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杂谈“医患关系” -- 青方

共:💬13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杂谈“医患关系”

人病了,找医生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病人求医生,把健康性命都交给了医生,医生手里掌握着病人最珍贵的东西,遵循着张老大夫的教诲“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给病人看病,望闻问切,该抓药抓药,该打针打针,该动手术的就准备开刀。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按道理来说,是最不会有问题的关系,可什么时候,又怎么就出了问题呢?就变成了,患者心理想着“你不负责任,你肯定多收我钱了,你草菅人命,我跟你拼了”。

????大夫想着“我大学多上一年,我超时工作还没有加班费,劳动法哪儿去了?我经常上夜班,我还得不间断的考试,我晋职称我写文章,还谁谁都批评我,我招谁惹谁了,我给你看病,你还跟我吹胡子瞪眼的。主任逼的紧要完成指标,护士长看的紧要节约要减少成本,我上学的时候又没学经营管理,怎么如何减成本增效益的事情我也得想着,这是怎么了这是”!

????真的,这到底是怎么了,本来是很铁的关系,变得如此之面了;本来是相互信任的关系,变成了怀疑鄙视;本来“Doctor”这个令人尊敬的称呼,变的不那么闪光了;本来是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们,变成了人们背地里说的“白狗子”了。

????病人质问大夫们“是你变了,还是我变了!”

????大夫质问病人们“是我变了,还是你变了!”

????我回答,都变了,社会变了,人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了。

????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医患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独善其身的。

????大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那么差嘛,就“糟的很“嘛?也未必就那么糟。那就是“好的很”了,也未必就是那么好,看跟谁比了,比起“警民关系”来,要好很多的。

????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好了,是维持这种关系的纽带出了问题,这个纽带就是“信任”。病人去看病,如果有和大夫认识的人给搭个桥,这种关系就变的很好了,因为有熟人在,是医和患都感觉到了“信任”。病人对医生对医院不信任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那么这个“不信任”是怎么来的?

????打个比方,医院就象是一锅上好的汤,如果这锅汤摆在厨房里,到处都洁净清爽,汤的色香味俱佳,这是好汤,要喝就喝这样的。但,同样的一锅汤,放到自由市场里,汤锅上飞舞着几十只苍蝇,锅边上流着臭水,你还认为这汤是好汤嘛?更别说你还能看到飘浮在汤面上的苍蝇了,汤在这种环境里放的久了,还能保证就不馊了?

????汤里的医生们只能和这锅汤共荣辱,患者们,要不想饿死,就别管这汤到底如何,端起碗来就得喝,因为没有别的吃食。

????“是谁把汤锅端到市场上去了,也不找个干净的地方放,也不盖个罩子,也不轰苍蝇,任着苍蝇在锅上面飞”,我大喊一声!

????这就是我眼里的所谓“医患关系”

元宝推荐:懒厨,
家园 全是产业化作怪。

我发现产业化是最时髦的词。

家园 给青方兄戴花

现在国内实际存在的现象该怎么说? 要看病, 得先记得带钱, 这是在国内看病的常识. 没钱就不看病, 似乎有违医德, 但又似乎是不得不如此. 这种事, 就像没钱的孩子缴不起学费一样, 令人痛心, 但又实际存在.

家园 【文摘】 医生和他的保镖

?0?2?0?2?0?2

医生和他的保镖

  3月30日,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看病的细心人会发现,大门口多了两位警察站岗,旁边是新设立的“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110报警点”。

  华西医院门诊大楼内熙熙攘攘,人流如织。除了两位保安在正常值勤外,各个楼层不时有身穿藏青色护卫制服、手持便携式对讲机的保卫人员来回走动,进行高密度的巡逻。

  华西医院普外一科主任李宁博士刚抽空在休息室接听完电话,准备回门诊办公室继续接待病人,这时李宁身旁一位着灰色西装的小伙子探出头来,先用警惕的职业眼神迅速扫视了一下坐满走廊的患者,在确认没有可疑人物后说:“李医生,这边请。”

  小伙子紧随李宁,寸步不离,快步穿过走廊闪入办公室后,敏捷地关上了房门。

  这位脸庞黝黑的小伙子姓曹,是华西医院去年给受到“死亡威胁”的李宁医生专门配备的“贴身保镖”。

  曾经在武警部队服役5年的小曹擅长“近距离擒拿格斗、自由搏击、射击”等护卫技能,他说自己“样样都会”。

  按照医院保安部要求,在李宁上班期间,小曹必须全程“贴身保护”。无论李宁是在门诊值班,还是在给病人做手术,甚至是上厕所,都“不能丝毫放松警惕”。“已经出现过一次不可饶恕的惨痛教训了。”小曹感到自身的压力非常大。

  追杀噩梦

  3月15日,是李宁返回工作岗位的第一天。

  他身穿白大褂,头戴鸭舌帽,宽大的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这身不太协调的装束,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滑稽,但同行们却大多投来同情与无奈的眼神。

  最近两年内,李宁已两次遭到病人家属的“追杀”。今年2月份他刚刚被人用刀砍过,头上的伤口刚刚愈合。

  “我以前从来不做梦,现在每天都要做好几个噩梦。”李宁说。

  此前,为躲避“追杀”,李宁曾向医院申请“休养”一个多月。

  院方有一份长达5页的医务人员“黑名单”。记者看到“黑名单”上有24名医生,其中很多医生的名字前醒目地写着“威胁”二字,有的是威胁“不得安宁”,有的则威胁“将付出惨重代价”。

  华西医院保安部一位负责人介绍,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像小曹这样的“贴身保镖”目前有6名,最多时达到过十几名。他们都是从退役武警中挑选出来的,拥有一流水准的护卫技能。

  现在配备保镖的6位医生为5男1女,除了一位是精神科医生,其他均为外科医生。他们全部是教授、业务骨干,其中多是科室主任。

  医生们面临“死亡威胁”是因为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几位病人所患疾病大都是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精神病等重症。

  这些“贴身保镖”的着装根据医生工作时的需要而定,有时穿着护卫的制服,有时穿着与医生一样的白大褂,也有像小曹这样穿西装的,或明或暗地全力“护主”。

  对于身边形影不离的贴身保镖,在生死边缘走过一遭的李宁虽然感觉到私人空间受到限制,但多多少少也增强了安全感。

  有一次,李宁做完手术出来,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的小曹陪他下楼。刚出电梯,一男子突然猛拍了一下李宁的肩膀,保持高度警惕的小曹当即扑上去,把该男子强行拉开。吓得脸色苍白的李宁定下神来才发现,那是他的一位朋友。像这样神经高度紧张导致的误会还有很多,但小曹觉得,“提高警惕性,有防无患。”

  无奈配保镖

  2003年的10月10日,李宁就受到他的一位病人的威胁。那天上午11时许,李宁参加完一个医疗事故鉴定会,刚走到门外,患者陈某的妻子唐某突然一把揪住他的领口,又抓又踢,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李宁骂:“你听清楚,哪天我肚子开始痛,哪天就是你的死期!”

  当天下午,李宁向医院有关部门申请暂停几天专家门诊。他的领口已经被撕烂,颈部明显有两道近一厘米宽、六七厘米长的血痕,“看起来触目惊心”。

  22个月前,陈某因直肠癌在华西医院普外三科接受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当时已有淋巴结癌转移。

  2003年5月至6月,陈某两次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6月16日再度入院,19日由普外一科主任李宁为其“剖腹探查”。

  术中李宁见其癌症多处转移,假如盲目切除很可能导致肝脏衰竭,因此选用了“化疗泵植入”治疗方案。陈某于23日出院。

  从陈某出院大约一周后开始,李宁便不断接到其打来的恐吓电话:“你等着,我要让你一命换一命!”陈某及家人非常生气,因为二度患癌后医生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切除。

  没过几天,当李宁独自坐在门诊室时,陈某夫妇果真带着3个彪形大汉找上门来,对李宁恶语谩骂,声称要“弄死他”。

  李宁真的有点儿害怕了。前不久,他的同事――另外一个科室的临床医生,被病人家属堵在急诊室门口连砍13刀,一只眼睛瞎了,4个手指残了。

  于是,李宁成了医院里第一位配备贴身保镖的“白衣天使”。

  难逃一劫

  一向喊打喊杀的陈某夫妇并未付诸行动,倒是另一位病人的家属陈文轩在默默地等待着吧币健被?会?

  

  2004年2月11日上午8时许,华西医院普外一科约60多名医生、护士正在医生办公室收看院长电视晨会。

  “我坐第一排,小曹当时正好去上厕所了。”李宁回忆。

  一位身穿中长大衣、脸上蒙着头巾、只露出眼睛的女子神情自若地走进室内,问李宁:“你是李宁吗?”

  李宁刚要回答“是”,谁知这名女子迅速从腋下掏出一把菜刀,照着李宁的头部劈去,“白光一闪,就一脸都是血”。

  当时坐在李宁旁边的蒋力生医生回忆,只听“咚”的一声响,还以为是哪位医生的凳子倒了,再定睛一看,李宁头已着地,鲜血喷涌而出!

  行凶妇女举着菜刀还想继续砍,众医务人员立即扑上前,将其死死拉住并夺走了凶器。

  为李宁主刀进行手术的脑外科主任游潮和为其实施麻醉的刘医生向记者介绍,这一刀,不仅在李宁头上砍出了长达9厘米的伤口,而且深度已到达颅骨,致颅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十多块头骨碎片被削下。另外,这一刀还在李宁左手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

  手术前,李宁一直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虽然医生们以最快速度进行了抢救,但李宁受伤后的失血量仍超过了1000毫升。手术过程中三次血压零对零,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当天上午,华西医院数千职工、学生群情激愤,强烈要求严惩凶手,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考虑到普外一科的部分医生情绪波动剧烈,当天已经排好的30多台手术被迫停了。

  2月12日,李宁医生受到暴力侵害一事引起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以及四川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他们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好此事,并对受害医生李宁表示慰问。

  “一命换一命”

  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了解到,砍伤李宁医生的妇女名叫陈文轩,56岁,系成都某中学会计。

  李宁向记者介绍,陈文轩丈夫尚承文是退休干部,2002年7月在他这儿治疗晚期肝癌。“我们把多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利弊告知了患者,患方经过4天的充分考虑后,于2002年7月29日强烈要求进行冷循环射频治疗,也就是通过局部加热杀死癌细胞的无创疗法,暂不考虑手术治疗。这些在患者的病历中均有相应的记录,我们还有患者家属签字表示同意的材料。”

  但陈文轩见其丈夫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便隐瞒了在李宁医生这儿的治疗过程,带着其丈夫及相关基础病历重新到华西医院门诊求治。

  当时坐诊的一位老教授根据尚承文的病情和病历判断,“射频治疗”方案不但无效,反而延误了治疗,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陈文轩听后大惊,想方设法又找了一些成都治癌专家和医疗机构咨询求证,听到了相似的说法,有专家甚至认为“射频疗法”还处于试验阶段。

  陈文轩说,老伴一年半前查出晚期肝癌,经过李宁治疗,目前又出现了肝腹水等症状,认为这是当初李宁治疗不当造成的,所以要其“一命换一命”。

  华西医院普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严律南教授告诉记者,科学研究早已证实,晚期肝癌病人的自然生存期约有3至5个月。该病人经过上次手术至今已存活1年半,足以证明李宁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砍人事件发生后,华西医院组织的外科专家组查阅了患者尚承文的病历,对其住院期间的疾病诊断、治疗过程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李宁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明确,诊治方案恰当,符合医疗原则及规范”。

  在李宁被砍后仅仅一周左右,华西医院再次上演同样的悲剧。

  华西医院一位副院长、骨外科医生裴福兴在病房查看病人时,突遭以前一位病人砍杀,幸亏旁边一位进修医生挡了一刀,斐医生才逃过此劫。

  

  华西医院的一份内部报告这样写道:李宁事件之所以在华西医院激起如此之大的反响,是和近几年医疗环境恶化有着密切关系的。据华西医院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各类暴力事件已发生了20多起,其中直接伤害了医务人员安全的有7起。仅2004年春节期间,就有6起对医院、医生安全进行威胁的事件发生,其中包括威胁要杀医生、炸医院住院大楼等。

  医患困局

  近年来,医患矛盾激化,全国各地“医院暴力”事件频频发生,而华西医院给医生配备贴身保镖的做法,更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极端表现。

  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患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现有的医保制度还不完善,体系还不健全,让人越病越穷。

  二是药价不合理,收费不确定,医疗分工不合理,这些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医院和医生就成了患者发泄积怨的“替罪羊”。

  四川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梁志认为,华西医院为“白衣天使”配备保镖实是无奈之举,绝非长久之计。这样的措施会对其他医护人员产生相当大的压力,就是前来看病的患者也会提心吊胆。

  梁志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根本上是由于当前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管理体系不健全,医疗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药价虚高、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管理不规范等诸多现象一直以来为人诟病,许多老百姓看不起病,加上医药服务供需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很容易激化。

  “前一段时间成都开政协会,有医疗界的代表上去发言,但是台下一片嘘声,将代表轰下台来。”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艾春霞痛心地说。

家园 青方大夫啊!这国内的医患关系可比您这里讲的差得多啦!

小的时候,洗了澡鼻子就发炎,我们农村孩子管去河里游泳就叫洗澡,父母担心了,带着我去镇上的卫生院,那时都找有些名号的大夫,我至今记得给我看病的这个大夫的名字叫单裕民,我的父母就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个单大夫就给我父母耐心的解释我的鼻子为什么发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主要是不能再到河里洗澡了,他说,你要是再到河里去洗澡,你的鼻子将来就会长的特别大,和漫画上的刘某某一样大。我多少年以后才体会到这个单大夫是为了限制我偷偷到河里洗澡吓唬我,但是当时自己也真害怕,确实是大大减少了同小伙伴们去河里戏水的频率。今天这样的情节那还会有,别说有些名气的大夫根本不屑搭理你这些老农,就是勉强给你看两眼,哪里还会这么用心在你的孩子身上。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仗着穷人命硬很少和医院的大夫打交道,但是86年突然有一阵儿莫名其妙的胸闷,去北医挂的专家号,是呼吸科的一个老太太给我看的,摸摸这里,敲敲那里,看的那叫一个细致,我就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穷学生诶,人家就是那么认真地给你看,这个老太太的名字忘了,但是慈眉善目绝对的慈祥。

新世纪盛世来临了,领导不幸得了带状孢疹,照旧三院,这次皮肤科一个专家,姓姜,老匹夫!给我们开的都是他不知道什么渠道来的药,还要到他在塔院开的一个小门诊部去拿,后来我们问朋友,人家说这个药根本就没必要用,你们一看就是有几个钱的,不宰你们宰别人?老天都不答应哪,我们把剩下的药给他看,他说都是医药代表推销的药,而且快过期了,这不敢紧给我领导用上了。

好几件事,反正我对现在的医院信任度基本就是零,拿着钱还得找人,要不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得的什么病,现在的医生在老百姓面前基本就是哑巴,问他什么话,耳朵里象塞了猪毛,根本就不搭理你。

家园 我不与时俱进,看样子观念落伍了

三院皮科怎么如此了,不敢想象!

家园 哈哈!外科大夫们越来越可爱了

而且也越来越有出息了。连保镖都陪上了。。。

家园 也许是到回归的时候了

卫生部?

家园 说到点子上了

市场化不是万金油!

家园 其实话也不能这么说,

现在的医生那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病人哭着说你多收了钱还治不好病,医院又抓着要效益。

本来药物这东西,又不是医生家里做的,他怎么知道用了什么就一定能把人治好。且不论个人体质的差异问题,现在的药有多少真的是有用的。听说前几年做西瓜霜的厂子经常往厂里运西瓜,现在多久都没见过再有满载西瓜的卡车开进了。能因为药吃了效果没想象那么大,医生就不开药了么?总之这不是在菜市买菜,我给你一块你就非得给我一斤。

医药费的大头其实在医院手里,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但是医生作为直接和患者接触的人,就得承受很多压力。有些有良心的医生,比如我哥哥的主任就更郁闷,他要经常帮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垫银子,否则治疗不能继续,害了病人;有时候病人欠费太多,他自己都无力帮忙时就暗示病人可以选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逃走,剩下的问题他全部揽下……象这种事情他们俩已经干了很多了。

医生对病人不搭理,其实也有原因:太累了。我曾亲眼看着我哥哥上了一天班,快下班时来了个危急病人,从夜里12点一直抢救到凌晨4点还是没救回来,看着家属哭他自己也哭,闭眼到七八点又得起来巡房。巡到10点多还得回办公室写病历,时不时有病人家属来咨询,同一个问题要答三五次才能放心。又不是铁人,怎么能有那么多精力细细地答,要我说医生比病人还希望他们出院呢,大家使劲的方向是相同的。医生们们天天如此还能活下来真是奇迹,我有过那一次经历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胖医生那么少见,都是累瘦的啊。

像去看皮肤过敏结果叫我吊葡萄糖一类的医生我也见过不少,但那毕竟是少数,医生也是人,也是有良心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多理解医生的工作,毕竟人多了病人也会多,更何况现在医疗走向市场了。我们患者最要做的,只能是多锻炼防遭罪,对自己对医生都好。

通宝推:灰灵,
家园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哪儿都是有好就有坏的不是吗?:)

反过来有坏也就会有好:)

家园 确实有像您哥哥和令兄的主任一样的好医生。

我也不能一蒿打翻一船人,主要是我以往几次和医生打交道的遭遇太气人。

至于医生不说话,你说的原因绝对有道理,但是同样的情况有朋友陪着绝对不一样。

目前有一招,可以挂150块的号,然后你就可以安安静静的等着医生给你看,医生也会耐心。

家园 偶觉的吧,医生和患者,都是牺牲品

就象角斗士一样,被所谓的产业化推上了角斗场,为了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撕杀.

献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