内容,爱因斯坦的这篇论文难道是爱因斯坦理论学术的全部?想当然了。

家园 你看又来了!

“西方人常常故意犯第一点错误,中国人常常犯第二点错误。”这是常识吗?需不需要论证?这就是你所谓的逻辑?

家园 是你先直接给出结论性的判断

我问的重点是“数学是西方人建立起来的与现代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有什么逻辑关系?”,我没表达清楚的话是我的错,也许你认为这是常识了,不值一驳。

再者你光认为数学是不是西方人建立起来的不值一驳所为何来?数学是西方人凭空建立的?不说中国人了(祖冲之等千年已老了),阿拉伯人、古埃及人就首先不服,凭什么啊?教主一句话就抹杀全部人类遗产了?

家园 置疑性阅读本来就包括了验证性阅读

置疑性阅读是你对作者的文章提出置疑,然后要么你去问作者,要么你自己去检验。

你置疑了,然后你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然后你去检验这个相反的观点,如果是对的,那么你就有了一个创新性想法,如果是错的,你就验证了作者的想法,而且你对作者的论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贝尔不等式当然不是说爱因斯坦全错了,是指爱因斯坦在不可能超光速这一点错了。

我只是说爱因斯坦错了 没有说他全错,而且爱因斯坦的这个错误可能预示着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错误。

家园 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下去,我不想与你讨论数学史。
家园 这不是常识,是我经过很多的研究以后得出的结论

要论述那个结论就需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出发,我这里只是给出一个结论。

这个问题的论证不是这里的重点,这里谈的是中国要怎么反击西方,即首先自己要逻辑自洽,然后指出对方的逻辑问题(要么指出对方逻辑不自洽,要么指出对方的理论假设有问题)。

家园 你研究出的结论就这个?

中国人逻辑论证不行,有了你研究出的前提,又如何指出对方的逻辑问题,那不是死循环了?哦,要靠你来,你吃了这么多草,连网友多不服,为难不为难?可见你的实施路径不自洽。

家园 不是你研究出的结论吗?

感情这点逻辑自信都没有,可想而知。这个问题我也不拿手,只能说你研究的结论前提依据不足,而且没有逻辑推导过程,也许我这个中国人逻辑推理不行。

家园 中国人逻辑不是天生不行

是因为教育的不足导致中国人逻辑不行的。

第一不敢置疑,只会死读书,对西方人只敢说yes

第二,没有尊重教育。

做错了一道题目,往往各种冷嘲热讽,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嘲讽。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死结:不敢置疑,偶尔,有人置疑了,提出一个不同结论,然后被很多人嘲笑。

反过来,鼓励置疑,鼓励提出不同看法,不同看法即使是错误的,大家不嘲笑,而是对其独立提出新看法表示欣赏,这样大家都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后就不同看法进行辩论,在这样的辩论中每个人的逻辑都会提高的。

家园 那中国人的逻辑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不应该就事论事吗?你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哐”一下子下来,好嘛,中国人缺乏逻辑训练,卢大使是中国人,所以卢大使缺乏逻辑训练,所以卢大使的访谈是没有逻辑的废话。这是在谈逻辑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