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来了,来了,普通人的黑暗时代降临了。 -- 沾花富翁

共:💬422 🌺1841 🌵9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筛选器的说法其实源自同人于野老河友的书

我也深以为然。

想深一点,虽说现实如此,但是,这种情况,太像阶级固化了,很多人会不甘心,如果能够挣多一点教育资源,让自己的子女多一点机会,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园 市场化带来的问题计划来解决?

那么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呢?农业化来解决?还是别的什么化来解决?从英国到加拿大到前苏联以至今天的俄罗斯,都有主体民族人口下降问题,不管补贴或者是政策鼓励奖励,目前看结果是连下降趋势都没有阻止。我以为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只能是工业化来解决。市场化的问题,人口再生产的问题,也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很明显,在目前的市场体制下,人口的再生产收益率大概率为负数情况下,人类自动减少人口的再生产是很正常且很正确的选择。要想进行改变,那只能是工业化方式生产高质量的人口出来,其他方法都是缘木求鱼绝对失败。

至于你说的新生儿今年降三分之一,多少年后小学生降三分之一,多少年后高中生大学生降低多少,在一个根本没有把人当成是人的政策制定者看来,只是合格韭菜有没有的问题,帝国需要的干电池数量够不够用。以前好像有人的小白鼠做过实验,大致就是不愁吃喝住的情况,会快速繁殖一阵子,然后保持一定的数量一阵子,再然后就开始不繁殖,再然后慢慢死掉,直到最后死完为止。我想现在这么多的人知道自己是韭菜的下场,知道自己只是帝国的干电池,而又无法改变,那只能是不生下一代,不让下一代重复自己的悲惨命运,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类负责。小白鼠都能做到的事,我不怀疑智力更高级的人类也能想明白做得到。当然这只是站一个立场上来说事。

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悲观,至少身边很多年轻人都生了两胎,尽管他们生活过的很艰难,但是他们依然对将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也许他们的行为能延缓大家说的那种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下降的到来。但我依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能解决人口问题,因为他们也会觉醒,也会早一日搞清楚工业化社会下的人口再生产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是规律性的东西,不因为大家的感情或者是习惯爱好而改变。就像大家认为现在我们中国工业化了,要向高端商品的生产上靠拢,自然就会出现腾笼换鸟的思维和行动,把那些低端商品的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去,其实谁都知道这些是财富生产的事,咋能弄到别人家里呢,可是市场的体制逼迫他们必须遵守市场规律去办事。当年英国是这样,美国依然这样,日本是这样,只不过它们这些货们心怀鬼胎,为了自己能更长时间地垄断工业化带来的红利,千方百计延缓这种转移的速度,比如臭名昭著的摩尔定律就是最明显的骗局。但到了我们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勤劳的人们像一只只小蜜蜂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工作,我们自带干粮地去给印度搞基建,给非洲搞基建,给一带一路的国家搞基建,来让他们早日工业化,早日成我们的对手,早日有更大的能力做我们最凶恶的敌人。而我们自己呢?这个好像不是大家讨论的范围,好像大家也不关心这些小事。

家园 我不这么看

阶级固化有,但从古到今,即使在一个朝代,又有多少固化?固化是教育带来的吗?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教育是改变固化的最好手段。搞不平等教育才是固化的原因。而筛选教育,公平的筛选恰恰对一般人是有利的。不筛选全部升入,其实恰恰就是最大的筛选,里面充满了各种猫腻和操作。

花了
家园 以结果而言中国的教育确实比日本公平

看东大京大的录取学生来源,九成以上是私立中学来的。中国私立学校不少了,但是清北交复的生源估计不到一成来自私校。

另外有一个小虫, 就是没有横浜大学,有横浜市立大学(公立)和横浜国立大学(国立)。两个学校设立的时候争抢横浜大学这个牌子,结果谁也没拿到,各自加上尾巴。然后横国变成了日本唯一一个名字里面有”国立大学“字样的大学。当然,改不了二流学校本质。市立大学则非常不爽,因为听起来和横浜私立大学一毛一样。而一般来说私立大学除了排前头那几个大家都觉得不咋滴。

家园 稻学不喜欢“低端”这词

“低端人口”也不是老邓说的。

家园 可不是么

市场化制造了问题,又不能解决问题,那不只好重新启动计划来解决问题么。你总不能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死不能搞计划。

家园 这话很有道理

教育是改变固化的最好手段。

我深以为然。

但是事情也有两面性,按照我的理解,普通人抱怨的是,有钱有权人家的子女,可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他们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上更好的学校,这样反而会加强了阶级固化。

家园 突然间似乎明白了 -- 有补充

在一个根本没有把人当成是人的政策制定者看来,只是合格韭菜有没有的问题,帝国需要的干电池数量够不够用。

我们在这里讨论政策得失,其实是杞人忧天。人家不是无心的,其实早就考虑清楚了,把50%的人赶进职高,出来后,既没有知识技能,也缺乏学习能力,更别提思辨训练和认识水平。这不就是最好的炮灰和电池吗?

看来还是自己浅薄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人家考虑问题是很深远的 -- 补充帖

我们本地,两所小学,一墙之隔。一个私立一个公立,住在这一片区域的居民,只有买了所谓学位房的,可以上私立。其他的只能上公立,或者交钱上私立。而这个所谓的私立,是区政府下属全资国企投资。

两所小学,一墙之隔,二十年前就这么规划好建设好。后面二十年,凭借着这个学校,卖地卖房,风生水起。思虑深远啊。

而且这种赤裸裸的人为制造教育不公的事,人家干的心安理得。

看来,对于有些人,既不能高估他们的良心,更不能低估他们的智商啊。

见前补充 4636269
家园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有补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这就是稻上飞要的结果 -- 补充帖
见前补充 4636271
家园 在西西河,你毕业了
家园 不敢,还要继续学习

西西河藏龙卧虎,俺潜水十年,受益良多。几乎从不敢冒泡。最近实在是有些观点太过偏驳,忍不住叫两声。

还要继续学习。

家园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科举化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科举化,学而优则仕,学出来去当官,考公务员,进大国企。

-------------

教育的本质是掌握学习的本领。

人生最大的痛苦,人类知识进步太快,学习的速度赶不上知识的变化。

所以我特别崇拜学习快的人,钱学森,忙总,包括河里的铁手,陈王等。

铁手之前好像学的生物基因这类的东西,然后自己编程还这么牛逼。

-------

现代社会,知识贬值非常快,20年前的项目管理,注册会计师,律师,20年后几乎一文不值。

高中分流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知识的老化。别说职高学的东西了,就是我们大学学的知识,5年后也基本完全落伍了。

-----------

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科举化,把教育作为阶层进阶的踏步。

不解决这个问题,讨论什么50%分流,感觉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家园 你讲的太假了。留学生跟人家国内招生一样吗?

非洲人还说申请中国985学校容易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