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附文摘)】宗教的定义 -- 衲子

共:💬12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附文摘)】宗教的定义

本来想跟电子狼兄指出,最好在其大作[1]中所有出现的“宗教”一词前再加一个限定词:“许多”、“大多数”、或“绝大多数”(具体用哪个 取决于狼兄的喜好)以示严谨,因为至少道教和佛教并不符合狼兄大作中对宗教的种种指控。我想,狼兄在提及宗教时,参照物大概是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在这个意义上,狼兄大作所言基本符合事实)。但宗教是千差万别的,不可一概而论,譬如道教和佛教就与上述的那两个发源于中东的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

[1] http://www.cchere.com/article/464261

俺既已动念,那么发贴前先作一下调查吧,先明确一下宗教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

美国传统辞典(双解)对宗教的定义如下:

religion

(1)

Belief in and reverence for a supernatural power or powers regarded as creator and governor of the universe.

宗教信仰: 对超自然的力量或被当成是造物主和宇宙的主宰的力量的相信或尊敬

(2)

A personal or institutionalized system grounded in such belief and worship.

宗教: 以这样的信仰和崇拜为基础的人格化和制度化了的体系

(3)

The life or condition of a person in a religious order.

宗教生活: 在宗教制度下的一个人的生活和状况

(4)

A set of beliefs, value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a spiritual leader.

宗教信仰: 基于精神领袖的教诲的一套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5)

A cause, a principle, or an activity pursued with zeal or conscientious devotion.

虔诚: 以狂热或全神贯注的奉献来追求的一个事业,原则或活动

------------------

俺对道教的理解不深(妖道或可作补充?),故而下面只对佛教发表评论。佛教不符合(1)的定义,因为佛教中并没有所谓的"造物主"和"宇宙的主宰的力量",故而也不符合(2)"以这样的信仰和崇拜...". (3)和(5)涉及具体操作的层面,不好界定(譬如某些党组织的生活算不算宗教呢?),暂且不谈. 至于(4), 虽然有点沾边, 但实际上也不适用于佛教, 因为释迦牟尼只是一个教授, 诸菩萨高僧大德是助教(或者说, 释迦牟尼、阿弥陀佛都是学院的院长,诸菩萨高僧大德是教授乃至助教), 他们远不是什么精神领袖.

所以小结一下:佛教不能算是宗教。那么佛教中的一些象仪规、戒律那样的宗教形式算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这些只是校规,比如尊重师长,互相帮助,要做早操,做课间操等等。如果严重地违反了校规又不思悔改呢? 那就开除出校。 这与某些起源于中东的宗教的宗教裁判所之类的机构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以狼兄大作可以不作改动, 只是读者们必须明确佛教不是宗教 (对比前述定义,道教好像也不是宗教).

==================================================

附文: 佛教是宗教吗?

那烂陀长老/文 学愚/译

在《佛教》一书中,罗斯戴维斯教授写道:

“何为Religion(宗教)?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一样,这个名词不是在与我们无关语言中发现的,但它的出源还不肯定。西塞罗在一段文章里,把它说成是由re和lego派生出来的。认为它真实的意思应该是反复祈祷和称念。另一种诠释则把它说成是从re和io-go而来,它的原意就是执爱,或恒久的受缚(无疑就是上帝);第三种则把它说成与lex有关,解释为法的遵循,思想谨慎,良知的框架。”

严格地说,佛教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宗教,因为,它不是对超人上帝的忠诚,以及信仰和礼拜系统。

佛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地信仰,纯粹的信仰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于知识基础上的信心”。一个佛教徒可以存有偶尔的怀疑,直到他证得第一圣果。这时,所有对佛法僧的疑虑会彻底消除,只有在达到这一境地时,一个人才成为真正的佛教徒。

佛教徒对佛陀的信心就像一个病者对名医,或学生对老师的信赖。虽然佛教徒把佛当成至高无上、指导清净之路的导师而皈依礼拜,但是他没有卑躬地放弃自由,一个佛教徒不认为仅仅皈依了佛陀,或凭借自己信仰就可以得到清净纯洁;即使佛陀也没有办法清洗他人的不净,严格地说,一个人不能纯洁或玷污他人,作为导师,佛陀也许是一种工具,而我们的纯洁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在《法句经》中,佛陀说:

由己而行恶,由己而染污;由己不作恶,由己而清净;净不净依己,何能净他人!

佛教徒不是一本书或某个人的奴隶;他也不会因是一个佛教徒而牺牲自由思想,他绝对自由地实践自己的自由,开发知识,乃至自证佛果,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未来的佛陀。佛教徒很自然地把佛陀所说引述为权威,但佛陀本人却放弃了一切权威。

在佛教中,顿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关键是理性的悟解。佛陀告诫真理的追求者,不要仅仅以他人的权威而接受一切。但要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自我判断事情的正确或错误。

有一次,一群奇舍子的市民,属于迦摩罗种姓的人来到佛前说,许多来向他们传教的梵志和婆罗门都抬高他们自己的教法,指责他人。这样,他们迷惑不解,到底谁说的正确。

“是的,迦摩罗人,你们的迷惑和怀疑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之事,怀疑就产生了。”佛陀评论道,并且给了他们如下的劝告,这样的劝告正如适应于古代多疑的婆罗门,对当代理性主义者也具有同等的感召力。

“噢,迦摩罗人,不要轻信与经典相符之事,不要轻信猜测,不要轻信推理,不要轻信言传(我很早就这么听说过),不要轻信传统(认为这是历代相传),不要轻信传说(相信他人之说,而无调查),不要轻信事物的表面,不要轻信与先入为主一致的观点,不要轻信似是而非之事(好像应该被接受之事),不要因恭敬梵志而接受其法(认为接受他的教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你们自己明白这些事是不善、错误的,受到智者的谴责,做了这些事后,将导致毁灭和痛苦,然后你们要真正地拒绝它们。”

“当你们自己知道,这些事是善、无过,受到智者的赞美,做了这些事后,将导致利益和幸福,你们要以此为行住。”

佛陀在2500年前所说的这些富有智慧的格言,即使在开明的21世纪,仍然具有原始的动力和新鲜。

《法智论》运用通俗易懂的事例,以不同的语言,给予了同样的忠告:

“如智者在试金石上锻烧、敲打、磨擦以检验真金;同样的,你们在接受我的话语之前要检验它们,不要仅仅因为恭敬我而接受我的教法。”

佛陀告诫他的弟子们追寻真理,不要理会权威者的说教。

大家承认,虽然在佛教中没有盲目的信仰,但是,也许有人会问,在佛教里佛教徒是否礼拜佛像,以及类似的偶像崇拜。

佛教徒礼拜偶像不是为了希求世间或精神的获取,而是恭敬它所代表的精神。一个佛教徒来到佛前,供花点香,不是献给佛像,而是献给佛陀。他这样做是一种感恩的表示,意念佛陀的善德,冥想鲜花的短暂。一个明了的佛教徒刻意使自己感觉到高贵的佛陀就在身边,以此获得到追随他的启迪。

谈到偶像,伟大的哲学家康特――少林在《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中,我不知道什么能比佛陀像更加庄严的了。它是在可以视觉领域中最为圆满的精神体现。”

另外,佛教徒并不礼拜菩提树,而是把它当成觉悟的象征,因此而值得恭敬。

虽然这些外在形式的礼敬流行于佛教徒中间,但是佛陀不像天人一样受到礼拜。

外表和礼拜物体并不是绝对的必要,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同小可,能帮助人制心一处。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加以利用,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佛陀身上,以此见佛。

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出于对佛陀的感激,我们如此礼拜。但是,佛陀希望从其弟子那里得到的不是顺服,而是对他教法确确实实地遵随

佛陀涅??前夕,许多弟子们来向佛陀行礼作别。但是,有一比丘却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室里,致心禅定。佛陀听说此事后,即把这位比丘招至跟前,询问他没有到场的原因。他说:“世尊,我明白尊者您将在三个月后圆寂。我想,恭敬老师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圆寂之前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表扬了此忠诚尽职的比丘,赞叹了他值得嘉勉的事迹,说:“善哉,善哉,爱我之人应以此比丘为榜样。修习佛法最好之人即最尊敬我之人。”

另外一次,佛陀说:“见法之人见我。”

这里必须提出的是,佛教中没有祈愿或代祈愿的祷告者。无论一人如何哀求佛陀,他都无法因此而获解脱。对于祈祷之人,佛陀不赐予、也无法赐予世间的偏爱。一个佛教徒不应希冀从祈祷中得到解救,而应依靠自己,精进努力,赢得自己的解脱,获得清净。佛陀劝告他的弟子们不要依靠别人,而要依靠自己,信赖自己。他说:

汝等须自力,如来唯导师。”佛陀不仅阐述了祈祷的一无所获,也藐视了奴颜卑膝的心态。佛陀强调了提高自我训练、自我调伏、自我纯洁、自我觉悟之禅修的重要性,而非祈祷。这些对于意识和心智都有一种营养滋补作用。禅定是佛教的精髓。

不同于其它大多数宗教,在佛教中没有必须顺从和害怕的万能上帝。佛教否认所谓超人的神力,即万能之神,或第一因的存在,没有神启,没有神的使者或先知者。故尔,一个佛教徒不对任何一个控制其命运、武断地赐予或惩罚的神祗表示恭顺,因为佛教徒不相信神人的天启。佛教不声称自己是真理的独有者,不谴责其它任何宗教。一个宗教最大的敌人就是不能容纳异己。佛陀以其独特的忍辱之法,教导他的弟子们,即使有人恶语中伤佛陀本人、他的法以及他的僧团,都不要因不满和不快而大发雷霆。佛陀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们不但把自己带到精神失落的险境,而且也不能判断他们所说是否正确。”此乃最为开明的胸襟。佛陀在谴责其它宗教不公正的批评时说:“正如一人仰着脖子朝天吐痰,痰沫污染不了天,反堕其脸,玷污自身。”

佛教不讲一个人必须盲目信奉教条,没有因虔诚信仰而必须毫无理智接受的信条,没有因正式入教而应遵守举行的仪式典礼,也没有为了自我清净而进行的无意义的祭祀和自我惩罚。

因此,严格地来说,佛教不能称作为宗教。因为,它既不是一种信仰或礼拜的体系,也不同于《韦伯斯特词典》中所解释的那样:人们通过外在行为或形式表现出对有能力控制他们生命,应该表示顺从、服务和恭敬的一神或多神存在的认可。

不过,如果说宗教是:“一种不是表面生活观的教导,是一种悟透生活而不仅仅是只看到生活表层的教导,一种如理反省,指导行为,而使人们净化的教导,或能使人不屈不挠地对待生活,冷静安详地面对死亡。”或者是一种从生活之苦中获取解脱的体系,那么,佛教是宗教之宗教。达黑卡博士在争论什么是佛教时写道:“由此,佛教被谴责判定为一种宗教。就指出今生和来世完全不同这一点而言,佛教不可能是宗教。”

(完)(摘自《觉悟之路》)

关键词(Tags): #宗教#佛教#上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献花,衲子兄台完全正确

如果偶们谨守三法印让佛教区别一切邪魔外道这个底线。其实兄台谈到的东东就是当年欧阳竟无老先生的命题: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等等。偶论文选题时差一点选近代佛教人物。

家园 多谢支持!
家园 不用谢,如同是佛门中人,就广开方便之门吧
家园 所以小衲混迹脂粉堆, 指点军国事, 赢得妖僧名. 哈哈哈哈!
家园 PFPF,果然大隐隐于脂粉堆
家园 关于佛教的探讨和衲子兄

回看我自己的那篇文章,我承认我写的时候宗教主要指称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我觉得阐述的框架同样适用于佛教、道教或者儒学。

宗教的弱点在于它的方法论。因为存在一个非理性核心,在科学尚无法覆盖的地方宗教可能更好地描述未知世界;但同样因为非理性的核心,导致相信的人有无法触及的认识盲点。相信科学的人虽然也有盲点,但是这盲点是可以触及和消灭的。对于是非善恶,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科学通过要求可以重复验证,以及遵守逻辑,可以保证科学家对特定客体达到一定水平的共识。由于非理性核心的本质差异和理解不同,导致不同宗教、不同教派和不同个人对同一客体的认识无法收敛到一个可靠的范围之内。

语迟先生、衲子、孤子和大畜噬嗑诸兄与我除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之外,都有不少妙论令我叹服。我觉得我们的分歧在于,对目前问题的解,是在科学还是宗教?我得承认,诸位在各个方面,有我难以企及之处,但同时我问:诸位之水准是否在信徒平均水平之上?一旦落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保证诸位的主张能够得到信徒的认可?佛法虽然高妙,依然江南成橘,江北成枳。世人凡心灼灼,不免以佛之名,行不佛之事。现在诸位在红尘奔波之余,从佛道之妙里得到一点平常心,已经很好。何必强求佛理高科学一头?诸位之佛道之所以高妙,是由于诸位高妙。将佛理用于我这样的凡俗之人,未必得到高妙的结果。但是科学不同,因为对实证性的严格限制,即使是一个蠢人,只要他遵守科学的方法,就会保证一个认知的下限。对于水桶,不管有的木板如何长,它的容积毕竟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

不敢和诸位探讨佛理,只想说说对各宗教的印象。我觉得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是攻击性的宗教,志在扩张的。佛教和道教我认为是防御性的宗教,志在内敛。这并不是我对经卷有什么了解,而是对各种信徒的印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为有一个实的造物主,因此把教义传遍全球是应有之务,不免多事杀戮。佛教和道教没有造物主,因此一切随缘,不免过于消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缺乏对攻击性的约束,而佛教和道教缺乏对消极因素的约束。在没有强力反对者的时候,就呈现出一个本征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直到主导地位被破坏为止。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的全盛时期、魏晋时代的清谈名士、南北朝时的萧衍、明清时代的儒学都可以算作例子。每一个单独宗教的存在,都是不稳定的系统:要么得踢到铁板,要么得受到威胁,它们需要外在环境的约束和刺激才能保持稳定。相比之下,有用于杀人放火的科学,有用于治病救人的科学,两者有着同样强烈的发展动力,而且实际上是基于同一力量:探索未知世界,对外、对内。科学的发展,是自发的。而现代宗教的发展,是应时而动,不敢说自己是变化的起源吧。

再和衲子兄对“宗教”咬文嚼字一番。

---------------

在美国传统辞典中:

religion(1)

Belief in and reverence for a supernatural power or powers regarded as creator and governor of the universe.

对超自然的力量或被当成是造物主和宇宙的主宰的力量的相信或尊敬。

衲子兄提到的造物主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supernatural power

而 supernatural power 指称的是超自然的力量。

在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中(抱歉,我没有美国传统辞典)supernatural 的定义是:

外链出处 中:

1 : of or relating to an order of existence beyond the visible observable universe; especially : of or relating to God or a god, demigod, spirit, or devil

关于超越可见的、可观察之世界的秩序的存在。特指:关于神、半神、灵魂和恶魔。

2 a : departing from what is usual or normal especially so as to appear to transcend the laws of nature b : attributed to an invisible agent (as a ghost or spirit)

a.不同寻常以至于违背自然规律。b.归因于不可见的因素(如鬼或灵魂)。

我想这说明可以把佛教归为宗教。

------------------------

另:俺是唯物主义者,不是党员,以后也不会是。唯物主义者不认为仅信奉某种哲学会带来先进性。

关键词(Tags): #宗教#佛教#方法论#稳定性
家园 送花,同意这位兄台部分观点

但是理性这个问题就很难说,毕竟所谓理性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这个历史背景下的。它有其文化和地域的特殊性。如果把它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其实是非历史的。而且把一个文明,一个“宗教”定义为非理性,往往有power relation在其背后。定义其他文化为非理性说白了就是西方中心论。

如果偶们佛门中人认为佛教比科学还有什么高深,那就起了分别心,偶觉得不妥。

家园 回花,并关于理性。

兄台过于执于“理性”一词了。感性和理性各有各的用处,无高低优劣之别。也不能因为理性源于西方,而起好恶之心。文中我的想法是,宗教不应该直接作用于世俗运作,沉浸红尘,有损镜台。不必关心别人是开宝马,还是踏蒲团,只需心中有灯,自有人来。

家园 再论佛法与科学

嗯, 那我就同意佛教可归为宗教, 毕竟人们在习惯上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这样的话, 兄台许多关于宗教的论述皆须加限定词了, 譬如"绝大多数宗教...", 因为这些论述好像不太适用于佛教.

一. 方法论

方法论恰恰是佛法的强项. 根据佛理, 万物因果相续, 变迁不息, 无有恒常不动的东西. 这正体现了辩证法. 另外, 业力的牵引, 正是一种普遍联系. 当然,到底有没有业力这回事,这只是佛法里的一条假说,现在科学还不能证明。但这并不表明这套理论是非理性的,尽管现在不能证明或证伪它,以后的实验终将能做到这点,因为佛法能作出可证实或证伪的预言。 照我的理解,“业力”就像是在概率图模型中另加了一层隐变量而已。 还有,根据佛理, 所有万物的运动都遵循一套普遍的法则,没有例外,连佛陀都不能违抗这些法则。 [和中东的宗教有本质区别!]

对于具体的物理化学规律, 佛法着墨不多,因为这不是度人的重点,何况,打个比方,跟小学生(当时的信众的知识层次)讲透量子力学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与其让他们在云里雾里彻底搞糊涂,不如打些浅近的比方,把量子力学(量子意识)的一些结论的定性的图像告诉他们。 熟悉量子力学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电子既不是只经过了左面的那条缝, 也不是只经过了右面的那条缝,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两条缝同时都经过了,或者说电子以某种方式"知道"两条缝和屏幕的设置. 一旦我们试图看电子究竟从哪条缝过, 那么电子的干涉效应消失, 或者说, 电子不再能"感知"两条缝的信息. 佛经中经常有类似的论述,诸如"非想非非想定","无法相,也无非法相", 等非常拗口的词句. 不懂的人会想,是不是故意打哑谜让我们糊涂, 这样可以显得佛法高深? 其实佛陀也有不得以的苦衷. 他在菩提树下刚悟道之后, 知道世人绝难理解这个妙法, 几乎想立即涅??走人了事“此法妙难思,辛勤我所证,疾入于涅??。” 多亏梵王为使佛法住世,当即劝请释尊应为有缘者开示方便之道。释尊即随梵王之请,去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四谛法轮,从此佛法永传人间。

再多嘴一句量子力学与佛法的类比: 一旦你着了相,那么原本遍及虚空的妙明真知将被这个相所粘住, 不复遍及虚空. 就是说 观测行为(分别心)导致本来非定域的波函数塌缩. 读者会问: 妖僧瞎猜吧! 怎么没见佛经里有诸如波函数塌缩, 缠绕态, 叠加态的词句? 妖僧回答: 在那个时候现代的量子力学语言尚不为人所知, 佛经只是用了自己的一套名词罢了, 考虑到当时的条件局限, 佛经所表达的量子物理的图景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读者们若不服, 你们不妨去试试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解量子力学?

所以偶实在不明白兄台所谓的"非理性核心"对佛教而言指的什么? 让我总结一下, 佛法是一套理论体系, 有几条根本假说, 然后作出种种推论, 能对实验观测(主要是针对人和动物等等生命活动的种种现象)作出解释、作出预言。 依我看来就方法论上说, 佛理与科学并无差别, 不同的只是佛教有几条目前科学尚未接受的假说. 而在佛教所尚未给出详细描述的领域, 即:具体的物质运动规律, 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是完全合乎佛教的思想的, 佛教也从来没有排斥过科学的方法论. 譬如, 中国唐朝的杰出的天文学家张遂(奇怪的是国内的人对他却不大熟悉)就是和尚, 法名"一行". 详见:

http://www.nongli.com/Doc/0503/0317854.htm ("杰出"二字, 不是白给的.)

二. 实际操作

"如何保证诸位的主张能够得到信徒的认可?" 哈哈, 好问题! 释迦牟尼在涅??前就说过"四依四不依", 即: 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 依法不依人;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若信徒之间还有不同意见呢? 就算一时不能解决, 也没啥可争的, 最终看大家各人的修证好了. 这是可检验的, 蒙不了人的. [和中东的宗教有本质区别!] 佛教中当然也不免不法之徒, 但相比其它任何宗教, 党派, 要少得多了. 即使在科学工作者中, 品德底下的小人、假冒磕学家的光环借机行骗的骗子也是有的吧。

或许拙衲的科学水平忝居平均水平之上(佛学造诣不好说了,偶只学了一年不到,惭愧). 要知道,这是通过多少年寒窗苦读得来的,相信兄台亦是如此。为达到相当的科学及工程造诣,至少得学过高数,线代,复变,概统,普物,四大力学,普化,生物入门,电路理论...,计算机(硬件,编程,体系结构,...), 随机过程, 信息论..., 再加专业课程与实际科研经验. 饶是如此,隔行如隔山, 比如河里对生物方面稍微专业一点的讨论, 偶就抓瞎了. 兄台觉得科学知识那么容易普及吗? 当然, 偶是极力赞成推广高教, 普及科学知识的. 这点和兄台完全一致. 只是中国的现实是 远水救不了近渴. 在这种情况下, 让普通大众了解佛法的定性结论有什么不好呢? 负面影响总是不可避免的, 但总比人民彻底丧失道德约束强. 是啊, 要提倡社会公德, 可是在没有深层原理做支持下的道德倡议有多大的约束力与可信度? 就算佛教是精神鸦片, 也有积极的稳定社会的作用. 更何况它还不是.

"何必强求佛理高科学一头?" 何出此言? 至少俺从来没有这个想法. 语迟的大作虽然对科学颇多微词, 但他又不是为了褒佛教.

总结一下, 俺的观点是: 科学的世界观是一种假说, 佛法亦然. 目前尚没有一锤定音的实验数据支持哪个假说(虽然有逐渐积累的轮回转世证据), 所以他们目前并存不悖. 科学的方法论无论如何是应该采用的. 如果有朝一日实验证据明确地驳斥佛理的预测, 那么俺将弃之如敝履(当然,如果差得不离谱, 也许可以对佛理作修改). 至于前面最后一句话, 俺也不怕激怒众菩萨众护法(相信他们不会被激怒), 因为真金不怕火炼!

关键词(Tags): #佛教#佛法#科学#方法论#量子力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见法之人见我!!花
家园 小子学佛日短,若于佛理理解有偏差,恳请众师兄师姐不吝指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