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血祭特拉法尔加 -- 纳尔逊传奇 -- 萨苏

共:💬52 🌺7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感觉原因很多

法国西班牙的海军其实谈不上真正的海军, 虽然也有军舰和大炮。由于英国长期的封锁, 主要军舰大多呆在港内, 这样时间一长可就是恶性循环: 越没底就越不敢出去, 越不敢出去就越没底。 炮术得不到有效训练就不用说, 航海技术比如控帆等等至关重要的技术水平就更是差得不是一点。整个一个系统出了问题光靠一个勇敢是没用的

家园 【文摘】纳尔逊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

纳尔逊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

--------------------------------------------------------------------------------

英国海上势力自16世纪末开始崛起,历经17、18世纪两百多年来与荷兰、西

班牙、法国的竞争,终於取得领先地位。但是要直到拿破??战争之后,才彻底取

得霸权地位。这个时候英国海军的代表人物自非以特拉法加岬之役一举击败法西

联合舰队的纳尔逊莫属,所以这个时代的英国海军通常也被称为纳尔逊时代。

这个时代对世界海军也有相当地重要性,因为历经多年来的发展,许多英国

海军的传统都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而众所周知,英国海军对现代世界各国海军

的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想要掺解各国海军的传统,必须要先掺解

英国海军的传统;而想要掺解英国海军传统,对於纳尔逊时代的英国海军的掺解

也将是不可或缺的。

海军实力英国海军在纳尔逊时代第一次达到了高峰。当时的英国海军大小船

舰共900 多艘,总吨位860 ,990 吨,27,800 门大炮,共有151 ,572 人,是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远远超出第二的法国海军和第三的西班牙海军的总和。

英国海军对舰只的分级如下,其他国家的分级大致上以英国马首是瞻。

第一级(战舰,ship-of-line)

三层炮甲板、800-900 人、100+门加农炮、底层炮甲板长约69公尺,载重量

约2 ,000 吨,建造成本约10万英镑。

第二级(战舰)

三层炮甲板、750 人、底层炮甲板长约65公尺,90-98 门加农炮。

第三级(战舰)

两层或三层炮甲板,490-720 人,底层炮甲板长约50-55 公尺,64-80 门加

农炮。这级战舰是英国海军主力,在所有战舰中数量最多,英国在1805年时,总

共175 艘战舰中,有147 艘是第三级战舰。

第四级(战舰)

较为旧式的战舰,两层炮甲板,350 人,50-56 门炮,底层炮甲板长约50公

尺,建造成本2 万6 千英镑。

第五级(巡防舰,frigate )

两层炮甲板,200-300 人,26-44 门炮,底层炮甲板长约43-50 公尺,重500-850

吨。这是各国海军中担负最多责任、也是最有机会表现的舰只。

第六级(侦防舰,sloop )

单层炮甲板,150 人,10-24 门炮,甲板长42公尺,建造成本约1 万英镑。

以上都是三桅的舰只,再下来的都是两桅的或单桅的辅助舰艇,如双桅炮舰

(brig)、岸轰艇(bomb vessel )、火船(fireship)、巡逻艇(cutter)、

炮船(gunboat )。

这里说的炮数当然都是只计算加农炮(cannon)而已,一般船上还会有其他

类型的炮,像是大口径的短重炮(carronade ),装在前桅楼的副炮(chaser)

等等,以44门炮的「宪法」号来说,其实共有60门炮。

在这些舰艇中,最受一般人瞩目的是前三级战舰,因为它们是构成舰队作战

的主力。它们坚固的结构和厚实的橡木船身,是唯一能够承受敌舰重炮轰击的舰

只。而当它们高达70多公尺的桅?U上张满了白帆缓慢而优雅地出现在水平线上时,

带给观看者的不仅仅是壮观的景象,更蕴含了这些舰只背后的雄厚国力和荣耀。

但在实际上,这些舰只在战争期间绝少参与战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海编队巡

曳,很少有与敌接触的机会。

真正纵横大洋,担负起通商保护、追捕海盗、侦察敌情等等繁重任务的都是

第五级的巡防舰和第六级的侦防舰。它们船体结构不如战舰般坚实,火力也远远

不如,在舰队作战时只能担任前哨搜索的任务,一旦接战它们将不得不退出战场,

因为它们轻薄的船身连战舰上重炮的一次舷侧排放都承受不了。但也因为其轻巧,

在速度上有极大的优势,正好用於需要高速度和运动性的任务。这些船舰有时单

独、有时编成二至三艘的小支队执行任务,不论是在非洲的河口、太平洋的环礁

水区,处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谈到这里,顺便来谈谈当时的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的起源当然是在独立战争时期开始,只不过他们势孤力单,根本打

不过当时号称世界最大的英国海军。美国海军当时前后有50艘小型舰只,除了一

艘以外,其余的都被英国海军捕获或击沈。但是通商破坏方面比较有成果,共派

出了1600艘私捕船,前后捕获英国船只1000艘左右。

独立战争后,有一段时间美国海军都没有什么经费造新船。到了1800年前后,

美国商船在地中海域受到北非回教海盗的骚扰,国会拨款建造巡防舰队以保护航

运。到了1812年英美再度爆发战争时,美国海军共有17艘舰只,包括6 艘大型巡

防舰(44门炮的「总统」号、「合众国」号、「宪法」号;36门炮的「乞沙匹克」

号、「星座」号、「国会」号)、1 艘巡防舰(32门炮的「艾萨克斯」号)、2

艘巡逻舰(28门炮的「亚当斯」号、24门炮的「约翰?亚当斯」号)、3 艘侦防

舰(18门炮的「大黄蜂」号、「黄蜂」号和14门炮的「鹦鹉螺」号)、3 艘双桅

炮舰,另外有一些辅助性的沿岸炮船,合共15,300 吨,442 门大炮,5025人。

美国海军在建造那六艘大型巡防舰时,就跟二战前的德国建造袖珍战舰一样,

设计出较大的舰体,几乎要跟第三级战舰尺寸差不多,在舰身结构上相当坚固,

但是却没有影响到航速。也由於结构坚固,所以它们配备的是24磅炮,而非一般

标准的18磅炮。另外,美国海军使用铅皮做为药筒材质,不必在每发射一炮后用

湿布擦洗炮膛内部(以免火药或丝质药袋燃烧后的残渣没有完全熄灭)。这加快

了发射速度,美国海军的24磅炮可以维持每分钟3 发的射速,英国海军的18磅炮

可以维持每分钟2 发的射速,如果是英国的24和32磅炮的话,每分钟只能发射1-1.5

发炮弹。

1812年战争中英美两国海军较量的结果各有损伤,也各有胜负,不过这对才

开始建立海军的新国家来说,敢於挑战当时世界第一大的英国海军,还不时有胜

利战报,可让其他国家看得又流又妒。

人员组织在纳尔逊时代的英国海军中,一艘军舰的船长就像是个小皇帝一样,

在船上有无上的权力。他可以决定手下的生死赏罚,基本上没有人会干涉他。即

使是舰队司令或者是海军部,往往也不会干涉他管理船上的方式;仅有的极少数

船长被惩罚的例子真是凤毛麟角。船长们通常都用严刑峻法来管理水手,任何轻

微的小过错可能就会引来一顿鞭刑,鞭刑都是在全体船员面前公开执行,用的是

所谓的九尾鞭(cat of 9 tails),一鞭打在背部就会让人痛不欲生,四五鞭可

能就让人失去知觉──不过,没有昏迷受刑那么好的事,失去知觉的话就会暂时

停刑,等到用冷水泼醒后继续执行。情节严重如企图叛变等的话,这鞭刑要对全

舰队展示(whiped around the fleet ),用一艘小艇划着犯人到舰队中每只船

旁,水手全部集合到舷边观看,每艘船旁打25鞭。更严重如叛变或叛逃的则是绞

刑伺候。

担任船长是个很孤单的职位,他有无上的权力,同时也要负完全的责任。他

每天都在自己的舱室内单独用餐,再也不能在军官室跟同伴喳呼;当他到后甲板

上时,所有的军官会把靠上风的一边让给他,自己避到下风处来;即使他想跟下

属军官交谈,也都要保持着正式的态度,下属对他也都尽量保持距离。相较之下,

即使是在海上指挥支队或舰队的将军(admirals)们都没有他这么孤单,他们手

下都还有副官(flag captain和flag lieutenant )和秘书,还可以私下不拘形

迹地交谈。在海上长期的孤单和压力,难怪造成许多船长都用刑罚来发泄;一些

比较好的船长则往往养成了一些怪癖,例如养宠物,把猫狗鸟笼带上船并不稀奇,

养一些珍禽异兽如狒狒、乳牛(当然是为了有鲜奶喝)也还可接受;有个船长在

船上养了只大象,大象还会用鼻子帮忙拉帆缆,那就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在船长的阶级中,舰长(captain )是最重要的一个阶级,可以说相当於现

代的海军上校。他们的薪水根据指挥的船只大小而有差异,新升的舰长当然都是

指挥较小的舰只,但至少都有第六级的侦防舰(sloop )以上。他们这一级内晋

升则是看所指挥的舰只的大小,有功或者关系好的舰长可以被提?N去指挥较大的

舰只,不过一般说来还是看年资。同级舰只一起行动而没有指定准将(commodore

),则自动按照舰长年资排指挥次序。当然啦,也不是所有舰长都能分到船舰指挥,

也有很多被认为较差的舰长或者运气不好被排挤的舰长无船可用,眼巴巴地待在

岸上领半薪。舰长?N少将(rear-admiral)则完全看年资,所以只要活得够久,

资深的将领们死光了或退休了,即使被乾晾在岸上十几年的舰长有朝一日也还是

可以?N将军。当然了,这些废柴?N了将领后一样没有指挥权(所谓的黄旗将军,

yellow admiral),不过将级的待遇很优厚,所以他们即使领半薪也可以过得很

舒服。1816年时英国海军里上、中将不计,单单少将就有75名,可没有那么多指

挥位置给他们坐。

?N了将军后就等於是进入另一个阶级的特别俱乐部中,除了待遇优厚外,这

些人形成了一个外人格格不入的小圈子,对海军内部事务有极大的影响力,特别

是人事方面。晋了将级还有指挥权的则称为红旗、白旗、蓝旗将领,一样按照年

资逐级递?N中将(vice admiral)、上将(full admiral),以及后来的大将

(admiral of fleet),像纳尔逊缔造这么大的战功,在死的时候也不过是中将。

当了少将通常就能指挥海军支队(squadron)或军港设施,要指挥舰队(fleet )

则需要至少是中将。所谓的准将(commodore )并不是个永久职务,是临时性对

舰长的指派;当临时有需要组成或派遣海军支队,但没有适当将级人选时,则从

该支队中指定一名资深舰长担任整个支队指挥之责,可以在桅?U上挂代表准将的

长条旗。这个职位在任务完成后解除。

在舰长这一阶级之下还有副长(commander )也可担任船长,几乎都是指挥

第六级的侦防舰(sloop ),由於级职不上不下很尴尬,到了十九世纪中就全改

成担任大型舰只的副船长。尉官(lieutenant)也有担任船长的,不过指挥的一

定都是双桅炮艇(brig)、岸轰艇(bomb vessel )之类辅助船只。

在舰长担任船长的舰只上,视舰只大小会配有一到多名尉官(lieutenant),

在一级战舰(如纳尔逊的胜利号)上,尉官数目可能多达六名,第六级的侦防舰

(sloop )上可能就只有一名尉官。这些尉官在舰上的排名也是按照升尉官的年

资来算,所以在某一艘船上的大副(first lieutenant)调到另一艘船上可能就

变成六副(6th lieutenant);也有可能从另一艘船调来的四副马上把原来的大

副挤成二副。

这排名的先后跟薪水奖金无关,但是跟晋升成副长或舰长的机会大大有关。

由於尉官要?N副长或舰长比舰长?N少将还难,后者只要耐心等就行了,前者则要

靠关系、名气、运气(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所以没有关系的就要打名气,有了

一点名头了,自然会有上级长官来认养这些「可造之材」,也才会搞到关系。而

能打名气的机会就只有靠舰长在撰写作战或工作报告时附带一提,当然??,这机

会也得按年资排名下来,除了大副之外其他的尉官也都没什么机会被提到。至於

关系、名气两无的,只好纯靠运气。如果运气不错,船长在战斗中阵亡或负重伤,

尉官临时接掌指挥权后又能有?艹霰硐秩〉檬だ?,多半就能被委任晋升为副长或

舰长。当然??,大部分时候大副接手的机会比较多;而舰长、大副、二副、一路

到五副全挂了,让六副接管的可能性不能说是没有,只不过这种事如果真的发生

的话,这六副运气也太好了,大概也不必在意舰长一职,直接去买彩票就可以富

裕过一生!

谈到这里,那么,纳尔逊是三者中的哪一种呢?当然??,他是靠───关系!

别怀疑。他进海军当军官候补生(midshipman)时,介绍人是他的舅舅,当时是

资深舰长,后来当到海军主计长。要不是有这么好的关系,纳尔逊那能在18岁时

就通过尉官考试,20岁就?N舰长?

尉官以上在英国海军称为军官(officer ),可以有指挥之权,也才被认为

是绅士阶级(gentleman )。在军官之下,有一群专门技术人员,阶级在军官和

士官之间。他们之中最高的是航海长(master),负责船只航行的操控、测量位

置、绘出航线等等,多半是在商船上有丰富经验的领航员来担任。他的地位仅次

於尉官,但在待遇上是平起平坐。其下是船医(surgeon ),再下来是主计长

(purser),负责购置船上的补给品,另外也是水手们的福利社长,薪水不高,

但是可以从福利社收入中贴补。最后是牧师(chaplain)。他们的地位待遇和军

官类似,也在军官室和军官们一起用餐,但是不负指挥之责。

再下来就是一些士官长级的,如操舵长(quartermaster )、帆缆长(boatswain)、

枪炮长(gunner)、木匠,他们地位和军官候补生(midshipmen)类似,不和军

官们一起用餐。操舵长除了掌舵外,还负责储存库的管理,以及食物饮料的发放。

帆缆长除了维护调度帆缆外,他手下的帆缆士官(boatswain's mates )也担任

管理水手的任务,手里往往拿着一段绳头(?棵?「启动器」 starter),对动作

太慢的水手身上就是一鞭下去,「帮助」他们启动一下。枪炮长其实不管发炮,

而是负责大炮的维修,作战时指挥发炮的还是尉官们。

军官候补生(midshipman)的位阶则比较模糊,他们多是未成年的少年,在

军舰上实际学习航海和作战。这些少年通常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庶子,大约在13

岁就上船担任军官的杂役,两年航海生活后,15岁时可以透过介绍人成为候补生,

满20岁时就可以参加尉官考试。这些是规定,当然就有很多人想办法「规避」,

例如虚报年龄,假造资历(名字登记在船上但实际上没有上船那么久),前面说

的纳尔逊18岁考过尉官,20岁升舰长就是一例。当然也有运气或关系不好的,他

们可能头发都灰了还是个候补生,怎么样也考不过。虽然有些弊端,但是这个制

度大体上还是好的。这些候补生从实际工作中学习,跟士官长、士官、以及水手

们一起并肩工作,在桅?U上爬上爬下,在底舱中挥汗如雨,比较可以掺解下层水

手们的想法。当他们以后成为尉官、舰长、甚至将军时,这段经验会对他们的领

导统御大有帮助。

再下一级,也就是上面那些技术人员和士官长们的助手,如航海士官(master's

mates )、帆缆士官(boatswain's mates )、枪炮士官(gunner's mates)等,

算是士官阶级。其中最多的是枪炮士官,协助枪炮长维护检修大炮,他们下面又

各分管炮组长(quartergunner ),每个炮组长管四门炮。一艘战舰上可能有多

达四名炮术士官,20到25名炮组长。

再其下就是水手,又分老手(able seaman )、熟手(ordinary seaman )、

和生手(landsman)。老手通常有多年经验,对航海很熟,薪水比较高,也能够

上桅?U处理帆缆,熟手其次,而生手通常是刚抓来的,连上下左右都搞不清楚,

薪水和地位都最低。当时的英国海军虽然号称使用徵兵制(conscription),其

实根本没有制度。每艘船的船长在港口整备的时候就会派出抓?付樱?press gang),

四出抓?福?press ),目标当然最好是水手,但是往往只要是四肢健全不痴不呆,

即使完全没看过海的也都一起抓来。方法呢,用骗用拐用灌酒都可以,有时根本

就是公然绑架。如果真的怎么样都抓不足人,就到监狱里去找囚犯充数。这也难

怪船长们要用严刑峻法来管理水手,而水手们一有机会就会叛逃。甚至迟至半世

纪后的1865年,当英国海军太平洋支队的旗舰「萨特雷治」号在旧金山入港时,

都还有1/3 的水手跳船叛逃。

除了水手外,船上还有一群低层社会来的儿童或少年,多半是贫困家庭出身,

到海军来混口饭吃。他们平时替士官长和士官们当杂役,战斗时则负责到火药库

搬运装药包到各炮,所以又称为「药猴儿」(powder monkey )。年纪稍大,他

们自然可以成为熟手或老手,甚至升上士官或士官长,也算一个出身。

舰上日常作息舰上每天作息分成每四小时一班,用沙漏计时,从中午12点开

始,甲板钟敲8 响,12点30分敲1 响,1 点钟敲2 响,1 点30分敲3 享,依此类

推到4 点钟敲8 响时就换班,然后重新开始。大部分水手分成两班,每轮值四小

时,休息四小时,无分昼夜,但是为了有所变化,在下午4 点到8 点的班缩短成

两个小时的两个班,所以每天每人轮值时间有所变化。下面是轮班时间:

中班/ 午夜班(Middle, graveyard watch):午夜至0400早班(Morning )

: 0400 至0800上午班(Forenoon): 0800 至1200下午班(Afternoon ): 1200

至1600第一狗班(First dog ): 1600 至1800第二狗班(Second dog): 1800

至2000第一班(First ): 2000 至午夜

快到早上四点钟的时候,操舵长把下一班轮值的军官候补生、士官、和军官

唤醒。然后帆缆长站在舱口吹「全体注意」哨,然后把左舷班(或右舷班)叫醒

到甲板上点名。点名后换班,更换掺望哨,测量船速,把结果记在记事板上。下

班的水手回到下层甲板去睡觉。

4 点过后不久,木匠和帆缆长开始修理工作,厨师点燃炉火煮燕麦粥当早餐,

把烤焦的?I包放在水里煮当咖啡。

5 点钟时,当般的水手开始洗甲板,并且用一种浮石来把甲板磨得洁白光亮,

然后用拖把水桶把甲板弄乾,同时也把舱面上所有金属(通常是铜)表面擦得发

亮,有任何多余的缆绳都要整理好盘成螺圈状。

7 点钟时,这些工作差不多完成,大副来到甲板上监督。在7 点30分时,帆

缆士官吹哨,「收吊床」。所有在低层甲板的水手把吊床收起,都到甲板上来把

吊床绑在帆缆上。

8 点钟时,船长来到甲板上,视察过后,下令开始早餐,水手用餐时间约半

个小时,之后换班。上午班的水手把需要清理的袋子和箱子从底层甲板搬上来清

理,准备午餐食物,协助航海长重排储存舱里物品的位置以改善船的航行重心,

修理大炮等等。没有值班的水手可以睡觉、聊天或整理个人仪容。

11点钟(钟敲六响)时,船长检查轮班的军官候补生的记事后,逐一听取枪

炮长、主计长、帆缆长、木匠、军官和大副的报告。之后如果要执行惩罚,就把

全船水手召集起来,帆缆长会准备好一个木架,把犯错的水手脱掉上衣绑在上面

执行鞭刑。

快到中午的时候,航海长、航海士官、还有军官候补生会来到甲板上,使用

六分仪观察太阳高度,计算出船的纬度(这个时代海上经度还无法准确测量,必

须用推算法)。准正午时,值勤军官向船长报告时间,然后甲板钟敲8 响,帆缆

长吹哨,「晚餐开始」。

晚餐(其实是午餐)通常一成不变,不是水煮的嶷牛肉就是嶷猪肉,配上冷

豆汤,长虫的硬?I包(biscuit )和乳酪。原则上军官们吃的也一样,不过他们

在上船前通常会自己掏腰包合资另外购买食物,要丰盛得多了。用完餐后,每名

水手可以获得一份烈酒的配额,半品脱的兰姆酒混上半品脱的水做成的饮料(称

为gorg),这是很多水手赖以支撑过每天单调而艰困的海上生活的精神寄??。许

多人宁愿被处鞭刑也不愿被扣发烈酒。如果是从英国本土出港还不到一个月内,

每人每天还会配发一加仑的啤酒(一个月后啤酒就坏了),其他地方的舰队不太

容易弄到啤酒。

1 点30分(钟敲三响),下午班的水手回到岗位上。不过船长或大副通常会

在这个时候召集全体水手进行各种训练演习,包括消防、登船攻击防兑法、操帆、

炮术等等。

下午4 点钟时,换成狗班(dogwatches),各两个小时。这其间会再吃一次

饭,然后配发另一份烈酒。日落前,船上陆战队的鼓手会打出「全体备战」的鼓

号,全体水手就战斗位置。军官们各自检查自己负责的区域,有不合格的水手或

者酒喝太多的水手(私底下烈酒配额当然可以交换,也可以拿来赌的)就会被记

下名字或甚至上脚镣,等到第二天上午处置。一切就绪后,解除战备,水手们就

从帆缆上把吊床解下来拿到舱底挂开来。

晚上8 点钟时,再次换班。下班的水手趁着午夜接班前赶快抢时间睡个几小

时的觉。全船陷入寂静无声当中。午夜12点,第一班换上来。然后到清晨四点钟,

又是一个轮替。如此日复一日,可以说是海上生活都是这么单调。

家园 修改完,这回完整了
家园 李舜臣就是东方的纳尔逊,二者战术思路和结局几乎一样。
家园 "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阿非利加的土地"

阿非利加说的是africa吧?

家园 英国火炮射速更高,除了水兵训练良好,还有

一系列科技成果的作用,比如英国火炮的反后坐系统更好,开炮后返回炮位的时间更短;使用填充火药的鹅毛管作为导火索,燃烧时间更短等等

这样一来就抵消了对方火炮数量的优势

家园 萨兄,好文!但是有个地方没看明白。

1797年,他指挥“舰长(Captain)”号战列舰在名将杰维斯中将麾下参加了英西圣文森特海战。战斗中,他违抗杰维斯中将的命令,率舰独自冲出战列,勇猛的插入敌舰编队,将其斩为两段,这一突然的攻击,首先使他的座舰阿迦门农号遭到前后两艘西班牙战舰的夹击,随后,为了打掉这个插入自己编队的“楔子”,其他五艘西班牙战舰也纷纷赶来围攻,激烈的战斗中“舰长”号连连中弹,死伤累累

纳尔逊指挥的是舰长号,这个阿迦门农号是怎么回事?

家园 纳尔逊在大英帝国军事史上的地位似乎是无人可比的

别的先不说,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官方网站上谈及皇家海军的光荣历史,从897年的抵抗维京人直到1982年的马岛,共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十四个标志性的或是有重大意义的海战。在1900年以前的七个战例中,就有两个是纳尔逊的杰作,也就是老萨文中的阿布基尔湾海战和特拉法加海战。论比例,可是高的吓人了。

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身穿的全套礼服,现在还收藏在伦敦格林尼治的国家海事博物馆中,礼服和衬衣上唯一而致命的弹孔非常明显。可惜的是不准拍照。

关于那个著名的旗语“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博物馆的说明中还有一段花絮。摆完战斗队形后,在发出出击令前,纳尔逊对他的旗手说(大意,原话记不清了)“I need to say something to amuse my men”,然后就是那段旗语,并让旗手尽快发出。据旗手回忆,纳尔逊的原话是“英格兰确信每人都将恪守职守!” (England confide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旗手建议改confides(旗语为十一面旗)为expects(旗语为三面旗),纳尔逊点头同意,历史上就留下了“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英军舰队欢呼三声,响彻云霄,之后的事情,大伙就都知道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找不到清晰大图,大伙将就一下吧

关键词(Tags): #纳尔逊
家园 那是,不然不会只有他一个人享受4头狮子+柱子外带广场的待遇

威灵顿都只是骑马+台子而已~

家园 hehe,铁公爵那马上标准像确实寒酸了点

还时不时被鸽子骑在头上。纳尔逊那根柱子,仰视就是了,有鸽子估计也看不清。

家园 【贴图】纳尔逊标准像与油画纳尔逊之死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贴图】Trafalgar Square, London

点看全图

家园 这两天在看窦文涛的中国远征军:二战的英国陆军印缅军简直

[RM=320,240]

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依然无畏的向敌冲杀,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个传统,称为“见敌必杀”,

和纳尔逊时代的皇家海军简直没有办法比,太窝囊了,可以称为"见敌必撤"[/RM]

家园 纳尔逊的思想怎么到中国就变味了?

可以说全世界的海军都师从英国, 都学到攻击之上的传统, 怎么到了中国就变了味, 一个未战先逃的居然还捧成了英雄?

家园 ?阁下说的是谁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