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西西河沉沦记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6 🌺327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这有一堆通行证,要不要?

我不是在挖苦人,我更没有兴趣指导别人的人生,走哪条路都是自己选的。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想骂“儿子打老子”,找别人去。找同好,可以骂上一天,可以先骂“儿子打老子”,再骂“孙子”,再再骂“龟孙子”,别找我。

明知故犯,罪不容赦。谁来审判呢?难道是我吗?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既不疏亦不漏。公平正义从未缺席,从未迟到,否则怎么会有人只认真理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像这样的事还需要别人来教吗?不要再讲笑话了,一点都不好笑。

自己脑子里没个把门的,只要是所谓的权威所谓的多数人所谓的自古以来就照单全收,这是甘愿把自己的脑袋让给别人使唤,我会有什么不满吗?

一点真才实学都没有,整天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当哈巴狗,人云亦云还挺陶醉。一点理解力都没有,每天把别人的观点东扒拉一句西划拉一段,缝缝补补出来装门面还以为自己特高明。这样的人何其多?

一具具行尸走肉,一个个酒囊饭袋,从来就没有活过,何谈什么死不死的呢?

卑贱者自卑贱,高贵者自高贵。

我这有一堆通行证,要不要?有的写着“我就是一普通人”,有的写着“我是个小人物”,有的写着“我没有天赋”,有的写着“我爹妈没有矿”,有的写着“我是个女的”,有的写着“人家还小嘛”,有的写着“我的命不好”,有的写着“这个世界真黑暗”,有的写着“人类的末日就要来了”。

点看全图

家园 专诸、豫让、荆柯、聂政(漏贴了内容,重来)

《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大约只有5000字,却刻画了5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有一种猜想,《十二公民》的导演是想将8号刻画成处于乱世却洁身自好的刺客,哦不,说错了,刻画成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用了100分钟,N多个镜头。那么,《十二公民》的导演有没有成功呢?我且不提现代人口中的知识分子到底还有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刺客那样的骨风,仅从艺术表现这个角度来看,不能叫做成功,反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汉代的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是神形兼具。现代某某的工具倒是丰富了,除了传统的笔还有镜头,镜头又分静态的照相机和动态的摄影机,除了影像又还有声音,而现代某某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是有形无神,《十二公民》中的8号就是一例。他的身上并没有铮铮铁骨,最多也只能称得上【在规则范围内】“争上一争”,比如开场没多久,他就宣称如果第二次投票仍然是除他之外的11人都投有罪票,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不过要论起来,司马迁比孔子还是要逊色不少。表面上看,是司马迁开创了先河,写史就是写人,但实际上,孔子是看起来叙事实则在写人。如果说司马迁是用他的笔在一块石板上刻出了人物头像的浮雕,那么孔子只是看似随意的雕出了张三的一顶帽子、李四的一双眼睛或者赵五的一根手指,当然,我说的是《左传》中的“经”,春秋经。

家园 是不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呢?

其实不是。可为什么许多人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呢?我不也在说司马迁不如孔子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很简单,比错了。不应该再拿现代的个体与古代的个体对比,而应该拿现代的组织跟古代的个体对比,当然,这个古代得距离今天久远一些才行。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2000年前的孔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今天的某某,其学识比孔子还要广博却只能算是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或者一个胃。

换言之,人类越是发展,越是强调合作。

换言之,如果你会读书,单是看《左传》和《史记》的同与异,你也会明白,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越是容不下单打独斗。所以说,诸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之好男人、好女人传统标准,其实是个天坑,谁进去谁死。另外,我也经常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可我的意思跟某些人一样吗?我是在表达少扯些没有意义的皮,不要用扯皮来打发时间。

我说明白了吗?如果说古人(强调,得距离今天远一些)是单细胞生物,那么今人就是细胞。古人这个单细胞就是一条命,今人这个细胞只是命中的一个细胞。

我说明白了吗?如果读过《左传》,从里面随便抽一个人物出来你就会发现他简直就是神,从个体综合能力来看,毛主席也只能甘拜下风,毛主席真正的厉害在于他的组织能力。

我为什么“瞧不起”《十二公民》里的8号呢?因为他是以一个细胞的身份登场的,他并没有组织力,如果不是导演刻意安排,在现实中8号就是个妥妥的失败者,还一天天的愤世嫉俗。

我今天的文章是不是又颠覆了各位的认知?

我并不是在说现代人较之古人更为怯懦,尽管表面上看这是个铁打的事实,我在说现代人之所以怯懦是因为不懂得组织的力量,比如说,夫妻打架你为什么不知道去找妇联?比如说你遇到意见不同者时为什么不知道以斗争求团结最后拼出“大象”?比如说,你居然没有发现“一对一”小课堂其实是一种返祖现象,“一对多”的大课堂你根本就不会。

“一代不如一代”这个问题,我【亲自】破解了,可真的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吗?

家园 真的存在时代的悲剧吗?

个体逐步细胞化、“小人物”化,这并非是时代的悲剧,什么才叫悲剧呢?一边自称为小人物,一边却心有不甘,反而以古人这种单细胞生物为标杆。这种悲剧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持有错误的历史观。

以上,如果你读来觉得没头没脑,请依次阅读下面三篇文章:

说说电影《十二公民》

专诸、豫让、荆柯、聂政

是不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呢?

家园 附:我也曾认为一代不如一代

我也曾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对于我这个读史的人来说,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从先秦读到近现代史,我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代不如一代”之观点。但是,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觉得有哪里不对劲”,还记得这句话吗?我的办法不是去问别人,“你的看法是不是跟我一样?”这是因为问别人,别人的自然而然不会有什么两样,这个经验你有我也有。我的“本事”就在敢于存疑,一天想不明白就两天,两天想不明白就三天,早晚能想明白。我想不明白,子子孙孙能想明白。

我说明白了吗?

有一种怯懦是你自己贪生怕死,有意甩锅,自以为聪明,是为奸。

还有一种怯懦是你看不懂人类的社会发展轨迹其实异常清晰,那就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你看不懂就不明白只能抱团成组织,是为愚。

如今社会上流行的“注重细节”、“细节里有魔鬼”是“不甘心个体【沦】为细胞”的映射,听起来似乎非常悲壮。这种映射的本质就是表达,而表达却是多种多样,还有诸如“这是一个英雄已死的时代”。如果你有心,就能由表及里,发现真相。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诚心,你必然会是“大家的看法跟我一样”,自觉掌握了真理,实际掉进了深坑。

家园 有自媒体视频分析现在的拜登是机器人扮的

从他的握拳、读稿子、不眨眼睛、转身动作分析,比较符合机器人。

家园 只对了一部分

建议你参考此文真的存在时代的悲剧吗?以及“附”。

家园 附2:我是怎么读《左传》的

第一步,读到古人很厉害,于是我也想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

第二步,发现做不到。

第三步,进行自我检查之后,发现并不是我懒,而是做不到。注意,这个我并不是指“我”,而是指个体。第三步最难。为什么最难?请自行回答。

第四步,提出问题:我是不是哪搞错了?

第五步,回答问题:人类社会从简单走向复杂,个体从单细胞生物走向细胞。

第六步,明白了,“得加入组织”。

具体来的说,我是怎么读《左传》的呢?其实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这里复述一遍。

如果你会读书,单是看《左传》和《史记》的同与异,你也会明白,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越是容不下单打独斗。

……

《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大约只有5000字,却刻画了5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

汉代的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是神形兼具。现代某某的工具倒是丰富了……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是有形无神。

……

不过要论起来,司马迁比孔子还是要逊色不少。……如果说司马迁是用他的笔在一块石板上刻出了人物头像的浮雕,那么孔子只是看似随意的雕出了张三的一顶帽子、李四的一双眼睛或者赵五的一根手指,当然,我说的是《左传》中的“经”,春秋经。

是不是单看作者的功力,就明白了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的了?

家园 附3:错误只有一个,分裂

最后的最后,大“揭密”,“一代不如一代”到底是咋回事?

人们好像在说,杠铃越来越重了,人们又说,如今的举重运动员不如以前厉害了。

人们为什么会犯下这么幼稚可笑的错误呢?因为人们一方面认识到了杠铃越来越重,也就是社会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确实也发现了“一代不如一代”,但就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人只有一个属性,那就是社会性!!!

说白了,N多人之所以把同一个问题问了两遍,不是别的地方错了,就是我长期重复的那两个字:分裂。

把个体从社会中抽出所剩下来的所谓“社会”不就是一个非我的“社会”吗?于是,先问一遍社会,又问一遍个体,不就成了两个问题?不就永远也不明白自己错在哪了吗?

我是不是天天在重复,N多人到死都不改错,就是因为从头到尾把社会分裂成【我+“社会”】,从头到尾都是我从“社会”里汲取养分如同插根管子从饮料瓶中喝饮料?

我是不是天天在重复,最大的愚蠢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愚蠢?你是个分裂的人,你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错的,一切都是错的,你是不得好死的?

我是不是天天在重复,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你真的听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吗?我在说,想当元帅的兵不见得要去当元帅,想当元帅 的兵不管是元帅还是兵都会干得挺好,活得自在。

家园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人就是太极,太极生两仪,故人就两种,一为勤(胜不骄败不馁),二为懒(胜必骄败必馁)。勤生勇生智,两仪生四象;懒生愚生奸,还是两仪生四象。这是单纯从个体角度来看。

若将个体放入社会,即个体是社会中的一分子,那么胜骄败馁演化出的两仪,其一是脏活累活危险的活甩给别人,想方设法谋求活少钱多,之后逐步演化成等级观念,又演化成等级制;其二是具有强烈的避世、厌世情结,总想搞个世外桃源,实则变成孤家寡人,最后就把社会分裂成了“我”+“社会”,“我”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从“社会”这个饮料瓶里喝饮料,喝不到就骂“社会”。这与时代无关,哪个时代都有这种人,并且还不少。

点看全图

家园 所以去美元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家园 西周是不是封建制?

我认为不是。

“如果不是封建制,是什么呢?”

不好描述。我只能这么来说,夏、商大约可以称为天下共主制,秦之后可以称为皇帝官僚制,西周夹在中间,故西周较之夏、商是为进步,较之秦、汉则不够进步。

“咦,封建制之前不是奴隶制吗?”

谁告诉你的封建之前是奴隶?某个留着长胡子的人吗?胡子长就见识广吗?最重要的是,我有说西周是封建制吗?顺带说一句,今天中国的史学界里的大部分人整天都在玩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的名称就叫:如何将驴唇安到马嘴上。

我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因为我在谈“人的属性是唯一的,那就是社会性。”西周确实是分封,可是,分封就是一定那种封建制吗?夏、商两代我们如今大致可以确认为天下共主制,而天下共主制的要点在于它的社会性(指个体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局部是整体中的一分子)不够强,这跟皇帝官僚制一比就能明白。所以说,西周的分封难道不是社会性加强的表现?

家园 秦是如何胜出的?

我之所以提出“西周并非是封建制”,是因为我研究秦是如何胜出的。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呢?从哪开始下手比较合适呢?我的切入点就是:烽火戏诸侯后,各诸侯是怎么想的?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后诸侯共拥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为避犬戎之难,周平王于一年后迁都洛邑,故史称东周。这个时候,各种诸侯脑子里都在想啥?

有人说,想啥?眼见周王室衰微,那就各谋各的出路吧,这叫树倒猢狲散。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尽其然吧,就没有哪个诸侯想着匡扶周王室吗?数百年后,刘皇叔不还是心心念的要匡扶汉室吗?我就不提刘皇叔了,孔子难道不是这么想的?因此,结合若干史料,我认为诸侯们大致分为三种思路:第一种,称霸一方。这种思路的形成并没有什么奥妙可言,周天子不行了,我先壮大自己,壮大了才能活,这不跟今天有的人想多搞钱的思路如出一辙么?第二种,匡扶周王室。周天子不行了,是某个周天子不行,换一个行的不就好了?这种思路可以称之为“回到过去”。第三种,为什么周王室会垮台?问题到底出在哪?显而易见,第三种思路最为先进,但同时风险也最大。这里顺带说一句,前面所说的各路诸侯不包括楚王,楚国还活在“猛犸象时代”,也就是商朝。

以上,概括的说,打西周灭亡之后,各种诸侯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眼熟吗?不能再眼熟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华儿女就在问“出路在哪里”,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也在问“出路在哪里”,如今灯塔国不再光彩照人,N多人问的还是“出路在哪里”。再接地气一点,进入社会已经有五年,可如今“出路在哪里”,跟某人结婚已有十年,可如今“出路在哪里”。

所以,今天的我,事后诸葛亮的说,秦之所以最后胜出,就是因为秦国给出了正确答案:出路就是升级,这种升级若简单的描述那就是从天子升级到皇帝。换言之,秦国认为周王室之所以走向衰败,是因为制度跟不上了,相对的落后了。怎么办才好呢?是颠覆它吗?不,得升级。于是,有了县郡改制,有了商鞅变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只有秦国一家在变法,而是几乎所有诸侯国都在变法,大家都在谋出路。秦国变法之所以最成功,大致可以描述成“博众家之长,集大成于一身”,而这,本身就是民主集中制。

因此,我的看法是,民主集中制是我们中国历朝历代始终如一的根本制度,只不过在夏朝叫夏版民主集中制,最高领导人叫后,在商朝叫商版民主集中制,最高领导人叫王,在周朝叫周版民主集中制,最高领导人叫天子,从秦朝到清朝都可以叫秦汉版民主集中制,最高领导人叫皇帝,这一段变化不大。发展到今天叫新版民主集中制,最高领导人叫国家主席。而我们的下一个任务就是继续升级,完成人类统一大业。

顺带问一句,大家有意识到马克思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了吗?他说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原始、奴隶、封建……N多人就用这个模板来套,套了之后就先入为主,又说我的观点具有颠覆性。这就如同先学的是证明0.999……=1,先入为主之后,听到我说这根本就不需要证明,就说我在搞颠覆。有意识到这一点吗?别人胡说八道是他的错,你自己的脑子为啥没有把门的,这是另一个问题,不冲突,对吧?

家园 N多人犯的是什么错?

概括的说,N多人犯的错都是一模一样的:分不清孰大孰小、孰轻孰重,故而本末倒置,甚至发展成舍本逐末,还自以为得计。所以,大愚若智,大奸若勇,并且往往一男一女还互相看上了对方,大愚若智者欣赏大奸若勇,大奸若勇者爱上了大愚若智。

正确的策略只有一个:本末并重,也可以说成是标本兼治。后者是中医的说法,其中的“标”就是“末”,就是“术”,“本”就是“本”,就是“道”。所以说,学点中医还是有好处滴,好处是大大滴,我小时候就是因为看了几本中医书明白了标本兼治的道理,后来又明白了治病就是治人,治人就是治国。

本末并重、标本兼治展开来说,就是既要跟现管周旋,又要听县官的,现管级的问题解决了就能填饱肚子,填饱了肚子才能继续学习县官级的学问。什么叫县官级的学问呢?比如我天天谈的朴素唯物主义它对吗?辩证唯物主义它对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真的是原奴封资社吗?此阶级社会真的跟彼阶级社会一样吗?恐怕N多人只是把某大胡子的说法背下来了吧。

“不对,我脑子里有把门的,我并不是迷信权威。”

是吗?真的有把门的,你咋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刚刚还说了,大愚若智,大奸若勇,县官级的问题,你以为是一名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就能整明白的?

本末并重、标本兼治其实就是民主集中制,是不是非我要说,有的人才能领悟呢?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你”还有机会拐回来,看到下面那条虚线了吗?虚线是啥意思?意思就是【理论上】能回头,但能不能回头就看“你”自己了。

家园 秦那一套并不成功。

周朝土地制度是公私合营,秦朝改成土地私有。

相当于一次复辟。

所以后来王朝的寿命没有一个超过周朝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