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疫情期间的生活点滴 -- 七天

共:💬75 🌺46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绝大部分猪种已经是进口的了

比如养猪大省四川依赖丹麦。

家园 bacon下火锅

啊哈,还是粤佬不拘一格。

记得当年在广州西关吃牛三星。我算是professional,最喜欢看人做饭。眼看着厨师把切片的内脏在水中一烫即取出装碗。吃起来是脆的。卫生不卫生呢?矫情地说,心惊肉跳。再也不敢吃了。

家园 其他主要养殖动物品种

比如鸭子。

再也没有用高邮麻鸭制作的南京盐水鸭。

我听说连北京烤鸭都用英国樱桃谷鸭,不用原来的北京白鸭。

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商业策略的问题。

欧洲进口的家畜品种对畜牧业者的好处是单位低成本。消费者喜欢其价格便宜。

传统品种的好处是味道。单价会贵些。

如果从养殖-加工-经销-零售和餐饮整个环节中就没有市场细分的想法,那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本主义市场。

通宝推:南宫长万,
家园 关于生死,防疫人员和小年轻们哭死

刚有疫情时,那些晚辈为了长辈上心点,都快哭成。二月中了,武汉还是街市有图为证的热热闹闹的,直到换了新书记才压下去。

关于生死观,我发现很多认,中怕死鬼看得开的说法,以一叶障目形容,不算过分。

家园 骚味是没阉,杀时血也没放干净
家园 鬼子杀猪不放血。他们认为放血的过程中,猪非常痛苦,

不人道。要求一把干死,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杀牛是先冲脑袋来一枪。

家园 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还是举例子吧:

我们的工厂对噪音控制非常严格,进入超过80分贝的区域,必须戴Hearing Protection;如果进入超过100分贝的区域,必须戴Double Hearing Protection。

然而酒吧里的噪音有多高?

在我们的工厂里攀高,如果超过6尺(1.8米)没有防护,必须佩戴安全绳(有些地方是10尺),有时为了提供安全绳的Anchor point,绞尽脑汁。

然而如果个人去徒手攀岩呢?

-------------

鬼子当然怕死,但是总体上,他们不觉得为了活下来可以忍受一切、牺牲一切。

而雇主则非常害怕员工死,因为代价太高。

-------------

东西方老人尤其不同。我在另一个贴里提到:七天:文化不同。我以前举国一个例子:

在鬼子文化里,没有养育之恩的概念。孩子是上帝(给父母)的礼物,应该感恩的是父母,儿女对父母没有义务。

在中国文化里,儿女应该感恩父母给了生命,养育之恩大过天。父母约束儿女的道德工具很多,而儿女约束父母的道德工具几乎没有。

我曾经在河里说过:鬼子的老人一旦退休,就自觉自愿地躲在一边自己玩去了。绝不会倚老卖老,到处刷存在感。

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优先级最高的是妇女和儿童,老人优先级最低。打个比方,如果医疗资源不够救所有人的命,那么儿童优先级是最高的,老人是优先级最低的。

家园 这个说法是网上流行的迷思

哪里有屠宰不放血的做法。

西方的人道屠宰法是首先电击动物昏迷后再切断动脉放血。动物昏迷状态下心跳速度减慢,多少对放血会有点影响。

肉的味道主要是猪的品种造成,其次与饲料,生长环境有关。关于不同猪品种造成的味道差异在清末就被指出了。

通宝推:高三三班,七天,
家园 同感

很多人对生死的“淡定”只是因为没有死到临头,存在侥幸心理,你要是跟他说“你还有X天可以活了”,你看他是不是还那么淡定。我住在波士顿地区,以我的观察,这里的美国人大部分还是怕死的,特别是老年人。比如我有次去打网球(室外),旁边球场是一对老年妇女,当她们的球滚到我这边的时候,她们远远地就提醒我用球拍拨球,别用手捡。还有我和我老婆的公司(不同的公司)高层都鼓励(但不强制)员工在公司办公,但我们的部门负责人(美国人)都消极抵制,我老婆的经理甚至私下说:“让我回公司上班,over my dead body!”(死也不去)

家园 肉猪都要阉的

阉割于家畜饲养的总要性古人都知道,何况现代的资本主义企业。

家园 疫情期间的生活点滴(补)

7. 疫情期间,小生意很艰难。以前常去的一个中餐馆,疫情开始不久就打出卖店的牌子,直到现在也没有卖掉,只能硬撑。菜品的质量也一直在下降(我偶然还会去点个外卖)。

一个开店的朋友告诉我,疫情开始后,政府开始救助小生意。房租联邦承担25%、省府承担25%、房东减免25%、商户交25%。正式因为这个救助,他的小店才能坚持到现在。

几个大的中餐馆,情况看起来好得多,可能是因为家底厚实吧。劳动节期间,下了一次馆子。大厅中间的大圆桌不开放,4~6人的小桌或者卡座,隔一个开一个,最多开放1/3,服务生小费收入大大减少,因此小费要给得大方一点。

8. 疫情促进了远程办公,也影响了房地产市场。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独栋是大赢家,而市中心的公寓则受到一些伤害。

大城市周边2、3个小时车程的小城镇上的独栋,原来的价格只有市区的几分之一。由于可以居家办公,住在离公司2、3个小时的地方,既可以享受独栋的方便,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偶尔去去公司,因而成了抢手货。

而市中心公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密度大、利于病毒传播、不利于防疫;二是因为远程办公,公寓楼不同单元的wifi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厉害,尤其是对网络安全要求高的行业(比如银行),逼着有些人往独栋里搬。

远程办公大大加大了IT支持的工作量。做这方面工作的朋友都在抱怨太忙太累。

9. 疫情期间,很多人学会了理发。由于我以前是在中国店理发,从国内疫情爆发开始就不去理发店了。很多朋友都是这样。

我还多学了一门手艺:修脚。我太太是半个健身达人,前脚掌茧子一直比较厉害。由于她几乎每年都回国(岳父母年龄比较大),往年都是回国期间处理(做头发也是)。今年她没有回国,而且由于健身房关闭,健身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她以往是每周3次健身房,而在家健身由于器械不全、强度不够,改为每天健身。夏天在公园的沙石路上跑步,对脚趾头、前脚掌的磨损远大于跑步机。脚趾头之间相互磨磨出泡的问题,通过穿带脚趾头的袜子解决了,而前脚掌的茧子,去年的没处理掉,今年又磨得更厉害了,疼得不行,最后我只好勉为其难,又学了份新手艺。

10. 疫情期间,我太太和朋友在Youtube上搞了一个时尚频道。我太太比较善于淘货,在我们这个圈子的华人中,论淘货和品味,她大约可以数第二,而她女友可以排第一。俩人前些年2折、3折淘了不少好牌子(Designer Brand),今年由于疫情穿不出去,憋得难受,就一起通过录视频、分享淘货和穿搭经验过瘾。然后把视频放在youtube上,成了自己的频道。到目前为止,总共做了7、8期。

这个活动有两个副产品:a. 让孩子们认识到,做youtuber挣钱谋生是非常难的(时间效率跟抢微信红包差不多),基本断了他们长大做youtuber的念想;b. 终于清出了一批不再穿的衣服鞋子,捐到了Goodwill(其中从没穿过的,包括两双凉鞋、一双高跟鞋、一双长靴,我特地照了一张照片,准备等她再买鞋子的时候拿出来)。

11. 疫情期间,最有用的两样东西,一是房车、一是小木屋。有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感悟:鬼子的有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不能理解,但是这些思维方式是适合他们自己的这个社会的。我们因为不理解,所以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

今天没有时间,就不展开了。

12. 疫情期间,我开始做社工(不同于义工)。有关这个活动的收获,我以前写过帖子。这里不再赘述。

13. 由于疫情,很多人假期过剩。往年由于要回国、要旅游、要度假,所有的人都嫌假期不够用。而今年,回国、旅游、度假都不大可能,因此很多人出现了假期过剩的现象。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有很多时间在西河发帖,比如早前的方平河友。现在目测,很多河友似乎把假期耗光了

通宝推:朴石,老老狐狸,史文恭,高三三班,迷途笨狼,方恨少,
家园 疫情期间的生活点滴(补)

本贴的补充在这里:

七天:疫情期间的生活点滴(补)

家园 当年材料稀缺,

赔根肉薄薄一片,很可爱,常用的还有超市里做三文治的火鸡片,火腿片,偶然有切片的鸡胸肉,去骨的鱼肉切大块,连头的冰冻虾,很方便,一打啤酒,三五损友,其实成本挺高,比今天中餐馆的小肥羊自助火锅高多了,尤其年轻胃口好,这种材料吃半天还好像刚开始。

广州的牛三星,我零几年还吃过,今天再碰上不晓得敢不敢吃,不过真是好东西。

家园 据说有一定科学道理,想吃什么说明身体缺什么

家园 常说的“茴香饺子”我没吃过

这个莳萝草Dill也叫小茴香,剪刀剪碎,很方便,不晓得是不是就是茴香饺子。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