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资料] 古代巨贾:风险投资家吕不韦 -- 风雨声

共:💬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资料] 古代巨贾:风险投资家吕不韦

孙继伟

节选自《风险投资运作管理的模式与案例》书稿

历史上的吕不韦出生在韩国的阳翟(现在的河南禹县),经商致富。在中国古代,虽然也早有像司马迁这样的聪明人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商人总是没有多少地位。吕不韦却很希望光大门楣,争取政治地位,但对搞政治的风险和收益不是特别有把握,于是就去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父亲回答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宝玉之利几倍?”父亲回答说:“百倍。”吕不韦又问:“若扶立一人为王,掌握山河,其利几倍?”父亲笑着说:“安得王而立之?其利千万倍,不可计也。”

吕不韦当然知道半路出家搞政治需要更多的投资,而且很可能血本无归,但听完了父亲的话后,吕不韦决定大规模进行政治风险投资。

吕不韦有胆有识有眼光,看中了秦国派到赵国做人质的王子子楚,他认是一份“奇货可居”、有增值潜力的资产,于是在其身上投资了大笔的钱财。为让子楚成为秦国的统治者,他先把子楚包装成一个贤人,游说当时秦国太子的宠姬华阳夫人,让她收子楚为义子。另外,把已经与自己怀孕的侍妾送给子楚,进一步笼络他,也为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打下了埋笔。(据《史记》的记载,后来成为秦始皇的子楚的儿子嬴政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

后来,吕不韦的投资回报丰厚,子楚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当上了丞相、文信侯。年幼的嬴政即位后,他得到了地位更为尊崇的“仲父”的称号。他还著书立说,发动门客们写成一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杂书《吕氏春秋》。然后把书公布出来,号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家园 [资料] 古代巨贾:弃商从政:吕不韦

自政海转入商界的是范蠡,由商业进入政治的是吕不韦。

战国末期,剩下七个大国,秦楚最强,其次是齐、赵、燕,又次为魏、一韩。

最弱的韩国出了个善于投机的大商人,竟致改变了历史,此人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是韩国故都阳翟――即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贩贱卖贵,积累千金

之富。他往来贸易的主要地区,是在赵国的邯郸。这个地方在战国末期,具有特殊

的地位。苏秦佩六国相印、倡一合纵”之说攻秦,秦以张仪为相,用“连横”之策,

与之对抗,鬼谷子门下的这一对师兄弟,各显神通,结果使得邯郸像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葡萄牙的里斯本一样。成了各国间谍活动的中心。一

这只要一看那时的地图就可以明白,秦为彼一方,楚国疆土在南部与秦相仿,

且都不去说它。齐、燕、韩、赵、魏五国的中心,一适为邯郸,所以各国以秦为假

想敌,有所联络协议,自然以在邯郸接触为最适当。而赵国西部今山西地加与秦接

壤,所以不管是各国派间谍人秦,或者秦国派间谍渗透各国,亦都以邯郸为“前进

基地”,久而久之,邯郸便成了一个情报市场。

由于各国使节的往来,情报贩子的活跃,因而造成了邯郸的畸形繁荣。最大的

一个特征,便是“倡优女子”,名闻天下。据说我国的名医扁鹊,是位“全科”医

生,每到一地,视当地的风俗“挂牌”,洛阳为东周的国都,当地人尊老敬贤,所

以扁鹊作“老人医”;邯郸多“贵妇”,扁鹊便为“带下医”,而那时所谓“贵妇”,

实在就是倡女。她们浓妆艳抹,鼓瑟吹笙,应召游于过往诸侯的“后宫”,故不妨

称为“贵妇”。“贵妇”多金,却有不洁之疾,扁鹊为了生意经,所以专看“白带”。

在这样的环境中,当然少不了投机商人的活跃。吕不韦是个“暴利主义”者,

他贩贱卖贵,做的到底是什么生意?不甚清楚。可以断言的是,决非与民生国计有

关的物资,而是奢侈品如珠王之类。“可能也贩卖黄金,或者搞“地下钱庄”,总

而言之一句话,吕不韦决非守法的正当商人。

在周赧王四十八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年,泰国的太子,死于魏国。隔了两年,

秦昭王立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这个消息传到邯郸,吕不韦灵机一动,看出苗头来

了。

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异人”,这时正在邯郸当“质子”

――两国相交,为了取信起见,一以一个王子或王孙,当作换取和平的“抵押品”

称为“质子”。这个“质”字有两种念法,强国抵押在弱国的,质字念如“致”;

弱国抵押在强国的,质字念作本音。大致“质子”为太子或者该国重要的王子,而

“致子”则正好相反。因为强国总存着欺侮弱国的念头,一动干戈,就得准备牺牲

“抵押品”,自不宜把太子或宠爱的王子、王孙,派到对方去当人质。

根据这个原则,异人在秦国王室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他的母亲名为夏姬,不

甚得宠。安国君儿子又多,更视庶出的异人为无足轻重,因而把他遣派到较秦为弱

的赵国去当抵押品。偏偏那几年,秦赵失和,时有冲突。赵国迁怒到异人身上,对

他不甚礼遇。异人夫妇在邯郸的日子很难过。

但是,别具只眼的吕不韦,却认为在境况清苦的异人身上,可以大大投资。他

是到过关中的,了解泰国王室的情况。安国君最宠的是一个楚国美人,他被立为太

子后,这位“湘女”被立为正夫人,并有称号,叫做“华阳夫人”。可惜美中不足,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这就是吕不韦看出来的苗头!他跑去见穷愁潦倒的异人,一开口就说:“我有

办法能叫阁下光大门楣。”

异人觉得他的话很好笑!自己在赵国虽不得意,倒底是王孙的身分,你吕不韦

是什么东西?有何资格说这样的话?所以用讥刺的口吻答道:“多谢,多谢!我看

把你自己的门楣光大了,再来光大我的门楣吧!”

“阁下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吕不韦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我要待阁下

得意了,我才能光大门楣。”

话中有深意,异人另眼相看了,把他引入密室,屏绝从人,请教他这话从何而

起。

吕不韦说:“安国君转眼就要继承大位。我听说华阳夫人极其得宠,但是没有

儿子――一她虽没有儿子,可是将来要立太子,安国君一定会听从华阳夫人的意见。”

“嗯,嗯。”异人深深点头,越发凝神倾听。

“阁下弟兄有二十多,你既非长子,又不是最小偏怜的幼子,而且还远在赵国,

感情早就疏远了,安国君即位,立刻就要立储,到那时候,请问阁下,如何与弟兄

竞争?”

“唉!”异人叹口气,“我也知道这一层道理,可是,困在邯郸,一筹莫展。”

“我有办法!人在赵国不要紧,只要做公共关系,奉献亲长,交结宾客,人人

称道阁下之贤,不是就有希望了吗?”

一听这话,异人大为兴奋,但马上又垂头丧气了!“做公共关系要钱,要人。

哪里来?”他说。

“我有啊!”吕不韦拍着胸脯说:“我为阁下效劳。”

“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请听我的计划!”

促膝低语,详陈大计。异人越听越高兴,等他说完,拍着他的肩膀,称他“吕

先生”,并说:“我一定照你的话办。有一天我做了秦王就等于你统治了秦国。”

谈定了这笔交易,吕不韦把他全部的现金全都拿了出来,大约一千镒黄金,一

分为二,一半送异人,一半留下来另有别用。

异人平空发了这么一笔大财,第一步就是把场面摆开来,服饰车马,焕然一新,

自然不在话下,最要紧的是重新买一所大房子,多用侍女、僮仆、庖丁,好结纳宾

客。战国末期,平民政治抬头,奇才异能之士,纷纷托足侯门,等待脱颖而出的机

会。最有名的是“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

的平原君,门下食客以千计,这不但是“招贤”之道,而且也是本身博取贤名的一

条捷径。吕不韦“拥立”,先要为异人制造“望之似人君”的条件,这一着是必不

可少的。

在这段时期,他自己也在默默准备。孤注一掷,把那剩下的五百镒金子,在邯

郸市场上搜购了不少奇物珍玩,只要东西好,价钱不论。备办好了这份重礼,满载

而南,经洛阳,过函谷,西入潼关。

到了秦国,吕不韦先求见华阳夫人的姊姊,自己介绍自己,说是异人遣派的使

者,专诚来献礼物,请她转上华阳夫人,当然其中有一份是属于她的。

谈起异人,吕不韦为他大大夸张了一番,说他在赵国,声名极盛,四方宾客,

闻风求见的,不计其数。邯郸市上,人人都知道秦国的这位王孙最贤。

“但是,王孙在赵国也有痛苦。常常提起华阳夫人,说待他最好。为了想念太

子和夫人,日夜饮泣,不知哪一年才能回国省亲?”

华阳夫人的姊姊,到了东宫,照本宣科,把吕不韦的话,照样说了给她妹妹听。

华阳夫人大为感动,再细细欣赏了吕不韦送来的奇物珍玩,爱不释手,这一下,甚

至于觉得欠了异人好大一个情了!

吕不韦打听到了华阳夫人的反应,认为打铁趁热,不必再有所观望,于是又去

拜访华阳夫人的姊姊。

“我听说――”那时做说客,未人正题以前,往往先引一句警句名言,作为开

场白。目不韦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华阳夫人不知想到过将来否?”

“啊!”华阳夫人的姊姊,从不曾想到过此,现在让吕不韦一提醒,越想越忧

虑,很诚恳地问道:“吕先生想必有、所见教。”

“我不过是受王孙的感动,想为华阳夫人贡献其一得之愚。眼前她事太子,极

受宠爱,可惜没有儿子。不如在那二十几位王子中,挑贤孝的立为嫡子。将来太子

一登大位,她是王后,自然会受到应有的尊重。太子百年以后,自己的儿子继承为

王,依然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何乐不为?”

“不错,不错!我一定要找机会来劝我妹妹。”

“不然!”她连连点头,他却不断摇头,“要说就要趁早。此时太子言听计从,

一说就成。等到色衰爱弛,说了也是白说。一个人,总要在好的时候,就要替坏的

时候打算,才可以长保安乐。”

“吕先生说得是。我明天就进宫,劝我妹妹早立嫡子。”

吕不韦说:“请问,要劝华阳夫人立哪一个?”

这还用说吗?自然是异人。不过吕不韦的话,是处处为华阳夫人着想,显得特

别动听,转达到她耳中,深以为然。

于是找了个可以从容闲谈的机会,华阳夫人问安国君:“‘知子莫若父’,二

十几个王孙中,哪一个最贤?”

“这――”这一下子还不容易回答。

“在邯郸的那一个!”

“你是说异人?”

“是。来来往往的,我听得许多人说,异人在邯郸,声名极盛,宾至如归。真

是不辱我大国的体面。”

“噢!”太子有些奇怪,“异人竟大有长进了?”

华阳夫人没有答他的话,面色凄楚,盈盈欲泪,“我福薄!”她说:“侍奉太

子至今,不曾生得儿子。太子要许我选一个,等太子千秋以后,我的终生才有倚靠。”

“好,好!别伤心。”太子急忙安慰她,“你尽管自己选。可是看中了异人?”

“异人天性纯孝,在邯郸日夜思念太子和我。你看,”华阳夫人指着系在腰带

上的羊脂玉的环佩说:“他在邯郸用度也不怎么宽裕,还省下钱来买东西给我。我

不选这么孝顺的儿子选哪个?”

听说异人孝顺华阳夫人,太子大为高兴。立即召东宫官属来办两件事,一件是

奏报秦王,以异人立为华阳夫人所生的嫡子;另一件是备办刻有异人名字的“玉符”,

远颁邯郸,作为凭信。

华阳夫人办了这件“夫死从子”的大事,十分兴奋。她手里私蓄甚多,本来无

处可用的,现在有了去路,特地召见吕不韦。当面把“玉符”和她赏赐爱子的珠宝

现金,交他带回邯郸――同时,吕不韦受命为异人的“师傅”,负起辅导的重任。

这一下,异人因为身分提高,手面阔绰,名气越发大了。在邯郸的府第中,经

常大宴宾客,歌舞终宵。当然,在此场合中,首席上宾是吕不韦。

吕不韦这时的身分,已非商人,而为秦国第三代王位继承人的师傅,所以不回

阳翟,住在邯郸,娶了好些姬妾,其中最艳丽而能歌善舞的一个,是当地“大亨”

的女儿,非常得宠,娶来不久就怀了孕。不想有一天,异人到吕不韦那里去喝酒,

一见惊为天人,借着酒盖脸,亲自捧觞到主人面前敬酒,要求吕不韦以此美人相赠。

在那个时代,这不算失礼之事。不过此美人是吕不韦的宠姬,自然舍不得。再

想到异人得有今日,完全是自己的力量。饮水不思源,居然夺人所爱,这口气越发

咽不下,当时脸色就很难看,准备以师傅的地位,大大地教训他一番。

就在要发作的那一瞬间,突有灵感,吕不韦改变了态度。

他心里这样在自问:为了异人破家,所为何来?不就是因为他奇货可居,要从

他身上生发出一场荣宗耀祖的大富贵?现在宠姬有孕在身,归于异人。如果生了儿

子,就是秦国第四代的王位继承人,有子为王,天下的富贵,何逾于此?

这样一想,他把满脸怒容,慢慢收敛,叹口气说:“我已为世子倾家荡产,又

何借此一妇人?请宽饮,回头我叫她跟世子一起回府就是了。”

异人喜不可当,再一次申述了他的诺言,一登王位,决不敢有负师傅恩德。

于是留下异人在厅中独饮,他告罪离席,到了后厅,把他的宠姬找了来,说明

经过。然后以极郑重的语气告诫她,千万不可说她已怀有身孕!他为她分析利害:

不说破,则生子为秦王,她就是太后;说破了,即使无杀身之祸,但一旦色衰爱弛,

打入冷官受一辈子的苦。

“大亨”的女儿,耳濡目染,自然也是个厉害角色,心领神会了吕不韦的话,

辞别故主,高高兴兴地投入异人的怀抱。说也奇怪,她怀孕怀了十二个月,这称为

“大期”;但异人不曾发觉,只当她十月怀胎,生下一子,十分高兴,把她立为夫

人,她的儿子便成为嫡子,取得了法定的王位继承权。其时为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

异人的这个嫡子就是秦始皇。秦王姓赢,异人把这个儿子取名为政。据说赢政

生得极丑陋,身不满五尺,说话是极难听的“豺声”。脖子细长,能够转一百多度

看到后面的人,名为“狼顾”。“豺声狼顾”都是阴险之相。此人真是戾气所钟!

在赢政出生时,秦赵的关系,正在急剧恶化,前一年――秦昭王四十七年六月,

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即今山西高平附近,坑杀赵卒四十五万。他出生的那年

十月,王屹代白起为将,攻赵国的武安等城,赵国割地求和。不久秦又发兵攻邯郸,

赵国的平原君飞书魏国,向他的小舅子信陵君求援,“信陵君窃符救赵”;始得解

围。

赵国忍无可忍,决定要杀异人泄愤。吕不韦得到消息,赶紧奔来通知。商量结

果还是靠了吕不韦的神通,以六百斤黄金,贿赂关卡上的官吏,偷渡出境,逃回秦

国。异人的夫人则由于她的“大亨”父亲的庇护,带着三岁的儿子隐藏了起来,始

终没有给赵国抓到。

回国以后的异人,第一件事就是去叩见华阳夫人。受了吕不韦之教,他穿了楚

国的服装去见母。华阳夫人喜不可言,为他改名“子楚”。这样过了六年,秦王驾

崩。太子也就是安国君继位,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把秦国的太

子夫人与嫡子,送了回来。再下一年的十月,吕不韦的计划,全部实现。子楚终于

登上了王位。

子楚就是秦庄襄王,他即位后,尊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吕

不韦做了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十万户农民所纳的赋税,都

归他所有。庄襄王对他言听计从,自不在话下,华阳太后、夏太后以及庄襄王后,

得有今日,亦都是他当初拥立之功,所以吕不韦在咸阳宫庭所受到的礼遇,在秦国

是前无古人的。

庄襄王即位三年,一病而亡。赢政即位,这时才十三岁。国事都由太皇太后及

太后作主,于是吕不韦受到更上层楼的尊敬,以王命尊他为“相国”,又仿齐桓公

尊管仲的前例,号称“仲父”。不久,盛年寡居的太后,难耐寂寞,重拾旧欢,以

重金封了左右宫人的嘴,不时密召吕不韦进宫幽会。

这一来,吕不韦等于成了秦国的实际统治者,大贵大富,光是家僮就有万人之

多。但是当时天下享大名的贵人,依然只是还活着的平原君、信陵君。因为他们门

下的食客,都是知识份子,“士”的身分岂是僮仆可比?吕不韦是个极好场面虚名

的人,耻不如人,决意要压倒“四公子”的声名。

于是他亦招致食客,待遇极其优厚,短短的期间内,就聚集了三千人之多。又

因为那时诸侯的食客中,饱食终日,相互质疑,著书立说,布行天下,不但自己扬

名,连带为他的居停也增添了光采,所以吕不韦亦请他的食客著书。

他的方法是集体创作,不拘题材长短,自由发挥,等各人交了卷,再提出讨论,

加以修改,等定稿后,汇辑成书,题名《吕氏春秋》,算是他的著作。为了宣传,

他又摆了个噱头,把他的“大作”在咸阳闹市陈列出来,并“悬千金其上”,说是

“有能增损一字者”,就能获得这笔巨额的奖赏。世上哪有不能增损一字的文章?

但是,尽管来看这部书的人很多,却始终没有人敢生妄想去发那笔横财。因为畏惧

他的权势,究不知他的悬赏是真是假,怕挑了他的眼,千金未得,一命呜呼!

“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富贵而好名,必于社会有益,吕不韦就是如此!他

编的这部《吕氏春秋》,虽归入“杂家”,但为周秦诸子中的杰作,它的学术价值,

至今不减。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每览分八篇,每论分六篇,每纪分

五篇,总计一百六十篇,流传至今,只不过第一览缺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何

以《吕氏春秋》没有烧掉,是个很有趣的谜。有人说“焚书”的献议者李斯,原为

吕不韦的门客,感念旧主,所以独存其书。战国诸子百家之语,在《吕氏春秋》中

保存得不少,而此一端,就可想见此书的价值。

《吕氏春秋》的内容很驳杂,大至治国,小至养生,无所不有,大致是一本谈

“治道”的著作,多用故事作寓言,庄谐并作,简洁生动,是第一流的“专栏”。

如《当务》一篇,开宗明义就说:颠倒黑白的雄辩,不近人情的正直,莫明其

妙的勇气,只重形式的法律,好比心无定见的人骑了一匹千里马,疯狂的人手里拿

一把宝剑,“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以下用四个故事作“此署”的例证,第

一个是“盗亦有道”的典故。第二个是“其父攘羊,其子证之”的故事。第三个例

证谈愚勇,最有趣:

齐国有两个出名勇敢的人,一个住东城,一个住西城,有一天无意间相遇,其

中之一提议:“一起喝两杯吧?”另一个无可无不可,便弄了酒来喝。

寡酒乏味,有一个就说:“弄点肉来吃吃吧?”

“你身上是肉,我身上也是肉,何必还要另外去买?”

“这话不错!”

于是只弄了些蘸肉的酱醋来,两人各自抽刀,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

的肉吃,一直到死。

在这段原文只七十多字的冷隽的寓言中,很深刻地表达了“勇若此,不着无勇”

的结论。

《吕氏春秋》虽非吕不韦所撰,但既经他审定,自不妨视作他的看法和想法,

而且还有实际施政的纪录在内,因此,要研究吕不韦如何以经营商业的原则来平章

国事,以及发展经济对于增强国力的密切关系,这是一部必读之书。

秦国的暴政是在秦始皇亲自秉政以及李斯用事以后,在吕不韦相泰的十余年中,

他的施政是颇为开明的。吕不韦“尊儒”,厌恶不近情理之事。他的施政方针,是

在增加生产,促进贸易,如是“则财不匾,上无乏用,百事如遂。”在这个方针之

下,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考者有三:

第一。分工合作,各专所业。成年的男子,“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在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力持农战主义,痛抑商人。至此,吕不韦把工和商提高到

与农同等的地位,由农战主义的足食足兵,一变而为经济上的全面发展,自是一大

进步。

第二,各国都有自己的度量衡制度,此为国家间贸易的一大障碍,吕不韦使它

标准化,并且在每年贸易季节开始的“仲秋之月”,加以校正,务期公平不欺。

第三,开放关禁,招致各地的商旅。由此可见,在全面发展经济的态势下,依

然有其重点:商业。

吕不韦最佩服管仲。管仲相齐,桓公得以称霸,他的相业,史书颇有记载。事

实上吕不韦的相业,并不逊于管仲,有两点明显的事实,可以证明。一是秦国连年

用兵,而经济力量,足以支持军事;二是四方人才,纷纷人秦,当吕不韦罢相,赢

政要下“逐客令”,而李斯上书,以为“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足见吕不韦的

开放关禁,招致人才为秦之用,是一种非常正确的作法。

可惜,此人虽有天才,但进身致贵,不以其正,善于投机,而终死于投机。这

里先要谈另外一个人:??毒。

??毒是吕不韦为三十多岁的太后所觅来的一个面首。吕不韦所以要“荐贤自代”,

原因甚多,最主要的,当然是因为赢政年龄渐长,一旦发觉其事,他马上便有灭族

之祸。同时身为相国,忙得不可开交,也不容易抽出时间来陪侍太后。

为了要把事情做得隐秘,他的设计极其周密,先把??毒找来做他的“舍人”,

等个机会与太后私下说妥,然后暗中派人密告??毒犯罪,这个罪恰好应该受到“腐

刑”的判决。

“腐刑”又称“宫刑”,是古时残伤人体的“肉刑”中的一种,一受了“腐刑”,

便在生理上失去其作为须眉男子的资格,所以身受此刑者,认为奇耻大辱。但有一

项职业是此辈的专业,那就是做太监,在当时称为“宦官”,或者“宦者”。

如果??毒真的做了太监,就不能做太后的面首了,所以这里又有花样。受“腐

刑”的人要下“蚕室”――当“操刀一割”以后,受刑的人须绝对避风,保持安静、

温暖与清洁,否则创口发炎,无药可治。养蚕的人家,也需要这样的环境,因而把

受“腐刑”的地方,称做“蚕室”。太后对主持“蚕室”的官吏,秘密予以丰厚的

赏赐,买通了他们舞弊。好在“蚕室”是禁地,舞了弊,在当时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于是??毒名为受了“腐刑”,实际上依然故我,生理上唯一的改变,是拔掉了

须眉。因为受过腐刑的人,由于男性荷尔蒙的作用不全,会发生女性化的倾向,最

明显的特征是不长胡子,和声音变得尖锐高亢。

经过这一番伪装,??毒被送到太后宫里去当太监,异常得宠。不久,糟糕了,

太后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一来就必须瞒人耳目,特别是要瞒住赢政。于是她制造了一个借口,说经过

占卦,流年对太后不利,必须离开京城咸阳,到别地方去避一避。这一避避到秦国

的旧都雍邑,即今陕西凤翔县南面地方。那里也有许多宫殿,找了最隐秘的一处住

下,生了一个儿子。

其时,赢政还没有完全“亲政”,内外大事,由太后与相国作主。而太后又宠

信??毒,言无不听。??毒当然也像吕不韦一样,大富大贵,被封为长信侯,采邑在

山阳,即太行山东南之地,后来又加上“太原郡”作为他的封国。饮食起居,豪奢

异常。趋炎附势的小人,投到门下,愿来当他的“舍人”的,亦有一千余人之多。

这时是赢政即位后八年,他已二十一岁,但始终不知道太后的隐私。那知??毒

小人得志,自己泄露了秘密。他与秦国的贵人交游,常在一起饮酒赌钱,有一天喝

醉了酒,为财博发生争执,??毒把两眼一瞪,破口大骂:“我是皇帝的干老子,你

这个穷鬼敢拿我怎么样?”

把贵人骂作“穷鬼”,可以想见他的猖狂。“穷鬼”当时无奈他何,事后去告

了他的密。

告到别人那里是没有用的,要告,就得在赢政面前告。告密的人说:长信侯??

毒,实在不是太监。他不但淫乱官闱,与太后有私,太后并且已经生了两个儿子。

又说:??毒已跟太后有了密议,只等秦王一死,就以??毒的儿子继承王位。

赢政自然不会轻信这种话,但亦不难求证。这个秘密发展到那个时候,无非仅

仅瞒着他一个人,所以只须随便找个左右的人问一下,真相就可大白。

这是赢政即位九年春天的事。他心里怒不可遏,但处置异常冷静沉着。他知道,

他在未曾获得充分的权力以前,不宜轻发。打蛇要打在七寸上,否则会被反噬――

??毒已经培养了他自己的势力,并且有太后的支持,颇不易制。

于是赢政在四月间,由咸阳到雍邑,住在新年宫,第一次戴冠佩剑。“男子二

十而冠”,表示成人。赢政已经二十二岁,这样做的用意,是要让大家知道,他已

长成了,可以独立的地位行使大权了。

??毒对于他的秘密败露,原已得到消息,现在看秦王这个动作,知道大祸迫在

眉睫,决定先发制人。

这时,??毒和太后都在咸阳。他使用两方王玺,一方是太后的玺,一方是秦王

的玺――这方玉玺。是李斯用有名的“和氏之壁”所制成,方四寸,五龙勾交的印

钮,印文是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一方玉玺就是所谓“传国玺”。

??毒盗用此玺,调遣防守咸阳的军队以及宿卫的驻军,准备包围蕲年宫。

赢政接到警报,下令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立即采取紧急行动,飞调大军,发

动攻击。在咸阳一场大战,??毒这面死了几百个人,叛军溃散,??毒往西逃走。赢

政下令,能活捉??毒的,赐钱一百万,杀掉的赐五十万。结果在扶风附近,捉住了

??毒,交付审判。

这一审,审问到九月里方始结案,??毒“夷三族”,他本人“车裂”――四肢

用绳子系在不同方向的四辆车子上,一声令下,四辆车各自前奔,把这个人活活分

尸。

??毒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赢政的异父弟弟,一起被杀,太后则被幽禁在雍邑的

咸阳宫。??毒门下的宾客,都被抄了家,流放到四川。

当然,这件案子会牵涉到吕不韦。赢政本来也想杀他的,但顾念他拥立先王有

大功,同时他门下有许多人,包括李斯在内,纷纷为他辩罪游说,赢政只免了他相

国的职务。

别的都还罢了,把太后幽禁在雍邑,这件事是一定会有人说话的。赢政预见及

此,抢先下令,说是有以太后之事进谏的,杀无赦。结果还是有人不怕死,一连杀

了二十七个人。

第二十八个不怕死的,是个河北沧州人,名叫茅焦,他先上书,说要为太后之

事进谏。

于是赢政吩咐左右:“去告诉茅焦,问他看到了那伏法示众的二十七具尸首没

有?”

派去的使者依言传谕。茅焦是个策士,看透了赢政的心理,所以另有一套说法,

认为“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咸阳,有不孝之行;

蒺藜谏士,有舛纣之治!”这样的恶名播于天下,人心叛离,何能成一统之业?

果然,这话把赢政说动了心,亲自把太后迎回咸阳,仍旧入居甘泉宫。茅焦不

但不曾像那二十七名谏士一样,以铁蒺藜刺入背脊而死,并且被赢政尊为师傅。

不过??毒虽死,吕不韦仍在咸阳,赢政怕他跟太后秘密接近。又出花样,便下

令叫他“就国”。吕不韦就这样到洛阳去度寓公的生活。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列国诸侯,震于吕不韦的威望,依旧经常派

遣使者,到洛阳去看他;除了致候馈赠等等友谊的应酬以外,少不得也有拜托请教,

牵涉及于国政之事。赢政一看这情形,心里发慌,便不容他在洛阳享福了。

“你――”赢政亲自作了一封诏书给吕不韦:“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要把

你封在河南,坐食十万户的赋税?你跟秦国有什么亲密的关系,居然号称‘仲父’?

走!你带了你的家属到四川去!”

诏书中虽未明白定吕不韦的罪,但那时的四川,是秦国流放罪犯的地方,则赢

政认为吕不韦有罪,是很显然的了。

吕不韦心里有数,到此一步,去死不远,于是服毒自杀。他的门客悄悄把他葬

在洛阳的北芒山、送葬的却有数千人之多。赢政得知其事,下令查办,并且把他的

子孙撵到了当时的极边蛮瘴之地,就是现在云南保山县以北这个区域,其地在东汉

设县,县名就叫“不韦”。

史书对于吕不韦,多无好评。诚然,就政治而言,他本质上是个别具一格的投

机政客,他的最后失败是必然的。但就另一角度来看,不能不替他可惜。他是希腊

油轮大王欧纳西斯一路的人物,如果当时的大商人,能有今日的社会地位,他可能

不会去从事那种异想天开的政治投机。他的雄伟的魄力,独到的眼光,精确的市场

调查,与现代一般的大企业家相比较,毫不逊色。此外,他更有两项特长,值得单

独提出来一谈:第一是他特别重视公共关系,并且在这方面的设计与执行,已近于

完美的程度。我们只看子楚由一个无足轻重的王孙,到安安稳稳接登大位,其间不

知要克服多少障碍?如果不是公共关系运用得法,即使能够达到目的,也免不了宫

廷喋血,有一场残酷的伦常剧变!

其次,吕不韦对于广告的作用,已经深刻了解,并运用了极其新颖、有力的手

法。《吕氏春秋》这部书的广告,其效用达于千载以下――当然,他也深知他的这

部书是值得大做广告的。这样一位人物,如果生在今日,也不需使用那些卑鄙龌龊

的手法,一样能在企业界获得很大的成功,达成光大门楣的愿望,而且可以长保安

乐,及于子孙。

家园 有是一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