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西西河沉沦记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6 🌺327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加入或者不加入WTO是重大决策

市面上流行的说法“15年谈判艰辛而曲折”本质上是一种事后的总结,我研究的是事前和事中。其实我对这方面的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整体轮廓这样一个层面。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获准加入世贸,谈判持续了15年。从这个角度来看,给人感觉中国拿定了注意,但若然不然,请注意两点,第一,WTO于1995年正式成立,换而言之,这中间发生了一次变故。从我所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关贸下、世贸上,这一变化本身就有针对中国的成分。第二,我有一定的理由认为,中国在入世谈判中所持的原则并非是非入不可,而是尽量争取,并做好了万一之准备。可是,这个“万一之准备”具体是什么内容不得而知,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了“我们有这么多人口,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还有核武器,然而但是没有加入到国际市场当中去,我们难道不会挑起战争吗?就算不会,国内是不是一定会四分五裂,因为总有人支持战争的,对吗?”这样的假想。

历史不容假设,我实际上想表达的是,改革开放绝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走资本主义路线,绝不是一时脑袋发热的产物,也绝不是少数几个人拍板的结果 ,相反,它是一项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思考和充分的讨论,并且是在时机较为成熟之后才得以实施的重大决策。即便如此,还有两点:一、并非是十拿九稳,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无时不刻都在变化着;二、入世之后,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在当时是无法推演出来的,所以还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家园 刘裕为什么杀刘毅

百思不得其解

家园 京口集团夺权后刘裕和刘毅就是竞争对手

同一级别的大佬还有何无忌,诸葛长民,孟昶。只有其他人都死了,刘宋政权才能取代晋而建立。

家园 王弘和陶渊明不是初次相识,他们是老熟人

陶渊明在404年的官位是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王弘是镇军将军刘裕的谘议参军。檀道济和陶渊明大概率也是相识的。说到底,陶渊明是想维护东晋正统的不想改朝换代,所以也就谢绝了改朝换代中迅速上升的老熟人的提携好意。

家园 有点说错了,刘裕的镇军将军不是起义前的职务,是起义夺取南京后 -- 补充帖

获得的职务。这样一来,陶渊明就是刘裕半夺取政权后欣然投靠了刘裕放弃了桓玄。不过桓家的崛起首先是因为桓温接管了陶侃死后荆州的势力,对陶家也谈不上多友善。桓玄代晋他显然不支持。

家园 咳,请注意时间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这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写的,“乙巳岁”就是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潜传》里写的是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两本书略有点出入,一个是义熙元年十一月,一个是义熙二年,不论是哪个,陶渊明去彭泽当县令时,桓氏已经被诛杀了。

王弘给陶渊明买酒喝的时间是在元熙。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陶潜传)

义熙十四年刘裕杀晋安帝,换上晋恭帝,次年也就是419年改元元熙。元熙二年六月,刘裕称帝。也就是说王弘这位东晋最后一任江州刺史拜访陶渊明时,刘裕正皇帝ing,也是需要网罗一些名士的。

顺带说一句,你楼上仁兄问的刘毅恰好就是自觉有文化才跟刘裕动手的,而刘毅在411年任江州刺史,也就在这一年他的异心显露无疑,故第二年就被刘裕所败所杀。

陶渊明未必是维护东晋正统,桓玄绑架皇帝时他也没发表个啥意见,或许是因为陶渊明的外公孟嘉是桓氏的人,而陶渊明又非常欣赏孟嘉吧(见《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我有理由认为陶渊明维护的是士族正统,毕竟他自己大小也是个士,而刘裕则是寄奴出身。

补一句,咱能不歪楼吗?我在讲所谓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个笑话,其它的不是我要讨论的内容。老兄你这是开启茶余饭后一通聊模式了,有炫技之嫌。

家园 士族为什么会崩掉?

想知道士族为什么会崩掉,陶渊明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陶渊明先说自己是家徒四壁,后来他又说自己的生活状况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而在这两段话之间发生了什么呢?他做了官,先是(江)州祭酒,最后是彭泽县令。那么是不是说他在任期间捞了很多钱呢?要知道实际上他真正的为官生涯也就80来天,(捞了N多钱)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是,作为现代人就纳闷了,陶渊明是何方神圣,他想当官就可以当官,当什么官他还可以挑选,并且还大言不惭的说“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原因没别的,陶渊明是个士族。

作为一名士族,陶渊明自称穷,自称吃了上顿没下顿,可到底是怎么个穷法,我们现代人可不能自行脑补哦。这就好比在今天,有的人的的确确认为自己很穷,你一打听,他的资产“也才”1个亿。士族发展到东汉末年,已经堕落成一个“天生贵命”的阶层了,跟春秋战国那会“受压迫”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后来都是什么人在吹捧陶渊明呢?依我之所见,那就是替代了士族的科举族,一个同样后来堕落了的阶层。吹捧陶渊明是假,最真实的想法还是看中了某种身份,一旦拥有了某种身份就可以过上所谓的“清贫”实则有吃有喝完全可以躺平的“幸福日子”了。

在今天,替代了科举族的高考族难道有两样吗?还不是一样的自觉自愿的维护文凭的身价?开口就985,闭口金文凭,给人感觉不管是谁只要怀惴着文凭那就相当于长出了三头六臂,成了国之栋梁。

不管是士族还是科举族还是高考族,就愿意啥事也不干,写个文章唱个歌就把社会给指点江山了,“那谁,他土包子出身,我瞧不上他”,“那谁,你赶紧的搬砖,这没你说话的份”。所以,陶渊明成了“偶像”。所以,强行把陶渊明吹捧成“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所谓的有骨气的名士,还是在为自己服务。硬吹尸挺这种手法并不新鲜,死人不就只能由着后人或吹或贬?

家园 就是和陶渊明共情而已,其实陶渊明家庭条件相当好,农村小别野

也是刚刚的。

家园 他这个士族还是个不咋样的士族

换成王家,岂止是小别野?那是院子里有游泳池,楼顶上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啊。

家园 陶渊明为啥第一份差事也就是州祭酒他不干?

想知道陶渊明为啥第一份差事也就是州祭酒他不干吗?因为当时的江州刺史是王凝之,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陶渊明跟王凝之不对付——士族跟士族对掐,这也是小人的传统技能。

王凝之是个什么货呢?他后来迁到会稽去了,时逢孙恩叛乱攻打会稽,王不仅不组织军民防守,反而组织人求神拜鬼,并且确信自己求到了鬼兵助阵,最后被乱刀砍掉了脑袋。

一句话,“历史的真相”多为鬼话,瞧瞧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写得多好啊,“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是个爱好和平的人,我这个爱好和平的人就是看这也不顺眼看那也不顺眼,“世与我而相违”!

历史的真相看了眼瞎。

家园 今天之所以还有人在用“手撕鬼子”的手法神吹陶渊明

说来说去,今天之所以还有人在用“手撕鬼子”的手法神吹陶渊明,无非就是高考族不甘心于自己江河日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有了大学文凭就等同于有了国家干部身份这一“传统”被打破了,发展到21世纪,有了文凭就等同于了饭碗这一“福利”又被打破了,毕业即失业都成了现象。用不了多久,高考族就会被机器人族所取代,那些个所谓的N多人类“专有技能”机器人全都会干,多、快、好、省。目前社会之种种乱象,皆由此而起。

硬吹尸挺,不光是硬吹已经死去的人,更是在硬吹正在死去的人。

家园 可以了,不敢谢王家。
家园 如此方可自吹很穷
家园 硬吹尸挺是我们中国长久存在的一种interesting之现象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陶渊明的话你就不能信,他抱着一张光光的古琴“弹琴”,还非要说成是“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在他眼中,田地就是用来种植酿酒之作物的。所以当然有理由认为,他所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在装成自己远离世俗,要不然他为什么在《赠羊长史》中暗讽刘裕且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刘裕呢?

陶渊明不喜欢刘裕,因为刘裕这样的“贱人”搞乱了他的啥也不用干整天就是吹吹牛喝喝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平静生活,他已经忘了他的曾祖父也是个苦出身,更是忘了没有他曾祖父陶侃就不会有他陶渊明今天的士族身份,这就跟今天有些人腿上的泥还没干进城不足三天就开始瞧不上起乡下人那叫一个一模一样。

陶渊明也好,孔子也罢,堕落的士族、科举族、高考族,都不喜欢刘裕,不喜欢 变化,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一成不变,而这喜欢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已然占据了一个有利地形,而这,就是俗话里所说的屁股决定脑袋,他们这些人嘴里说出来的一切,都是为他们继续占据有利地形而服务的,即便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大势已去。“人可以死,谎言不能停”这就是他们的座右铭。

那么,为什么硬吹尸挺是我们中国长久存在的一种interesting之现象呢?我认为事情 非常简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张三和李四因为不冷静发生了矛盾,一旁的赵五就玩命的拱火。帝族在位时,贵族就是靠这么拱火渔利的;等到贵族当政时,士族也如此这般。后来士族成了中坚力量,科举族又把士族给拱了下去,之后高考族又再一次把科举族给拱了下去。就在高考族得意洋洋之际,自以为再没有可能被拱下去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机器人来了。硬吹尸挺之所以interesting,就有趣在大聪明实在是太多了。

名词解释:硬吹尸挺

硬吹尸挺,乃英语interesting之意译,意指数量庞大之骗子用不存在的线“织出”不存在的布,又将不存在的布“剪裁”成不存在的服装,并且要求所有人承认这不存在的服装最为美丽,谁不承认他们就要口诛笔伐谁。

我的琴弹得好吗?

“可是你的琴上连琴柱和琴弦都没有啊!”

庸俗!你哪里懂得什么叫高雅呢!

“愿闻其详。”

最下等的人,非要见到琴柱和琴弦,非要眼见琴师拨弦,非要耳听从琴弦中发出来的声音。

中等人,只要亲眼见过一次,亲耳听过一次就再也不需要琴了,随时随地都在沉浸在音乐声中。

上等人,也就是我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学习音乐知识就能懂得最上乘的音乐,手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琴。

“原来是这样的啊,可是,你为什么手里还抱着一张没有琴柱没有琴弦的古琴呢?”

你懂什么!这古琴在俗人眼里看来价值连城,所以我抱着它,就是在问到底有谁愿意出高价得到它。

“……”

家园 法理这种东西说有用就有用,说没用就没用

就好比建国以后,为了统战就故意不去收复金马 马祖 乌丘屿三个福建沿海的岛屿,说是这三个地方在台湾手里,台湾就没有法理独立的基础,因为这三个地方离大陆太近,属于大陆的组成部分。

可是现在一看呢,人家弯弯就是要独立,和金门马祖在不在人家手里有个毛线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