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钢盔!钢盔! -- 萨苏

共:💬77 🌺1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钢盔!钢盔!

[献给抗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钢盔,日语叫做铁帽,是侵华日军普遍配备的防护装备,我们今天看电影,鬼子如果不是戴着挂屁帘的战斗帽。就是戴着钢盔,几乎成为标准形象了。

有个日本后勤研究家青木孝治,就为了研究日军的钢盔,专门写了本书,叫《陆军铁帽物语》。

要是中国人想法,一个钢盔么,有什么好研究的?而日本人这个民族的特点就是喜欢钻牛角尖,比如一个电视节目就是人能穿多烫的袜子而不觉得难受,您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可是日本人就真能弄一台微波炉来,让漂亮的女主持人把某演员的一双臭袜子慢慢加热,请他一次一次试穿,直到这兄弟嗷的一声叫起来。

别说,仔细看看青木的《陆军铁帽物语》,里面居然还有不少对当时历史的细节描写,不妨一读。比如,日军战斗帽后面那个屁帘儿,有人说那个“屁帘儿”是用来防中国大刀队砍脑袋的,青木的研究结果表明,那实际是为了防晒,分成几片又可以通风,虽然寒碜,确是不错的设计。

而日军的钢盔,虽然威风,却给它带来过不止一次的烦恼。

日军使用钢盔的第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

青木告诉我们,是九一八事变。日军装备钢盔,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欧洲观战的武官的报告,此后有装备而一直没有使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因为东北军不抵抗,日军的钢盔基本没有派上什么用场。真正用上,是在黑龙江和马占山将军所部的作战。

面对马占山的顽强抵抗,日军不断增兵,双方在江桥,齐齐哈尔等地展开一系列激战。这次战斗,日军试验了大批新式装备,不但钢盔的使用得到了检验,还使用了装甲列车,坦克等武器。这也是日军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坦克。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使用来攻击马占山的雷诺NC-17坦克,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北大营东北军仓库里夺取的。

坦克的使用被证明在突破战中非常有效,而钢盔也的确减少了日军的伤亡。

点看全图

马占山坚守昂昂溪之战中,日军在抢救伤员,可以看到他们佩带的钢盔。

但是,日军很快就发现制式的钢盔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那就是钢盔的里衬太薄,在黑龙江寒冷的天气里,日兵出汗以后如果不加处理,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危险而又好笑。强行摘取,无意中会连皮肉扯下,而最初日军对这种古怪的情况又不会处理,用暖水浇钢盔进行救护,结果造成被冻结的头皮直接剥离。日兵形容宿营的时候,经常听到头被和钢盔冻在一起的新兵摘钢盔时发出阵阵哀号。攻占齐齐哈尔,日军阵亡三百余人,因为冻伤减员的却几乎达到两千,其中不少就是这种“钢盔头”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士兵自发想办法,在钢盔里垫上纱布或者棉布,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是解决了冻伤的问题,这也是装备钢盔后给日军造成的第一个大问题。

点看全图

日军在钢盔里垫上纱布,浑如伤员

点看全图

钢盔里垫衬棉布的日军。

诺门坎之战,日军又发现大量日兵尽管戴着钢盔,依然在作战中因头部中弹而死,反而是不戴钢盔的没有这样高的比率。

这可就奇怪了,难道苏联人用了带磁性的子弹,专打钢盔?

莫名其妙的日军派出专家到前线考察,这才真相大白。

大家知道,钢盔是保护头部的,但并不是子弹打不透,真要是子弹打不透的钢盔,人的脖子就该吃不消了。它主要是防御弹片,对于子弹,如果对方的子弹不是击中钢盔正中,由于钢盔是一个弧面,便大多会滑飞。这就是钢盔的防护作用。

然而,诺门坎之战,日军头部中弹的士兵,多半是头盔正中被苏军一枪命中,钢盔洞穿,钢盔里面的脑袋当然也就一塌糊涂了。

那么,苏军怎么会打得这样准呢?日军研究以后恍然大悟。原来,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小红太阳,那是日军的标志。

大家知道,红色在所有光线中是最醒目的。

于是,苏军老远就能发现日军的士兵,并且瞄着小红太阳开火。苏军使用的纳干式步枪笨重后坐力大,但是也有优点,那就是弹道稳定,穿透力大。因为小红太阳正好在头盔正中,一枪命中,日兵大多数糊里糊涂就见上帝去了。

诺门坎战后,吃了大亏的日兵被迫取消了钢盔前面的小红太阳。

关于钢盔,比较离奇的,大概要算日军“军神”饭?V国五郎的死了。

饭?V国五郎,日本陆军少将(特晋),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战中有一段时间日本东京各大电影院连续放映“军神饭?V联队长”的战地录影,这老鬼子相貌狰狞,胡子拉茬顶着个破钢盔,挥战刀又冲又杀的拽得很。

按说,做到联队长,手下好几千人,没事儿扣钢盔在第一线摆酷的机会不是很多。不幸的是饭?V的命比较奇,自己不用操心,有人来催他摆酷了。

来的就是日本著名战地记者小??行男。

小??是来庐山前线采访饭?V的。

庐山一线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巧妙利用地形与日军顽强周旋。日军虽然装备精良,无奈庐山是李四光特别偏爱的那种冰川造山,形状雄奇,道路险峻,中国军队把迫击炮搬上山顶,日军形容中国军的迫击炮“如同雨点从天而降”。这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饭?V面对的是中国陆军160师,师长华振中,这是广东粤军唯一一支也戴钢盔的部队,从这个特点也可以明白这绝对是一支精兵。双方在东孤岭浴血苦战,饭?V连续发动了十五次进攻,依然无法拿下中国军队的防线,损兵折将。

所以,采访的时候,饭?V诉苦极多,按说,离军神的标准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不过,饭?V的形象很吸引小??。因为苦战,饭?V晒得极黑,眼睛里全是血丝,胡子已经多日不刮,显得相貌狰狞。尤其是天气酷热,这位联队长大人上身赤膊,显得确实很猛。

记者的眼光就是和常人不一样,多少年以后,中国大兴安岭着火,有一位吴长富师长,也是因为没刮胡子,被记者当场看中,节目出来后,“大胡子师长“的美名天下传扬。

日本记者显然也是想让饭?V的形象天下美名扬,于是就建议饭?V给他们比划几个Pose,给东京的老乡看看。

被几个记者一捧,饭?V推辞不过,记者们选了附近一个比较符合战场气氛的高地,饭?V拔出指挥刀,又吼又叫,又蹿又跳,记者们的胶卷很快拍完了,大家都很满意。后来从影片效果看,这拍摄效果的确不错,如果饭?V活到战后,可以考虑去演电影。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发生了。

这个高地虽然适合拍摄,却在中国阵地对面,而且,对面高地上就有160师一个哨所。饭?V的“外景地”正在哨兵的视线之内。

视线内也就罢了,视线内的目标太多,中国哨兵也未必注意得到。

但是日本记者为了表现效果,给饭?V扣上了一顶钢盔!

而且,当时日军钢盔的涂漆有些问题,华中正是炎热季节,长期暴晒,偶尔又是一场大雨,使用久了,钢盔的绿漆剥落,露出钢底,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于是,中国哨兵就发现远处有一个灯泡似的东西在那里又吼又叫,又蹿又跳,定睛细看 ?C 哦,是个鬼子阿!

看见是看见了,中国兵也没什么办法,距离太远,中国军队手里没炮,汉阳造又够不着,几个哨兵看着饭?V表演,越看越别扭,弟兄们一致认为,这鬼子太拽了,得教训教训他。

要说饭?V真是死催的,你堂堂联队长上前线又蹦又跳这么刺激弟兄们干吗?

我说也是活该,饭?V就算这次不死在国军手里,下次也会踩上八路的地雷,您看他这名儿起的 ?C “犯中国我狼”啊!

叫这名字再让他囫囵回去,这就太欺我中华无人了。

那哨兵班长看着鬼子耍酷正又运气又没辙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

[待续]

关键词(Tags): #抗日(马克沁)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难得沙发一回, 花
家园 哎!老萨这老毛病总改不了

正看到兴头上 又当太监啦!

家园 晕,多少坑了?
家园 又掉坑里出不来了...

不成, 咱得自立更生. 老萨不填坑, 咱自己来想象. 怎么说得自己刨个梯子爬出来才行. 要不然谁给我送水送饭啊?

可能性一, 派了个弟兄偷偷摸下山去, 在近处用汉阳造给鬼子来了一下.

可能性二, 搬救兵, 弄了门迫击炮或者长射程步枪(比方莫辛纳甘这种)把鬼子解决了.

可能性三, 搞了次小冲锋, 大家伙一涌而上把小鬼子踩扁在脚底下.

可能性四, 派"皇军的好朋友"萨苏先生过去给小鬼子点头哈腰, 趁小鬼子不注意乓地照它脑门就是一下.

家园 萨兄给个
家园 大家都来数坑玩儿吧……

萨军门最适合去三北了。

没事就挖坑,然后栽苗,肯定能弄一造林模范来……

家园 前方有坑,赶紧刹住,然后退一小步,123--跳
家园 相似的事德国人也遇到过

“那么,苏军怎么会打得这样准呢?日军研究以后恍然大悟。原来,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小红太阳,那是日军的标志。

大家知道,红色在所有光线中是最醒目的。

于是,苏军老远就能发现日军的士兵,并且瞄着小红太阳开火。苏军使用的纳干式步枪笨重后坐力大,但是也有优点,那就是弹道稳定,穿透力大。因为小红太阳正好在头盔正中,一枪命中,日兵大多数糊里糊涂就见上帝去了。”

二战法国战役时,德国装甲部队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他们的标志是一个实心的黑十字,偏偏又画在装甲薄弱的侧面,多好的瞄准点啊。结果法国人的三七小炮一打一个准。

家园 【坐在坑里】静坐示威

要想再挖坑,先把俺埋了!

家园 到了苏联,还有这个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那想要填坑,不也一样得先把你埋了么?

扰乱施工,城管队哪里去了?

家园 后期被打疼了,有所改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叫花(糖醋)兔?

先拿荷叶来。。。

家园 寓教于乐,hoho,献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