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扯:希特勒在欧洲战场有没有希望 -- 燕人

共:💬37 🌺7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找客观原因么

但不要忘了当时最大的客观,即希特勒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固执的独裁者,他的个人意志和决定,经常是德军做出超越客观现实的决策的主要依据。

家园 这个可操作性很强,只可惜德国人骨子里鄙视俄国,

有强烈的优越感,这种生意恐怕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

家园 德国对英国的早期空中优势

海狮计划之前德国空军对英国空军有数量优势。但是英国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和雷达。两厢比较,胜负并不明显。

开始的时候德国空军执行的计划是轰炸英国空军基地和雷达设备。曾经成功炸毁英军雷达阵地但很快被英军修复。德国人没有认识到雷达的重要性。实际上雷达在早期预警中对英军以少胜多起到关键作用。

每次德军大批轰炸机和战斗机混合编队飞临,英国战斗机就要起飞迎敌。因为德军的初期数量优势,英军勉力支撑。飞行员常常飞行归来即再次起飞。有日出击六七次的记录。这对飞行员的身体精神造成极大压力。

但是德军的一次错误改变了整个战略。有一架轰炸机错误投弹到伦敦市区造成平民伤亡。丘吉尔大怒,要求报复。30多架英国轰炸机轰炸了柏林。希特勒大怒,要求格林把轰炸目标从英国空军设施改成市区。德国人投放大量资源在轰炸平民区上,造成数万平民伤亡。这只会导致英国国民更加同仇敌忾而无战略意义(轰炸台湾论者可以休矣)。英国空军人员和设备因此得以恢复。更多的训练和来自欧洲被占区的国家的飞行员成为空军新力量。当希特勒决定从英国抽身时,德国空军的数量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家园 二战的决定者是苏联和美国

在早期两个国家都没有开战的动机和愿望。美国愿意支持英国的程度也在于销售各种物资。

苏联在斯大林管理下根本没有作战准备。苏德条约的受害者是斯大林和苏联。他们真相信。否则四百万德军和同盟陈列苏联边境,苏联方面怎末会不采取任何防备行动。

德军入侵后势如破竹。斯大林大受打击,躲在深宫内一周没有露面。可见斯大林没有准备与德国开战。

家园 停止前进不仅仅是希特勒的意见,希特勒认可了施泰德的意见

德军也是第一次搞闪电战,自己问题一大堆。

A集团军总司令龙德施泰德和他的参谋长索尔登道恩叫停曼施坦因,隆美尔等人的部队,隆美尔他们以各种名义阳奉阴违出击取得难以想象的战果的场景贯穿了整个镰刀行动。

当初A集团军总司令和担心法国从背后用预备队打穿前线战损超过50%坦克,几乎不剩多少油料的装甲前锋。德军大部队和重炮都堵在路上,花了三四天才把交通梳理好。

那时候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施泰德,整个战争过程中由于过于顺利,他们一直担心法军的预备队打穿脱节的德军战线。

当年指挥面对的是一个黑匣子,德军高层谁都没想到法国已经弱到连师级进攻都组织不出来了。。。

家园 除了数量,还要考虑航程和留空时间。 -- 有补充

bf109战斗机从法国出发,飞过海峡到了英国,战斗个10来分钟就得撤退了,德军的数量优势由于当时的战斗机普遍短腿并不显著。

英国飞行员跳伞以后还能救回来,德军飞行员在英国上空基本就是净损失。

轰炸市区是德军犯错误,给了英军喘息的时间。

不过即使德军不犯错误,英国还有英联邦做后盾,真消耗下去德军是能给英国带来更大损失,但也不见得一定能赢。

(话说真要炸台湾哪里用得着飞机轰炸,火箭弹不也能打过去。。。)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以当年的轰炸精度,德军最多炸掉部分机场设施和雷达天线 -- 补充帖

英国人修复起来并不难,苏格兰和爱尔兰在德国空军打击范围之外,英国空军有很安稳的大后方。苏格兰那边还有为了应对德军可能的登陆而保留的12个中队280架战斗机的总预备队一直没上场。

见前补充 4564378
家园 空军已经成为战略决定力量

英国海军的大炮巨舰在二战时期已经是落后了,虽然在欧洲还没有对手。在亚洲被日本修理得毫无还手之力。

假设纳粹击败英国空军后渡海占领英国,这个过程中必然消耗掉为数不少的英国军舰。就算英国政府和王室逃离到加拿大,我不认为英国政府在海外领地靠没有空军支持的海军会起多大作用。

看看后期日本没有空军支持的军舰怎样成为美国空军的靶子。

如果希特勒不去招惹苏联,没有毫无头脑地跟从日本对美国宣战,以英国为短期战略目标,整合欧洲是有可能的。毕竟美德可以联合在反共的旗帜下。德国资本家要求的是生存空间,这个要求可以通过打压传统英法势力实现。现实中德国人向东扩张移民。

只能说希特勒是狂热的理想主义者,自大狂,与川普一类人。对自己太多信念,对专家意见听不进。

家园 当年机场绝大部分是草地机场, 很多现在还在

那会的机场根本炸不完, 因为随便一个牧场, 庄园的草坪就能当机场.

家园 巴巴罗萨计划的轰炸很有效

苏军完全失去制空权。

家园 英国本土和苏联干下来一个,德国至少立于不败之地

以德国陆军的实力,固然没法游过大西洋,但在欧洲自保还是绰绰有余。

家园 那是因为地面部队能跟得上轰炸,但打英国就没这条件了

即使炸了几个雷达站造成部分地区雷达网瘫痪,英国人还有对空观察哨起到预警作用,也有足够的时间修复机场。

相比之下,德军打法国时候,英法联军的空军没派上用场也是因为德军推进快,联军的对空预警几乎瘫痪。

没有地面部队跟着推进,以德军为了前线战术支援搞出来的斯图卡等短腿飞机来执行战略轰炸任务超出了德国空军的能力范围。

如果德国人有英国的兰卡斯特轰炸机,那轰炸效率能高上数倍。一架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载弹量近10吨,航程4000多公里,相比之下,德军用来炸英国的轰炸机最大载弹才3吨。。。斯图卡只能装1.8吨炸弹,飞得还贼慢,才370km。

还没啥办法护航,BF109性能足够,但留空时间太短,BF110航程够,但双发的机动性太差,用来护航自身都难保。。。

家园 从地缘上讲,苏美两家都不可能坐视德国统一欧洲,养成巨无霸

侵略性还这么强,威胁太大了,必须要出手打断的。

家园 完了,你如果在德国参谋部工作

按你这么一讲,这仗没法打了。

希特勒是个疯子,格林是马屁精。参谋部的职业军人是送人去死。

家园 我是觉得德国轰炸英国城市是学杜黑的《制空权》以炸迫和

德国之前把自己外交信誉败光了,想靠谈判是没戏了。

杜黑这本书影响挺深远的,美国和英国很早就搞大航程轰炸机了。德国人想搞,但技术实力不行。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还是很显著的。

从后来盟军对德国的强度大N倍的战略轰炸效果来看,那时候的轰炸对军工生产影响有限。

以不列颠之战时候德国人总共1000来架轰炸机的实力,离炸瘫英国差太远了,倒是把英国人炸得同仇敌忾了。

德军虽然暂时飞机数量多,问题是飞得到伦敦上空的基本都是没啥自卫能力的轰炸机,性能极差的双发BF110,英国出来拦截的全是战斗机,还占据高度优势。

英国挨炸的时候,飞机产量急速上升,飞行员也有加拿大等地的支援,耗起来完全不虚德国。

看德国那边的回忆录很有趣,打法国前,高层各种恐法症,生怕再像一战后期那样侧翼突破无功而果。

打完法国以后,又狂得没边。

我们事后诸葛亮自然容易,事前指挥的话会有一大堆战争迷雾。

我的感觉就是当初德国领导真的很像赌徒,拿着一点点赌本获利几十倍,然后忘乎所以了。

轰炸英国这种任务是超出了以支援前线为主要职责的德国空军的能力边界。

通宝推:燕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