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老W,现在的北斗《我的太极拳经历》 !!! -- 功不唐捐

共:💬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老W,现在的北斗《我的太极拳经历》 !!!

我的太极拳经历

1997年。我在西北兰州打工。经常在早上去锻炼。结识了不少练武功的。那时我非常喜欢泰森和李小龙。我认为。就是传统武功。练到最高境界。也就是他两水平。我非常好斗。常常和人动动手。基本上都处于上风。只碰到一个练形意的,比我好。他势沉力大。他谈到李小龙时说:和李小龙打,只有一个字:跑。我当时和别人比手时。用的是截拳道的一套。有时也和别人推推手。总觉的太级拳只能养生。我觉得自己也还可以了。也比较自负。但是,不久,就挨了当头一棒。把自负打的无影无踪。到添上了自卑。

大约是97年9月吧,有一天我早晨起来跑步,碰到了张老师。张老师70岁了。喜欢晨炼,有时和我也摸摸手。功夫一般,但对我很热心。这一天一看到我,就赶紧把我拉到没人处,悄悄对我说:沈老师来了,住在西北宾馆。一般人不让见。因为去拜访的人太多了,你可以悄悄去见见他。我早就听说沈老师的大名了。他在兰州传拳20年。弟子数千人。他的功夫被说的神乎其神。什么省举重运动员把100斤重的神老师抱不起来啦,身上有一个气球在跑来跑去啦,什么神老师 的身上不能摸,包括头发,只要一摸,就被打起来啦,一个人可一同时与4个人推手啦等等。我说:他那么大名气,不见我怎么办。张老师说:你就说是一个姓张的老头说的。于是。我半信半疑。硬着头皮。去了西北宾馆。

到了宾馆,一问服务员,他们说知道,来拜防老头的人很多,不过刚刚退房走了。我有点失望,但觉的没什么。因为听到的太神了,所以我当时也并不相信。大约过了一周,我又碰到张老师,他问我见到沈老师没有,我说没有,他很惊奇。说:你赶快去吧,就在西北宾馆,可能这两天就走了。我马上去了宾馆。大约晚上7点钟。这一次很巧,服务员说人在哩,他的弟子们吃饭去了,老先生没去,正休息呢。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了门。门开了,老先生开了门,我一看,大约1。67米,清瘦,体重70到80斤吧。看不出有什么武功,走在大街上,风一吹就会倒,太平常了。但接下来的发生的事让我大吃一惊。直到现在。我在大街上见到随便一老头,都会心惊胆颤。留下后遗症了。

沈先生开了门,问,你找谁?我说:找沈老师。他很困惑,因为他不认识我嘛。我说:张老师让我来的。他更困惑了。但还是让我进去坐下。我简短直说吧,我谈了谈我的习武事,他问我,会不会太极拳,我说,会。他让我打一个搂漆坳步。他看完后,说,小胡,你别生气,照你现在练的情况,一点功夫也没有,而且,永远也练不出功夫。我听了勃然大怒。

老先生看我很生气的样子,笑一笑,伸出手,说,来,搭一搭手吧,很安全,我不伤你的。我看了看他身后的电视和暖水瓶,他又笑一笑,说,坏了算我的。这样,他身后0。5米是电视和暖水瓶,我的身后2米外是墙,左右是床,我缓缓伸出双手,只见他以三体式,双手哆嗦着、颤抖着向我伸来,我的左手和他的左手刚一接触,我刚想使劲,便见他右手一扬,我一惊,腾空而起,平平地落在左面的床上。我既惊且怒又感觉很高兴,我的心情真是复杂地没法形容。我惊的是我从来没有被别人这么轻松地放翻过,我怒的是我一个正当30岁的人,练了14年功,交手多次,竟然把一老头儿没办法。我高兴的是世界上还有这样战胜别人的办法,我太吃惊了,本能地一啸而起(好像还干笑了几声)。一个饿虎扑狮,只见他以一指,轻轻一点我又躺在左面的床上,再扑,照旧。我干脆躺在床上不起来了。整个交手过程我感到对方好象就根本没碰过我。(只有第一下感到左手碰了对方的左手)

沈先生把我拉了起来,我垂头丧气,他也不置可否,告诉我,一会儿,他的一些学生,在外面练功,让我和他一起去看。当晚,我看到的事,让我更加吃惊。可以说是:震惊。

我到了外面他们练功的地方,发现有40余人,正在练架子,沈老师走到一个做出白鹤亮翅的人前面,拉着他的手,往上提了提,说:意要放远。旁边有人问:多远?答曰:无限远。众哄堂大笑。这时,我看到一个身体很壮硕的人与一高个子推手,他一伸手,高个子便连蹦带跳往后退。我认为很可笑,人都没挨着,退个什么劲?我说,你怕什么?高个子有点生气,说:你不怕,你来。于是,我上前和对方搭手轻推,被打起1尺远,我觉的这很简单,又推,被打起2尺远,我突然猛用全力,只觉得身体腾空而起,两耳边风掣电驰,一下子被打起10米开外(我后来偷偷用步量,约11步)。他姓冯,后来做了我的授业恩师。……沈老师见大家练 的差不多了,便一招手,和在场的每一个人逐一推起手来,顿时,现场哑雀无声。前后大约1小时。这40人车轮大战,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用什么法子的都有,只见老先生不慌不忙,双脚直立,只用一手,众人纷纷跌跌撞撞,都没法进身,老先生手下留情,没有发大家,让我很奇怪,后来我才知道,沈老师从不当众发人,这叫手德。一小时后,大家都满头大汗,沈老师却态度从容,若无其事。最后只剩下冯老师(也就是把我放出10米外的那个人,是沈师掌门第子),冯师1。73米,体重170斤左右。沈老师向远远站着的冯一张手,冯走向前来,刚一伸手,只见沈老师和前面盼若两人,其步法、手法、身法快得让我没法形容。根本不象一个70余老翁,而是一个美国职业争霸赛上的年轻拳王,其手快如电闪,我依稀看出好象单鞭的样子,两手微微一合,冯既腾起二尺余高,飞出8步开外,瞬间被发5次,不到30秒(感觉)。然大家跟沈老师回去了。我独立场中,怅然若失。

我在当时,还看见沈老师在有一次说手时,一脚轻轻往地上一顿(好象是右脚),结实的水泥地面上发出大铁锤砸在上面的声音,咚的一声,又脆有重。我目瞪口呆。要知道,一个七八十斤重的70老翁。轻轻一下,怎么会是这样劲道?

家园 这沈老师叫什么啊?练哪种太极拳的?想知道,呵呵

提出一疑问,1.67的身高再瘦也得100斤啊,俺一朋友正好1.67,公认的很瘦,那还103斤呢,要是才7、80斤,俺不相信。

家园 好象是: 杨澄甫-->田兆麟-->沈纪根-->斗大师
家园 沈老和北斗之间还有个陈师父吧
家园 这个可信

俺可以作证。

家园 谢小唐了。呵呵。
家园 谢谢兄台告知,呵呵

听北斗说沈老师如何厉害,就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沈老师只是田田兆麟前辈的学生而不是徒弟,不免更加佩服沈老的厉害,而听北斗说的样子,田兆麟前辈传下来的徒弟中只有沈老得真传了,不由的更加佩服沈老了,呵呵。下面是在杨太田传论坛上看到的,特摘抄一下。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太极论坛(http://www.taiji.net.cn/bbs/index.asp)

--杨式田传(http://www.taiji.net.cn/bbs/list.asp?boardid=25)

----寻找同道!(http://www.taiji.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25&id=1119)

--------------------------------------------------------------------------------

--作者:秋山雨后

--发布时间:2004-5-12 11:20:45

--寻找同道!

我是杨氏太极的发烧友。在读书时跟随老师学过两年杨式小架,我的老师师从田兆麟的弟子沈某(现居于上海)。去年我毕业后来到广东就再也没有和太极拳友们学习的机会了,内心十分着急。我现在在东莞工作,盼望能找到在这附近的拳友。我的联系方式,Email

[email protected];QQ184291860.

--------------------------------------------------------------------------------

--作者:太极神鹰

--发布时间:2004-5-12 18:42:25

--

你的老师是沈永培吗?

--------------------------------------------------------------------------------

--作者:秋山雨后

--发布时间:2004-5-13 17:40:17

--

多谢神鹰老师的关注!

我的老师是在兰州的冯老师,因不是入室弟子,不敢言其名。冯老师的师父是沈讳纪根先生。沈老师可能不是田兆麟先生入室弟子,又多居于兰州,因此他的影响在西北一带较大。退休后,沈老师才回到上海定居,在上海也就没有什么名气。据冯老师讲,沈老师向田老师学拳时,因家里穷靠打工挣钱只能缴很少的学费,因此学的也就很少,只有杨太中小架拳。沈老师淡泊名誉,甚爱练拳,是民间的高人。可惜我不清楚他老人家在上海的哪个地方活动。

--------------------------------------------------------------------------------

--作者:太极神鹰

--发布时间:2004-5-13 18:47:05

--

是的。我问过师父,沈纪根老先生不是入室弟子,是一般的学生。

他打的是略有简化的中架。

我们是同门、很近的,算辈分我还长你一辈,不是想赚你便宜哦!哈哈!

有空多联系吧!

--------------------------------------------------------------------------------

--作者:秋山雨后

--发布时间:2004-5-14 16:45:42

--

的确,按辈份来说,神鹰老师是我的长辈,按“出身”来说,您是“正房“,而我是“偏房”的。以后我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神鹰老师一定要不吝赐教阿。这里先谢过。

看样子,神鹰老师还比较熟悉沈纪根老先生阿。我只见过他老人家一次,当时我才学的拳。我的老师请他去兰州过的暑假!嗬嗬。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

--作者:太极神鹰

--发布时间:2004-5-14 16:49:55

--

自家人!好说,好说!不客气!

--------------------------------------------------------------------------------

--作者:秋山雨后

--发布时间:2004-5-14 16:57:44

--

请问神鹰老师,拜师和不拜师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如果要拜师,徒弟需要做哪些准备?

--------------------------------------------------------------------------------

--作者:太极神鹰

--发布时间:2004-5-14 18:31:28

--

秋山雨后门侄:

你问:“拜师和不拜师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如果要拜师,徒弟需要做哪些准备?”

据我了结,拜师是一种传统的武林规矩。

徒弟在拜师前要了解自己想拜的师父,师承(既哪一派流传下来的)?,师父跟师祖大约学了多长时间(几年)?是否得到好的功法?是否有真才实学?等等。这些了解清楚了,自己可以托各种关系向师父提出拜师的要求。

师父同样可以打听、了解徒弟的各种有关情况,师父答应就可约时间邀请师门相关人员及武林友好举行拜师礼。师父会在日后的交往、教拳的过程中继续考察你,如果没什么大的失误言行,师父会尽其所学的教你。

一旦拜师,就有义务自觉遵守师门及武林规矩,敬师如父,一般没得到师父允许,是不许随便再拜别的师父的,懂规矩的明师也不会接受你的。

不拜师的,就是学生。付学费学拳,不付学费结束,没有师门规矩约束和敬师的义务,师父也没有义务教你关键的看家本领。大概是这样。

--------------------------------------------------------------------------------

--作者:秋山雨后

--发布时间:2004-5-14 22:07:07

--

对神鹰老师的指导深表谢意!看来拜师一事非常严肃,须从长计议!

我这个人平常也没有别的爱好,只是喜欢太极拳多一点。可是练起来又觉得太过深奥,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努力了一段时间后满以为能有些长进,结果却原地踏步!因此,有时有拜师的想法,想让师傅敲打着点!我会认真考虑的!

--------------------------------------------------------------------------------

--作者:太极神鹰

--发布时间:2004-5-21 19:33:37

--

说得对!

拜师是一件较严肃的事情,该认真考虑,从长计议。

不拜师又很难学好,(没有好功法,没有师友切磋交流,)就看自己的决心与恒心了。

--作者:太极神鹰

 在我学武之初的笔记中记录着我的恩师王成杰(太极名家田兆麟的嫡传关门弟子,50年代后期,上海武术界人称辣手小王)与我谈师祖田兆麟注重武德修养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有一次,我的一位师伯请田师祖吃饭。餐毕,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送田师祖回巨鹿路的公寓,当时是先问好价钱,师伯付了车费。待车到了田师祖家门口,这位车夫以为田师祖酒醉糊涂,说没给过车费,要师祖付车费。田师祖和他耐心讲明上车前已给过钱,并讲明当时付了多少。这位车夫还是否认收过钱的事实,并动手推搡,师祖虽批评他随意动手不对,但还是耐心解释。围观的人指责这位车夫的行为是欺负老人,也有人认出田师祖是位德高望重的武术家,肯定不会赖区区几角钱的车费,还有围观的年轻人说车夫不讲理,应教训他,都被田师祖阻止了。   第二件事:有一天,田师祖带我师父到静安公园去。练完拳,散步走到一处树荫下,田师祖说:“就在石头上坐坐,休息一下。”我师父看见不远处有一座凉亭,就对师祖说:“我们到凉亭去休息比坐在这儿舒服。”田师祖说:“我也知道坐在凉亭里比这儿舒服,你没看见凉亭里有一少妇带着小孩吗?我们不应该去打搅她们的清静。你以后要习惯处处为别人着想。”   以上两件事虽然很小,也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在田师祖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重提往事,以寄托对师祖的怀念之情。

家园 是冯老师,呵呵

看我上面的摘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