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血祭特拉法尔加 -- 纳尔逊传奇 -- 萨苏

共:💬52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特拉法尔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特拉法尔加

纳尔逊一生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一战,应当是特拉法尔加。

这一战,纳尔逊间接的对手,还是那位法国战神拿破仑。

1805年,拿破仑试图扫平英国,他任命维尔纳夫为海军统帅,指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他自己则率陆军扎营英吉利海峡,等待时机渡海作战。纳尔逊则奉命率领英国皇家海军,封锁和阻击法国舰队。

如果评价当时法国和反法联盟中最优秀的将领,法国一方毋庸置疑当然是拿破仑了,反法联盟一方,除了纳尔逊,也再无百战百胜的人物。

比较纳尔逊和拿破仑,这两位当时最优秀的统帅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些奇特的发现。

在士兵眼里,拿破仑和纳尔逊都深受爱戴,拿破仑能够对每一个士兵的情况过目不忘,能够在队列中一下子找出某一个老兵来,因此每个战士都以为他效命为荣。纳尔逊更是和粗鲁的水手心心相通,有一次听到一个水兵抱怨家信没有来得及赶上邮差,他马上下令邮船返航来取这封信,原因只是“谁知道我这个兵下一仗会不会给打死?”

当然老拿不喜欢自己上前线玩命。只有一次在意大利战役的紧急关头,拿破仑抄起军旗直冲敌阵,后来被画成了油画。平时他反对指挥官拿自己的性命去好勇斗狠。纳尔逊呢,上面已经介绍了。

两个人更大的不同在于战略眼光的不同,拿破仑是伟大的统帅,同时也是卓越的政治家,目光远大,而纳尔逊则完全是醉心于指挥战斗,研究战术问题。前者崇拜的对象是凯撒,是亚历山大,而后者崇尚的是英荷海战中两位以身殉职的海军名将:特朗普和布莱克,分别是荷兰和英国舰队的司令官,纳尔逊最终追随他们而去,而且比他们威名更盛。

说起来,两个人都没有辜负自己的偶像。

同样是军事家,拿破仑对纳尔逊其实非常欣赏,他曾经下令所有法国军舰上要悬挂纳尔逊的画像。同时受到部下和敌人尊敬,纳尔逊可以瞑目了。

拿破仑的战略眼光,在这次作战中,也曾让纳尔逊险些吃了大亏。拿破仑要登陆英国,他料到法国舰队无法力敌英国皇家海军,于是对他们提出的希望不是战胜英国人,而是引开英军主力。于是,法军派出一个分舰队实施佯动,开往西印度群岛,纳尔逊马上稀里糊涂的跟着横渡大西洋直奔美洲而去,要不是法军主力舰队在地中海正碰上一场暴风雨出不了港,等纳尔逊发现上当只怕英格兰银行已经换了主人,也就谈不上令他名垂青史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了。看来就是大英雄也不免有局限。

然而,瑕不隐瑜,纳尔逊马上在真正的海战中表现出了他一代将星的威风。

拿破仑虽然神勇,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自己是陆军,不懂海战,对海军的战斗,他不得不依靠对纳尔逊相当畏惧的法国海军将领。他任命维尔纳夫为海军统帅,主要原因就是他多少曾经在阿布基尔和纳尔逊交过手,而且活着回来。其实,维尔纳夫只不过是活着回来了而已,要他和纳尔逊交战,则实在勉为其难,内心深处,维尔纳夫极不愿和纳尔逊交手,所以总是能躲就躲,不免贻误战机。

由于维尔纳夫在和纳尔逊对峙的一连串战斗中畏首畏尾,法军始终无法得到掌握制海权的机会,拿破仑十分失望,最终下令取消对英国的入侵,并准备免去维尔纳夫的职务。

然而维尔纳夫毕竟不是懦夫,虽然他一直避免和纳尔逊决战,但他个人决非没有勇气,面对拿破仑的不信任,维尔纳夫非常愤怒,终于在被免职的前夕,毅然率领法-西联合舰队出海迎战纳尔逊,10月21日,特拉法尔加海战爆发。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英法两国统帅不同的个性的一次充分表现。

法军指挥官维尔纳夫畅晓军事,由于法国海军在革命中清洗严重,拿破仑手下选择比他更优秀的海军军官颇为困难。海战之前,他以自己对于纳尔逊的经验得出结论,此人在战斗中决不会因循守旧,按照操典把战舰排成长队与自己对射。事实上布里埃斯在阿布基尔海战中就是低估了纳尔逊的创造精神。维尔纳夫断定,海战中纳尔逊必然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战列拦腰斩断,分而歼之。事实上,纳尔逊的战术完全被他料到!

因此,维尔纳夫针锋相对的将自己的舰只从一列分成并排的两列,这样,增厚了法军阵容的纵深,即便纳尔逊突破了第一列战舰,依然要被第二列战舰截击而无法腰斩自己。

同时,维尔纳夫为了避免英军轻易打掉自己的指挥机关,没有把旗舰按照惯例设在最大的战舰“三叉戟”号上,而选择了不引人注目的战舰布桑托尔号作为自己的指挥舰。

应该说维尔纳夫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出色。

然而,正如后人所评价的,维尔纳夫虽然从个人的勇气上说堪称果敢,但从指挥战斗的角度,更适合担任一名参谋军官,而不是统帅,因为他缺乏统帅所需要的那种霸气和果断。

而这两样,仿佛正好是上天赐给纳尔逊的礼物。海战前,当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开入英军舰队的序列时,全体英军欢声雷动。

如同每一次作战一样,纳尔逊采取的战术既显得独出心裁,又仿佛为对手量体制作般的准确。

纳尔逊和维尔纳夫是老对手了,封锁作战中,纳尔逊曾经反复挑逗维尔纳夫出港决战,但维尔纳夫“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不肯应战。他深知此人谨慎有余,但量不足,料定他的舰队必然按照传统摆成长蛇阵,而且一开战就可能要跑,于是纳尔逊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型对付维尔纳夫。那就是将英舰摆成两个纵队,直插法军,将法军舰队斩成三截,令其无法逃走,而后予以歼灭。纳尔逊借助自己过生日,讲自己的战斗计划作为“秘密档案”传达给各舰舰长,这个计划有些冒险,但出于对纳尔逊的信任,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

这个计划的冒险之处在于,当时战舰的火炮主要都在两侧,海战中以纵队冲向对方的横队,自己的首舰能够射击敌人的只有少量船艏炮,却要承受整个战列敌舰的集中炮火,危险性很大。

实际上,甲午海战,丁汝昌就摆了一个和纳尔逊非常相似的冲击阵型,以定远,镇远两艘装甲舰当头,冲击排成横队的日本舰队。结果,日军集中炮火打击清军先导舰,定远被连续击中,清军统帅丁汝昌负伤,信号系统被打掉,舰队失去统一指挥,这给北洋水师最终失利埋下了伏笔。可见这种战术存在着一定的弱点。

然而,纳尔逊的冒险却基于他自己对当时海战的深刻了解。当时的海军火炮都是发射实心炮弹,真正能够击穿大型战舰船体的距离短的可怜。对胜利号这样的艨艟巨舰来说,只有一百米以内,法军的炮火才有机会将它重伤。这种炮火的威力,和丁汝昌面对的日军炮火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而法军由于长期被封锁在港内,炮术训练不足,发射速度比英军慢一倍。在这种情况下,纳尔逊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承受这样的打击而完成对法舰的突破。

纳尔逊选择了自己的座舰胜利号和好友科克伍德将军的座舰作为两支舰队的先导舰。

维尔纳夫完全料到了纳尔逊的打法,只是他没有很好的对策。

1805年10月21日,特拉法尔加海战打响,从实力上来看,法西军的舰只和火炮数量都略多于英军,但是,人员训练,士气等方面,英军则占上风。英军还有一个制胜的法宝,那就是他们的统帅纳尔逊。

战斗一开始,维尔纳夫就表现出了参谋人员思虑过多,犹豫不决的缺点,在接战的最后时刻,他下达命令,全队转向,后队变前队,准备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撤回港湾。

从纸面上看,这是个很不错的想法,然而维尔纳夫的法西联合舰队,由于长期被封锁,而缺少大洋上的编队作战经验,仓促间实施这样一个大掉头的动作,阵型顿时混乱,原来的两线队形变的模糊,部分舰只掉头动作不佳,造成整个船队拉得很长。这样的结果使法西舰队动作更为迟缓,成为了纳尔逊的板上之肉,而且,准备对付纳尔逊突破的双线阵型不攻自破。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偶然的失误,其实这里,正体现出了维尔纳夫逊于纳尔逊的地方,那就是对于实战的经验和嗅觉。

大队的帆舰在海上进行队型的转换,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训练水平远高于法军的英国舰队也并不容易。纳尔逊对这一点了解得很清楚,他把舰队分成两个独立的纵队进行攻击,每个纵队的队形变换都由自己的指挥官全权负责,这样就把任何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和难度减小了一半,因而整个队型更加灵活。而维尔纳夫的双线阵型恰好是要求前后两列战舰有机的配合,队形要求比较固定,这对技术水平较低的法国和西班牙舰长们来说已经勉为其难,再要他们临战变阵,结果自然是雪上加霜。

同时,维尔纳夫的这个明显的未战先准备逃的命令,对法西军的士气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

与此同时,纳尔逊发出了海军史上著名的讯号 -- “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守职守!”

英军的战斗精神,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战斗在开始之前,已经隐隐显示了它的结尾。

胜利号和王权号遭到了法西军猛烈的炮击,但是,如纳尔逊所料,尽管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依然完成了对于法西舰队的分割,而且分割点恰好在前队与中队,中队与后队之间。离加的斯港口最近的法军是杜马罗尔将军的分舰队,他本来是全舰队最后面的部分,战斗力较差,因为维尔纳夫的大掉头命令而变成了前队,眼看自己被割裂,杜马洛尔没有勇气主动杀回来进行反击,他的分队无所事事的继续向港口退去。这样,还没有开战,维尔纳夫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不翼而飞。

但维尔纳夫依然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每一艘穿越法西军战线的英舰都遭到猛烈炮火的打击。

遗憾的是,却没有一艘沉没。

双方很快搅成了一团,开始混战,法舰在英舰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这一方面是训练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两国海军对于海战战术理解不同的结果。当时英军重视对于战舰船体的攻击,目的在于摧毁敌舰的航行能力,并最终使其船体破损沉没。而法军则重视对于敌舰帆桅的攻击,目的在于杀伤对方舱面人员和降低其机动能力,最终通过跳帮夺取对方战舰。

这一战的结果,法西联合舰队的三十三艘战列舰中,有四艘被俘,十三艘逃走,其余十六艘全部由于船体受损严重,在海战中和随后的风暴中沉没。英舰则无一沉没特拉法尔加海战的结局证明,对战舰来说,最致命的威胁永远来自水下,英国海军的战术思想显然更胜一筹。

战斗的天平在向英军方向倾斜,他们装备的“粉碎机”加农炮是专门设计来破坏船板的,威力巨大,更为恐怖的是纳尔逊根据自己的战术,命令英军采取独特的“艉射”战术。

当时的战列舰,按照大小分为一层,两层,三层,甚至四层战舰,每层两舷是走廊样的火炮甲板,安放排成长列的大炮,中间则是交通通道。战舰两侧是十至几十英寸的木质船板,双方接舷作战时很难打穿,即便打穿,实心的炮弹也只能洞穿一个窟窿,杀伤力有限。

战舰装甲最脆弱的部分则是舰首舰尾,因为排成战列的时候,舰首舰尾面对的都是友舰,无需特别的保护。遗憾的是天算不如人算,战舰的设计师没想到纳尔逊会突破进对方的阵型内进行攻击。纳尔逊使用的“艉射”打法,正是适应他这个战术的独创。所谓“艉射”,就是绕到敌舰尾后,用穿甲弹猛轰对方脆弱的艉楼,然后对准炸开的窟窿,向敌舰内发射喷射式的散弹。由于当时军舰内部从头到尾没有隔板,这样发射的散弹可以从舰尾一直打到舰首,在整个甲板上造成屠杀般的杀伤效果。战斗中,法军的人员损失达到了七千人的惊人的数字(英军伤亡只有一千余人),单是维尔纳夫的旗舰布森托尔号上,就有四百人伤亡,“大多数没有头”,就是这种可怕的“艉射”战术的后果。

激战中,英军唯一的问题就是找不到法军的旗舰。这让法军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依然不崩溃,有组织的抵抗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军将军们也可称是克尽职守,法军后卫编队的指挥官阿尔发将军,西班牙舰队指挥官格拉维拉将军,都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最后还是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发现维尔纳夫在布森托尔号上,纳尔逊立即率领三艘战舰围攻布森托尔号。

法军发现旗舰被攻,纷纷赶来援救,法舰敬畏号甚至钩住了胜利号的桅杆,敬畏号舰长卢卡斯上校不顾重寡悬殊,指挥法军跳帮试图夺取胜利号。英军形势一时十分紧张。

为了鼓舞士气,纳尔逊亲临甲板指挥作战,英军士气大振,猛烈的反击不但遏制了法军的冲击,而且开始反跳帮去夺取敬畏号。

然而,纳尔逊耀眼的上将礼服使他成为了一个明显的目标。那时的海战一旦进入接舷战,双方的狙击手就会爬上桅杆开始射击。一名挂在敬畏号前桅上的法国神枪手一枪击穿了纳尔逊的身体。子弹射穿他的肩章,打断了将军的脊椎骨。纳尔逊倒下,又撑起来,倒在哈迪舰长怀里。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负了致命伤,对哈迪说道:“他们终于把我解决了。。。”为了不影响士气,当他被抬下甲板急救的时候,纳尔逊用手帕捂住面孔,避免被官兵认出。战前有人劝说纳尔逊换掉这套危险的服装,但纳尔逊认为让水兵意识到海军上将就在他们身边并肩作战十分重要,因此拒绝这一好意。以前他也经常这样干,只是这一次运气不再那样好。

下午四时三十分,尽管杜马罗尔将军的分舰队进行了一次软弱的反击,法西舰队主力最终抵挡不住英军的猛攻,维尔纳夫在布森托尔号上下令降旗投降。

与此同时,胜利号上的纳尔逊勋爵,在听到胜利消息后,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总算尽了自己的职责。”而后含笑与世长辞。

特拉法尔加海战或许并不象英国人最初想到的那样重要,他们曾认为纳尔逊阻止了拿破仑的入侵,而实际上海战前拿破仑已经取消了对英国的作战命令,自己也前往了奥地利,在那里,又一个辉煌的胜利在等着他。然而,特拉法尔加海战奠定了英帝国的海权,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在大海上对米字旗进行挑战。纳尔逊用他的功勋和生命,为英国百年海权的确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点,英国人体会最为深切。特拉法尔加海战后,报捷的英国军官对海军大臣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我们打赢了特拉法尔加,但是我们失去了纳尔逊勋爵。”

今天,如果有幸到英国去,您仍然可以看到纳尔逊打赢特拉法尔加战役的旗舰胜利号锚泊在扑次矛斯港口,而它的对面,它下水那年出生的纳尔逊勋爵,正站在纳尔逊柱的顶端,永远的眺望着远方的大海。

[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宝推荐:今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