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梁山好汉的籍贯和出身(三) -- 燕人

共:💬15 🌺1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梁山好汉的籍贯和出身(三)

从开封到沧州

鲁智深来到开封府大相国寺。寺里上下皆吃了一惊。众僧印象与五台山和尚们一样:“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智深自是军官出身,又有师傅推荐信,在大相国寺非要做个管事人不可。多亏寺里公关人才众多,打着诳语说服智深接受了管理菜园的责任。其实在这别人眼中是个可以来钱的好活。长老许诺说,“每日教种地人纳十担菜蔬,余者都属你用度”,是个多劳多得的大包干制度。智深之前的管事和尚大概赚不到多少钱,因而也不能孝敬寺里的管理层,因为这菜园子被二十几个破落户偷盗度日。水浒里多次提到泼皮破落户,这应是归于城市贫民/流民之类,而不是土地上辛苦劳作的农民。这类人因各种原因脱离了土地,在城市里谋生,没有正当收入-在资本主义兴起前,城市里不可能有许多就业机会-只能偷鸡摸狗,或者跟有钱人做个随从闲人混口饭吃,是社会的最底层。集聚在大相国寺菜园的这伙破落户见智深新来,想给他一个好看,却未知军人出身的智深见了泼皮架势后早有防备,轻而易举驯服了这些破落户。智深通常只是性急无深虑,如听了金老父女哭诉就立马要去打人;如在太行山脉中漫步到食宿无着,差点遭了强人毒手。但是他也想事,只这种时候不多。每次书中都特别写出来。

可以想见这伙泼皮在智深来后仍得以靠这菜园维持生计,因为智深是个仗义疏财的人,这是梁山好汉的另外一个特点。鲁智深与史进一见如故,皆因史进随手就送给困苦之中的金老一锭大银。智深和尚对人是真好。看他结识林冲后介绍众泼皮为“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并无单因泼皮破落户出身而看低他们的意思。他敬重的是你来我往的义气。

鲁智深与林冲的相识是水浒故事的一个转折点。从林冲故事开始,社会的黑暗被层层揭示。林冲的遭遇既从形式上,也在实质上表明了梁山好汉从良民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

林冲与水浒开始提到的王进一样,都是大宋国精锐武装部队的技术军官。据鲁智深言,“(他)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则林家是世代军官出身。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也是同样的技术军官,只不知是否在职,但”家中也颇有些过活“。林冲家有闲钱,可以轻易拿出1千贯钱买刀。-不是用作武器,而是装饰品-以上可知林家是宋时一个社会中坚,有如当今的中产阶级。这样一个家庭,被高太尉不费吹灰之力摧毁,只因为林冲的美貌妻子被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中。

高衙内第一次纠缠林冲娘子的时候,林冲本待下手要打,”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不但如此,还要倒劝鲁智深,正是”不怕官,只怕管“。第二次被陆谦和福安赚了林冲娘子到自家楼上与高衙内见面,林冲一腔闷气无处可发,把陆谦家”打得粉碎“,吓得”邻舍两边都闭了门。“他带着尖刀四处找陆谦出气,却不敢去找罪魁祸首高衙内。

水浒书中这部分有两句话,深得金圣叹同意,我也觉得有理。一句是”且说高衙内从那日在陆虞候家楼上吃了那惊,跳墙脱走,不敢对太尉说知。“金圣叹评到【见人家子弟原好,都被小人教坏。】

另一句是高太尉沉吟语“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得好?”金圣叹又评到【恶人初念未必便恶,却被传念坏了】

如果没有帮闲福安出馊主意,虞侯陆谦为虎作伥,这件事未必会闹到林冲家破人亡的地步。这两个小人为求个人利益,协助引导统治阶层作恶。中国老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即是类似道理。单纯的阶级分析在这里得不出结果。这不是为统治阶级作恶开脱责任,而是说在作恶的责任链上,底部的人绝不可推卸个人责任。如最后关头林冲要杀陆谦,陆谦求饶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这句话是完全说不通的。每个人都在因果链上有自己的责任。

高衙内第二次求欢于林冲娘子未成。自幼与林冲为“友”的陆谦遂出了一条毒计。这毒计也就是深知林冲脾性的陆谦想得出来。林冲果然中计,被高太尉着人押送到开封府定死罪。这是高太尉因私枉法,谋害的第二个禁军教头。早先林冲被陆谦诱去喝酒,把心中话说与陆谦:

“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沈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

这是千古有才之士的共同呼声。故金圣叹评此句道:”发愤作书之故,其号耐庵不虚也。“即说施耐庵的名字恐怕原是未署名作者的笔名。

那末高太尉作为政府高级军事领导人,对政府的法度是个甚麽态度?看开封府孙孔目的话:

“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

要说占山为王的强盗们目无朝廷法度,高太尉所作所为岂是知法度的?我国汉代就有名言: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中央政府里有高官如高太尉之流,则地方官员和老百姓如何能够维持太平无事。

幸亏府尹和司法官孙孔目主持正义,只断了林冲发配河北路沧州的流刑。林冲还想息事宁人,竟忍心把年轻贞洁的娘子休了。还好他的丈人张教头处事有分寸,安慰林冲“只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一个社会中坚家庭,受此无端屈辱,“挣扎”二字,何等委曲求全。

在押送林冲充军的事情上,水浒书中首次揭开公安部门底层的黑暗面。两个押解公人董超薛霸在后书会再次出现,几乎成了贪赃枉法的基层公安的代名。他们用高太尉钧旨做借口,心安理得收了陆谦的黑钱,承诺结果林冲的性命。他们蔑视朝廷法度,公然图财谋杀他人,与强盗无异。

河北路沧州在开封府东北方向。宋时的开封和沧州与两城今天的位置变化不大。从地图上看,从开封往沧州去,要取往澶州路线,路经今天的河南濮阳地方。在澶州和滑州之间,在今天的河南浚县城外,平地上有座大伾山,是座有历史来历的名山,隋末瓦岗寨义军曾在此安营。我估算了路程,两个贼公人要算计林冲的所在野猪林,大概是在这附近。这两个贼子也知道不可公开杀人,须到树深林密人迹不至的地方才可下手。林冲还要向他们哀求,两个贼子哪里理睬。说时迟那时快,鲁智深如神人现身救了林冲。

智深还是性急,就要下手杀死两个贼公人,却不想后事。林冲却还记着”挣扎回来厮见”家人。智深遂依林冲的意见,饶了两个贼子性命。水浒这段对话写林冲心理极好:

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金圣叹在此后评到:【天雨血,鬼夜哭,尽此二十一字。】。真兄弟手足义气。

于是智深押着两个公人陪林冲往沧州来。行了十七八日,到离沧州不远处,打听得实,路上再无僻静处可容贼公人下手,才和林冲各道珍重离别。可见智深只是性急,并非不能筹划事情。两个贼人已从林冲与和尚言谈举止中判断出鲁智深的身份,只待回东京后向高太尉报告,故无必要再为难林冲。三人遂向沧州城进发。

关键词(Tags): #水浒故事#文化艺术通宝推:牧云郎,踢细胞,mezhan,普鲁托,环宇7504,高三三班,桥上,TKwang,红军迷,崂山一道士,袁大头,胡一刀,
家园 金圣叹老先生数学不好,是二十三字

我数了好几遍,靠脚趾头帮忙,总算数明白了。

家园 真是

地理不好的人写穿越文,数学不好的瞎点赞。。。

家园 电视剧里的高俅

他的泼皮帮闲时代塑造的不错

不由得想,要是时空错位,高俅不是被王进他爹一顿揍,而是被鲁智深夹住操练加上一点管教,会是什么光景。

据说苏东坡对于高俅还是比较厚道的,高俅还是在苏东坡身边做事了一段时间的,不是小说里的当天就踢球给了别人。而高俅对于苏东坡也很感念。一个以高压内为主角的网络穿越小说里,高俅对于苏东坡简直是念念不忘五体投地

家园 “小人得志”这四个字怎末来的

他未得志前,也是温良恭俭让的一个好家伙,见人打恭作揖笑眯眯。

“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甚麽仁义忠孝道德原则都不在话下了。

这样的人古往今来所在皆是。问题是这样的人怎样得到权力。

《水浒传》里对高俅的批判实际上直接指向对皇帝的批判。所以地主阶级认为这是一本反书,应予禁止。

家园 高俅以搞花架子得宠于徽宗

不愧足球小将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

另外,高俅照顾苏轼后人,那真是 惠而不费 的收买人心行为

因为打压苏轼,本来就是为了绍述 新党政治取向,找了 旧党里面名头最大、后台又相对不硬的苏轼 来当靶子(宠着苏轼的太皇太后死了以后,苏大胡子就没后台了,他那么个大文人,还真没有啥死党——除了他亲弟弟)

而 高俅感念苏轼的恩情,在当时是被舆论认可的,同时还没有得罪皇帝

通宝推:燕人,
家园 高俅发迹皆因徽宗个人喜好

正史不载。野史里他的发迹与水浒传的描写基本一致。应该是水浒传转述了野史故事。

当然水浒传写的是江湖武人造反故事,而高俅作为高级军事领导人,要写成和这些武人有关系,比较有看头。除了高俅谋害林冲,还有他侄子高廉谋害柴进。这种虚构对听众来说逻辑上和感情上都容易接受。

家园 鲁智深这名取得好

原名鲁达,确实没啥文化味,这个就一粗鲁莽汉矣

待到智真长老赐他法名智深,方暗合其粗中有细的人格。

家园 智深这法名起的

智真长老很看重他,把他当同门师弟了。

家园 版本可能不一样,我反复念了好几遍,能去掉的

两个字,在第三句第四句。

改为:洒家放不下,送兄弟到沧州。

或者;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到沧州。

结合前两句,第二种更符合。

家园 厉害,替金老先生洗清了冤情
家园 无独有偶

文学作品中,这些奇人怪物出个家、参个佛总是会整乱辈分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在少林寺替康熙出家,硬是给弄了个“晦明”的法号,与方丈晦聪一辈(细品,“晦明”似比“晦聪”更具禅意),被一帮徒子徒孙”师叔“、”师叔祖“的叫得好不尴尬。最后这位晦明”高僧“在少林寺门口像稻草人样一拳就倒,被阿琪阿珂打得落花流水

家园 韦小宝的晦明是暗藏的梗

梁羽生小说里面,最popular的是白发魔女传和之后的天山系列

岳鸣珂有男一号的潜质,心胸、武功、见识,都叫人眼前一亮,比之懦弱而左右飘摇的卓一航的确出色很多。

这位后来出家为僧,也叫 晦明禅师,而且从年代上和韦小宝差的也不是很多......他可是 整个天山系列的老祖

家园 在此,金庸的确不厚道

《白发魔女传》和《七剑下天山》比《鹿鼎记》早了十年。

放着那么多法号不用,非要让韦小宝法号晦明:一个市井小儿无赖,一个堂堂正正的武学宗师。

武侠小白会以为晦明禅师既混《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又《鹿鼎记》。这样一比的话,金庸人物的武力值一下子就高出梁派一大截。

所以,同人小说后来者切忌、切忌,莫学金庸

家园 首先,这个肯定是金庸调侃梁羽生

二人从 同一个编辑部的好友,到一时瑜亮的竞争对手;彼此较劲的地方总是有的,梁羽生也有埋汰金庸的时候

但是,其实这个梗也没咋成功,因为 鹿鼎记的读者,知道韦小宝是“晦明禅师”的都不多(与梁羽生不一样,金庸 不常用 晦明禅师、黄叶道人 这种 叫法,一般 文章叙述过程里提到和尚道士,直呼其 法号居多,韦小宝“晦明禅师”的联用式称呼,只用了一两次)

另外,晦明变化 这个说法是常用的,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金庸自己居然在 天龙八部第四十九回 用苏东坡的文章 提到了:

““……然臣不敢以不得对之故不效愚忠。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第四十九回“敝屣荣华 浮云生死 此身何惧”)”(此文为《朝辞赴定州状》)

所以 梁羽生也没啥可抱怨的,这词古人常用,须不是你家的专利(。《易》:“利艰贞,晦其明也。”《国语》:“地有高下,天有晦明。”《楚辞》:“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后汉书》:“(通人达士)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

通宝推:桥上,tom,燕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