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绝不鞭尸】【写着玩】对省/市委常委的基础性知识普及 -- 121gdi

共:💬27 🌺174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绝不鞭尸】【写着玩】对省/市委常委的基础性知识普及 -- 有补充

---------没事干,写着玩,写到哪儿算哪儿--------------

--------------方便大家和朋友宵夜喝啤酒的时候找话题-------------

省委书记是一把手,不过很少上新闻。我们国家党政分工就是党委管党的事务,政府管政府事务(真拗口)。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权日常工作机构是常委会,无论是党口还是政口,都要听常委会的。

尤其是现在,习大大提出党领导一切。这种领导职能无疑是加强了(这无疑是正确的,牛鬼蛇神我算是看够了)。

各个省(市)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中(一般9人,大家投资做项目时听到领导口中的“这事儿需要我们上会讨论”,就是指这种常委会)。会中党口至少占有七席,分别是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也是个命途多舛的,我为什么要说“也”?)、政法委书记(这个不一定,因为有段时间这个部门整个被撤销)、组织部长(这个大家听得很多了)、宣传部长(很多人以为宣传部是归政府管,这是个误区。宣传全部归党委管,不管你是哪个级别的宣传部门,全部归党管)和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工作中和书记走得最近,因为书记的秘书一般都是由办公室主任指派或自己上,所以主任和书记是天然的盟友。这方面甚至可以单列出来好好说,充满了人际关系的艺术。反例也有,最著名的就是大反贼X计划,出了这样的秘书,那领导就很难受了。另一个特别的工作就是保卫/警卫员/勤务兵,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因为是另一个系统)。

还有一个误区,是跟朋友们宵夜吹牛时容易搞混的。当地驻军的一把手一定是党委会成员,却不一定是常委会成员,这个要看当地实际情况(比如西藏和海南)

政府口却只有两个席位,省长和常务副省长或者市长和常务副市长。政府常务副职(副省长/副市长)如果是政府一把手的人,还好说,自己总算有一个同盟军。怕就怕政府一二把手面和心不和

---------这里插一句------------

之前我说武汉某高校不配合政府改造的帖子,还有人说我是“都是瞎说”。

详情请咨询:

红十月:都是瞎说

ID“红十月”的河友从这句话就暴露出来,他对当时武汉领导之间微妙关系的一无所知。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分管副市长(或常务副市长)出面就能协调的。副手不出面逼得一把手做报告,呵呵。

还拿华科跟中科院比,其生活经验之丰富、对党政机关之了解、对学术机构之熟悉可见一斑。

至于链接后面ID“赛昆仑”与ID“方平”的河友,先以“高校跟地方政府对抗是死路一条”这个观点,来证明“高校不可能跟地方政府对抗”,再得出结论我就是在“文人瞎扯”,则是令人啧啧称奇、拍案叫绝。

其对对自身观点论证逻辑之缜密、论据之详实、实在是令我这样的“瞎扯文人”汗颜。

建议他俩重学初中物理,看看什么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回归正题---------------

大家看国内新闻,会发现露面的领导90%都是副手。一把手露面几乎全是会议画面,这是有原因的。

政府一把手,便最容易成为孤家寡人(政府一把手很多空降的,副职二把手却很少空降,原因是副职有具体分管工作,空降容易水土不服。插一句嘴,武汉因疫情换将是非常情况)。

----------结束语-----------

我这人从不记仇,也从不把别人对我的抨击放在心上,更不会为此而专门开贴将其错误言论拿出来鞭尸。

我是有素质,讲道理的😠。

开这个帖子是因为跟大家聊聊我国的领导机构,都是公开消息,兄弟我只是整理出来,供大家看着玩。

大家如果也知道一些好玩的官场事(不分中外),不妨一起分享下!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这个主题帖是意气用事的产物

内容多有错谬之处,还涉及对河友的嘲讽攻击。

楼下其他河友的回复更具含金量。

---------另外------------

针对我这篇嘲讽文章,我已对三为河友致歉。

地址在:

121gdi:【原创】【道歉信】我向ID“方平”和ID“赛昆仑”的河友正式道歉

--------我以后--------

多更点有趣的、自己经历的东西。

尽量不去污染河里讨论环境。

望河友们多包涵😭

家园 省委常委一般都多于9人

湖北目前的省委常委确实是9人,但是绝大多数省份,比如广东、福建、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省委常委都多于9人。

湖北省的省委常委目前只有9人并不是常态,疫情原因才导致只有9个常委的,过去基本多于9个常委。

省委跟市委不同,一般省会城市书记都是常委,计划单列市书记一般也是常委,还有什么重点开发区的负责人也是常委,9个常委基本是不够用的。

省会城市书记,级别上是副部级,但是权力不要说比大学校长这种注水副部级,就算比一般副部级都要大,有不少省会城市书记是中央委员或者中央候补委员,整个教育系统一般只有教育部长才有这政治待遇。而且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部委所属的大学和地方政府闹起事来,省委绝大多数是帮自己的地方政府。武汉大学那次,如果真的是校方以为自己是副部级,就和地方政府叫板,纯属吃错药了。

戎装常委不是标配,但在大多数地方是常态。

家园

湖北是特殊情况。

常委数量方面是我写错了。

漏掉了统战和省会书记。

其他几个就不说了。

----------------

武大那确实是学校吃错药,其实大家到现在都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拼了命的以大门口“人文景观”做筹码,要挟政府。

所以猜测他们是想要拿地,方便把校区连成一片。

结果驱虎吞狼搞成了自私自利,这种智商活该被秋后算账。

家园 你是对的,某些内幕一大把的人是错的

“高校不可能跟地方政府对抗”这种话是对政府运作实务认识的无知,一个普通老百姓有些事情都可以跟政府对抗,并且赢了。

比如,长春就是典型的企业大于城市、学校等于城市的城市。在武汉,发生您所说的抗衡或者说是对抗是完全合理的,武大毕竟是武大,华工事实上是有点差距的,特别是行事风格上。

家园 政府至少两个副职进常委,戎装常委是常态,

地方常委会里没有地方军(分)区司令(武装部长)或政委的情况非常少见。(湖北省现在的委常委会里没有专职副书记、没有省委秘书长、没有非常务副省长,但是有省军区司令)

哪怕县委常委会,正常情况下也没有9个人的。有时候新上任的党政军领导暂时没有常委身份(比如省军区司令调离,政委或者新司令履新省委常委需要时间走程序),但是一般是列席常委会的。

常务副是为了分权、制衡政府首长而设置的,否则,副职之间有排名即可,没必要明确为常务。

家园 学习了

Rt

家园 抱歉,我从不敢说任何河友”瞎扯“

更不敢说文人瞎扯。如有误会,那一定是我行文不周,还请原谅。

我一般只写一些亲历或者身边人发生的事,所以视角有限是肯定的,错误是肯定的。

对省委常委、市委常委,我了解并不多。也就是以前家人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偶而去人家家里坐坐;或者是上下楼邻居,碰个面,打个招呼而已。

国内的家里,楼道里还住着一位武汉市委现职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至于省委常委,也就认识过几位(省委宣传部长兼中央候补委员、省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厅长、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常务副书记),那也是比较久远的事了。

至于”高校跟地方政府对抗是死路一条”,好像也不是我说的。当年我校校长周济(副部级),从校长位置上,被提拔成武汉市长(不是省委常委),其兴奋之状,溢于言表----可见,同样的副部级,职权差别之大,其本人也深知。

比较好玩的是,周济在被提拔成武汉市长之前,早就以科技厅长身份位列湖北省委常委了----当然,听家里长辈说过,周济在省委常委会上基本说不上话----我的意思是:同样是省委常委,这个常委与那个常委,差别大了去了。

当然,周济当市长的时候,其领导也就是武汉市委书记兼省委常委兼湖北省委副书记,也是我们院子出去的。

很多非常委的副部级,职权比常委更大。比如阁下提及的满城挖,是先卸任了省委常委,再去干非省委常委的武汉市长,照样干的热情满满。

我写帖子,多是道听途说,不周不谨之处在所难免。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你这可是凡尔赛了
家园 我认为你瞎说

是武大当年就是单纯的不想修立交,由几个老教授写的请愿书,陈校长和龙书记推动,当时06年珞狮路就开始封闭动工,但武大那段可是两位出了事后才动的工;武大不会没常识到想要中科院的地去找武汉市协调,武汉市有那功夫跑部钱不进还不如搞个跑部钱进的项目;另我可没把华科和中科院相提并论,我只是指出华科比武大在武汉市身段就弱软多了,所以很多领导也是出身华科。。。

你就是虚伪,嘴里说不在乎的事身体却很诚实的干了个遍。你就别在这卖弄你那所谓的官场常识了,我看方平兄可比你懂得多得多!

家园 你说得都对

如果你觉得武大西边那个立交桥好看,或是解决了二环堵车的情况武大当年就是有病;一个城市规划不科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意见还不让说了?好大的官威!陈龙二人屁股有屎进去是活该,但是因这个事开始整他们这就是种不健康的政治生态,这也是大家对国内官场最看不惯的地方之一。

家园 不管称职与否,哪个省份省委书记很少上新闻?

“省委书记是一把手,不过很少上新闻”

不管称职与否,哪个省份省委书记很少上新闻?

地方新闻,不管省台还是省报,总是霸占或浪费头条,如果很少上多半出事了

家园 对的,常委副X长有差不多十年了

刚开始实行某非常务副市长进常委的时候,我们当地常务副市长还要说怪话,笑话人家没权。他是班子里少有的“真”大学生(班子学历一般比中学老师要求落后一个时代),说:你看常务的务字下是个力字,所以是要干活的;常委的委下面是个女字,所以只要干女人就行了。

另:一般军分区首长是资格老的那个当常委,虽然在班子里,但是说话的时候不多。一般事务也不至于混到需要常委数票数差一票对决的地步。

家园 地方高校不与地方政府为难,是常识

毕竟端地方的饭碗,得服人家管呐。武大我不清楚,华工在90年代初期,每年大部分经费是湖北省出的,所以在招生上当然得听湖北省的。

否则,都拿级别说事,这社会不得乱套?我再说几个真事,我小时住的那个院子,领导是省委常委,在一般人眼里,在武汉市够牛逼吧?其实,在一般的地方政府部门面前,怂得跟灰孙子一样。

我小时候由于家长工作调动,家里从汉口搬回武昌,结果,有两个月辍学在家----为嘛呢?我家那一片就近入学的小学(当年的二师附小,如今的武汉小学),拒不接受。逼得我母亲带着我与兄弟去武昌区教育局门口静坐,也没办法。院子的二把手(常务副、正厅级)来家里安慰,说单位也没办法解决。

人家小学是个什么级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家小学的教导主任开出条件了:让我家里给他闺女安排进省公安专科学校当干部。牛逼吧?

最后我与兄弟不得不被迫去了更远的、条件差的多的付家坡小学。这其中另外的故事,答应了人家校长的什么条件,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一个字:怂,两个字:认怂。

这还不算最怂的。我们那个院子,逢年过节,必须由院领导(副职)出面,亲自拎着慰问品给当地的电管所(副科级?)拜年,否则,人家真的有一次给院子停电三天----人家可不管你们是什么敏感单位,能不能停电。

所以,所谓正部级、副部级高校,真正的校领导,但凡有点社会经验,不想给自己学校找麻烦的,一般不会去惹地方政府,哪怕是最基层的政府。否则,人家随便在某个方面捏你一下,你有苦都说不出。

当然,我原文也说了,如果地方政府做过份了:

除非涉及了自己单位的切身、根本利益

学校该闹当然会闹。

但是呢,从湖北省到武汉市,领导很多出自武大、华工,真有矛盾了,好商好量是正常操作。当然,不排除极端个别情况,或者领导之间有龌龊的,那是另说。比如80年代,我校创始人之一,德高望重的朱九思老院长,为什么突然下台?经办这个案子的公安告诉:被省市领导钱XX(时任省委副书记、后来兼武汉市委书记)用朱德孙子上大学那个借口,告到中央,把朱搞垮了。

朱多老的资格(延安抗大学员),对教育口多大的历史贡献呐,得罪了省市领导,照样下课。

别说管理大几万师生的学校,或者管理上十万人的执法队伍了,但凡有一点管理经验的,管过一个小单位的,都明白在社会上的生存之道:作为领导,必须懂人情世故呐,别拿级别说事,那是给自己找抽的。

说个不该说的,这次被某书记暴打的那个”所谓的“冒牌院士,也当过中科院某所副所长,套级别,也是副厅级,不是照样被抽?当然,这个比方打得不合适。我的意思是:在社会上,人敬人高,别太把自己或者本单位的级别当回事,否则只会给自己添堵。

通宝推:青青的蓝,
家园 正常

所以国内的官场难混,聪明人全把精力浪费在这些蝇头小利上了,但这些蝇头小利有时能决定人的一生;武汉市中小学牛校领导基本不把武昌的领导当干部,不如找区教育局的一个科长,连周济的儿子中学读的也是很一般的铁路子弟中学。

正常
家园 不是

我小时家里是政法口的。但是我在华工读了七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