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七: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彭德怀(二) -- 孤星

共:💬257 🌺3287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太史公写得很深刻

刘邦和项羽就是互为镜像,项羽贵族范,处事很客气,下属生了病,忙着去推衣解食,但部下立了功,印巴子都捏光滑了都舍不得给。

刘邦开口闭口格老子的,但真是人才,他也是识货的,立了功的部下,也从来不吝啬赏赐。

拿今天做比喻,项羽就是一个善于表演和画饼的老板,部下感冒了都要嘘寒问暖半天,月底一看工资条3000。刘邦别看口吐芬芳,真到月底,工资条十万。长此以往,讲究礼的项羽,绝对干不过讲究实惠的刘邦。

历史上项羽方投刘邦的不计其数,投的人不是喜欢被刘老板骂,是图刘邦骂人虽然很毒,但给的确实太多了啊。

家园 【原创】所谓路线斗争之类,在实践中

往往=钦差大臣+瓜蔓抄+以言定罪、诽谤乃至腹诽满天飞

家园 所以中国登顶的必杀技是毛泽东思想,舍此别无他途。

毛主席语录更是发行40-60亿册,有种说法是超过了圣经,史上发行量最高

当然当美国买办剥削全球也未尝不可,只是境界低了。

家园 可以分析一下

她为什么目的要造张闻天的谣?仅仅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如果历史上王稼祥与张闻天没有宿仇,那么张闻天在庐山上拉人结盟这个说法也许是可信的。

家园 城市的感觉会延后一些

本来1958年是丰年,不应该来年饥荒。

但是浮夸风是58年最严重,河内著名的稻公典故就发生在58年。

中央基于过度乐观的估计,58年多征了一点粮,一些地区农村公共食堂多吃了一些粮。中国农村的粮食平衡很脆弱,就导致了59年饥荒的出现。姚文元后来在狱中还关心节粮的问题,也是当年教训深刻。

城镇因为用上一年的征粮没有出现问题。

狐兄说中央注意到饥荒较晚不错,这也是问题所在。

各级领导有些要维护自己的正确,有些在明哲保身,中央就不容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

庐山会议对彭定性前,周相曾对人说彭这次替了他。也就是说他也认为会议对困难的认识不够,也是一直在说实话还是不说的之间犹豫,但他八成还是不会说多少。这也反映出党内气氛不正常。

59年中央有一定的纠偏,但是基本估计还是乐观,下面也就看不准风向,怕右倾,实际上纠正有限。

59年如果是丰年还好,赶上灾年就爆了。

家园 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仍然系于毛泽东

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仍然系于毛泽东。如果真像稻派蠢货们操作的那样与毛泽东切割,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还会自动站在毛泽东一边,另一边也就没多少人了。这还是放纵对毛泽东污蔑了几十年后的结果。

家园 高干夫人的心理,不好说。

陆定一夫人、林伯渠夫人、101夫人、谭震林夫人……

不多王稼祥夫人一朵。

家园 张闻天和王稼祥是有很深过节的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和张王的关系都不错。

四渡赤水部队牢骚较大,王年轻又是政治部主任也很有意见。

林彪要求换指挥的信发出后,主席认为和彭有关。王去对主席说这是张闻天和彭德怀勾结搞出来的。为此主席很生气,与张有了一些隔阂。主席本来认为张本事不大,人还可以的。

这件事会理会议,延安整风,庐山会议主席都讲了。

按张,彭,林彪,杨尚昆各方声明和回忆,林信和张闻天彭德怀没关系,倒是王稼祥和林彪有交谈。

王稼祥这人大概是28个半中最靠拢主席的,但人头有点问题,不得人心,七大落选还是主席给他挽回。

张闻天庐山会议私下拉王稼祥的票可能性不大。

通宝推:方平,袁大头,
家园 农村暴露问题也是59年秋后的事了

59年粮食较上年减产15%,总产量降到53/54年水平,人均产量退到51年水平。

较56-58年,确实紧了很多,但仅此的话,后面不会那么严重的。

59粮食年度是以58年虚报数做征购基数的(55开始,粮食征购三年一调整,正好到了调整的时候了),但征购行为主要是发生在秋收以后(粮食产量大头是秋粮),而且,再怎么征过头粮,口粮、种粮、饲料粮啥的,总要留一些的,就算吃掉种粮,饥荒发生一般也是在秋收几个月后。

整个三年困难,农村而言,最难的时候是60年春,青黄不接,中央层面不清楚状况,基层一面瞒报另一面又拿不出救济资源,农村留粮基本吃光了。

家园 庐山会议批左,主要还是全民大炼钢铁的浪费、挤占农业和轻工业的

人力、瞎放卫星与浮夸……,直接说农村饥荒的不多。

家园 另外,58-59粮食年度实际征购量比57-58年度还少点

56-57粮食年度(56年7月1日-57年6月30日),粮食产量3855亿斤,征收和收购合计994亿斤,占比25.8%;

57-58粮食年度,粮食产量3898.2亿斤,征购合计1038.3亿斤,占比26.6%;

58-59粮食年度,计划征购1050亿斤,实际征购入库992亿斤,仅完成计划数的85.16%;

59-60粮食年度,59.3上海会议计划征购1155亿斤,7月庐山会议调整为1100亿斤贸易粮(贸易粮和原粮,不同品种有不同换算比例),实际征购量在1350 亿斤左右,占59年实际产量的 39.6 %。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 《陈云文选(1949—1956)》《农村集体化重要汇编》、《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粮食产销的几个问题》(罗平汉,中共党史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为啥是59年秋城市的单位食堂先有反应?

很简单,58-59年度征购实际入库并不理想(58·7·1-59·6·30),而59年度粮食出口415.55万吨,较58年的265.99万吨增长近60%。而59年秋粮征购还没开始,换一句话说,粮食部门手里供应城市市场的库存紧了,这就反映到对单位食堂等大用户供应上。

而农村出问题则是59年秋粮征购后,粮食部门并不掌握当年的真实产量,为填库存,征了过头粮,农村留粮不足,加上食堂等浪费,几个月后青黄不接,就出了大问题。

家园 粮食年度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计算粮食的购、销、调、存所使用的全国

粮食年度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计算粮食的购、销、调、存所使用的全国统一的年度,最初规定的粮食年度是从本年7月1日起到下年6月底止,后改为从本年4月1日起到下年3月底止。

家园 58年军内反教条,大将军是对的

根本原因在于刘军神肖克等搞的苏联军事教育和军事条令这一块与中国当时的国情和军情严重不相适应,中国既没有当时苏联的军事装备条件也没有二战时期工业技术产能条件,刘军神等五反失败的老毛病又犯了。一将与反教条无关,自己本身有点错误,在这个事件里被捎带上了。

家园 路线斗争是除阶级斗争之外最重要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不同政治集团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路线斗争就是同一政治集体内部不同实力派别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

通宝推:唐家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