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陈云:怎样才能少犯错误 -- tq10

共:💬28 🌺212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陈云:怎样才能少犯错误

怎样才能少犯错误

(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我们可不可以少犯错误?这个问题提得好。拿我来说,我是中央委员,我犯了错误,影响就比较大。

  我们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呢?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还是对我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他以张国焘〔143〕的经验并不少为例加以说明。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谈这个问题,他仍然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

  后来,我把毛主席从井冈山到延安写的著作都找来看,研究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再次考虑,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得出一条结论,是由于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凡是错误的结果都是由行动的错误造成的,而行动的错误是从认识的错误来的。认识支配行动,行动是认识的结果。比如,蒋介石为什么说三个月或者五个月就可以消灭我们呢?他的这种错误的判断,就在于他对我们的兵力是同群众密切结合的这一点缺乏估计,同时夸大了自己精锐武器的作用,忽视了自己军队的士气低落和同群众的严重脱离。敌一九五师的失败,也是由于赵公武〔343〕和陈林达〔344〕对我们部队的认识不对,他们错误地认为我们兵力分散,不能集中。我们这次在敌后,有些同志有点惊慌失措,原因是他们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明明是个瓜皮帽,却把它看成了猫耳山〔345〕。因此,我认为我们做工作,应当把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用在了解情况上。情况了解清楚了,就可以正确地决定对策。我在延安时从枣园〔346〕出来后到财办〔242〕工作,如果要我明天作报告,当天晚上还忙于搜集材料,以了解情况。不忙于决定对策,而首先了解情况,这才不是本末倒置。

  实事求是既容易做到,也难以做到。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从具体分析实际情况中找出对策。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当然,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也就是说,它并不合乎实际。所谓难也就难在这里。我参加革命二十多年,犯错误都是因为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要少犯错误,就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其方法,我概括为三条:一、交换,二、比较,三、反复。

  交换是带头的。所谓交换,就是要互相交换正反两面的意见,以求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交换时要特别找同自己相反的意见,相反的意见可以补充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足。相反的意见即使错了,也有可能反映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包括一些历史经验的推论。因此,对同自己相反的意见,我们也要作些分析,吸取其中有用的部分。陈独秀〔186〕的错误,李立三〔347〕的错误,王明〔222〕的错误,不是由于这些人发神经病,或者因为他们是傻瓜,主要是由于他们夸大了事物的一面,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一九三○年的革命高潮,只是比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运动处于低落时高,而不是比大革命失败前高。红军力量比过去是大了,但还不是大到足以打垮蒋介石军队的程度。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348〕事变,使全国的抗日反蒋运动掀起了一个高潮,但还不是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四中全会〔349〕的错误结论,临时中央作出的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错误决议〔350〕,都对当时的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我们不能说犯错误的同志对形势的判断是毫无根据的,但是他们夸大了客观事物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应该收集反对意见。对于正确的反对意见,可以补充我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足。对于不正确的反对意见,我们要把它驳倒。愈是不正确的,就愈要把它驳得彻底。既然要批驳,就得找论据,这可以加深我们的认识。正确的意见往往就是由系统地驳倒不正确的意见而产生的。各种资产阶级的、假马列主义的错误思想,为毛主席的真马列主义的正确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毛主席的著作都是采取这个办法写的。如写《论持久战》,他先收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论据,经过分析、批驳,得出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这个正确的结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主席首先批驳只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或者只要研究俄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或者只要抄用北伐战争的经验,就可以解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的错误意见,然后提出必须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尤其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律和战略战术的正确主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是先批驳文艺是超阶级的、文艺工作者无所谓阶级立场的观点,进而阐明了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所以,要做到交换,特别是要做到同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同其他阶级的代表交换意见,首先要明确交换的目的在于能使自己对事物认识得更加完整。同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他们的意见是否有道理,凡是有理有据的都要吸取。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往往不喜欢同自己意见相反的人谈话,互相交换看法,这是不好的。

  交换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比较则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不经过比较,就看不清事物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检验黄金的纯度要用试金石,验血也有参照的标准。我们如果用比较的方法,把一九三二年的革命高潮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相比,再与上海三次暴动〔351〕时相比,就知道一九三二年的革命高潮达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决定我们的策略,这样就不至于采取"左"倾冒险主义的行动。前几年有位美国将军叫史迪威〔352〕,他派观察组到延安,拿我们对美国的政策,来比美国对我们的政策,结果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所以一经比较,就能够对事物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又比如,今天我们要不要在南满坚持,只要把现在坚持所带来的牺牲与将来退到长白山可能造成的牺牲,大小轻重,有无价值,加以比较,就容易作出必须坚持南满斗争的决定了。

  比较仍然是认识的过程,反复则既是认识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反复,首先要在决定了对策之后,再找反对的意见攻一攻,使认识更正确。而最要紧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凡是正确的,就坚持和发展。如果发现缺点就加以弥补,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总之,判断,行动,再认识,修正之,这样就可以不犯大的错误。

从我的经验看,如果上面说的三条要求都达到了,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避免某些片面性,作出比较正确的决策,比较好地做到实事求是。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是不充好汉,不爱面子。如果不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装洋蒜,一定要跌觔斗。愈怕丢脸,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要论事不论脸。做到了这一条,自然不会一听到反对意见,就毫不思索地跳起来。

  我们要求犯错误的人论事不论脸,同时要把客观事实拿给他看。大家都根据客观事实想问题,定政策,自然可以求得党内一致。

  论事不论脸,这里有个立场问题。有了坚定的立场,才能掌握这个方法。如果尽是为个人打算,一辈子也掌握不了这个方法。个人主义与马列主义的矛盾就在这里。真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有无产阶级的立场。大家如果都能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方法就容易一致,对问题的看法就容易一致,事情就好办了。党内只应当有这种态度,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态度。在两个人谈话中可以承认错误,在小组会上可以承认错误,在大一点的会上可以承认错误,在千万人面前也可以承认错误,这叫论事不论人,论事不论脸。这样,扯皮就少了,事情也就好办了。

  

  *这是陈云同志在中共中央辽东分局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注释:见《陈云文选》第一卷注释。

------------------------------------

来源:http://www.71.cn/2008/1128/509869.shtml

通宝推:大神盘古,不远攸高,唐家山,箪食瓢饮到中年,ccceee,
家园 复制、打印出来

用来股票交易。

家园 陈云想少犯错误,一要承认自己在延安审干中的无能二不要嫉恨康生

陈云想少犯错误,一要承认自己在延安审干中的无能二不要嫉恨康生。

----

大家都知道延安时期的"抢救运动",这个运动就是给陈云这个弱智老干部擦屁股。

----

当时国民党围绕延安拦截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同时也培养自己特务打入延安。

国民党前后派遣了八百潜伏特务,共产党只查出来三百,大批的国民党特务潜入延安。

陈云就是负责审干的,问题是陈云这个人能力很差,大批国民党特务潜入,他却查不出来,还听之任之。

共产党自己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只好让陈云滚蛋到地方工作去了。

然后派康生来负责审干,但是以当时的交通通信物质条件,康生能做的很有限,说白了就是连哄带骗加拷打,一时间整个延安鬼哭狼嚎,但是效果有限。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毛主席以大局为重,估计想着就算是特务,毕竟也是有文化的青年学生,我们也许也能把他们培养成干部吧,于是出面赔礼道歉啊,不了了之。

所以,后来要是哪个老干部回忆他在延安被吊起来打,被冤枉了,那你就注意点了,多少是有点国民党潜伏特务的嫌疑的。

---

所以你就记住了,在延安时期以青年学生身份加入的我党的高级干部里面有五百多个国民党潜伏特务,就这一共也能打下江山,真是形势比人强,毛主席这人真是英明神武。

厦门战役的时候,曾经缴获了一份相关的名单,但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

但是台湾的国民党那里肯定有这个名单,八十年代二共情报系统全面溃败,这五百个国民党潜伏特务恐怕也贡献不小。

八十年代,曾经有个日本潜伏特务死前留下遗书,交代了自己的潜伏生涯,让子女交给党组织,当时他已经混到局级干部。

那么这批五百多个国民党潜伏特务里面有多少已经混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了,只有天知道。

----

所以陈云对康生恨之入骨,嫉妒的要死,因为康生让天下人都知道他陈云就是一个无能的废物。

所以陈云成为党内二号以后,一定要把康生打成反党分子,开除出党。

康生跟邓小平关系一直很好,邓小平从江西回北京后,还是夫妻二人跑到康生病床前求康生分配的工作,不是陈云这么疯狂的嫉恨康生,邓小平犯不着这么打击康生。

之后邓小平对康生的秘书李鑫一直有所关照,算是故人香火情。

但是康生的养子俞强声那就前途尽毁了,只好叛逃到美国了事。

----

要不要把我这份也复制打印出来传子传孙?呵呵。

通宝推:strain2,杨微粒,alane,起于青萍之末,
家园 沈之岳就是那批人里面的,以至于国民党召回后一直到死都没洗脱

被共党策反的嫌疑。尽管国共双方都说他有谋害主席的证据。

[QUOTE]在延安时期以青年学生身份加入的我党的高级干部里面有五百多个国民党特务,就这一共也能打下江山,真是形势比人强,毛主席这人真是英明神武。/QUOTE]

家园 你这个逻辑线不清楚啊

先不说你的事实是不是靠得住,就说这个推理逻辑:一件事情陈云干不好,换上康生也没干好,你怎能得出陈云因此恨康生的结论?康生不是替他背了锅么:也打了也骂了还没有他陈云和风细雨效果好,逼到毛主席出面擦屁股。陈云应该心怀感激,最多幸灾乐祸,何来嫉恨?如果康生办好了,甩出五百人大名单打了陈云的脸,陈云嫉恨才是人之常情。

反正我唯一看到的是私货:邓小平在迫害康生中不是主要责任人,陈云才是。为啥?因为康生帮过小平,你信就好。要我看,小平落难求康生,当时不定有什么丑态,事后囧愧报复可能性更大。要说恩情,对小平的恩情谁还大过毛主席,最后怎么办的?连过个生日都要“晚年错误”一下。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戴笠死得太突然,有很多

戴老板自己掌握单线联系的潜伏特务失联了吧?

解放战争屡屡失利,蒋介石曾说:“若雨农不死,不至失大陆!”

周恩来评价:“如果戴笠不死,解放战争要往后拖几年。”

不过中统对付土共的手段更多更有针对性,也未见得发挥关键作用。

家园 说明毛主席认为康生能力比陈云强,事实上也是如此。

说明毛主席认为康生能力比陈云强,事实上也是如此。

----

之所以康生也没搞定是因为最初的审干是陈云搞的,开头没搞好,人都放进来了很长时间了,康生又不是神仙,那时候的交通通讯条件也很有限啊。

如果最初是由康生负责审干,肯定比陈云干的好的多,康生是专业的情报人员,陈云彻底是个外行。

陈云的审干的工作是彻底失败而不是和风细雨,毛主席康生是给陈云擦屁股,看的懂吗?

没擦成功不等于陈云就干得好,更不等于毛主席康生能力差,人家非得替陈云把这漏子补上是吧。

你这里的疑问只能说明你这个逻辑能力太差,想不明白,只好瞎比较。

----

所以毛主席把陈云踢到地方上去了,陈云对毛主席康生的痛恨可想而知。

你看看陈云简历这段这么写的,他身体不好,毛主席让他休息去了,呵呵。

陈云这辈子以身体为由逃避责任可不是一次两次。

----

康生和邓小平从五十年就是关系很好,不是七十年代才如此,邓小平对康生身边工作人员很关照,邓榕回忆录里面也没敢掩盖两人的交情啊。

----

至于邓小平对毛主席的态度只能说明他的无能和愚蠢。

你拿这个说事,只能说明你逻辑能力很差,没关系的事情瞎联系。

----

就像你现在总想在我这里找回场子一样,你是也不知道这个历史事实,你是也没看懂我写的东西,你是也不懂其中的逻辑关系,但是你就是想在我这里找回场子。

而且你一上来就要抛开事实不谈,呵呵,那你事实都不知道,谈什么逻辑线啊。

----

你这还是在网上随便发个帖子你都这样,当年陈云在全党高级干部面的丢了这么大个人,他对毛主席康生得嫉恨成什么样子,那简直不共戴天。

通宝推:雄阔天,
家园 中统里面有一批共产党干部,本来素质也高,但是斗不过军统。

中统里面有一批共产党干部,本来素质也高,但是斗不过军统。

后来国民党在台湾的特务机关也是军统的班底。

家园 你拿你今天的想象当几十年前的论据

如果最初是由康生负责审干,肯定比陈云干的好的多

这个除了你自己拍脑袋还有啥证据?陈云要为你今天的想象负责,去恨康生?

我才懒得和你找什么场子,你的发言别人都看在眼里,丢的是你的人,我好心提醒你一下而已,何苦搞得好像和我有啥关系似的 ... 祝你在河里能继续思路广,快乐多。我就不陪你了。

家园 因为你不懂党史啊,你以为别人也不懂党史啊,河里懂的都懂。

因为你不懂党史啊,你以为别人也不懂党史啊,河里懂的都懂。

想你这样不懂的,我也算尽力。

----

一个人发帖子,但凡多写几句都是盖不住自己那点小心思的。

你写的这么哆哆嗦嗦的我就知道你是要来找场子来了。

找场子也不是错,说明一个人还想进步一下,不是完全没救。

----

至于你认为发帖就会丢人,大概你和 本嘉明 是一拨的吧,对于你们来说发帖子就是你们全部的事业吧。

这是我不能理解的,发帖子跟丢人有什么关系。

本嘉明 还认为他发帖子能造成西西河的对立呢,呵呵,我简直不能理解。

----

另外,你发帖子需要人陪吗,我又不能理解了。

----

大约你们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证明生物多样性吧。

家园 你这些信息我还真没见过啊,延安学习组是主导

学习审干的吧,主要领导人是刘少奇啊,康生应该是副主任吧?

然后是康生领导李克农,周总在重庆,实际上是另起一套。

当然,审干的主要执行责任必然是康生。

康生的厉害之处是回到延安没有跟着王明去重庆武汉。第一选择了名不昭显的毛主席,甚至和曾经的铁杆好友周分裂了。这种勇气需要佩服,因为彭大将军倾向了王明。

至于陈云老机会主义,直接靠上了王明,处理了新疆问题。黄超李特等。

所以在审干中,陈云也凌厉,主要是是对共党内部吧。但是负责国全面工作真没听过呢。

他当然不如康老,那是清洗顾顺章家庭用了斧头的红队啊,厉害的!

家园 这是第一次转向毛,建国后

康生被冷藏,直到处理习问题,《刘志丹事件》,确实表现有一些抢眼,但是恐怕官史描述是错误的。

可是,66年516会议他毅然支持毛主席,被称为毛主席发动文革的遥控棒,恐怕是定性支持毛,这是第二次倒向毛。

所以应该引起了对方的愤怒。由此坚定可见康老和邓的不同,就邓在红七军的表现,康老恐怕未必愿意和邓交往,高饶事件,邓的表现不堪,反毛,康老恐怕未见得和他友好,是邓贴康老才合理。

上海时代,周陈邓关系应该更亲密吧。当然,陈似乎和邓关系也不是特别亲近。机会主义,滑头。

家园 戴笠比中共还是差一些的,但是楼上说八百名单,似乎好厉害啊,

军统是抗日对外的,兼抓军队,中统是对内,抓共党的,在抗战前,因为大批共党进入中统,被捕,导致地下工作确实艰难。周总甚至在南委事件中也犯了错误。

抗战结束后,因为军队问题,戴笠转型不成功,死掉了,但是,对内也还是缓慢,所以导致了工作不力,总的来说,军统被攻击恐怕不妥。

另外,戴笠到底有没有苏联背景也不好说,总是疑虑。

那个年代,很多事情实在说不好。严重怀疑李士群是苏联间谍,甚至和戴笠也有关联。

八百名单剩余人大部分500人,这太可怕了啊。

家园 会计搞经济的水平其实也不行。

1957年,因为钢材不够,所以缩减基本建设投资,大型炼钢厂建设也因此推迟。这样搞计划经济还不如让市场自发调节,至少市场在钢材紧俏的时候会加大钢铁产能投资而不是相反。

家园 这个戴笠搞过一个陇东培训班,这些人大部分进了延安,但是查不出
通宝推:真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